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笔者到外地某师范大学出差,那里正在筹备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竞赛活动。他们组织全省中学生(以重点中学为主),根据学生兴趣,选择课题,在大学里寻找教授指导,完成论文,逐级上报,最后在北京评审。希望通过这个活动,筛选出那些有科学家潜力的科技苗子,送往大学去深造。
据了解,这项活动的宗旨是“加强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奖励品学兼优的高中学生,选拔和培养具有科学潜质的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鼓励青少年立志投身于自然科学研究事业等”。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这项活动却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倾向。如得到青少年科技竞赛全国一等奖的,重点大学直接录取;得到二等奖的,高考时能够享受一些加分待遇。这样,在将来参加高考时,那些“小小科学家”就具备竞争优势了。
假如中学生确实学有余力,让他们提前进入科学家的实验室接受一些初步训练,是有益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但是,将青少年科技竞赛与高考联系起来就不妥当了。
实际上,中学生将来能否成为科学家,不仅取决于及早参与科技活动,而且取决于个人兴趣和运气。要中学生成为科学家,和中学生要成为科学家,结果是不一样的。即使中学生进入了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这些大学毕业生里做科学家的依然是少数。另外,学历也不是成为科学家的必要条件。有些中外科学家连大学甚至高中也没有上过,后来成为科学家的大有人在,如爱迪生没有上过中学,瓦特是个学徒工,华罗庚仅有初中毕业文凭,等等。如果将中国的教授算作科学家的话,那么中国现有教授仅7万人左右,相对于14亿人的庞大群体,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十万分之五左右,可见将来靠科学家吃饭的毕竟是少数人。况且,现在的教授中,那些早年的尖子生在科学上没有实质贡献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全社会都对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抱有功利思想,这就与这项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据笔者了解,中学生科技作品最终能否获奖,关键因素不在中学生本人,家长、中学指导老师、科学家导师、评委等不同身份的人都有“贡献”。应当说,大部分尖子中学生是有创造力的,但是有一些科学发现,即使成年科学家都难以做到,何必强求孩子贡献?中学生的任务是学好扎实的学问,学好并实践做人的道理,在科学试验中培养观察力和判断力,最终凭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人类的热爱走进科学殿堂,成为科学家。
中学生科技竞赛应逐步远离功利,不要跟高考挂钩,所取得的成绩不作为刚性条件加分,只作为参考分。这样的话,“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活动如果依然火爆,则是社会进步的大好事。中学生科技竞赛要不要继续搞下去,怎么搞?教育和科技主管部门不妨召开社会听证会,要多听听中学生的声音,还有来自一线科研人员的声音。(蒋高明)
(责编:刘宝琴)
- 2009-06-29“开心国学”只是竞赛,无关学术
- 2009-06-04青少年灵魂禁毒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