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西岸文集>孙显炬> 正文
论文数量等同科研能力是偷换概念
www.fjnet.cn 2009-10-13 07:52 孙显炬 来源: 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9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称,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在学术腐败和抄袭丑闻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此番说法遭遇社会各界的集体质疑。(红网10月12日报道)

不讲求论文质量和学术贡献地把论文数量多少等同于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强弱,无疑是不严谨的也不科学,更是自欺欺人的一场空欢。而把论文数量作为一种政绩来说明问题同样显得苍白。而且在学术日益行政化的今天,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已为世人所诟病,学术伦理学术回归越来越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郝部长此番言论虽以《科学引文索引》(即SCI)的数据为支撑,看似言之凿凿。然而,环顾学术现状此番言论不免让人失望和质疑。这也充分暴露了国内对SCI的过分崇拜。

不可置疑的是,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以来,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高校实现了飞跃发展。然而,高校内部环境却不断恶化。高校行政化越来越积重难返。作为学术高地和道德圣地的高校不断受到商业和行政的蚕食。很多教授不是忙着搞科研教学生,而是忙着跑官场向上爬。教授早已失去了这个称谓的自尊和权威,学术伦理沦丧殆尽。

以SCI为主的高校评价体系更是把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绑架在单一的评价体系上。目前高校评价体系只看论文数量、刊物级别,而对最为重要的论文成果价值和影响力并不在乎。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教授和学生为了评职称和顺利毕业不惜花钱买论文,粗制滥造了大量的学术垃圾。

而科研能力指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在分析问题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能力。科研能力是比论文发表层次更高的能力要求。高质量的论文只能说明学术能力,而不能直接等同于科研水平。论文数量与科研能力具有相关性,但两者并不能直接等同。而且,不讲求质量的论文数量又如何能够转换成科研能力呢?把论文数量等同科研能力是偷换概念的文字游戏。

事实上,被誉为“SCI之父”的尤金·加菲尔德博士也曾表示,单纯用SCI标准来衡量科研人员是不合适的,以SCI论文数量评价科学水平更是不合适。反观国内则是过分崇拜SCI的地位,由此导致学术垃圾和学术腐败成了高校显规则。

相比较于大量粗制滥造的论文,教育部门更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打击学术造假和遏制学术腐败等问题上来,重塑学术伦理道德,祛除高校行政的外衣,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论文的含金量,让学术回归本位。把论文数量转换为科研的能力。让学术的回归学术,行政的回归行政。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