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13日上午在中南海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并同全体参事、馆员座谈。温家宝在座谈中说,请参事、馆 员们围绕政府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并就进一步做好政府参事工作提出“要提倡独立思考、敢讲真话的精神”等四点要求。(11月14日新华网)
温总理的一席话,让作为媒体从业者的笔者感动。笔者不是政府参事,但温总理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字字落在了笔者心坎上。试想,如果官员都能像温总理那样“闻过则喜”,就不会出现一些“因言获罪”事件了。
所谓监督的目的就是整改,闻过则改是舆论的幸事,改过从新是被监督者的幸事,如果被监督者都能从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角度出发,那就是社会的幸事。遗憾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单位、部门单位开始对“真话”敏感了,有些人听到批评后,不首先思忖自身的问题,反而拿“说错话”来要挟“言者”。
“闻过则改、闻过则喜”是一个健全社会对每一个包括各类经济实体在内的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诚信要求,远谈不上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精神或难以达成的信念。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政府部门的少数人把自己看高了,把群众的事儿看小了,看轻了,正是这样的认识和在这种认识支配下的一些做法和作风,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冷了群众的心,成了横在党和群众之间的一个障碍。如果一旦出现负面新闻,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灭火”,这自然不利于民意的疏导和问题的真正解决。
常闻己过,可窥过失。政府作为人民的主心骨,要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去面对错误和失误,面对批评和监督,抱着“闻过则改”的态度,虚心接受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温总理已经明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笔者认为,各级官员应该做到“闻过则喜”:一方面要善闻、喜闻,不仅能够被动地“闻”,而且能够主动地闻、多闻、兼闻;另一方面要能改、善改,不仅改得及时、准确,而且改得让人放心、让人满意,在改过中完善、提高。
在此基础上,官员要铸炼自己的“气度”。因为一个人的“气度”提高了,对舆论、社会的监督的容忍度也会相应提高,也有利于正确使用公权力。公众不希望看到一些官员今日鞠躬道歉明日就飞横跋扈,更唾弃那些将民声当成耳旁风甚至变相压制的为官者。
- 2009-11-15温总理见日本遗孤展现伟大人道主义情怀
- 2009-09-08像温总理那样尊师重教、调查研究
- 2009-09-07由温总理看望师生连上5节课想到的
- 2009-09-02如果温总理不临机改变视察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