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于丹上月应邀到英国解读孔子文化,不料近日有人自称是于丹在伦敦期间的翻译,大爆其恶行,称于丹当众呵斥自己的助理和翻译,并且多次质疑酒店服务,连续三天更换三个房间。(5月6日《重庆晨报》)
于丹“伦敦撒泼”的传闻,在网络上可谓是铺天盖地,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极大愤慨”。舆论呈一边倒的态势,到处充满了对于丹的质疑、批评甚至是谩骂,这位曾经在百家讲坛上温文尔雅地教别人怎样做人的“美女教授”,现在却成了反面典型,成了“欺负弱者的大怪物”。
可是,在大家痛斥于丹、大逞口舌之快的时候,却显然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截至目前为止,所有的“撒泼”细节,都是爆料者在自说自话,并未见到真凭实据,于丹本人也并未出面回应,“虽然手机能接通,但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不回应,并不一定就是“做贼心虚”,还有很多其他可能——或者是“不屑回应”,或者是还没来得及回应,或者是还没有考虑好回应的方式。因此,窃以为,于丹是否真在伦敦“撒泼”、“撒泼”的情节是否真如爆料者表述的那般不堪,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加以证实之前,还是“暂且存疑”比较公平。
对尚未得到证实的事情就大加鞭挞甚至还要谩骂,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将其归入“网络暴力”似不为过。部分网友在一些网络事件(如“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中表现出的轻信、盲从和信息真伪辨识能力的缺失,都一再警示我们应该稍安勿躁,用更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分析事物。
当然,我并没有为于丹辩护的意思,我只是建议——在事实真相尚未得到确认之前,请网友们暂且嘴下留情。我们对素质低下者当然应当深恶痛绝,但同时也要避免误伤无辜。在这里,我还希望于丹教授能早日站出来说明真相,如果别人冤枉了你甚至诽谤了你,你大可采取措施为自己讨回公道;如果那些不当言行确系你本人所为,你也必须深刻反省并向公众道歉——作为公众人物,你必须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乔志峰)
(责编:刘宝琴)
- 2009-03-12于丹喜欢周杰伦,有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