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软件如何PK“有情剽窃”
www.fjnet.cn 2010-01-06 10:10 严辉文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不久前,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官方网站刊发社论,承认来自中国井冈山大学的两位教师至少70篇论文涉嫌伪造,决定撤销。而两位在国际学术期刊十分高产的教师,竟是被荷兰教授Spek用“纠错”软件发现。(1月5日《楚天都市报》)
两年内到国际学术期刊伪造论文达70多篇,这在连串学术造假丑闻里远非“重量级”。“纠错”软件客串了一回“测慌仪”,不只让造假者马失前蹄,恐怕就连荷兰教授Spek也要格外感慨于中国大学教师的“胆识”了。
这样一来,很多人可能要对使用“无情软件”遏制学术造假十分神往了。不过有迹象表明,即便是使用了反剽窃软件,也仍然治不了学术界、伪学术界的“有情剽窃”。比如,对于有权者在学术论文上友情贿赂,对关系户的搭车署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在造假方面专司其职的庞大 “论文交易市场”。论文交易不仅在网络虚拟空间大行其道,而且俨然在所有有着实际需要的场合应运而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和他的研究团队估算,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到2009年,其规模已膨胀5.5倍,论文买卖的销售额近10亿元。(见1月5日《长江日报》)
我不知道为什么《晶体学报》居然没有像国内一样大面积推广反剽窃软件,而是仅仅使用网络投稿系统,是否因为国际学者们更加爱惜羽毛,笃信学术操守,还是干脆不会造假,不懂“剽术”。但至少,国际学术界没有这么多不以为羞的“有情操作”、“有钱操作”。
如此看来,学术土壤的纯净,并非仅仅只是一个学术问题,至少还有道德、法律的约束力问题。
相关新闻
- 2010-01-06论文产业化是一出华丽的民族“杯具”
- 2010-01-06论文产业化
- 2010-01-06“论文买卖”
- 2010-01-02“垃圾论文”缘何大行其道
- 2009-12-18“掮客”自揭论文产业黑幕
- 2009-12-18喧嚣的论文市场背后是“落寞”的文学
- 2009-11-28论文测谎仪能测出多少真正的学术
- 2009-11-01易中天炮轰论文话糙理不糙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