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教育讲堂> 正文
不炒作高考成绩就能导向素质教育?
www.fjnet.cn 2009-04-19 09:09 来源:西安晚报 我来说两句

高考前考生看考场 资料图片

  在17日结束的“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表示,要解决好当前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突出问题,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而“对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被列为违背教育规律和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突出问题。教育部表示,要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逐步完善教育评价办法,不以升学率对学校排队,不单纯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制止对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西安晚报》第5版)

  在高考即将到来之际,教育部要求制止对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显然用意明显,即让大家淡化对升学率、高考成绩、学生名次(尤其是“状元”)的关注,由此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

  可是,不炒作高考成绩就能导向素质教育吗?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现实是,我国的高考录取制度,恰恰强调的是高考成绩,根据高考录取制度,考生“低一分也不能录取”,这把社会与考生的关注点全部集中在高考分数上,考试之后,没有哪一个考生不关注自己的高考分数、高考排名以及批次控制线、学校投档分数。在处处强调高考成绩、依据高考分数来投档、录取的录取制度中,要求考生和社会不关注高考成绩,这不过是教育部门的一厢情愿。

  更重要的是,有什么样的录取制度,就应该有怎样的政策信息服务,这才是对考生及家长负责的做法。在把高考成绩作为重要依据的高考中,政府部门恰恰应该提供的是考生成绩服务,包括考生整体考试情况、考生本人考试情况,既便于考生准确定位,又便于对录取进行监督。可如果一名考生对其他考生的考试成绩一无所知,他怎样知道录取是公正的呢?这种做法,与考试录取制度本身,也是背离的。

  对于教育部门来说,应该正视造成应试教育的真正原因就是高考制度,进而改革这一制度。假如实行多元录取制度,高校有招生自主权,社会有各类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考试,高校可以根据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大学面试考核综合评价、录取学生,学生和学校之间可以双向选择,在这种录取制度之下,卷面成绩的高低,只占录取标准的部分权重,排名高低失去意义。那么,谁还会炒作高考成绩呢?

  要真正取得素质教育的成效,不改革现行高考录取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户籍制度、用人制度,难度实在很大。教育部门应该有这一清醒认识,并不回避具体矛盾,采取切实的改革举措,这才是负责的态度。(熊丙奇)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