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增长”与“被就业”的统计迷宫
7月28日的 《新京报》,有两条新闻与“被”字有关。一条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说,高校毕业生“被就业”的问题只是个别情况。另一条是,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增长8.1%,增幅均超过GDP,增速高于去年。而网友则将这一“增长”称为“被增长”。
续梅说,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是认真准确的。问题是,教育部是怎么知道的?是听汇报听出来的吗?
“被就业”之后,“被增长”横空出世。“被就业”是一个个的案例,“被增长”则源自公众的感觉。央行此前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8.6%,比一季度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是乐观的,民众是悲观的。两者如此矛盾,怎不让民众有“被增长”之感呢?
“被就业”与 “被增长”,其实都指向了 “统计”。教育部如此仓促地认为 “被就业”只是个别情况,恐怕是没有做过科学统计的。遗憾的是,统计部门的数据似乎也不可信。统计造假早就不是 “个别情况”。2006年,国家与地方两级之间GDP相差8048亿元;2007年,这个差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又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50%,达1.2464万亿元。
黄仁宇在 《万历十五年》中以大历史的角度提出一个新的看法:即中国一些失败无关道德和个人因素,而是在技术上不能实现“数目字管理”。不能科学统计“被就业”,是教育部的失败;统计数据遭遇公众怀疑,则是国家统计局的失败。这些失败累积起来,则会形成教育与社会治理的失败。
统计了的 “被增长”与未统计的“被就业”说明,虽然今天我们有了“数目字管理”的技术,却仍然没有“数目字管理”的制度环境。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