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在他那本风靡一时的《万历十五年》中曾说,传统中国之所以未能成功转型,无关道德和个人因素,而是在技术上不能实现“数目字管理”。与传统中国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数字化”了。
最近两天,仿佛与大家都有关的数目字就有这样一些: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同比增长12.9%;多省市下调工资指导线,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800元;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8%,连续六个月负增长……
其中几个数目字颇惹争议。有人困惑:我怎么没有体会到工资增长的快乐?有人指责:在经济不景气的大形势下,调低工资指导线就是“病笃乱投医”!在我们看来,这是没有分清这些数目字在当下的象征意义和实际蕴涵的缘故。
不难发现,我们社会中的一个数目字,对不同个体和群体,其象征意义与实际蕴涵常常迥然有别,最典型的当然是GDP,在一个市民那里是鸡肋却不妨碍它是某一群体的最爱。有些数目字,似乎天生就只有象征意义。就拿这个连续六个月负增长的(CPI)来说吧,它是反映物价变动的重要指标,但这个指标连续下降,却并不一定意味,民众中物价偏高的痛感会随之减轻。类似的数目字存在,最大的意义或许就是一种宣示:我们已从传统走向现代,我们在进行“数目字管理”。
有的数目字,是要明确区分其象征意义和实际蕴涵的。比如工资指导线,本来就不具备强制性,调高或降低,于民众柴米油盐的真实生活关系甚微。尽管如此,调低工资指导线这个动作本身,又有着非同寻常的蕴涵,因为它传递给博弈中的劳资双方一个信息:目前企业运行上的一些困难,工资成本过高的确是重要因素。这就像村中两人发生纠纷,村子里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的表态虽然不具法律效力,但其实际作用却不可低估一样。谁喜欢谁不喜欢这个数目字或表态岂非一目了然?
不同的数目字,对这个群体有实际蕴涵,对那个群体可能就只剩象征意义了。“包含”我们在内的平均工资今年又增长了,这是个好消息,但大家感受不到,其故安在?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解释是,上半年工资增长主要应归功于机关事业单位。(8月11日《经济参考报》)弄了半天,很多人是“被增长”,只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才是真“增长”。平均工资增长12.9%,这样一个没有情感没有阶级性的数字,我们说它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更具实际意义,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吧?统计局的人士用了一个词“归功”,其实谁都想为平均工资增长做贡献的,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轻松做到呢?
没有人怀疑我们早已进入现代社会,在使用“数目字管理”,但真正的数目字管理,其中的数目字,其意义应该超越不同阶层和群体,具备普适性。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用数据说明问题”才是一个正确的方法论,否则,眼花缭乱的数据只会掩盖背后的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