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奖励6万元,考上广西区直机关公务员奖励3万元,考上桂林市直机关公务员奖励1万元……2010年新年伊始,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正式实施的对考上公务员的恭城青年进行奖励的政策,一经推出,便引发各方争议。(1月3日《南国早报》)
打着“增强青年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旗号,拿着“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层次”的文件,花着动辄上万的奖励资金,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俨然将“公务员”这一职业供上了就业的神坛。这让很多人不是滋味,比如有当地人就认为,只奖励考上公务员的,而对从事其他行业却并不奖励,这容易让大家感觉仿佛只有考公务员才是正道,才有出路。
这样的想法其实很能契合当下不少人的就业心理。在转型期间的社会,在市场经济让未来充满各种变数的时代,稳定成为了一种价值追求。如此语境下,工作体面、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好的公务员,就正符合人们追求稳定的心理诉求。“国考热”便在这种对稳定价值的追逐中应运而生,而连年水涨船高的录取比例,则更让公务员录取几乎成为一种精英选拔——从公务员报考的千军万马中能杀出重围谋得公务员职位,堪比高考金榜题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斯情境,恭城瑶族自治县将考上公务员指为“提升就业层次”,并意欲重奖之,似乎也并无不妥。
只是,当地政府在给“公务员热”火上浇油的同时,不知是否也想到过,这种将就业渠道的引导仅局限于公务员,把公务员就业精英化的奖励模式,是否本身正是一种人才就业观的倒退?且不说重奖考录公务员,可能诱使更多人涌向报考公务员这座早已拥挤不堪的独木桥,就业之路越显逼仄。当这些受过系统知识训练的精英,不是被引导进入市场去创造财富,反而被鼓励涌向分配财富的公务员官场,这本身不仅无助于社会总体财富的创造与积累,反而还有那多少棱角分明、才华独具的人,在官场里被打磨得庸碌不堪,在温水慢烹中被抹杀?这种鼓励最终将造就人才的双重损失。
- 2010-01-04奖励考公务员不能变成权力投资
- 2010-01-04奖励被录公务员是赢者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