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有人在网上发布名为《湖南省长沙市官员财产公示第一人》的帖子,称长沙市天心区规划局局长张力率先公示个人财产,工资4200元/月;隐性工资平均3800元/月;房产三套。张力本人对外澄清,他本人并未做这一公开,他的财产是“被公开”了。不过,大约是为了澄清事实,他随后对媒体公开了自己家庭的真实财产状况。其价值与帖子所列财产价值虽有出入,但只多不少。民众以一种奇异的方式迫使官员公开了财产。
多年来,民众、人大代表、舆论一致呼吁,应当建立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这样的呼吁是合情合理的。现代政府与前现代政府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政府及其官员不再享有任何特权,相反,官员们由于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因而,合理的制度甚至应当是,依据官员们所掌握的权力之大小而程度不等地取消他们的隐私权,这就包括官员应当对公众公开财产,以便公众判断其是否廉洁,其所掌握的权力与本人、家庭的事业是否存在利益冲突。
但是,虽有多年呼吁,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在中国却基本没有建立起来。有极少数地方进行了一些尝试,不过,这些尝试都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在这些地方,通常只有申报,而无公开。这样的申报就毫无意义,因为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要害正在于对公众公开,让公众来监督。
当然,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之所以迟迟不能确定、实施,原因倒不难理解:对官员来说,制定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等于是往自己身上增加一条绳索,而依据人的天性,没有谁愿意自己往自己身上增加绳索。如此说来,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必须由官员之外的力量来推动,本来就不应当过多地期望官员自己制定一项对自己不利的制度。
事实上,过去若干年来,呼吁官员财产公开的人士,基本上是非官员身份,比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人士、网民以及普通民众。应当说,这种格局是很正常的,一个健康的社会就应当是不同力量之间相互监督,政府监督社会,民众监督官员,官员管理民众,如此才能形成社会内部力量的平衡。平衡未必导致优良治理,但优良治理一定离不开这样的平衡。官员群体不愿意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很正常,不可怕。只要人大代表、舆论、民众在政府之外积极推动,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就有可能建立起来。从政治原理和各国经验看,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乃是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建立的根本动力。
这次长沙天心区规划局局长家庭财产“被公开”事件,则是普通民众推动官员财产公开的一次努力,这次努力很另类,也有一定效果。这一事件再次显示了网络舆论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性。网络不仅可以成为揭露官员腐败的平台,也可以成为推动官员财产公开的平台。可以确定的是,民众以如此方式公开官员财产,并不存在侵犯该官员隐私的问题。在古代,御史可以“闻风言事”;在今天,在官员应当公开财产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时候,公开官员家庭财产也具有正当性。
当然,个别民众以自己直接行动的方式,如此另类地公开官员的财产,终究只能是个案,它带着某种悲壮色彩。但这种做法及其在网络上所引发的热烈反响,其实反映了民众对于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强烈期待。因为有如此强烈的期待,所以有人勇做公开官员家庭财产的“孤侠”。这样的行动很可能激励其他民众,可以预料,民众还可以发明出公开官员财产的其他怪招。
对于民众这种心声,执政高层恐怕需要做出肯定的回应,筹划在立法、决策层面上积极推动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建立。官员之外的各个社会群体的推动是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驱动力量,但这样的制度要以立法、政策的方式最终建立起来,还是有待于立法者、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定。
在当下情势下,唯一明智的态度和做法是积极推动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建立。这样的制度将可以规范官员群体的行为,逐渐消除民众对官员的负面认知,重新塑造官民关系。这不仅合乎民众的利益,同时也合乎执政党的长远利益。
当然,尽管态度应当是明确和坚定的,具体的制度之建立则可以是渐进的。比如,可以首先实行新选任党政负责官员公开家庭财产的制度。由此可以逐渐推开,重要的是,这样的改革必须从立法和政策层面上展开,而不应当让其始终停留在舆论呼吁的层面。(作者系北京学者)
- 2010-04-02房产应成财产公示突破口
- 2010-03-04网民倒逼官员财产公示应有制度性回应
- 2010-03-03教师自曝“非法收入” 称为官员财产公示做表率
- 2010-02-25工人日报:治理"裸官"呼吁财产公示制度提速
- 2009-12-04财产公示进入大城市是个好开端
- 2009-12-04重庆官员财产公示别样的破冰意义
- 2009-11-27监督裸官唯有财产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