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评论>国是论> 正文
自来水垄断性亏损是如何炼成的
www.fjnet.cn 2009-08-07 11:11 李妍 来源: 重庆时报 我来说两句

最近,随着新一轮油、电、水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推进,公众颇为熟悉的几个词汇又开始频繁出现———巨额亏损、资源保护、国际接轨———这三个词堪称资源产品价格上涨的孪生姐妹,总在涨价前夕适时现身。

声称巨额亏损、资源保护的背后,是近日国内多个城市水价的连续上调。其中洛阳、宁波等地的自来水公司以亏本为由要求上调水价,受到广泛质疑。对此,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表示,自来水公司属于“账面亏损,但实际上利润并不差”,其员工福利都很好。他们拥有垄断利润,但账面又是亏损的,因为利润被合法转移了。(8月6日中新社)

总爱哭丧着脸,一手攫取着巨额垄断利润,一手又在众人面前无辜地翻着一本“亏损”糊涂账的自来水企业。这次,被水务专家一语道破了天机。原来,那些哭哭啼啼捧出的“亏损”,也只不过是账面上用以“障目”的数字游戏罢了。哭喊着亏损的背后,藏着的却是垄断企业闷声发大财的窃笑,这种垄断表情早已固化于公众内心,也因此创造性地生产出了这样的词汇———垄断性亏损。亦即,独霸着市场的垄断资源独享厚利,既不用向公众公示成本账目清单,又不失时机地“合法”转移利润,账面上想亏损就亏损,也自然,想涨价就涨价了。

总爱拿“亏损”说事的自来水企业,实在是把住了公众对其是否亏损苦无对证的命门。比如,针对河南水价上涨,该省城镇供水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朱培珊就表示,河南地市级自来水公司负债率超过70%的,18家企业中就有7家之多。并特别强调,负债率超过70%的,就是资不抵债,应该破产。朱副秘书长一句话里有数字、有比例,“破产”二字也说得耸人听闻,民众更是如坠云中。可是,谁又来证明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呢?据称,这些垄断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都有专门的审计事务所负责审计。专业机构出手,自是容不得普通公众轻易质疑。

于是,一场场所谓的价格调整听证会,往往是还没听证,就注定了它“逢听必涨”的结局———且不说听证会短短几小时内,公众无法核实垄断企业罗列出的那一串串“亏损数据”的真实性;就算这些数据不容置疑,亏损的每个具体项目,是否具备让公众埋单的合理性?这些疑问,公众都很难在听证会上得到释疑。

作为公众生活必不可缺的公共产品的生产者,自来水企业本就应承担起“保本微利”的公共责任,也更应以坦诚透明的姿态示人,从而不致使公共利益流失。就像面对“亏损”的成本核算,企业就应向公众明示成本账单:城市管网费用是否作为公共项目由财政承担?由于对管网管理不善,造成的管网漏损损失是否由民众埋单?企业自身机构设置是否臃肿,从而造成巨额人工费用?这些应该进行自我梳理的内部问题,更不能转嫁给消费者。

与此同时,政府对水企业的成本及价格形成,也理应肩负起监控管理的责任。据了解,在英国,政府就通过对水价成本的有效监控分析,知道哪些亏损部分是需要提价来解决的,哪些亏损部分是需要公共财政增加支出来解决的,而不是只要亏损就涨价,就让消费者来承担亏损的后果。

在独占垄断资源、坐享垄断利润的语境下,“垄断性亏损”就在如此的数字游戏中悄然炼成,它实在是一个笑话。而要避免这些“垄断亏损”屡次上演,唯有通过面向公众的成本公开,政府进行价格监控的政策措施,甚至是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才能真正抹去这些附着于垄断之上的亏损痕迹。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