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医改方案引起关注。在接受采访时,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说,北京允许医师多点执业,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鼓励大医院专家根据市场需求自愿主动到社区、到基层服务,以弥补社区卫生人才的缺口。行政命令把专家推向社区,但很多专科医生,并不适应社区需求。比如一个看血液病的专家,到社区坐一天,一个病人没有,专家很郁闷,认为浪费了时间。(4月25日新华网)
在行政命令下,让大医院专家坐诊社区医院,这一种医疗模式当前在各地都相当普遍。这一种做法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打着“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的旗号来为社区医院吸引人气。但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一个卫生概念首先必须厘清。社区医院属于一种初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是一般常见疾病和慢性疾病的管理与治疗。而作为高级医疗机构,大医院则主要接受危重疑难疾病的患者。所以,让大医院专家到社区医院坐诊,往往会很容易陷入一种尴尬境地,他们接诊的绝大多数是一般的常见病患者,有“大炮打蚊子”之嫌。即使偶然遇到了危重疑难疾病患者,也时常受限于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等检查设备与配套服务的匮乏。这样的患者,同样必须要转回大医院接受治疗。
在多数卫生建设规范的国家与地区,社区医院解决小病小灾,进行慢性疾病的管理与治疗,走进社区,提供种种健康宣教的卫生服务。社区医生还担当起一种转诊的角色,将那些诊断不明确,病情复杂的患者转诊到高级医疗机构治疗。大医院及他们的专家们,则只花大精力在这些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治上。这一种分工是极其明确的。医疗专家们很少会出现在社区门诊,更不会轻易把精力与时间浪费在那些常见疾病的诊治上。
对待那一些诊断明确、或是比较容易诊断的常见疾病,在治疗与管理上,社区医院最重要的是保证提供一种公益、规范、预防的医疗服务。很多社区医院之所以吸引不来人气,问题的根源正在于此。在目前,提供不了那种具有公信力的医疗服务,低水平、商业化的基层诊疗正在成为医改的绊脚石。而问题的关键,虽然是人才的匮乏,但不是专家型人才,而是全科医师类型人才的匮乏。从根源上来看,这是政府财政卫生投入对基层医疗机构长年欠账,在社区医生培养与引入上,缺乏竞争性的待遇机制是分不开的。这也正是北京医改明确规定要给社区医生提高待遇的重要原因。
这种体制积弊不解决,专家们下社区坐诊,起的作用恐怕不会很大,反倒有乱用专家资源之嫌,没有将资源用在“刀刃”上。
- 2010-04-21医院姓不姓“公”不能只看产权
- 2010-03-22集体裸检,不仅医院该检讨
- 2010-03-16一个县级医院300多台小车是哪来的
- 2010-02-06“医院代签知情书”需要前提
- 2010-02-05公立医院改革要用显规则替代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