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负面报道”值得倡导和鼓励
www.fjnet.cn 2008-02-18 来源:西岸时评 我来说两句

  有人把批评报道称为“负面报道”,但是在我看来,所谓的“负面报道”不等于负面影响。善意的、适当的和负责任的“负面报道”,对改进我们的工作很有好处,能及时提醒和帮助我们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这有什么不好?(2月15日《人民日报》)

  这段话是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少三近日在和新闻界人士恳谈时讲到的,笔者相信这是郑院长的肺腑之言。

  那么,现实生活中把“负面报道”等同于负面影响的官员,为何总是大有人在?原因或许很多,但最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分内工作没有干好。无须多言,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的眼睛无疑是最雪亮的。有的官员之所以怕“负面报道”,就是畏惧新闻舆论接了自己的短、亮了自己的丑、搅了自己的局;担心丑态曝露后会在群众面前丢人现眼,为自己的工作开展带来负面影响及被动,甚至于害怕对往后的职务晋迁造成不利。因此,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们总是掖着,捂着,宁愿不显山、不露水,也听不进别人的半句忠言,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于是在“家丑不外扬”的禁锢思想下,对舆论监督避而不谈,敬而远之。

  有道是“人无完人”。无论再大的官阶,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不管再大的能力,工作也不可能会做得无可挑剔。人生要成长,思想要进步,工作要进展,没有外界的监督约束和批评帮助是难以成就大器的。相反,如果一个手握重权者一旦远离了制约和监督,就难保不会形成权力真空。独断专行,利令智昏,唯心、唯我、唯上,做出有损于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大量的事实也一再表明,但凡政务公务公开,群众信息畅通,敢于接受舆论监督的地方,大都工作被抓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而那些时常怕群众“找事”,怕媒体“找茬”的地方,不但工作平平,而且还问题层出不穷。偶有业绩骄人者,也是丑态不断,两头冒尖。成功的经验威名远扬,而问题的频现也同样名闻四海。

  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身正就不怕影子斜”。如果一个人的位子摆正了,心态平衡了,思路对头了,工作尽力了,哪怕没有做到尽善尽美,相信褒贬自会有春秋,舆论自会有定论的。再说了,大胆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也没有什么不好,何况监督的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制约和工作的促进。监督不但能帮助人们常扫思想尘土,让大家更好地看到不足和缺陷,而且还能为一个地方的工作矫正导向,让决策者发现自身的短板和差距,做到更加合理、正确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减少工作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又有何不可?

  诚然,有媒体的积极参与和群众的建言献策,依靠监督的约束改进其工作思路,只要言行善意、适当和负责任,这样的“负面报道”不但不能抵制,而且还应该加以倡导和鼓励。倘若如此,类似的“负面报道”如果也能带来负面影响的话,那才真叫做怪呢?(王成应)(图: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少三)

【声明】凡注明 “西岸时评”来源之作品, 未经福建东南新闻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