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化学品一定有害,而天然物一定安全,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而且,说到底宇宙万物都是化学物质,是纯天然物还是化学合成物并不是一条最终鉴别安全与否的界线。当前所暴露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日用品的安全性问题,从技术的层面来检讨,一方面是由于社会需求增长太快,以致对于各种技术行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未加周密评估;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上部分人无节制的欲望的导向,使技术发展偏离了正常轨道。
近些年来,化学的名声实在不大好,无论在中国还是全世界,都是如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化学品简直成了“毒药”的同义词,以至于英文中竟多了一个“Chemo-phobia”(化学恐惧症)的新词。因为有人相信,凡是采用了化学手段的东西一概都是对人体有害的,而所有的天然物对于人体都一定是安全的。何以见得?只要看几十年前化学工业还不怎么发达的时代,似乎从来没有人担心过食品安全的问题。但是真实情况恐怕要比这种直觉复杂得多。
自从有人类以来,黄曲霉素一直是最重要的致癌因素之一,连生活在半坡村遗址的先民也未能幸免。黄曲霉素是纯粹的天然物,它存在于变质的谷物中,而与化学工业毫无干系。恰恰是由于科学的发展,才使人们认识到了这一点。锡壶是古代人常用的酒具,由于冶炼技术的局限,锡壶中难免含有铅等杂质,古人不知此理,常因喝酒而致铅中毒。铅粉在不到100年前仍然被用作化妆品,20年前人们还在普遍地食用含铅的松花蛋。所以说,恰恰是因为科学知识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才使人们摆脱了许多灾难。
人类自从学会用火以来就吃烧烤食物,但是直到近代,才发现木炭中的苯并(a)芘是致癌物质。木炭是天然物,而苯并(a)芘也本来就存在于木炭之中,它不是人为添加进去的。所以,说化学品一定有害,而天然物一定安全,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而且,说到底宇宙万物都是化学物质,是纯天然物还是化学合成物并不是一条最终鉴别安全与否的界线。事实上在几十年前,埋藏于人们生活中的隐患远比许多人记忆中的多得多,只是因为那个时代产品的质检意识比较淡薄,而且因为物资短缺,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的质量还提不到议事日程上来罢了。那时的商店里普遍使用废旧的印刷纸来包裹食品,却少有人提醒人们彩色油墨中的重金属对人体的毒性。
一个被许多人质疑的问题是,一些明明知道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在食品中的含量就应该是零,为什么有关规定总是说含量在若干百分比以下?这里有好几处误解:一是某些化学成分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这不是因为环境污染,而是亘古就有;二是毒性都是在一定剂量以上才有的概念,当某些物质的含量在一定剂量以下时,是可以排泄的,或者是可以被人体分解的;三是检验所用的仪器灵敏度和试剂的纯度都是有限的,假如检验报告称某物含量在万分之三以下,并不意味着仍然有万分之一或万分之二的含量,而是说没有进一步追究的必要。当然可以说某有害物“未检出”,但是不宜说“含量为0”。
有人认为社会应该杜绝一切含有有害化学成分的产品,事实上这不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制作火腿需要添加亚硝酸钠,问题在于多年前对添加量没有设定指标加以限制,所以现在更重要的是对有害成分的剂量加以严格的限制。至于在制作火腿过程中为防蝇蛆而喷洒敌敌畏,那就是另外一种性质的问题了。不能说所有添加剂都是有害的。食品工业从制作饼干的时代起,就用添加剂。我们应该反对的是添加剂的滥用。
近来电视台讨论食品安全的节目甚多,耐人寻味的是绝少采访科学技术方面的专家,不知是不是担心他们有利益的背景。但是由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凭着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恐怕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不相信专家说的话。医生和化学家说无毒的物质,他们仍然认为有毒。例如,虽然当谷氨酸作为氨基酸保健品成分的时候,没有人怀疑过它对人体的益处,但是当它以另一个名字“味精”出现的时候,一些人就不肯接受它对人体是无害的说法。相反地,医生和化学家提醒人们说染发剂中的芳香胺有致癌作用,却难以引起人们的警觉,甚至连抽烟的危害性仍然是一个至今无法让全社会普遍接受的观念。
当前所暴露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日用品的安全性问题,从技术的层面来检讨,一方面是由于社会需求增长太快,以致对于各种技术行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未加周密评估;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上部分人无节制的欲望的导向,使技术发展偏离了正常轨道。但是不应该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化学品的使用。
现在许多人所向往的那种完全禁绝化学品的所谓“绿色农业”,不但实际上很难做到,而且劳动力成本极高,不可能大规模经营,远不能满足全球60多亿人口的需求。如果你自己种过菜,你就会理解不用农药是一件艰难的事。“绿色”的概念,只能理解为“无污染”,而不能理解为“无化学”。一个必须正视的历史事实是,近几十年化学工业特别快速的发展,首先是因为我们这个星球上人口特别快速的增长。如果离开了合成纤维,离开了化肥和农药,那么耕地的不足和随之而来的物资短缺,恐怕早就到了即使发放布票和粮票也难以维系的地步了。但是在以往的发展中忽视了环境问题,正如人类在繁衍后代时也没有顾及环境问题一样,这正是当前这个发展阶段所要认真对待的。
在食品和日用品方面所出现的安全性问题,更多反映出来的是管理上的缺陷和职业道德的沦落。当然,技术专家特别是化学家,应该调整自己的思路,对于化学品(不论是合成的还是纯天然的)的应用需要更加严格的论证。我想,应该以这样一种认识为基点,来改善我们的环境,搞好我们的食品和日用品的安全管理。(浦家齐)
(责编:刘宝琴)
- 2009-02-26凭什么要社会名人为代言食品安全负责?
- 2009-02-27食品安全法规定明星责任有些牵强
- 2009-03-19倪萍不接食品广告能否成为明星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