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03个孩子的爸妈,孩子不读书没出路,学校自己盖,老师自己做,360行,干了一大半……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学校!”从2007年年底起,全国各地电视台经常播出这样一条由真人故事组成的广告。广告中的老师叫石青华,他收养了103个流浪儿,成立了“光爱之家”。(5月3日《广州日报》)
这是一条为我们所熟知的广告,如果不是媒体报道,我还真不知是由真人故事组成的广告。2004年起,曾经流浪街头的石青华创办了光爱之家,开始收留流浪儿。孩子从最初的几个到后来的103个,他曾靠捡菜叶果腹苦苦支撑。和企业合作,使石青华的光爱学校教学及生活都有了很大改观。
103个孩子的爸妈足以感动世界。如果没有人间大爱思想,是不可能收养103个孩子的。然而,“我是103个孩子的爸妈”广告却也招来过非议,有人认为石青华图名利。这倒让笔者有些不解,难道只有捡菜叶来收留流浪儿才不是图名利?
面对一些社会善举,有的人总会有一种异样眼光,认定其中有假。为什么有的人对实际行为也不认可呢?就算是骗子,人家只要有具体的善举,那一刻也值得尊重。我发现,一些怀疑具体行善者动机的人,都不是施善者,而是旁观者。作为旁观者,却对社会公益的实践者指手画脚是何道理?难道旁观比行动更高尚?!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学校”,这句话可能有一定商业意图,但说得却很实在。在一个文明社会,有阳光的地方就要有温暖﹑有爱心。这种“有”,不仅应该是人们之间的互相关心,而且还应该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政府更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在宣扬石青华们的时候,明确自己要做些什么。毕竟,做这些事,个人的力量比政府要小得多。
一些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常常需要也同样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来关心,虽然令人感动,但也多少有些遗憾。为什么,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却没有像社会人士那样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至少在热情上有很大差距。一些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确不够积极。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103个孩子的爸妈……”广告,是一次企业和公益事业成功结合的范例。做这条广告,企业达到了目的,公益事业也得到了实惠,两全齐美。如果企业在做广告的时候,都能够同时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这应该是最佳广告效果。希望有更多企业能够关心﹑支撑社会公益事业。(赵光瑞)
(责编:刘宝琴)
- 2009-04-08医改“公益性”须看9亿农民受益几何
- 2009-04-07回归公益是新医改最大亮点
- 2009-04-07从市场化到公益性是医改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