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形形色色的职业删帖公司纷纷涌现,“删除网帖”成他们生财之道,被美其名曰“网络危机公关”。记者调查得知某公司删贴价格大致四五千元,找网站内部人员去操作删帖,私下给一些钱,而不是攻击网站、使用黑客。(11月2日中广网)
笔者以为,这种“网络危机公关”实际上是伪危机公关,是民意表达的一剂毒药,删帖职业化是社会权利贫困的缩影。这种伪危机公关是悬在民主政治头上的达摩利克剑,它拷问的不是不明真相的群众,而是网络舆论生态和网站的道德良知,是对公民政治参与程序正义赤裸裸的绑架。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本无可厚非,然而这种利用自身社会资本运作的低成本盈利是建立在职业道德沦丧基础上,用人性瑕疵谋取私利的行为。删帖能够职业化,说明有市场需求,简而言之,一个硬币不可避免存在两个面,人非圣贤岂有完人,缔造地狱远易于打造天堂,于是对网络舆论低成本传播的不安导致寻求“网络危机公关”的非常态帮助。这种“网络危机公关”通过自身社会关系,收买网络资源掌控者,企图操纵网络舆论的去留,是一种伪危机公关,显然给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一记响亮的耳光。
删帖职业化的盛行也恰恰反映出社会权利的贫困。由于制度环境的制约,弱势人群普遍缺乏参与制定规则和制度的渠道,缺乏替他们代言、为他们的权利鼓与呼的合法民意代表,他们难以充分有力地表达和伸张权利。而网络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低成本民意表达渠道。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利益诉求多元化下,要在利益博弈中寻找平衡,不同的声音和观点的碰撞正是政治参与的体现。而删帖公司的出现犹如一把利刃,拷问着现时网络舆论的生态和从业人员的道德良知。对于少数企业或者部门或许是福音,而对于多数民众却是噩梦。对意见表达和信息对称的诉求一不小心便“被不明真相”。删帖职业化若愈演愈烈将让社会资本运作断送政情民意表达的康庄大道,使人民处于道路以目的境地。从躲猫猫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再到天价烟事件……这个曾让人们一度欢呼的网络监督生态恐怕要被这游离于法律边缘的小丑所污染。
试图技术性删除于己不利的声音的行为是对民众政治参与程序正义的隐性绑架。事实上,社会认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而非信息技术上。删帖职业化利用低廉的社会资本造就了新的信息不对称,并不能弥补客观上存在的道德缺失。删帖职业化是社会舆论监督的一剂毒药,这种掩耳盗铃式的删除负面网帖恰恰可能适得其反,引发更多猜疑和谣传。
俗话说,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来自民间的声音往往能提供另一个视角,给掌权者以参考和启发。网民问政不必然是找麻烦,而是公民关心热点问题的热情使然,也体现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程序正义。因此,草民议政并非总是“不明真相”,人民群众的眼睛更多时候是雪亮的。试问不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又如何能真正执政为民?
- 2009-11-04职业删帖公司是病态危机公关
- 2009-11-03“职业删帖”谁的职业操守在沦陷?
- 2009-11-03“职业删帖”为何成为一种新兴“产业”
- 2009-11-03职业删帖
- 2009-11-03“职业删帖”挑衅公众知情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