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星闻码头> 正文
伴随我们成长的日本动漫
www.fjnet.cn 2009-09-22 09:13 来源:新民网 我来说两句

《蜡笔小新》的作者臼井仪人疑似去世,虽然日本警方还在确认之中,但我国大批蜡笔小新的粉丝已经开始了悼念活动。调皮捣蛋、不认真听讲、惹是生非,时不时给老师、家长惹点小麻烦,乃让大家挠头、不知如何是好的小朋友小丸子是也。   

  《蜡笔小新》的作者臼井仪人疑似去世,虽然日本警方还在确认之中,但我国大批蜡笔小新的粉丝已经开始了悼念活动。   

  日本的长篇动画片对我国1970年后出生的人士有着不小的影响。从最早引进的、据说受我国的动画片《齐天大圣》影响而创作的《铁臂阿童木》,融科幻、武打甚至科普于一炉,风靡一时,现在还有不少人穿着印有阿童木头像的T恤走在大街上。   

  之后是充满童趣和幻想的《机器猫》,几乎每个看过机器猫的小孩子都希望有几件机器猫的宝贝。由于各地翻译的不同,机器猫有好几个名字:阿蒙、小叮当、哆啦A梦,后来机器猫的原作者很是一本正经地希望中国能按照发音统一译成哆啦A梦,不过居然很多人都接受了,足见动漫作者的影响力。   

  还是就是满足孩子侦探梦的《名侦探柯南》。一个大孩子机缘巧合突然变成小孩子,却能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假借迷迷糊糊的侦探叔叔之口破案,一破就是六七百个案子,实在是过瘾。有意思的是作者安排给柯南的几乎都是杀人案,简直是命案必破的模范。   

  下面两部片子就显得不够积极向上了。一部是《樱桃小丸子》,打破了“女孩子总是正面人物”的常规。调皮捣蛋、不认真听讲、惹是生非,时不时给老师、家长惹点小麻烦,乃让大家挠头、不知如何是好的小朋友小丸子是也。   

  《蜡笔小新》则更胜一筹。由于最初是定位在成人漫画上,所以有很多关于性的暗示和笑话,改编成动画片后,为了有更大的受众,慢慢去除了性的内容,但一个5岁的小男孩这样调皮,对于家长来说实在有些恐怖。于是《蜡笔小新》在中国的传播基本上成了影碟和网上流传的格局。大人看得津津有味,却大多不让自己的孩子看。但孩子们还是该看的不该看的都看了,否则哪来这么多蜡笔小新的粉丝呢。   

  有人曾经高深地分析米老鼠和唐老鸭,说米老鼠代表的是高尚的“超我”,唐老鸭代表的是实惠的“本我”,我想蜡笔小新大概是个比本我更本我的男孩子形象吧,或许也正是因为此,许多粉丝已满怀感伤地开始悼念“替男孩子说话”的臼井仪人了吧。(沈若愚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