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党史和地方志的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更好服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共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联合东南网泉州频道开设“泉州史志”专栏,通过图文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示史志研究成果,宣传普及党史和地方志知识,蓄点滴之力,累涓滴之功,引领社会大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
编者按 由泉州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讴歌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新时代泉州红色故事征文大赛开展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广大作者纷纷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大地上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英模人物,围绕主题、踊跃投稿,用笔书写泉州儿女们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生动实践,用心描摹泉州人民奋发奋进、向善向上的昂扬风貌。 我们将陆续选登征集到的部分作品(不代表作品已入围),带领广大读者一起在文字中聆听新时代实干奋斗“担当者”、精神文明“践行者”、生命安全“护航者”、泉州精神“传承者”的先进事迹,感受“讴歌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提振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本期推出新时代精神文明“践行者”——洪成木的故事《微光的力量》 微光的力量 南安市纪委驻市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 姚添丁 “3年”“72名”,这是外卖小哥洪成木引以为傲的两个数字。三年时间,洪成木,这个普普通通的外卖小哥利用日常送餐之机,“兼职”做起为走失者寻找亲人的事情,并且成功帮助到72名走失者和流浪者找到家人、回归家庭。 微光,是关注的目光 洪成木清楚记得自己帮忙找到第一个走失者的情形。2019年1月,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洪成木如往常一样接单送单。然而就在送单途中,他惊讶发现路边站着一个人,双脚穿的是那种特别醒目的红色拖鞋,看上去精神恍惚而无助,一看就是一副半路走失迷路模样。此时,洪成木回想早些时候留意到的寻人消息,“眼前这个人和寻人消息描述的特别吻合!”洪成木便主动上前询问,通过简单交谈沟通,洪成木立刻明白他就是走失者,于是第一时间果断拨打报警电话,很快的功夫,警察和家属赶了过来,眼前这个人果然就是因为精神障碍的走失者。 陈春静(化名),成了洪成木帮忙找到的第一个走失者。“走失者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擦肩而过。一次简单的回眸,一次善意的过问,也许就能让他们获得帮助。”自此以后,帮忙找人成为洪成木工作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特殊任务”。 洪成木坦言:“看到了就转发,没损失什么,多一份希望吧!”多年来,正是抱着“多一份希望”的纯粹初衷,一条条寻人消息总出现在洪成木朋友圈里,洪成木的想法特别纯粹:借助微信朋友圈的力量让更多人们关注、发现并且帮忙找到走失者。仅仅这些年,洪成木在自己朋友圈发布的寻人消息就有500多条。 微光,是寻找的星光 洪成木帮助过的走失者名单 即便是平时在家休息,洪成木也不会闲着,他仔细搜集整理网上的寻人消息。每天出门上班,他的身上总是带着一张“特殊”纸张,上面清清楚楚登记着每一个走失者的特征信息。对于其中任何一条信息,洪成木熟记于心。 几年来的寻人经历,洪成木逐渐摸索出一套“特殊”办法,洪成木称为“关注—沟通—联系”法则。所谓“关注”,就是时刻敏锐捕捉来自身边走失者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建立走失者消息数据库,熟悉每个走失者的外貌特征,平时注意留心身边每个人;至于“沟通”,就是随时俯下身子和疑似走失者对话,主动和他们沟通交流,善于观察研判走失者,及时掌握走失者的意向需求,和每个走失者建立平等友爱的信任关系,争取最大程度得到走失者的信任、接纳和认可;所谓“联系”,则是要时时树立“团队寻找、团队作战”共识,一旦发现任何走失者苗头迹象,要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公安、民政等部门,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这样才能确保寻人准确无误。 洪成木谦虚地说,“我没有什么超能力,每一个平凡人只要不吝啬自己的善意,都可以成为‘超人’!” 说得真好,只要不吝啬自己的善意,谁都可以成为帮找走失者的“超人”,就可以成为指引更多走失者回家的明亮星光。 微光,是回家的曙光 帮助寻找到更多意外走失者,洪成木收获了太多感动。家人默默支持,同事无私帮助,陌生顾客理解包容,每次因为寻人导致超时配送,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不仅不会责怪他,还主动为他的公益寻人助力“点赞”。除了这些,更多来自于社会、政府层面的鼓励和肯定,都成为了洪成木强大的信念支撑。“因为社会上有这么多好人,我才能帮忙找到走失者。”这是洪成木发自内心的深深感动。 “如果外卖小哥都能加入到寻人大军,那么所有走失者都可以第一时间回家了”。“我希望有更多的热心人加入进来,帮助身边的流浪者或者走失者,让他们都尽快回归家庭。”洪成木说。 从最初的“我”,到如今的“我们”,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利用职业之便加入寻人大军,帮助更多“走失者”回家,这是洪成木的朴实心愿。洪成木明白这个心愿正慢慢变成现实,每当想到这点,他的心里总是暖呼呼的,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阳光总在经历风雨后,每一份希望都在“我们”手中。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目前洪成木的寻人地图已经从仅仅56平方千米的南安霞美镇扩展到安顺、广州、深圳和孝感等众多地方。用他的话说,寻人地图多延伸一个地方,无形之中就壮大无数志同道合的“我们”,有了更多热心肠的“我们”集体加入,就像为寻人装上“千里眼”“顺风耳”,每一次的公益寻找都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这个世界不缺少善意,只是缺少提示。”这是时常挂在洪成木嘴边的一句话。今天,我们从洪成木身上,真切感受到了这样的善举和希望,我们还能预见到这种美好希冀正以不可阻挡燎原之势被接棒、延续和传承。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微光的力量,是我们的共同力量。平平凡凡的外卖小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种力量。在公益寻找走失者路上,有我,有你,有他,有无数“我们”,我们看到这个社会无数像洪成木一般的热心人,所有人都在默默奉献光和热。有了无数这样的力量和感动,我们的公益寻找走失者之路必定光明而美好! |
编者按 由泉州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讴歌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新时代泉州红色故事征文大赛开展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广大作者纷纷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大地上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英模人物,围绕主题、踊跃投稿,用笔书写泉州儿女们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生动实践,用心描摹泉州人民奋发奋进、向善向上的昂扬风貌。 我们将陆续选登征集到的部分作品(不代表作品已入围),带领广大读者一起在文字中聆听新时代实干奋斗“担当者”、精神文明“践行者”、生命安全“护航者”、泉州精神“传承者”的先进事迹,感受“讴歌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提振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同在一片蓝天下 共青团泉州市委 郑君谊 林一云 初春未褪去寒风料峭,而我们的心却因为回归桑梓感到格外亲切和温暖。穿过泉州的清代古街区、拜过万福塔、开元寺,听着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诉说泉州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故事。访过红砖建筑,闻过小吃街的香气,我贪婪地踏过每一寸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泉州,一个充满活力与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有古老的建筑,有灿烂的文化,也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英雄。 他犹如冬日里的骄阳,朴实而爽朗的笑容温暖了多少害怕与担忧;他好似夏日里的清泉,沉稳而亲和的话语化解了多少偏执与闭塞;他如一座巍峨的山,扛起泉州市孤儿的一片天;他更是一张泉州的名片,把爱心洒向他爱的人世间。他就是志愿者——庄德星。 书与药,均有温暖 “孩子是泉州的未来,是国家的未来,苦谁都不能苦孩子。孩子得上学,得好好上学,这样未来才有出路。你们有什么困难就对我们说,我们会尽最大能力帮助你们。”庄德星苦口婆心的劝学之言回响在贫困家庭的心里,在泉州市助孤公益协会的办公室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因获得庄德星帮助而走出困难的家庭。他们有的是因为家庭困难而无法供孩子上学,有的是因为疾病等原因需要帮助,也有的是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急需救援和救助。在庄德星的帮助下,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有所改善,变得有了希望。孩子们欣喜地接过庄德星和志愿者们为他们精心准备的文具和书籍,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感激与喜悦。一位老人在庄德星的陪伴下,结束了他漫长的等待,终于得到了医治。我还看到了一家人在庄德星和志愿者们的帮助下,重拾了信心,重新获得面对生活的勇气。 在疫情期间,庄德星的救助行动更是让人动容。他发动组织的志愿者们,在社区里一家家敲门,了解困难家庭的具体情况,并逐一核实。当志愿者们发现有人出现症状时,庄德星第一时间组织送医治疗,全程陪护,安排住宿,解决后顾之忧。有一次,庄德星接到一个困难家庭的求助电话,得知这家人的生活非常艰难,屋内没有电器设备,父母双双患有疾病,家里的年幼孩子还需要照顾。庄德星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毫不犹豫地带领志愿者前往这个家庭,给他们带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也提供了爱心义剪服务。这一次行动,让庄德星深深感到自己的价值,也感受到服务他人的快乐与满足。他发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这种成就感是金钱无法比拟的。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希望和勇气,仿佛一道阳光洒在困境中的人们身上,让他们重生。 庄德星的“初心”和“担当”让人感动和敬佩。在他心中,服务社会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老有所养、少有所依”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社会责任,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什么是真正的爱心和公益精神。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助孤助学,共成长 “不用担心,我们会帮助你,先不用操心生活上的琐事,你还小,尽管好好学习,长一些见识,找一份好的工作,养活自己也撑起自己的家来。”庄德星的话如一阵春风,拨开小张心头云雾见月明。对于泉州市的许多困难群体来说,庄德星不仅仅是一个助孤公益协会的会长,更是他们心中的一位救星。作为一名曾经身处困境的贫困家庭孩子,小张深知自己的人生道路不会容易,然而在庄德星的帮助下,他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小张记得那年冬天,他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庄德星看到后马上联系他,并在第一时间送来了一些生活用品和温暖的话语。之后,他在庄德星的帮助下,通过了高考并获得了一份好工作,他深深地感激着庄德星的帮助和关爱。 小张不是唯一一个受益于庄德星的人,很多像他一样的贫困家庭孩子得到了庄德星的资助和帮助,以此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在庄德星的帮助下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学会了坚强和勇敢。每当他们需要帮助时,庄德星总是伸出援手,不离不弃,为他们提供着生活上、学习上的帮助和支持。 庄德星的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和责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在泉州市的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中,庄德星是一个闪亮的名字,他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担当。 爱家国,精神典范 庄德星带领着志愿者们穿梭在泉州这个温暖的城市中,“身为环卫管理者,我不仅要在卫生环境上让泉州做文明城市,我更要在人文上在社会福利上也用我所有的能量去打造泉州!一个人的力量太过微小,在此我呼吁大家齐心协力,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把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用一份份真挚的情感和一次次实实在在的行动,打动了每一个泉州人,志愿者的大军也越来越多。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演绎出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铸就着泉州市的美好与和谐。我由衷地感到敬佩,深深为他们的付出和奉献而感动。 庄德星的志愿服务之路,不仅是对泉州城市文明建设的贡献,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他的言行举止,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助人为乐、互助合作的传统美德,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观。 他,是泉州城市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学习和追随的榜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庄德星用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的真谛,用自己的担当和责任去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的人存在,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让庄德星这样的党员“担当者”,成为我们共同追求的精神典范吧。 |
日前,石狮市年鉴编纂工作业务培训会在石狮市委党校召开,各承编单位年鉴撰稿经办人及石狮市委史志研究室全体干部参加培训。 培训会邀请福建省年鉴研究会副秘书长吴朝庭作《地方综合年鉴撰写规范及实例解析》专题讲座。吴朝庭从年鉴概况与基本规范、条目撰写常见错误、条目内容撰写与建议、重大要点提示等四个方面,结合年鉴编纂过程中常见差错案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音,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年鉴编纂业务。 此次年鉴业务培训会旨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年鉴质量提升行动,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年鉴,不断提升年鉴编纂出版质量,全面深化实施精品年鉴工程,提升各承编单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石狮市高度重视年鉴编纂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体系,《石狮年鉴》编纂形成了较好的工作体系,实现了“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目标。一是完善“大史志”工作机制,石狮市委史志研究室每年向市委常委会报告年鉴编纂工作情况,同时推动各级党委、各单位把年鉴编纂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履行党建工作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打造“史志网络+”工作模式,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史志工作网络。二是建立“大兵团”联动体系。加强各撰稿单位内部各职能科室的横向协调、配合协作,注意上下联动指导、精准发力,注意日常工作积累和材料撰写,形成众手成鉴、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三是严把“大关口”工作防线。坚持年鉴的政治标准、体例标准、资料标准,严格保证选题选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建立并落实好三审三校制度,严格工作程序,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把好编写关和质量关。(石狮市委史志室) |
为更好地记录泉州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增强泉州史志书籍的可读性,决定开展“奋进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2023年度纪实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奋进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 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泉州市文联 主办方 《泉州史志》编辑部 泉州市摄影家协会 三、征集对象及投稿时间 征集对象:泉州市、各县(市、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市摄影爱好者 投稿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 四、作品要求 1.作品主要展示2023年度泉州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范围包括:2023年度泉州时政要闻,世遗泉州,大美泉州,红色史迹(革命遗迹及党史教育基地)等。 2.作品要求无任何形式水印标记,题材、风格、形式不限,包括航拍、特写以及其他摄影作品,要求作品画面美观、画质清晰、角度新颖。 3.作品一律以JPG格式发送,作品单幅、组照(3~8幅)不限,每幅作品为3~10M的彩色照片,每人投稿的幅数、组数不限。 五、其他事项 1.谢绝提供电脑创意或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即参赛照片仅可做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不得做合成、添加、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 2.投稿者应拥有所投作品的版权。征集后,作品版权仍归作者所有。征集到的图片将吸收入泉州史志图片库,供《泉州市志》《泉州史志》《泉州年鉴》《泉州日记》及其他党史研究和地方志书籍使用。一经使用,将按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3.作品请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事件)+联系电话”,把“时间(年月日记述清楚),地点,事件,摄影作者”等相关文字作为作品文件名(尽量简短),事件复杂的写明后添加文档发送。 4.作品来稿发送至:bsrj@vip.163.com 联系人:陈建强,联系电话:0595—22286053、13960285179。 六、附件:泉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名单 第一批 中共泉州特别支部委员会旧址——泉州文庙明伦堂、龙岭地下革命斗争隐蔽处、闽中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旧址、董云阁故居、晋江市革命烈士陵园、叶飞将军故居、惠安暴动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安溪县人民民主政府、中国人民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机关旧址、中共永春“一大”会址——辜氏家庙、中共德化第一支部(丁乾)陈列室。 第二批 陈平山故居、陈平山烈士纪念碑、惠安暴动红一团集结地旧址、吴敦仁烈士纪念碑、红二团军事会议旧址、五陈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惠东暴动革命烈士墓、蓝飞鹤革命烈士陵园、湖埭头村苏维埃政府纪念碑、惠安暴动屿头山战斗临时指挥部旧址、龙江小学、林权民故居、林权民烈士陵园。 第三批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机关树兜驻地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纪念园、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坑头会议遗址、洪岩烈士纪念园、虹山红色记忆馆、晋南永游击大队攻打国民党军弹药消防库战斗地旧址、晋南永游击大队攻打国民党大罗溪乡公所战斗旧址、惠安工农革命军指挥部旧址、中共涂岭火花支部旧址、山腰盐署盐警起义旧址、石狮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李子芳纪念馆、许集美革命事迹陈列室、埔顶寮会议会址、砌坑革命史陈列室、晋江沿海区革命纪念馆、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机关旧址、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苦湖突围战纪念碑、李刚纪念馆、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卢明堂烈士纪念碑、惠安公学支部遗址、七坵山战斗烈士纪念碑、解放金厦战役阵亡烈士纪念碑、林逊烈士故居、凤冠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军政干部训练班安溪文庙旧址、安南同游击队截击保二团战斗地遗址、莫耶故居、青云楼事件旧址、红二支队登虎榜驻地旧址、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正式命名地旧址、安溪人民游击队成立地旧址、蓝田伏击战遗址、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中新厝旧址、中共永春县委机关花石小学驻地旧址、抗战时期中共永春支部成立旧址、林俊德纪念馆、永春革命烈士纪念碑、梁披云梁灵光纪念馆、朱德红军革命旧址、戴云之战革命历史陈列馆、永德仙人民游击队总指挥部旧址、扶枫林知青生活体验馆、蕉溪之战纪念馆、中共闽南特委德永特派员活动旧址、中共闽中特委下涌·山茶交通站陈列室、中共福建省委坂里旧址、德化县革命烈士陵园、孙易彬故居。 第四批 丰泽区人民法院党史学习教育中心、中共泉州特支活动点旧址;石狮市永宁镇华侨历史纪念馆;中共西峰支部旧址、中共头梅支部旧址、金淘革命历史纪念馆;惠安县惠女水库、惠安雕艺文创园党史教育基地;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丽山军政干部训练班旧址、安溪县VR/AR党性教育基地、安溪县政治生态教育馆、长卿党史馆;泉州市党内政治生活体验馆、永春县党史教育基地;红二支队革命活动据点八斗厝旧址、中共德化工委活动据点永茂堂旧址;陈青山生平事迹展馆。 |
日前,由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主办,惠安县委史志研究室、惠安县紫山镇党委承办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讲好红色故事·勇做新时代担当者”宣讲活动在紫山镇顶赤涂村惠安仕尾郑氏家风家训馆举行。 活动中,来自泉州红色故事宣讲团的5名宣讲员以《警察的底色》《惠女精神 永远的传承》《红色惠安》等为题,生动讲述了泉籍革命先烈和劳动英雄们,用热血书写对党的绝对忠诚,用行动诠释高尚的爱国情怀,用牺牲铸就如今的物阜民丰、万家灯火。 富有感染力的宣讲,激起现场群众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在红色故事中深刻感悟英雄的力量,要自觉带头弘扬英烈精神,砥砺革命意志,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相结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惠安实践中争创佳绩、再建新功。 活动现场,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和惠安县委史志研究室分别向紫山镇顶赤涂村党支部赠送了《泉州改革开放30年》《泉州60年记忆》和《惠安这十年(2012-2022)》《“惠女精神”永传承——“惠女精神”研究史料选编》等一批地方史志书籍,在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带动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 泉州红色故事宣讲团一行还参观了仕尾郑氏家风家训馆。据了解,惠安县紫山镇仕尾郑氏家风家训馆依托郑氏家庙建设,始建于宋元时期,明末清初重建,2018年被评定为第十一批惠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评为县宣传思想文化特色项目,2020年被惠安县纪委、文明办评定为县级家风家训馆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教育基地。展馆内建有家庙、展示馆、文化广场3个空间格局,精选真实记载于家族谱牒,广东、福建等地县志以及《四库全书》中的惠安郑氏历代优秀家训、家规,辅以史书典籍影印件,各类书报,以及唐代神道碑、宋代功德碑、明代楼匾额“景莲楼”石刻(均为县级珍藏文物)等实物,传递爱国爱家、向上向善、诚敬诚信、崇正崇廉的价值观念。(惠安县委史志室)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助力构建“三不腐”长效机制,4月7日,市委史志研究室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前往参观“法映刺桐”——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法制展馆,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暨主题党日活动。 该馆位于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全国首个以“海丝法律文化”为主题的展馆,创造性地对宋元时期中国的法律制度进行了系统整合,以法制的角度解读宋元时期泉州经济繁盛背后的奥秘。 在讲解员的介绍中,党员干部们了解到,宋元时期泉州的反腐倡廉活动就已经蕴含了“三不腐”元素,即通过整顿吏治、革除积弊,让官员“不敢腐”;设立市舶司作为专门机构严格监管海洋贸易,制定较为完整的海外贸易管理和反腐败法律,让官员“不能腐”;强调任用清官廉吏,对官员进行廉政教育、清廉文化涵养,让官员“不想腐”,反映出宋元泉州先进的社会治理经验和法律智慧。 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把遵规守纪内化为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同时,作为史志工作者,要进一步挖掘、运用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让传统文化、海丝文化、廉洁文化焕发出时代价值。 |
近日,晋江市委史志室党支部走进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学校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 时代精神感人心”主题党日活动。 晋江红色故事宣讲团成员、永和中学副校长陈金土老师以李大钊同志鲜为人知的“七件小事”作了精彩的开场演讲,拟写题赞鼓励现场学子深刻学习革命先驱李大钊的伟大精神。晋江红色故事宣讲团成员、市档案馆副馆长郑清爽老师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为题,带领党员们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晋江地方组织的革命斗争史。 活动当天,晋江市委史志室还向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三创书院赠送史志文化书籍69种108册,并设置《激流飞浪——百年党史晋江纪事》图文展。现场百余名党员通过观看展览,更直观地了解了中共晋江地方组织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巨大成就的光辉历程。 晋江市委史志室有关同志表示,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等论述为指引,充分发挥党史方志文化的育人功能,持续深入开展以地方红色故事宣讲、乡土文化传承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根脉文化进校园”活动,与教育部门合力推进铸魂育人工作。(晋江市委史志室) |
仲夏时节,走进安溪县长卿镇山格村,成片的“淮山林”绵延不断,漫山遍野是养眼的绿色,充满勃勃生机。 山格村是个典型的闽南山区小乡村,距县城约70公里。1946年12月,中共安南永工委书记施能鹤到安溪长坑开展党的活动,在乔兴居成立中共长坑支部,有党员8人。1947年3月前后,施能鹤又到长坑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在内安溪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工作,并调党员到长坑,化装成长工住进乔兴居,秘密开展地下革命活动。 2022年6月,位于山格村的长卿镇“党建+”邻里中心、长卿党史馆正式揭牌,长卿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革命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长卿建设“崇德长卿,西翼新城”的巨大发展成就,都得到了生动再现。 近年来,山格村大力发展淮山种植产业,实施“抓特色+促转型+引共赢+绘蓝图”发展路径,力促安溪县“一叶三金四银”中的“银牌农产品”淮山产业日益壮大。 淮山又称山药,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品。产于山格村的山格淮山根块粗直,肉质肥厚,脆而不硬,酥而不软,是淮山品种中的佼佼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鞭炮是山格村的主要产业,村里有大大小小60多个作坊,近80%的村民从事鞭炮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由于产业不兴,“做鞭炮炸死,不做鞭炮饿死”“饿死不如炸死”,这些陈旧观念在贫穷的山格人心中根深蒂固。 为扭转乡亲们的“鞭炮思维”,当时的山格村村主任陈主义毅然现身说法,带头种植山格淮山。当年,陈主义种下的淮山就喜获丰收,运到城里换回了好价钱,换来乡亲们羡慕又惊讶的目光。 渐渐的,山格村6000多名乡亲们悉数放下危险产业,干起绿色营生,并组织起山格淮山专业合作社,2012年还成立了合作社党支部。有了党组织的引领和陈主义的带动,山格村淮山种植面积超过3000多亩,年产量6000多吨,销往全国各地,淮山产业收入占村民收入的51%,蹚出了淮山致富的新路子。 山格淮山合作社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成立全省首个淮山产业技术研究会,与福建农林大学、省市农科院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研发了真空包装、钻孔灌沙种植等技术以及改善土壤营养的有机肥,成功解决淮山“隔年生产”的难题,提升了淮山的产量和品质。 合作社还积极延伸产业链,对淮山精深加工,研发生产了淮山面条、营养米粉、纤维酥、养生茶、营养粥等8种淮山新产品,部分品种获得技术专利。 在运作上,合作社实行“基地+农户”模式,对山格淮山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组建福建省山格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福州、厦门等地设立分公司、淮山协会办事处等,形成规模化经营格局。通过举办安溪淮山文化节、邀请央视致富经前来报道等举措,打响山格淮山品牌。 “山格淮山专业合作社”先后入选全国“千村千品”工程,荣获农业农村部“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山格淮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日渐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在山格村之外,合作社与安溪淮山协会共同规划了“千亩淮山基地”项目,带动长卿、感德、祥华、龙涓、桃舟、芦田、蓝田、剑斗8个内安溪乡镇30多个村种植淮山,共计建设千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引领茶乡百姓种植淮山共同致富。 2016年以来,合作社发起成立安溪淮山产业扶贫创业联盟,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村为成员单位,以土地入股、免费技术指导、保底收购等形式,精准帮扶213户贫困户。合作社还投入400万元,建设冻库、包装车间、全自动淮山制面线生产线等,为当地提供数十个就业岗位。 合作社理事长陈主义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淮山特色旅游文化产业,规划淮山农业观光产业园,设计淮山采挖、淮山美食等体验项目,实现一二三产全线发力,进一步打造山格淮山“网红”效应。 (作者:陈喜娟,图片综合自长卿镇政府、山格村村委会、时代先锋等及资料图片) |
2023年3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第七批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中国精品年鉴”名单,《安溪年鉴(2022)》成功入选,取得历史性突破。 《安溪年鉴》创刊于1999年,是中共安溪县委、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安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纂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安溪年鉴(2022)》为第17卷,忠实记录安溪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面建设具有茶乡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奋斗历程。 一、框架设置彰显地域特色 《安溪年鉴(2022)》通过增设类目、归并条目、调整分目等方式,优化调整年鉴框架结构,凸显时代特征。如“商贸服务”类目名称改为“商贸服务·民营经济”,增设“民营经济”分目内容。将以往的“文化·体育”类目,拆分为“文化”和“体育”2个类目,在“文化”类目下,增设“文化场馆”分目,将“图书馆”“博物馆”“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福建省安溪戏曲中心”4个条目归并其下,集中展现安溪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教育”分目中的“学校体育”条目调整至“体育”类目中,并升格为分目。茶叶产业是安溪的传统特色支柱产业,在结构上将“茶叶产业”设为类目,放在“农业农村·水利”之后、“工业”类目之前,生动记述安溪传统特色产业持续繁荣发展新貌。同时,安溪在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安溪年鉴(2022)》在原先设置“工贸园区”类目下“三园”分目(安溪经济开发区、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安溪分园区、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的基础上,增设“弘桥智谷(泉州)电商产业园”“安溪县藤云工艺园”等7个分目,全景式展现“一区九园”发展进程。 二、内容选材突出年度重点 《安溪年鉴(2022)》注重收录反映年度发展变化的记事条目,增加特色条目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健全年鉴“血肉”。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安溪宋元冶铁遗址是该项目的重要遗址点之一,《安溪年鉴(2022)》从专题图片、专记等多个角度对这一世界级遗址点进行充分展示。《安溪年鉴(2022)》内容选材与时俱进,将“社会民生”部类中的“扶贫开发”分目删除,在“城乡建设”类目中增设“乡村振兴”分目,还在“乡镇概览”部类中设“乡村振兴”条目。在“乡镇概貌”类目中的“乡镇”分目中增设“淘宝镇和淘宝村建设”“经兜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蓬莱镇首届荔枝文化节”“安溪开茶节”等特色条目,突出安溪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新貌。通过对年度资料信息进行细致选材,既丰富了年鉴资料内容,提高年鉴的资料性,又突出了时代特征、地域特色以及年度重点。 三、图片设计擦亮安溪名片 《安溪年鉴(2022)》在展现各领域重大事件的编纂中,强化专题图片的感染力。如,紧扣2021年安溪“特”“大”“要”“新”的年度事件,在卷首设7个方面专题图片。设置“守好绿水青山”专题,通过大美安溪图片,突出安溪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设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专题,忠实记录安溪县利用身边红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的生动画面;设置“经济发展”专题,选择传统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代表性图片,展现安溪县位列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的强大韧劲;设置“老区新村”专题,通过老区村新貌展示安溪谱写老区苏区乡村振兴范例;设置“安溪茶产业发展”“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世遗泉州遗产点: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3个专题,亮出新时代安溪“三铁”新名片。 四、编鉴为用拓宽服务领域 《安溪年鉴(2022)》注重“编鉴为用”。围绕人民读鉴用鉴需要,精心设立“数字安溪”“卷首彩图专辑”“专记”“文献选录”等类目;在“附录”中的“统计表”分目中收录反映当年安溪民生、医疗、就业等方面数据资料,增加“为民办实事”“报道选录”及“安溪县主要文件目录”分目,聚焦安溪新情况、新变化、新发展。在“乡镇概貌”类目中合理设置各乡镇的概况,包括地理位置,辖区面积,所辖村、社区,人口情况,名胜景点,主要经济数据等内容,统一规范记述内容,确保记述内容的稳定性、连续性,便于读者纵向了解各乡镇的发展情况,横向比较不同乡镇的特色项目及发展状况。 |
为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日前,石狮市委史志研究室、石狮市档案馆联合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日活动。 在李子芳纪念馆、董云阁烈士墓,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敬献花圈,集体鞠躬、默哀,并重温入党誓词,追忆烽火年代英雄们的事迹。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参观李子芳纪念馆,在一幕幕李子芳烈士生平的历史场景中,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通过此次祭奠英烈活动,史志室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从革命先辈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遗志,不断奋斗,砥砺前行,为石狮党史和地方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石狮市委史志室) |
清明时节忆先烈,青松翠柏守英魂。3月30日,市委史志研究室联合丰泽社区居委会、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等单位,组织党员、群众来到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扫主题党日活动。 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到场人员静默致哀,随后向革命先烈们敬献花圈,依次瞻仰纪念碑,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表达哀悼和崇敬之情。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代表集体朗诵《诗颂风华》,向革命先烈们诉说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 通过此次祭扫活动,史志研究室党员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深入发掘、生动讲述革命英烈用生命捍卫信仰的感人故事,并以他们为榜样,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在“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中奋勇争先,为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贡献史志力量。(综合科) |
24日,泉州红色故事宣讲团“八进”基层巡回宣讲走进丰泽区泉秀实验小学,这是宣讲团“进学校”的首场宣讲活动。活动由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主办,丰泽区委史志研究室承办、泉秀实验小学协办。 当天上午,来自泉州红色故事宣讲团的6名宣讲员深情讲述了泉州籍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一封红色家书》讲述了李刚在家国难两全中毅然选择为革命事业捐躯的拳拳赤子情怀;《烽火赤子 芳华无悔》讲述了在滇缅公路日夜兼程抢运抗战急需物资的南侨机工们热血报国的英雄事迹;《国门的模样》展现了新时代国门警察抗疫情、守团圆、护人民的担当与传承;《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带着大家回顾了岭兜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程;《功在八闽 志终为民》分享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为建设泉州牺牲奉献的感人故事;《赤子之心 一路芬芳》追忆了爱国华侨李子芳投身革命、献身革命的峥嵘岁月。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在师生们心中燃起一团团红色的火焰。“通过聆听红色故事,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现在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学习红色革命精神,努力学好本领,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据了解,泉秀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曾是中共泉州特支的活动据点,该校的校史馆是泉州市第四批党史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文化”和“绿色中医药文化”是学校的特色办学课程。泉秀实验小学校长许真真表示,此次泉州红色故事宣讲团走进泉秀实验小学很有意义,既是一场面向该校师生的红色故事宣讲,也是一次对校史馆讲解员和小导游的授课辅导,有助于学校进一步传承和用好红色革命文化。 |
日前,洛江区委史志室围绕贯彻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组织到德化县开展工作交流,学习借鉴德化县委史志室参评全省、全国精品年鉴的工作经验,因地制宜,争先创优,持续推进洛江年鉴精品攻坚行动,努力实现综合年鉴编纂的效率和质量再提升,力争在省级年鉴精品工程打造方面取得亮眼成绩和更大突破。双方还就组织史编修和史志特色工作开展、史志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互动。 今年来,洛江区委史志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将加强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早研究谋划、细化安排,持续推进《洛江年鉴》精品攻坚工作。一是精准落实、凸显时代性。第一时间传达贯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通知精神,持续巩固“一年一鉴,公开出版”成果,落实精品年鉴攻坚行动,坚持以聚焦服务新时代为主线,继续在守正创新中打造堪存堪鉴的精品佳鉴,努力在继往开来中谱写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二是精心布局、尽显合理性。认真分析总结近年来年鉴编纂工作,充分借鉴周边地区优秀年鉴编纂经验,做足功课,谋篇布局,在完成年鉴大纲初稿基础上,专门召开碰头会研究探讨、群策群智,并邀请省、市专家帮忙问诊把脉、集思广益,千方百计提高年鉴大纲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年鉴编纂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三是精细编排、彰显地方性。绷紧质量控制这根弦,全面回顾2022年洛江区委区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取得的重要发展成效,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保密关、文字关、出版关,确保全书篇幅条目、文字规范、编纂内容经得起历史检验,呈现鲜明地方特色和年度特点。(洛江区委史志室) |
从惠安,走308县道,过崇武,车行数里,就是大岞路了,海风夹带着咸涩的气息迎面扑来……曾经,这一带是大片的木麻黄防波林,海风呼啸,而如今,水泥大道一马平川,整洁怡人。沿着滨海景观路再往前,路侧清一色的小洋楼装饰极美,各色瓷砖、浮雕、门楣让人赞叹,门前的花圃鲜花盛开。 这便是海边桃源大岞村,著名的惠安女聚居地、传承地和展示地,省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有著名的“岞山八景”、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明代摩崖石刻、“捕鱼石获”等景点。 革命老区大岞村位于崇武东南沿海突出部,北邻湄州湾,南接泉州湾,东临台湾海峡,西距高速路互通口仅5公里,依山傍水,是全国“八大最美海岸线”崇武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村常住人口约1.4万人。 近年来,大岞村持续打造“一路二景三特色”(沿海路,渔港、滨海景观,惠女民兵哨所、惠女摄影基地、惠女民俗风情园),发展农家乐、渔家乐和旅游民宿,逐步形成适合本村的乡村振兴道路。红砖仔、簸箕湾等大岞民宿皆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住所,怪不得外地游客来到大岞,一住往往是三五天。早看日出,暮候晚霞,耳闻目睹,尽是潮起潮落。 大岞还有座村史馆,入门就是中国“四大古船”之一的福船模型。玻璃柜里,珍藏着明清时期的航海针簿,用于记录厦门—上海航线的罗经方向、礁石等资料。墙边地上,堆放着渔网、梭子及各种渔具。惠女服饰,则是村史馆的重头戏,黑色的斜襟短衣、阔脚长裤,对襟小马甲半是彩蓝粗布、半是碎花小格,听说是上个世纪初的流行款。除村史馆外,惠女风情园内的惠安女博物馆,也对惠女服饰和大岞的民风习俗进行了生动的展示。 渔港,则稳定了大岞渔民的心。谁也不曾想,祖祖辈辈望眼欲穿的避风港,竟在这代人手中建成了国家中心渔港。1986年,大岞村党员、群众发扬老区人民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集资建港,历经六次堤岸被冲毁的痛心失败,到第七次才终于把避风港建成。2006年,经农业部批复,启动崇武中心渔港建设,分内港和外港,内港即原有的大岞避风港,如今每年接待进港船舶近万艘次。 在台湾基隆,流传有一则俗语,叫“大岞好舵工,舵牙把得正”,称颂的是大岞渔民的行船技艺。目前,大岞村有280多艘渔船、数千渔民从事内、近海作业,是惠安县最大的渔业大村。 在簸箕湾,每到傍晚,渔船靠岸,鱼篓鱼筐装满活蹦乱跳的海鲜。时不时蹦出几只虾蛄,落在地上,弓着身子纵跃。菜市场人山人海,有不少是来自附近村镇,特意开车过来采买,有些则是一日游的游客,捎带些海鲜回家。裤脚高卷的渔民一脸豪情,边走边说“我只捕鱼不卖鱼”, 惠女姐姐则笑着喊,“随便挑卖完回家啦”。傍晚的渔村一片烟火之气,欢乐祥和,游客们更免不了要大快朵颐一番。 定居台湾大岞村的张细山说:“崇武大岞的渔民靠海为生,受雇的渔工诚实勤劳、技术高超,加之语言相通,因此很受台湾渔轮的欢迎。”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与惠安有关方面商洽渔工劳务合作事宜,当时,台湾远洋渔业急需大量渔船捕捞作业工,张细山就从台湾开船过来,接走一批大岞的渔业人员。今日的大岞,很多人家都有在台湾的亲戚。 除了旅游业、渔业,石雕业也是大岞的支柱产业之一,村内有十几家石材企业,产品远销海内外。大岞女子尤其吃苦耐劳,干起磨石、抬石、洗石、雕刻等活计丝毫不逊于男人。她们做工、养家,用柔弱的脊背撑起了大岞的繁荣,一刀一刻,赋予每一块石头全新的生命和价值。 在大岞,不得不提的还有大岞民兵哨所。除了指导员张亚平是男性外,其他九人都是女民兵。数十年风雨历程,一茬茬哨员以“弘扬惠女精神、创建特色哨所”为己任,站岗放哨,无私奉献,成为海防前线上的一抹靓丽红妆。2020年,哨所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2021年,被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先进民兵党组织”。 近几年来,大岞村还特别重视乡村环境的全面整治、提升:回填旧石窟建设停车场,半月湾、前潮湾、前江湾、簸箕湾海岸线沙滩环境保护,建设金山仔观海亭、滨海栈道,建设文化墙等等。乡村文化也同步得到发展:“惠女风情,唱响渔村”联欢晚会、闹元宵“惠女杯”拔河比赛等等,活跃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现如今,大岞的发展有目共睹,甚至赶超了海峡对岸的台湾大岞村。据统计,大岞村每年接待的国内外访客已达20多万人次,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积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岞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作者:陈瑞芬、张如冰,图片综合自大岞村委会、惠安速报、崇武古城等及资料图片) |
为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工作,日前,市委史志研究室调研组一行赴安溪开展安溪茶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一行在安溪召开专题座谈会,详细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茶产业发展特别是安溪茶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批示,及新世纪以来安溪茶产业及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实践及取得的新成就,并围绕如何发挥安溪茶产业“双世遗”作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安溪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史志室、档案馆、农业农村局、茶管委办、茶都集团、安溪茶学院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调研组一行还实地走访了中国茶都、安溪云岭茶庄园、芦田茶场等地,详细了解安溪茶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成功经验,倾听基层一线干部、职工的真知灼见,为相关课题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安溪县委史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