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存废与否的争论由来已久,近期与河南、山东两地驻京办有关的新闻再次升级了这一争论;在信息网络发达的今天,驻京办的一些功能逐渐弱化,但从目前来看,其仍有存在的现实意义,转型和变革或许是驻京办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社会的特殊现象
近日,河南的两个驻京联络处买到777瓶假茅台的消息在社会引发热议;山东一个地区撤销驻京办,更是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这两起事件瞬间成为焦点的背后是由来已久的有关“驻京办”的争议。
曾经有新闻媒体试图统计驻京办的数目,但最后不了了之。目前,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或者个人能说清驻京办的数量,即使在狭小的居民区内,也可以看到驻京办的身影。
驻京办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地方政府部门的驻京办,包括各省、自治区、地级市、县级市的驻京办,以及这些政府机关所属部门的驻京办;第二类是企业的驻京办,这一类驻京办的性质最为复杂,有的属于经营性质,有的则属于非营利性质;第三类是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驻京办,据笔者所知,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在北京都有自己的办事处,但是,这些办事处有的属于兼职性质,有的则是典型的驻京办事处。
驻京办是中国社会体制下非常特殊的现象。在我国,60%以上的财权归中央,中央还掌握着许多重要项目的审批权。在这个大背景下,设立驻京办,不仅仅是为地方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办事方便,更主要的是,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自己在北京的窗口单位,获得更多的资源。
正因为如此,简单地撤销驻京办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意义。不少媒体在炒作这一新闻的时候,忽视了背后所隐含的社会体制原因,错误地以为驻京办是地方政府讨好中央部门,或者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设置的机构。其实,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已经很少在驻京办停留,驻京办工作人员只负责接待工作,而地方政府官员往往居住在豪华的高档宾馆,驻京办更多扮演公关的角色,为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有用的信息。
一些学者认为,随着政府电子政务的推广,许多信息通过网络可以及时获取,驻京办已经失去了传统的效用,越来越没有存在的价值。撤销或者减少驻京办,也曾一度成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的方向。
但现在看来,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没有发生根本变革之前,驻京办非但不会减少,反而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今后,全国各地的驻京办很有可能改头换面,以商业公司、咨询机构、学术机构等方式继续存在下去。
自从中央政府提出庞大的刺激需求政策以来,全国各地的驻京办就异常忙碌。这种“跑部钱进”的现象充分说明,如果不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彻底修改我国的分税制,制定转移支付法律规范,那么,讨论驻京办的存废问题,将会变得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