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电视剧《炊事班的故事》里出演“班长”的演员洪剑涛在自己博客里痛斥有的“二人转”很低俗,称其低俗害国害民。洪剑涛的这篇文章让他成为演艺圈中第一位站出来指摘“二人转”的“非主流”。文章在某门户网站首页上挂出后,一时间点击率过万,然而洪剑涛却迅速删除了文章,称很多网友认为这是在骂赵本山,洪剑涛的压力很大。
“二人转”源自民间,受到广泛的欢迎,连张艺谋都说“我们的电影都很难达到这种程度”。“二人转”的广泛传播,其艺术影响与社会影响之大,不用更多的表述。但这并不意味着“二人转”完美得无可挑剔——世界上没有多少完美无缺的艺术品,更不意味着不容批评。倘若到了因为某一个明星大腕或一批貌似强大的反对人群,指斥其低俗的声音就该湮灭,如果真是那样,只能遗憾地说,“二人转”艺术处于一个非常态的文艺或社会环境,小而言之,对“二人转”的发展不利,大而言之,传递出一种不健康的文艺争鸣生态。
一门健康发展的艺术,从批评声中获取的营养,往往要比从赞美中得到的更为丰富。备受欢迎的“二人转”,也有备受冷漠的一面,再正常不过了。不是有韩再芬的“我不喜欢赵本山和‘二人转’,不注重思想内涵,缺少价值观念”,又有于丹的“文化领域太大了,有我可以不关注的!比如‘二人转’”吗?这两位正是不喜爱、批评“二人转”的代表性人物。有了这样的间接批评的声音,公众在喜爱的同时,也会发现这门艺术中的某些缺陷,观赏时就不会“照单全收”,而会有所鉴别,去其粗取其精。而且,“二人转”不能因火爆而得意忘形,更不能自以为是艺术领域的时髦“老大”。也因此,其代表性人物就能够在冷静地反思中谋求新的发展,努力克服这门艺术的痼疾。
“二人转”源自民间,来自泥土,带些低俗气息在所难免。许多高雅艺术的启蒙阶段,多有这种无法避免的低俗特性。后来经过传承加工,经过诸多艺术家的提炼,最终成为成熟的艺术形式或流派。“二人转”在社会广为流传,或许是其推广速度过快的原因,致使某些痼疾难以及时清除,这就意味着有待更多的艺术家提炼。实事求是地说,仅靠“不要脸”这种诅咒或恐吓式的言语,或仅靠少数几个杰出的艺术家,是难以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的。
称“二人转”是“世界级宝物”(成龙语),或搬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之类的文艺理论格言,都不能掩盖一些“二人转”潜藏的低俗内容。不只是国内有人批评其内容低俗、缺乏艺术性,“二人转”走出国门后,国外的批评声也颇为相似,他们从某些作品不尊重人格、缺乏法律意识等方面,指出“二人转”的不足。
两种不约而同的批评声音,并非无理取闹,都言之有据,批之有理。倘若“二人转”真的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不会排斥这种声音的,倒会敞开心胸,接纳这些真实的批评、劝告,甚至怒骂。
我们需要直面一些“二人转”中的低俗!看来,洪剑涛删除博客上的文章,也许有其难言之隐,可对这个艺术的反思,或者说本来正常的艺术主张,又有什么益处呢?那是畏惧退缩的表现。大可以将观点挂在网上,为了“二人转”,为了更多的艺术,也为了一个健康的艺术争鸣环境。(龚明俊)
(责编:刘宝琴)
- 2009-05-05小沈阳热背后的冷思考
- 2009-05-05谁来给小沈阳祛祛火
- 2009-05-06赵忠祥评价小沈阳“言过其实”
- 2009-05-02小沈阳获奖诠释“笑声也是生产力”
- 2009-03-13从“小沈阳粗口激怒女主持”说二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