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奇怪了,奥斯卡颁奖当夜,我还没看《拆弹部队》,只是凭借着直觉,预感到卡梅隆同志会在拿奖这个事上败北,到了现场,这个预感就更明确无误了,最近一直在看研究微表情的传奇美剧《别对我撒谎》,学了两招,卡梅隆和凯瑟琳在颁奖晚会上的微表情告诉我,前者是去参加美国春晚茶话会的,散淡、强颜作欢又无奈,知道自己挣了钱,不好意思再争取什么组织上给的荣誉了。后者是去领奥斯卡反战及妇女代表之荣耀的,表情充满了正面的张力,看着就很有戏,比带着《无耻混蛋》去春晚凑热闹的昆汀同志还有戏。
次日赶早,开始看《拆弹部队》,看了6分钟,郁闷的开场戏,知道他们在拆弹,需要围观群众有耐心,也就忍了,再坚持10分钟,还是在拆弹,还是需要围观群众有格外的耐心,于是一边继续忍,一边Google点本片花絮,给自己加油打气:准纪录片风格,真实场景再现,1:100的片比,比胶片杀手《现代启示录》还高,女导演凯瑟琳一向关注战争题材,这种精神值得表扬。
为此,又友情、顾全大局地忍了10分钟,尿都憋出来了。
总之,本人为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奉献了我人生中宝贵的30分钟。
再次日,忍不住在微博上“围脖”了我的真实感受,居然被一半儿人打压,大意是我的觉悟不够高啊,纪录片风格最牛B啊,就是比商业片的《阿凡达》强啊,没看完就没有发言权啊,要忍到底才算数啊。当然啦,还有同志非常真诚地请教我美国人民对该片的看法,我都懒得回答,好像美国人民没有出鉴定报告,我们这些局外人,非电影轴心国的观众,就不好意思下结论似的。
什么东西哟。
说说常识先吧,一个电影好不好,开场戏不重要吗?无数闷片就是这么给自己找口实的,我还真不信这个邪呢。写作课上,老师第一节课就说:一本书的第一句话第一页最重要,读者读不下去,就是作家失职。以此类推,一个电影的开场戏最要紧,导致观众感到郁闷,并无故睡着或离席,就是导演的失职。
- 2010-03-09第82届奥斯卡:对唯技术论的一次善意敲打
- 2010-03-09奥斯卡奖 恰到好处的媚俗
- 2010-02-11就别指望奥斯卡小金人了
- 2010-03-10在美国,拆迁搞不过拆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