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地沟油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文,要求各地以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近郊区为重点,排查和清理生产地沟油的黑窝点,通过加强对食用油购货记录和票证的检查,严防地沟油流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国办还宣布,在9月至10月将对各地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清除地沟油的战幕终于拉开,从中不难看出此次国家涤清地沟油流毒的决心。众所周知,解决牵扯着复杂利益博弈的问题,往往最需要就是决心。此次国办能以如此坚决姿态向地沟油宣战,自然容易给人以良好预期。
报道称,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吃10顿饭就有1顿可能碰上地沟油。能及时整治地沟油,说明政府与民众感同身受,这体现了政府行政的理性与务实。特别是,此次国办还要求各地市要建立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市(县)长负责制,并强调要支持民众和媒体参与监督。这些举措,就是通过明确责任,来解决长期困扰食品安全监管的多头管理问题。一边强化责任,一边接受监督,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政府此次整治地沟油的自信。
“中国要彻底禁绝地沟油,可能还需要10年时间”,说这话的人,是当初调查并公布地沟油情况的何东平教授。当时何教授这种判断,令很多人大感悲伤与失望。毕竟,民以食为天,长期食用含有强烈致癌物质,毒性是砒霜100倍的地沟油,很有点慢性自杀的意味。现在,重拳出击,肯定极大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自信。希望在接下来具体整治的行动中,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能够真正做到公平与公正,彻底荡涤地沟油的流毒。
不过,在此次整治地沟油的文件中,有一个行政许可环节的设置,值得担忧。相关文件要求,餐厨垃圾产生单位不得将餐厨垃圾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单位或个人处理。这意味着,通过地方行政许可或备案,一些餐厨垃圾还是可以交于一些单位与个人来处理。尽管这种行政许可或许是出于善意,但不必讳言,它也容易给地沟油留存一道“缝隙”。
整治地沟油牵扯着复杂的利益博弈,需要相关部门痛下决心,以独立执行来维护公共利益。不给肮脏的地沟油留任何“缝隙”,才能保证它不出现民众的餐桌上。
- 2010-07-21市场化治理“地沟油” 让“邪油”走正道
- 2010-04-09厦门“地沟油”,是否“躲猫猫”?
- 2010-03-26“地沟油不太可能进入餐馆”的吊诡
- 2010-03-25谁让揭露地沟油的学者“压力很大”?
- 2010-03-25曝光地沟油教授何以改口
- 2010-03-24地沟油背后的“负经济”体系
- 2010-03-23地沟油生产现场实拍,承受能力差者勿进!
- 2010-03-19整治“地沟油”需胡萝卜加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