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天,中式英语(Chinglish)成为各媒体热点。
这要从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一篇报道《上海将清除中式英文》说起,报道称:为了迎接世博会,上海要清理拼写错误的中式英语,有关单位正组织学生志愿者上街寻找中式英文标牌。
这本来是条很普通的新闻,却引起了广泛关注。英国《卫报》报道说,中式英语是一种文化差异造成的有趣现象,无论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都有大批狂热的追随者。“德国之声”网站采访了中式英语热衷者、德国人奥利弗·拉德凯,他把中式英语称作是“英语词典邂逅中国语法的美妙结果”,并称自己是其坚定支持者,对中式英语“带着激情而不是鄙视”。英国广播公司驻上海的记者柯瑞斯发表文章说:“我最喜欢的是那些‘超现实主义’的标识,如地铁站里的警示标语:‘如果你被偷走了,立即报警’(If you are stolen, call the police at once)”。
关于中式英语的争论也延续到了国内。9月4日的《深圳商报》说,“对中式英语不用一棒打死,这只是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有趣现象”;9月6日的《重庆晨报》称,“让中式思维和文化与世界英语相互影响和交融,本身就是国际化带来的发展趋势之一”;9月8日的《人民网》报道,有媒体统计,七成参加投票的网友表示赞成中式英语的使用。据说,网上开展的“票选十大中式英语”,“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高居榜首。
中式英语该不该被消灭?对努力以最佳状态迎接世博的上海来说,众多媒体对此话题的兴趣与态度,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其实也不必太在意,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难免有观点火花的碰撞,世博会本身不就是多种文化融合与共生的盛会吗?作为东道主,我们应该胸怀宽广,欢迎各种意见。
当然,有些事还是要坚持的。如9月9日的《青年报》引用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钱乃荣的观点:“作为公共场所标牌所使用的英语,应该使用规范化的语言”。像虹桥机场附近的“航友宾馆”把自己的名字译为“吊死你酒店”(Hang You Hotel),这样令人尴尬的中式英语,还是越少越好。(尤莼洁)
(责编:刘宝琴)
- 2009-07-13烟草捐给世博会的两亿元该不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