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客观上说,机关幼儿园高额补贴的最终走向,只能是取消这种扭曲的福利输送渠道,修复受损的社会公平。这不仅是为实现公务员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职业平权,也不只是为实现公务员子女与其他公众子女之间的教育平权,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欲图建立平等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国家中,必然要彻底扫除种种不合理的特权制度。机关幼儿园高补贴只是特权现象之一种,它的存在和延续,也从细部指示了这个国家可能的去处。
广州市9所机关幼儿园,一年财政补贴6000万。数字让公意难平,质疑和批评涌向财政部门。而广州市财政局前日作出书面回应,称这些幼儿园目前仍属财政核补的事业单位,财政按有关规定核定其经费。这些经费主要包括在职人员工资、离退休人员工资、公用经费、车辆经费等。知情人士称,这些幼儿园仅离退休人员就占了七八成,财政补贴主要还是用于“人头费”上。
这一说法的内在所指,是想表明机关幼儿园高补贴的事实,不是今天刻意选择的结果,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这些机关幼儿园的前身,都是当年的保育院,是为党政机关干部服务的,负责人也都是国家干部,迄今仍尊为国家事业单位。可见,这既不是财政局暗通款曲、私拨经费,也不是政府机关拥权自肥,而纯属历史惯例和体制积习了。
然而,把现实交付给昨天,所换来的便只有哑口无言,似乎再追问下去,也只有徒叹奈何。因为要求改革机关幼儿园高补贴的呼声,非今日方始。2004年,省直机关4所幼儿园财政拨款3647.81万元。五年前曾抨击省属机关幼儿园享受高补贴的人大代表,如今说起只有摇头叹息。“公共财政养公务员没错,但不能连公务员的子女也要养”,这并不复杂的政治伦理,五年来却只能游荡于舌尖之上,无处可依。
广州机关幼儿园重起风潮,再度将教育不公的话题激活。为何用全社会纳税人的钱所补贴的幼儿园,却只招收政府机关公务员子女?这样的疑问,在每个普通公众的心里都可以发酵成愤懑。在对平等心存向往的社会主义国度里,人人平等却未必可以从幼儿园开始做起。这样的体验,真实到让人无可奈何。利益格局在那里,却没有人可以找到一个真实的责任人。
就如同很多人听到财政官员的解释,终于明白了这投向9所机关幼儿园的6000万所自何来,却无端地只感到一种沮丧。财政局按章办事,机关幼儿园照章笑纳,政府公务员一如旧态,民心却一次一次沉到了底下。这幼儿园里分明还藏着中国社会的现实密码,以及那些气势不再的改革精神。你看见这样的账本,才会体会那些年轻锐气的大学生为什么热衷于公务员,你才会体会为什么说既得利益是中国最难突破的现实格局。它们都可以在机关幼儿园的景象里找出答案。
面对机关幼儿园高补帖的现实,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官员承认,目前的确存在不公平,却表示教育部并不能强制出政策,只能交由各地解决。而熟知政府监督内情的人大代表称,机关幼儿园高补贴事件之所以没有广州市人大代表参与,就在于问题说到最后,也不会有任何一个部门会对此负责,现有体制下就只能不了了之。就此而言,机关幼儿园高额财政补贴现象的解决,当下依然只能寄予一种无望的期望。
客观上说,机关幼儿园高额补贴的最终走向,只能是取消这种扭曲的福利输送渠道,修复受损的社会公平。这不仅是为实现公务员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职业平权,也不只是为实现公务员子女与其他公众子女之间的教育平权,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欲图建立平等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国家中,必然要彻底扫除种种不合理的特权制度。机关幼儿园高补贴只是特权现象之一种,它的存在和延续,也从细部指示了这个国家可能的去处。
然而,更现实的道路指向了利益均沾这样的解决方向。无论是呼吁机关幼儿园剩余学位应向社会公布的市民,还是怀揣捐资助学费不得其门而入的家长,甚至是官员在质询之下表示进一步扩大机关幼儿园社会招生的范围和比例,这种种方案的前提,都是强调先保留机关幼儿园继续接受高额财政补贴,再谈开放给其他公众子女就学机会。这样的选择,已没有改革的锐意,却多了守成的妥协,于当下而言,这就是困境。
- 2009-10-27少年MBA班不就是教育改革的梦想吗
- 2009-10-13教育改革决不能闭门造车
- 2009-10-13教育改革必须冲破旧有束缚
- 2009-08-24教育改革启蒙比封杀奥数更重要
- 2009-07-20教育改革不能总成为烂尾楼
- 2009-04-09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进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