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商人掏钱进政协缘于政府公司化
新阶层社会人士应进入参与政协,但不能将此错误理解成赚钱能力强就能进政协,应该考察其参政议政水平,以及民主协商水平。“不应让商人掏钱进政协,这会让广大人民群众失去信心。”在近日广东省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中,有委员针对“新阶层社会人士加入政协”的现状提出意见。(见1月31日《广州日报》)
商人掏钱进政协的问题由来已久,在不少地方已非潜规则而成为明规则:谁企业大、谁赚钱多谁就能进政协,甚至谁掏钱多谁就能当委员,政协已成为商人的PARTY和老板们的俱乐部。花钱进政协的老板们,有的只是看中红顶身份而对参政议政毫无兴趣,有的只站在本阶层立场发言,有的因为缺乏议政能力而无能履职,这样的“商圈化”倾向正不断降低政协的民主监督功能,侵蚀着政协的政治性本质。
“商人掏钱进政协”不是一个孤立的政治现象,而与近年来政府日趋严重的公司化现象密切相关——什么能赚钱就搞什么,谁有钱就围着谁转,把利润最大化置于一切之上,以经济人思维进行公共管理——这种惟利是图的取向下,政府必定是嫌贫爱富,因为富人对GDP的贡献大,富人能给他们带来更多政绩,老板们能给他们钱。
利益是需要交换的,他们拿什么去与商人朋友们交友和交换呢?除了手中的权力,除了教育、医疗、培训等公共资源外(商人子女入学优先,商人就医有VIP通道,专门对富二代进行培训),还有的就是名誉资源——政协委员身份就是其中之一。加上富人需要政协委员这个接近权力、提升身份的红顶符号,你要钱,我要名,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在政府巨大的趋利倾向下,拿什么去阻止“商人掏钱进政协”呢?必须对进政协的资格进行约束,对政协委员的身份设立门槛,将有没有民主协商和参政议政能力作为标准。目前“政协章程”中对政协委员的产生基本没有参政能力上的约束,提名推荐然后协商一下再走个表决程序,就可以成为政协委员了。没有标准,没有制度约束,谁进谁不进,一切都由领导去自由裁量,领导掌握着邀请权和推荐权,他们必然安排那些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人进来。(来源:珠江晚报)
- 2010-01-29政协关心外来农民工性问题太尖锐
- 2010-01-26政协会议让路市民婚礼的丰富意味
- 2010-01-24政协会给喜宴“让路”不值得感谢
- 2010-01-24政协会“让路”百姓婚礼溢出政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