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戏园子开唱先敲锣,如今的文坛开唱先骂街。有几个文坛名宿或老腕儿说来也挺悲哀的:每当凑一块儿整点儿什么事儿,动静还没见多大呢,先得挨骂。茅盾文学奖如此,最近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第5辑》也是如此。
不过这事儿得分怎么看了,现在所谓纯文学这影响,所谓评论家这声誉,有人骂就算够幸运的了。要是连骂都没人骂,不是更悲哀么?
而对于“大骂文坛”的论调,王蒙老先生的回答,听起来也挺有道理:写得不如鲁迅就该骂,这么想问题是廉价无知的。
不过这事儿还是得分怎么看,如果连鲁迅都不知道是谁,对于汉语文学连个起码的标杆都没有了,这不更无知么?如果您老几位主编说什么是什么,选什么都叫好的读者,那不也更廉价么?
可见,一旦换个角度换个立场换个说法,什么道理都不是绝对的;而如果经常能够换换角度、立场和说法,也不存在什么文坛的异端或权威了。所以对于这次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第5辑》选本,倒也应该看得开通些。
甭管怎么往高了捧,选本终究是个选本,不是课本。它没法让人强制购买,也没法让人强制阅读。至于选本的标准,只要经常看书的人,也是人人都可以自成一套。你说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没选进去,这不公平,那边还有一堆古龙爱好者不乐意呢;你说王朔的成就被低估了,余华的粉丝还说《活着》的成就无出其右呢;你说铁凝的《玫瑰门》存在嫌疑,写得不如《玫瑰门》的还不是满街都是么。说到底,只要是选本,甭管依照谁的标准什么标准,都会有人不满意。最八面玲珑的选本就是全本,最无可挑剔的大系就是没有大系,可要这么说来,这事儿不也最终失去意义了吗?
再换个角度说,其实对于文学阅读来说,最全面、最公允的选本,就是读者的书架。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不管他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不管他是博学的还是浅薄的,读完书再放到书架上的过程,就是一个“选编”的过程。八十年代过来的老读者,他的选集就会有刘心武蒋子龙,八十年代出生的小读者,他的选集都是郭敬明笛安也不稀奇。在阅读已经如此多元化、自主化的今天,多大的权威敢说不看我的你就没文化?多傻的从众会只听专家的,而把自己的品味完全抛掉呢?
不管是纯文学还是俗文学,不管是新文学还是旧文学,所谓大系,也只是一些人的兴趣,一些人的口味,他要愣把自己好的那一口儿当作无可替代的,也只能说明他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而对于文学来说,真正的前途还是取决于专家有原则,读者有自信,人人爱读书。(新京报 石一枫)
(责编:李艳)
- 2009-07-09不偏不倚的官修文学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