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台海瞭望> 正文
香港商报:两岸关系享“和平红利”
www.fjnet.cn 2009-05-07 11: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5月6日电 《香港商报》6日发表署名文章说,两岸关系享“和平红利”。马英九对此虽未明言,却似有所领悟,提出如将资源用于创造经济活路,会对世界更有益。今后两岸除强化双边合作外,若合力在海外进行商业及援助活动,由协调双方策略措施来起相辅相成之效,从而便可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与软实力。

  文章摘录如下:

  最近两岸关系又有了一些新的突破,继海协会及海基会第三轮会谈取得成果后,台湾又将首次以“中华台北”名义、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这些经济及国际事务上的进展,对两岸总体关系的未来走向有何意义,确值得探讨。

  台湾今次以“中华台北”名义参与WHA会议,反映两岸均采取了务实态度,双方互信有了一定提升。大陆借疫情之机给予放行,反映了改善关系的诚意。台湾方面则可说是马英九的新政“活路外交”带来了成果。

  马英九就事件做出了战略高度的表态,除赞许大陆的善意外,更指出两岸的和解不单给双方带来双赢,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

  冷战结束后,国际上盛行“和平红利”(peace dividend)的说法,现时两岸关系有缓解之势,是否亦会带来“红利”?马英九对此虽未明言,却似有所领悟,指出过去两岸投入太多资源于对抗,既不利地区安定,又造成浪费,还引致两岸人民疏离,故如将资源用于创造经济活路,会对世界更有益。因此,今后两岸除强化双边合作外,也应考虑合力在海外进行商业及援助活动,由协调双方策略措施来起相辅相成之效,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与软实力。

  两岸经贸交流势不可挡

  当然,目前最根本和应优先处理者,还是加强两岸间的经贸关系。虽然多年来两岸民间交流在台方诸多禁制下,仍能迅速发展,但毕竟未有充分发挥潜力,在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及陈水扁的“积极管理”下,两岸经贸交流掣肘甚多。

  这对台湾尤其不利,有在东亚以至全球被边缘化之险。故马“政府”一年来尽力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大陆亦积极响应,反映双方都有一定的迫切感。台方知上述乃关乎存亡之大事,大陆亦想趁机由“先经后政”、“先易后难”来强化交往,使关系改善的累积达至难以倒退阶段,并借此挤压“台独”势力的政治空间。何况民意调查均显示,台湾民众大多赞同两岸改善关系和加强经贸合作。

  一年来两岸的两会已举行了三轮会谈,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质成果,尤其是在启动“三通”取得突破后,物流、人流和资金流的扩容及发展双向对流,均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成效可望逐步实现。

  如在最近的第三轮会谈中,便就航空事项取得新进展,就金融合作、陆资入台达成了原则性协议或共识。两岸航空将由过渡性的包机制变为定期航班,实现了直航的正常化运作;航班则增加1.5倍至每周270班次,并在大陆增加六个可直航城市。台湾方面还希望班次倍增,故今后将继续就此商谈,以令两岸间人流更为畅顺。日后协商还将对金融合作及陆资入台制订细则,为两岸资金流开拓全新格局。这将带来大量新商机,包括两岸的产能布局可由重组优化以增效益,两岸企业可拓展新的物流交通业务合作,和陆企可入台参与台湾经济发展等。

  无疑,两岸经贸交流的加快发展及深化已势不可挡,实际如何关键在台方。台方似很希望能早日洽商“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但实际上最大的障碍在本身:如果不放宽禁制以符合世贸原则,将很难要求大陆进一步对台开放和给予超世贸待遇。特别是目前在两岸贸易上享有巨大顺差时,台方更有必要先予大陆货更多入口方便,才可达致公平对等,并令大陆释出更多善意。(凌昆)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