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几位教授反映:现在的研究生、博士生,论文写得条理不清,词不达意,语文基础太差,并抱怨说,“就这样还有人坚持文理分科!”笔者对这种看法不能苟同。且不说即使文理分科,语文也在必考之列;而就是文理不分科,但若语文教学观念或教法不当,也会使学生难以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不少大学生语文基础差的原因,恐怕还要到基础教育领域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去找。
说到语文学科的改革,社会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望其项背的。多少年来,语文界在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上的左右摇摆,在相当程度上就与社会舆论的压力有关。强调工具性的人,着重于字、词、句、篇的知识和规律的掌握,以及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工具性本来就是语文学科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应式教育影响下,这种训练被发展到极端:大量死记硬背的内容,支离破碎的分析,做不完的练习题,把本来内容最生动、情感最丰富的语文学科,变成了苍白、乏味、单纯的知识传授,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当然更谈不到情感、道德方面的熏陶。
这样的语文教学当然会受到舆论的强烈批评。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社会对语文教学片面追求知识性、工具性、应试性弊端口诛笔伐,其威慑力一直延续至今。但是,这场批判在提升对语文人文性重视的同时,又出现了一连多年的对人文内涵的过渡挖掘,以及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忽略。笔者在相关的学术活动或学校日常听课中就发现:对掌握字、词、句、篇的知识和规律的研究很少有人去碰了,大量语文研讨课、示范课中也极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似乎只要一谈“工具性”或“训练”,就有单纯传授知识之嫌。而实际上,语文基础知识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传承和传播民族精神的工具,语文知识学不好,其人文素养的提高无疑会受到很大制约。
难道语文知识的学习,就必然会与语文的情感熏陶、文化濡染相对立吗?难道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学中就只能泾渭分明吗?笔者听过一位小学特级教师的识字教学课,她把每一个生字都编成小“故事”、小歌谣,还叫学生自己给生字编“故事”、编歌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不仅高效地传授了生字,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事实说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育教学中,完全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为学生打好语文基础。这一点,不管文理分不分科都能如此。如果做得不够好,学生培养得不理想,应该深入实际,实事求是找原因。简单化的结论,往往导致瞎折腾。(宋晓梦)
(责编:刘宝琴)
- 2009-03-05“文理分科”不是教改的关键
- 2009-02-09取消文理分科不能单骑突进
- 2009-02-09应取消文理分科更应改革录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