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的加加减减,“加”出了电影生产和管理部门公信力的匮乏,“减”出了产业利润的巨大“黑洞”
1700万与4000万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在电影里具有极高数学天赋的阿童木,眼下却被这道简单的数学题难住了。
日本动漫大师手冢治虫原著改编、中美共同出品、 7000万美元投资、好莱坞团队制作——这个一出生便身价不菲的“混血儿”,并未迎来预计中的过亿票房,相反,因为虚报首周上映票房数字而引来一片指责。
透过这张被捅破的窗纸,人们开始质疑,那些一度被电影界引为票房神话的电影大片是不是经得起推敲。甚至有业内人士称,票房“注水”是行业“潜规则”,电影票房数据八成“注水”。
与此同时,电影主管部门也在申述更深的无奈——日前,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坦言,虚报票房固然应该严惩,但与“注水”相比,更让他们头疼的是“缩水”。由于广阔的电影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没有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加上一些影院偷漏瞒报,相当数量的票房无法统计,流失的票房最保守估计也在10%左右。
一边是做加法,一边是做减法。电影票房究竟“真身”何在?
仔细想想,这道令人忽而心生骄傲、忽而疑窦丛生的题目,答案并不复杂。加法也好,减法也罢,落脚点都在一个“利”字。给票房做加法,目的在于人为制造火爆的景观,诱惑观众走进影院,寻求更大的利润。同时,票房也是上缴国家税费的依据,让票房“缩水”,目的在于让本该属于国家的利益流向个人的腰包。简单的加加减减,“加”出了电影生产和管理部门公信力的匮乏,“减”出了产业利润的巨大“黑洞”。
自1905年诞生之日始,中国电影披荆斩棘,走过百余年不平凡的历程,经历过不畏浮云的豪迈,也曾有过万马齐喑的悲哀。随着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中国迎来了电影产业的春天。作为文化产业的翘楚,近几年来,中国电影一路高歌,在种种“世界性”指标和数据上,一项接一项地抹去耻辱,抹去自卑。远的不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电影产业依旧“风景这边独好”。国庆黄金周,中国电影票房创下2.2亿元的佳绩——这个数字,是2002年全年国产电影票房的总和。“黄金周”的“黄金效应”,为电影产业带来“黄金机遇”,让人们听到了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空谷足音。
但是,这个刚刚发育起来的市场,在规范发展、统计监管等层面上,太多的规则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如何平衡艺术属性和商业属性,如何令艺术创作和商业运作遵循各自的规律和规则,推动创作与商业的共同繁荣,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电影产业如此,出版产业如此,整个文化产业皆如此。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人生就像滚雪球,需要足够多的雪和足够长的坡。”其实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何尝不也如是?完善体制机制,“减”除种种不规范的行为,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足够长的坡”;勤“加”努力,不断创新,为艺术创作更上层楼积攒“足够多的雪”,都需要中国电影不懈努力。
- 2009-11-20姜文的“子弹”要往票房和口碑上飞
- 2009-11-16《2012》,灾难中的票房狂欢
- 2009-08-25中国电影:有关票房 无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