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开幕,来自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与会。为期3天的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如端午节、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甘肃花儿、篆刻、剪纸、妈祖信俗等22个项目。
中国此次被批准列入名录的项目,在数量上高居榜首,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资源。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许多多,即便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只能择其“代表”而收录之。这样一来,势必会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排除在名录之外,甚至还没有进入更多人的视野。然而,我们并不能说,那些没有被列入名录者就不重要。恰恰相反,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传基因,每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的无价之财富。
正因如此,让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世遗保护名录,将更多至今还“隐于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出来,才特别紧迫而又意义重大。也同样因为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后,如何更好地保护它们,将它们传承下去,发扬起来,才至为关键。所以,此次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申遗成功,这不但不是最终目的,反而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提醒国人如何更好地珍惜民族文化精华,尽最大努力将其加以传承和发扬。这也才真正符合世遗名录的精神。
以福建南音为例,它相传始于晋唐,公元十世纪中叶传入闽南,被誉为“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古典音乐明珠”,与妈祖信俗都是闽台渊源的见证和连接海峡两岸的纽带。既然是“活化石”,那么,就应该让它真正活起来,而且要活得更多姿多彩,更富有“地气”和“人气”,为创造新的更多更美的人类非物质文化,起到源头活水的作用。所以,如何传承和发扬福建南音,就成为其申遗成功后的一个重要新课题。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但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影响下,它们的生存屡陷困境。像贵州侗族大歌,其流行区域和传唱人口正逐年减少,许多著名的侗族大歌歌手、歌师均已年过古稀,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此次申遗成功后,如何让它走出困境,而不至于仅仅成为人类文化博物馆里的展览品,当地相关部门自然就需要尽快拿出详细的保护方案,并保证其一一落实,让大歌唱得更响亮。对此,社会也应有监督之责任、帮扶之义务。
然而,人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不少进入世遗保护名录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因为进入名录,而受到更精心、更柔软的呵护,有的只是被作为一种地方政绩而装饰门面,或者片面强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至于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显然,这不但不利于保护,反而是一种损害。对此,必须提高警惕并引以为戒。与此同时,还需要更进一步,积极开展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逐步揭开它们神秘而又魅力无穷的面纱,让更多的人热爱和参与进来。(社论)
- 2009-06-09“非遗”保护应避免短视化倾向
- 2009-04-01NGO在非遗保护中应起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