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充分发挥港口先导作用,致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泉州经济文化的进步、城市港口的繁荣,历来与开放紧密相关。要拓展港航综合交通。构建以港口为取向的集疏运体系,适度超前建设一批大型深水泊位和港口服务设施,与之配套,加快铁路、高速公路网建设,抓紧泉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抓好泉州晋江机场改扩建、泉州新机场的前期工作,加快我市“陆地港”建设。大力发展港航中介组织,积极培育东南亚和欧美外贸集装箱航线,加强泉台港口合作,争取获批设立秀涂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要突出港口开放功能。发挥港口的“大进大出”、对外交流等作用,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开放型经济,以港兴市。科学规划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大力引进石化、能源、船舶装备、临港物流等大型项目。依托港口促进与国际经济的紧密联系,发挥好泉州出口加工区作用,加强四个省级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密切与国际友城的往来。用好用足先行先试政策,积极探索以台引台的招商机制加强与台湾的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合作,进一步拓展泉台交流合作领域。要提升区域合作竞争地位。善于借助区域合作平台,拓展港口腹地,提升“东进西出”能力,增强城市虹吸功能,聚集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抓紧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合作、同意市场体系建设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口支援和山海经济合作。积极实施园区功能再造工程,创新园区建设管理体制,抓好上市创业园、品牌创业园等载体建设,推进与央企、外企、民企“三维”项目对接,致力大招商、招大商。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湾型城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胆创新城市协调发展、开发建设机制,推进大规模城市建设、大范围城市更新、大力度城市环境整治,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要提升环湾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协调298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规划建设。顺应城市环湾沿江发展的历史走向,突出980平方公里湾区城市的核心地位,以环湾重大基础设施、重点片区、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和实施同城化等为抓手,带动相关县(市)优质资源环湾、向湾集聚,并不失时机地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注重中心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加快路网、管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和环湾各组团商业综合体,完善学校、医院、文体设施、便民商业网点等服务设施配套。制定落实城市更新、“三旧”改造计划和规划,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实现中心市区职能由工业主导向现代服务业主导转变。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开发区走城镇与产业一体开发、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路子,全力推进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加快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和产业升级,努力培育区域发展的新增长点、增长极。要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大力弘扬新时期“晋江经验”,推动全市县域走特色发展路子,加快“壮大经济、发展城镇、保护生态、管理社会、改善民生”,实现强县与雷民的有机统一'争取更多的县域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煎到。要加大区域统筹力度,有序推进沿海产业向山区县域梯度转移,加大对山区县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的扶持力度;支持山区县围绕“中心城市后花园”定位,发挥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等优势,发展“道口经济”、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配置好市、县、镇三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充分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结‘‘小县大城关”、经济重镇的形成规律,因势利导,以次中心城市标准建设县域城关,以小城币标准规划建设重点小城镇、中心镇,引导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定带来农村人口的减少,促动农村发展方式的变革。要积极推进鸯村综合改革,以盘活农村土地和房产资源、发展现代农村经济、整治村容村貌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城市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示范村,展现农村应有的田园风貌,更好地引领新农村建设。要健全城乡统筹的要素配置机制,加快饮水安全、污水垃圾处理、道路交通、通讯广电、文化科普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整村扶贫开发,实施“造福工程”,整合零星分散、生活条件差的自然村。
- 2011-09-21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抵泉 市委领导代表驻地迎接
- 2011-09-17菲晋江同乡总会莅泉访问 与泉州市委领导会面
- 2011-08-10晋江市委书记尤猛军到总工会团市委妇联走访调研
- 2011-08-09泉州市委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李新生作报告
- 2011-08-03晋江市委市政府向离退休干部等通报上半年工作
- 2011-08-03市委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座谈会
- 2011-07-28泉州市委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座谈会
- 2011-07-23泉州石狮、永春两地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