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人民网报道: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律师贺海仁称盐业垄断系过度补碘致病根源。盐业公司从生产商手中购买大包装加碘盐的平均价格为每吨450元,改头换面之后,小包装加碘食盐的平均批发价约为每吨2000元,这也就是说在加碘盐的流通过程中,利润高出近4至5倍。
盐加碘与否,最科学的办法应当是根据人体的需要而实施,而非根据法规条例去实施。即使加碘曾经造福于民,但一个事实是加碘之后怎么办?长期加碘之后怎么办?人长期“被加碘”之后会出现哪些症状?显然当初国家正式颁布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没有料到这个结果会是怎样的?
其实做这样一项人群医学跟踪工作并不难,而恰恰应当是公共医疗部门、盐业部门共同的分内事,然而人们看到的并非这些,而是十数年来“被加碘”,加到最后的结果,是有部分老百姓被加成了癌症患者,当然会有更多的患者成为潜在的加碘盐受害者,如此一个庞大的被加碘受害群,又能怪谁呢?
盐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老百姓无论管出门有几件事,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当然就是盐。别看几块钱一袋的加碘盐,却还被相关企业所垄断,老百姓被不明不白的盘剥,这就好比水费普涨一样,怎么就不能为老百姓想想,为国计民生想想,反向降一降呢?政府官员相关企业会说,老百姓不差钱,涨几块根本试不出来?你怎么知道老百姓不差钱?往你口袋里扒拉的时候,是涨价有理,是伪听证,伪民意,而真正的民意不正是降一分算一分吗?哪有百姓不差钱的道理?说涨价有理的人,肯定是找来的托儿或者是富人或者是相关企业人员的家属。“被加碘”与企业垄断行为、为利润而利润的行为挂钩,其为祸的范围与强度就无法估量,而这样的行为又完全受到某一个时期法规的保护,“被加碘”之祸,可想而知。
加碘与否,给百姓一笔明白帐其实并不难,一刀切的加碘法规本身就是不科学的,科学补碘要因地制宜这样一个道理恐怕不需要学者专家的论证就能够想得出来,为什么在经济帐的掩盖之下就能够普及到全国令全国的百姓都“被加碘”呢?
“被加碘”绝不是医学愚昧,而是体制人祸、垄断之祸。(李振忠)
(责编:李艳)
- 2009-08-13除了加碘盐还有什么“被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