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数易其稿的《工资条例》草案目前已经完成,并将于近日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垄断行业的高工资进行限制是其重要内容。
已经很难说清楚这是《工资条例》第几次被置入公共视野,几乎每一次公开亮相都引来民众和舆论的言说盛宴,但每一次却都在“戛然而止”中淡出。作为中国收入
分配改革标志性制度的《工资条例》,其“早产”、“顺产”和“难产”尽管为人瞩目,但并不是核心,关键是此制度在出台的博弈过程中,有没有切中贫富差距尤其是行业收入差距的肯綮,是不是反映了普通劳动者的生存困境和呼声,是不是扼住了垄断行业高收入的“畸高”命门……
尽管每一轮有关“工资条例”的全民围观盛况中,都有若干草案制定者站出来披露内幕消息,满足公众知情权,但谁都知道,在制度最后出台之前,任何条款都仿佛魔术箱里的道具,它可能最后飞出一只鸿鹄,也可能飞出燕雀。一切取决于背后的博弈,尘埃落定之前,一切变化皆有可能。所以,对于这样一项惠及广大弱势群体、但必将伤及不少既得利益者的法规,一定会遭到垄断等利益集团的强力阻挠——— 倘若把立法比作一场话语战,那么工资条例背后强势者们发起的唇枪舌剑,一定是硝烟滚滚。
由于工资条例制定过程的不公开,我们无缘直面其间的种种博弈,但仅从既往一些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弥漫硝烟里,完全可以想见工资条例背后强势者的强大游说、议事和影响力。以各地屡屡出现的“价格听证会”为例,很多价格听证会往往由于关涉相对强势的既得利益方利益,最终在代表选取、意见表达中成为一边倒之势,结果众望所归的听证会摇身一变成为“涨价会”;以新的“拆迁条例”为例,年初国务院法制办公开向全国征求民意后,时过半年却杳无音信,多位与此相关的学者称一些地方官员的强大游说,实质上阻遏了该法的出台。工资条例已起草多年,却迟迟不见庐山真面目,只能间或窥见一鳞半爪,因为该法必须要调整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垄断利益集团很可能在其中不断进行游说乃至左右,就成为坊间汹涌的联想。
垄断利益集体本身有动力、有能力、有魄力去影响工资条例。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竭尽全力维护自身利益是其动力;资金雄厚、地位显赫,而且垄断行业往往是央企领衔,带有浓厚国家色彩,权力和财力就是最大的能力;制度一旦出台成为法律,必然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自然要全力一搏,展现魄力。在一个承认和尊重利益的时代,垄断利益集体为自己说话并无原罪,除非在利益博弈的平台中,它一方独大、垄断话语,导致博弈失衡,最终使得法律所倡导的平等蒙羞、公正沦陷。
工资条例草案历时多年,据悉已经完成。从草案制定者陆续透露的一管之豹来看,该法规走的是“精英立法”路径,究竟有多少普通劳动者的声音和诉求被充分吸纳,尚未可知。但5月27日的《经济参考报》披露,参与《工资条例》制定的人士透露,该条例遭遇了来自垄断行业央企的极力反对。立法专家、学者和官员,能否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既顶住垄断行业的不合理要求,也能客观维护垄断行业劳动者利益,更能将其他行业无数劳动者的诉求凝聚为法律意志,这是衡量《工资条例》能否成为良法的最重要标准。
- 2010-05-28工资条例难产 症结在哪
- 2010-07-29控制垄断高工资不必那么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