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表示,教育部严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课人员。对于被辞退的代课人员问题,吕玉刚表示,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同时随着各地保障制度的完善,积极研究争取通过纳入城乡社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对于确实因为能力、水平以及素质不适等原因而被辞退的那些代课人员,地方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补偿。(1月22日《新京报》)
清退代课教师已经成为必然,诸多曾经为了三尺讲台,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如今人到中晚年,在金融危机并为彻底好转,就业堪忧的时候,走上一条“不知路在何方”的归途,凄凉,恐怕此刻并不能概括代课教师心中的全部滋味。
代课教师曾经在国家困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功不可没。如今,在社会转型阵痛期间,对代课教师实行“一刀切”,全部清退,实在不近人情。“卸磨杀驴”能让人心口疼痛,我们于心不忍。对代课教师一律清退,清理掉的不止是他们的工作,殊不知,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救命稻草。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阵痛期,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现不和谐的“画面”固然让人不悦,优化教师队伍有必要,提升教育质量也很重要,可是,清退了代课教师就能保证教育水平能上大台阶吗?代课教师大多在偏远山区教书,教师资源匮乏,清退代课教师实行“一刀切”,无疑会给教师资源匮乏地区雪上加霜。
电影《代课老师》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主要还是反映了农村现实,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我不敢去想,如果电影女主人公顾晓霖也选择离开,孩子们的未来会怎样?!
我们不反对教育部清退代课教师的初衷,但是,不愿看到代课教师离开的路上洒满泪水。也许,代课教师已经帮助国家的教育顺利渡过了难关,功德圆满。国家在清退的同时,给予补偿也理所应当,但是,清退他们不应该使之产生若干个悲剧,从而变相成为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表现。
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固然不可避免。作为强势的一方,政府应该更多体现人文关怀。国家清退代课教师,补偿重点还应该放在解决代课教师的生计问题。“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国家如果能够给他们的工作能够稍作安排,他们会理解国家的政策措施,也不会显得“穷途陌路”,而会以支持的姿态含笑离开,社会也必将和谐稳定。
国家促进下岗人员再就业措施还不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保障制度仍需进一步统筹完善,各级政府只有把解决就业问题付诸实际,并积极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国家的“以人为本”理念,代课教师乃至整个社会才能真切感受到。
- 2010-01-22被清退的代课教师理应获得回报和补偿
- 2010-01-13请给予代课教师制度救济
- 2010-01-07对代课教师不可“忘恩负义”
- 2010-01-05让“代课教师”体面离开教育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