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丑陋地理志”系列备受全国网友“切齿痛恨”的湖南作家张一一在沉寂一年之后,近日再发惊人之语,矛头直指李白的“蔑视权贵”和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都是炒作,并且他还专门写了一本名为《炒作学》的“学术专著”来阐述自己的观点。(12月22日 中国新闻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人们对“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公认评价。可是,在《炒作学》一书中,张一一表示,所谓“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等唐朝文坛大事件都是李白自个儿炒作出来的,而从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自勉也可以窥见他“性情乖张、好为大言”的一副炒作姿态,“杜甫要是能活到今天,没准又是一王朔、韩寒、宋祖德式的‘大嘴’”。
炒作已经成为当前新闻、文化、娱乐和商业等领域日益普遍的现象。作为最有效的传播方式,炒作倍受一些别有用心者的青睐。就当下话语环境来说,各种各样的炒作已经到了越来越离奇的程度,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名和利可以“见谁灭谁”的境地。张一一的乖张话语给我们提供了观察的新素材,只是,这次张一一楞是把“炒作”披上了学术的外衣。这一点,是我们不能不正视的。学术的外衣难道就可以让这种炒作摆脱指责吗?用学术来摆脱指责,就可以“漂白”炒作的嫌疑吗?
就笔者的观点,哪怕是再精美的华丽包装,即使用学术的外衣。所谓的炒作依旧是炒作,炒作的恶俗化仍是我们应警惕的对象。在这里,用学术的话语来包装炒作,只不过是在蛊惑人心,是有意放出的烟幕弹。
其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向来不乏炒作事。其中有一种很常见,即通过对权威的适当“撞击”,以达到自我闪光目的。用闻一多在一封信中的话说:“非挑衅不可……。要一鸣惊人则当挑战,否则包罗各派人物亦足轰动一时”。而整个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似乎都有这么一种传统,非挑衅不足以解决问题。那时的文坛不单停留在“挑衅”程度上,实际要严重得多,唯“骂”之一法亦流传甚广。发展到今天,在笔者看来,文人的矜持已经不见了,甚至连隐藏在“骂”中的辨别是非的精神也消失了,就剩下了赤裸裸的利和名。笔者以为,张一一的大放厥词延续了这种逻辑,并且达到了社会情绪难以承受的地步,颠覆了公众的一般认知。这是非常可怕的。
就笔者的观点,李白杜甫“成名靠炒作”之说,直接损害了民族文化的理性品质,在深层涂改了中国民族的文化记忆。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是这个民族再生产自身最深厚的土壤,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中展开的文化性格与精神气质的基因库,因而应该是受到特别保护的。然而在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炒作”中,它早已被涂改、被“妖魔化”了。
应认识到,这样的解读还是猎奇化的显现。如果所谓的“学术”到了如此感官、肤浅的程度,那所谓的研究仅仅成了追求刺激的旅程,进而就丧失了意义的存在。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关注这样的戏说和炒作呢?事实上,真正让我们倒胃口的不是垃圾,而是披在垃圾身上的那层华丽而厚重的棉袍——明明是垃圾,却偏要装出一幅岸然的道貌,挤出一份哲理的奶汁。也就是说,在学术名义下的炒作,我们必须认识到隐藏其后的实质,因为学术外衣下的炒作同样是恶俗化的表现,甚至更恶俗。
因此,“学术外衣”下的炒作依旧恶俗,并且,“学术外衣”也无法掩盖“炒作”的嫌疑。
- 2009-12-17绿营炒作“一中市场” 台抱美大腿能自救?
- 2009-12-07投资炒作逼近房市红线之忧
- 2009-11-26炒作奥巴马背后的女人,网络偷窥下的蛋
- 2009-09-23"二手烟无害"?别把立法听证会变成炒作
- 2009-09-22吴敦义巧破民进党“赴港卖台”炒作
- 2009-09-11别被蒙了,这不是炫富,而是有人在煞费苦心地搞商业炒作。
- 2009-09-07网络炒作,别把自己炒进班房
- 2009-08-07招聘要求懂“鸟语”是一种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