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逆城市化”里有农民城市化生存的艰难与无奈
www.fjnet.cn 2010-08-17 08:34  禾刀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之一的东部沿海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中反迁回农村的“逆城市化”现象,已悄悄在中国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城乡间出现。(新华网8月16日)

可以肯定的是,当前的这种“逆城市化”现象,与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这类传统意义上的逆城市化现象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虽然不能排除当下的“逆城市化”回流潮中,有进城农民融入文化影响问题,也有一些人乔装打扮奔拆迁补偿因素,但对更多农民而言,无论城市化与否,必定不可回避就业和生存问题。

对于那些深受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困扰的农民而言,终有一日能过上体面的城市生活,很久以前是他们的莫大向往。近年来,随着一些地方户籍政策的松动,加之城市快速膨胀吞噬良田,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得不“当”上城市人。

在进入城镇的农民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经商、办厂、打工,当然也有拆迁。对于经济实力雄厚者,城市与乡村的取舍只在一念之间,全凭喜好。对那些靠工薪过活的“新城市人”而言,在此之前,他们在城市里的财富积累接近于零,属于城市生活范畴的打拼才刚刚开始。

然而,不能不指出的是,进城农民眼前面临的种种现实十分严峻。首先,社会的共性问题,进城农民一样不会少。一般工薪收入增速跑不过CPI,还有节节攀升的房价,连白领阶层也纷纷逃离一线特大城市,进城农民工要想成功立足自然异常艰难;其次,在大学生就业尚且为社会头痛之时,进城农民又怎能奢望获得一份收入更高更体面的工作?还有,在灰色关系哲学横行的当下,进城农民如果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源,意味着进城后,必须从最底层一步步“干”起,而每一步又将付出更大的成本。即便进城农民愿意这样如蜗牛般努力向上层攀爬,乐于“掐尖”引进“高素质农民”的城市管理者,也不会愿意背上因城市化,给自己带来这些沉重的包袱。

放眼国际社会不难发现,城市化是全民致富的必然路径。欧美没有严格的户籍管制,所以其城乡人口的流动,往往更能体现出社会就业趋向。无论欧洲还是美国,其城市化的发端,无一不是因为早期工业的兴旺发达,由此带动城市就业需求的增长,从而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这样以就业为主导的城市化,既源自公民个人的自发,也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应该说与欧美早期的城市化有着许多类似。这也意味着,牢牢把握就业这个龙头,才是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而在眼下“逆城市化”的背后,实际是农民城市化生活的无奈,就像另一种形式的生存淘汰。好死不如赖活着。农村即使再不济,至少有几亩田地,可保肚儿圆,回流农村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所迫?对农民而言,无论如何选择,都应是其个人自由迁徒权利的体现,但就全民致富征途中无法绕开的城市化现象而言,如果不能始终以就业为中心破解问题,进城农民的长久生活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他们充其量只是穿上了一张城镇户籍的外衣,真正的富裕则离他们依旧十分遥远。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