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刚从安徽老家来厦门和父母团聚没几天的14岁少年陶志(化名),毫不犹豫地从和悦里的一栋出租房内纵身一跃。而他放弃生命的原因,只是从家中偷了400元钱买了一部手机,被母亲责骂了几句……心理专家解读,陶志常年与父母聚少离多,心中埋下强烈的被抛弃感,这种激烈的行为与这种被抛弃感不无关系。其实与陶志一样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并不在少数。(8月2日《海峡导报》)
“父亲的一个拥抱,母亲的一个吻”,战胜了晕车及颠簸,经历了旅途艰辛的孩子终于可以到厦门和在特区打拼的父母共度全家团聚的甜蜜暑假。不过,孩子们梦想的成真,童话般的甜蜜背后,其实难掩长期分别的苦涩。尤其是当短暂的团聚却成了悲惨的诀别时,又怎能不令人含泪掩面。
的确,留守子女早已不是个别的现象,甚至不只是外出打工农民工家庭才有的现象。无论是父母为了讨生活也好,为了追寻职业和事业的发展也罢,如今都可能成为产生“留守子女”的原因。
正常的亲情本不该被时空分隔,他们本应相互厮守,常伴左右。但在现实中,亲情却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被近乎无情地割舍了,甚至于父母子女之间这样的至亲血缘。毕竟对于这些为了生计而奔波的人们来说,亲情成了他们必须忍痛付出的代价。但血毕竟浓于水,这种亲情的隔离终究是有违基本人性的。父母们可以一时不具备让亲情团聚的经济条件,“留守”孩子也可以一时忍住在眼中打转的思亲泪水,但是社会却不应将这些亲情分离的故事视做自然平常和理所当然。
儿童如果缺钙就无法健康地成长,而亲情之“钙”恐怕更为不可或缺。让亲情有所依托,让亲人能够谋面、相守,不应只是每个小家庭的责任,更应是社会大家庭包括管理者的共同努力。
对此,责任绝不仅仅在儿童们“留守”的地区。作为一个城市,我们除了要关心“留守”在我们这边的儿童们,更应该关心那些背井离乡来到厦门为特区而工作的人们,关心他们的子女。我们应该多创造条件,让他们和亲人团聚,让幼小的远方留守者,更多地触摸到父母的体温,聆听到父母的声音,只要有心,这一切应该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来源:海峡导报)
- 2010-08-02二元体制是留守儿童自杀的元凶
- 2010-07-13农村留守妇女达4700万人 相当于韩国全国人口
- 2010-07-09大批留守儿童南下见爹娘 两地分居辛酸道不尽
- 2010-07-05留守儿童相约自杀是社会之痛
- 2010-07-05陕西5名小学生相约喝药自杀 多为留守儿童(图)
- 2010-07-04重庆拟对130万农村留守儿童实施九大关爱行动
- 2010-06-11留守女将施暴男邻居勒死并藏尸 曾多次遭其性侵
- 2010-05-2645.1%的留守儿童感到孤单 三成多有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