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评论>街巷议> 正文
写在南京老城南保护的最后一刻
www.fjnet.cn 2009-07-21 16:06 薛冰 来源: 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问题,由于市民的强烈要求、专家的一再呼吁、总理的两次批示,成为近日举国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当前发生拆保之争的南捕厅和门西两片历史文化街区,已是老城南仅存的明清风貌历史文化街区。如果再被拆除,那就只剩下几处孤立的文物保护单位,就只剩下夫子庙式淆人耳目的仿古建筑了。

南京在近两千五百年的建城史中,作为都城的历史只有四百多年。帝王轮转如走马,是市民支撑起了这一座千古名城,而老城南,就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居民区,不但其形成早于南京城的出现,而且在几千年的南京城市发展历程中,其空间尺度、街巷肌理、建筑风格,只有陆续生长的痕迹,没有大肆破坏的劫难。现存的街巷名称,总能让人联想起先秦传说、六朝人物、唐宋掌故、明清园林。“老城南”讲:“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有故事!”专家说,这里是南京城市的“根”、文化的“魂”。

老城南的面积约五平方公里,直到1980年代初,仍保留着完整的明清都市风貌。其南北中轴线中华路,一千几百年间位置未变,旧观犹存,在世界城市史上都是一个奇迹。号称“九十九间半”的大型民居,据调查有近二十处。走进老城南,满眼的粉墙黛瓦,满眼的淳厚民风,给人无限的温馨之感。然而在上个世纪末,南京城里掀起了“老城区改造”,老城南土崩瓦解,中华路被拓宽。十几处“九十九间半”被夷为平地,而硕果仅存的甘熙故居,现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有幸的是,新世纪之初,南京提出“保老城,建新城”的发展方向,坚持“老城区做减法,新城区做加法”的原则,将城市建设的重点推向了河西新城区;新世纪的历次城市规划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得到切实加强。在2003年出版的《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中,门东、门西、南捕厅地块和十里秦淮两岸,都被整体列入历史文化保护区。

可2006年,对老城南的破坏又开始冒头。经全国一批权威专家呼吁,在温家宝总理的关怀之下,破坏行为受到查处。时隔仅三年,今年初春,针对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又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危旧房改造”,有关方面宣称要拆迁三万户,以“拉动内需”。更令人震惊的是,南捕厅街区竟打算建造城中“顶级别墅”,招商项目公然挂在南京投资网上。一批专家学者再次走上了艰难的呼吁之路。

温家宝总理再次就此做出批示。国务院调查组赴南京调查后,对南捕厅拆迁明确叫停。有权威专家指出,南京如果继续拆毁历史文化街区,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将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濒危名单。

六月三日,南京市有关部门与专家进行过一次对话。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