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免费师范生扎根基层,中小学特别是农村或者非名校的城区中小学要想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学位“激励”未必是治本之策,从根本上需要提高教育投入,兑现投入承诺,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
2007年招收的我国第一批免费师范生学业过半,即将面临就业抉择,教育部相关工作细则也已确定。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介绍,将鼓励免费师范生前往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生也必须去农村学校服务满两年。此外,免费师范生还获得一项特别“奖励”: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5月27日《京华时报》)
免费师范生无疑是个好政策,既减轻了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也是为基层教育事业“输血”。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免费师范生毕业还能“包分配”,看起来已经很幸运了。但是,这些师范生毕业以后,能否真到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安心教书,能否在基层留得下,仍有待观察。
虽说免费师范生是“定向”培养,按照规定需要在农村服务一定年限,但教育部官员也明确,“定向”并不是“包办”,同样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因此,一纸协议并不能保证师范生都能扎根基层。农村地区急需优秀人才充实师资,但前提是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待遇、平等的机会,创造自由流动的空间。
一般来说,需要政府采取优惠和激励措施的职业,应该不是十分吸引人的职业。当然,在大城市知名中小学当老师,不仅有吸引力,而且简直是肥差。吸引力问题,只与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有关。在这些地区,虽然近几年教师待遇有了较大提高,各地也立下目标,教师待遇不能低于同级公务员,但实际上不少地方根本没办到,其背后,是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十几年都没有实现。与各级公务员招考的火热相比,基层教师显然没有这么受追捧。不说那些每月只拿二三百元工资的代课教师,即使有正式编制的教师,给人的印象也是清贫和坚守。
这样的环境,很难留住优秀人才,哪怕有服务协议的约束,也难保不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有机会就想往大城市跑,或者干脆放弃教师职业,找一个无关的工作。这样看来,免试读个在职研究生,意义似乎不大。这些学生本就毕业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学校,比当地一般教师学历高,再送一个硕士学位,至多是“锦上添花”而已,对于激励其扎根基层,到底有多少实际作用,仍可存疑。
所以,免费师范生能否扎根基层的决定性因素,最根本的还在于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我们一直强调教育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但如果教师待遇和地位不高,就很难说我们如何重视教育。在世界上,芬兰的义务教育被视为一个奇迹,而教师的地位,也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民意调查显示,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是中小学老师,一般普通小学老师受敬重的程度胜于高管。而且,他们的老师几乎全部拥有硕士以上的学历,假期的时候还要上大学继续进修。近代中国,中小学教员的地位一度也很高,比如,当年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甚至吸引了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等大师在那里任教,留下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原因固然很多,但至少可证中学教师的地位是何等的荣耀。
因此,中小学特别是农村或者非名校的城区中小学,要想让免费师范生扎下根来,要想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学位“激励”未必是治本之策,从根本上需要提高教育投入,兑现投入承诺,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尤其要推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所有教师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让教师成为一个真正光荣与骄傲的职业。
- 2008-03-18免费师范生应有退出机制
- 2010-03-08免费师范生的强制制度有失公平
- 2008-03-03招收免费师范生不要以貌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