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官员承载公众对行政效率的期待
www.fjnet.cn 2009-09-22 汤劲松 来源: 重庆时报 我来说两句

“随着中国大环境的变化,中国官员的言行风格经历了从拘谨到开放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近日如此概括。与之相对应的是,现在的个性官员越来越多,敢说狠话敢说真话的官员也越来越多,官员沉闷、枯燥的“大多数”形象开始改变。(9月21日中新社)

从沉闷、枯燥的“大多数”形象到个性有所张扬,官员的这种外在表现,与话语环境的逐渐优化不无关系。比起之前民众获取官方信息完全由官员进行“文件化”表达有所不同,官员的个性表达,有利于公众贴切理解一些政策的实施意向。这当然会受到公众的欢迎。

公众之所以追捧个性官员,是厌烦了官话、套话和“正确的废话”。这些太过于程式化的表达,使得公众对政策走向的理解,处于独自揣摩状态,这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政令必须简洁清晰地表达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个性官员的出现,打破了过去政令执行程序的冗繁状态。他们多以直接介入的形式行使权力,直截了当地揪出问题,并快速地解决。相应的,民众的权利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保障,个性官员得到民众的掌声,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了。

很明显,我们所称道的官员有个性,当然不止于期待他们会说、敢说。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从官员的个性化服务中体会到这样一个本质性的“共性”:官员的服务能保障和增加民众福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众所期待的,其实是希望个性化官员能起到表率性作用,把“个性化”这个词当中蕴含的“高效率”,推而广之。

这就有必要先探究一下当前部分官员的“共性”。众所周知,现在还有很大一部分官员的作为,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警惕: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升迁或平安,不在服务效果上下工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太平官”。这类官员多了,耗费了大量公共资源不说,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个性官员高效率工作的挡路石。可惜的是,个性官员受到追捧,恰恰反证了这类官员的大量存在。所以,只关注个性官员,把增加民众福祉的希望寄托在为数还极少的个性官员身上,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言,显然太过理想化了。这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提醒的那样,对“个性官员”还要理性看待:“要警惕某些官员在媒体面前的‘作秀’,最终,还要依靠法律和制度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官员个性化这种官场生态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个性化官员”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在其权力所属的一定范围内,用手中权力形成个人魅力或个人权威,以此推动政令的畅通,达到行政的高效率。或许,短时间内,个性官员需要的施政效果会与公众的需求相吻合,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个性化行政,在当前权力约束机制不甚健全的情势下,更容易形成另一种现代社会不乐意见到的管理模式。当然,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所谓“个性化”官员,更不是公众的需要。

所以,现在官员的个性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政治文明在不断进步的时代环境下,竭尽个人能力,形成小范围内的行政高效率。这种努力当然值得嘉许。那么,如何把这种“个性”扩大成为“共性”,让官员都敢说,都愿意清晰地表达,都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形成普遍性的行政高效率,这恐怕才是公众关注个性化官员的最主要目的。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
郏县白领教师 成都醉驾判死刑 中国企业500强
重庆房价调控 丈母娘与高房价 事业单位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