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围绕鲤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对外宣传,鲤城区委宣传部联合东南网泉州频道开设“鲤城融媒”专栏,讲好鲤城故事、传播鲤城好声音,全方位展示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建设高质量“品质名城·现代都市”鼓与呼。
活动现场。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南网5月23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黄凯杰)在2023年六五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近日,泉州市鲤城区正式推出全市首条低碳研学路线,并迎来首个研学团打卡,营造了社区、企业、学校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宣传氛围,共同培植生态文明理念。 据介绍,该研学路线由常泰街道办事处发起,联合泉州市生态环境局、鲤城生态环境局共同开发,分为四站,从仙塘社区出发,串联辖区省级绿色工厂、市级低碳社区、区级示范幼儿园以及光伏发电企业、南渠供水公司等点位,通过参观环保设施、绿色工厂等,带领市民感受鲤城绿色生态建设成效,切实提升环保理念。 当天,低碳研学团一行骑着共享单车,以“绿色出行”的方式先后前往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南高渠玉田管理站、福建众益太阳能科技股份公司等点位,并沿途岸开展绿色宣传,以实际行动助力低碳环保、绿色发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骑单车出行。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在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低碳研学团被一面黑色玻璃面板组成的围墙吸引,这是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太阳能电池板,具有发电、节能减排等功能,年发电量达40多万度,能基本满足企业照明、监控等方面的用电需求。 在南高渠玉田管理站,研学团现场参观“回转式清污机”和应急物资储备库。该储备库主要储备石灰粉、絮凝剂、活性炭、漂白粉、片碱、应急潜水泵、围油栏和吸油毯等常用环境应急物资,可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保障环境安全。 在省级绿色工厂——福建众益太阳能科技股份公司,研学团参观公司展厅及环保治理设施,近距离感受现代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的具体实践。该公司还利用屋顶空间建设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约24万千瓦时,占公司总用电量的10%,每年可节省工业用电费约13.7万元。 “通过骑行方式,走完整条研学路线需要2小时左右,沿途我们还安排了专人讲解。”常泰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他们还将对研学路线进行优化提升,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参与体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低碳研学路线 第一站:走进发电的“墙”,感受绿色能源 参观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太阳能发电墙体 第二站:参观环保设施,培植绿色理念 参观南高渠玉田管理站“回转式清污机”和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 第三站:共护生命之源,建设绿色家园 化身环保志愿者参与南高渠巡河 终点站:走进绿色工厂,“碳”寻绿色发展 参观绿色工厂福建众益太阳能科技股份公司展厅、环保治理设施 |
东南网5月23日讯(通讯员 连建平 本网记者 施远圻)近日,泉州市首批“乡村记忆”名单公布,由鲤城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推荐申报的2名传承人、2个传习所、2项传统民俗等“三传系列”上榜。 其中,江南街道王宫社区陈如榕凭借“侨批文化”传承项目、非遗传承人江东林凭借“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技艺”传承项目入选“乡村记忆”传承人名单;泉州鲤城火鼎公火鼎婆传习所、泉州市鲤城区龙舟文化促进会传习所入选“乡村记忆”传习所名单;泉州拍胸舞(江南街道王宫社区)、泉州刣狮(江南街道霞州社区)入选“乡村记忆”传统民俗名单。 今年77岁的陈如榕热爱收集侨批资料料与老物件,他很高兴此次能入选“乡村记忆”传承人名单。他说,侨批是海外华侨心系家乡亲人、艰苦创业拼搏的历史见证,他将继续利用好自己收集的侨批资料,弘扬好侨批文化。 近年来,鲤城区委史志研究室在上级史志部门的指导下,联合区直有关部门,挖掘辖区最具地方特色的乡村记忆文化资源,以乡村记忆“三传系列”为载体,发挥史志部门的职能优势,通过记忆唤醒、空间展示和资源活化等方式,进行有效传承、合理开发,进一步让乡村记忆文化活起来、用起来、强起来,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文化驱动力。 下一步,鲤城区委史志室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能特点,组织开展“乡村记忆文化”系列活动,对“乡村记忆”之“三传系列”进一步挖掘整理,用文字、图片系统记录传统工艺和习俗活动,并汇编成册,让悠久的乡村记忆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魅力和风采。在加强推广的同时,作为各社区的宣传产品,促进文化旅游和对外招商;引导各类传承人、传习所通过多种方式传承工艺、培育人才,促进乡村记忆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
东南网5月20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许培吟 李泽波)5月19日,《鲤城区文旅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正式印发,立足鲤城文旅经济发展实际,明确三年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计划通过6大行动20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鲤城文商旅经济,为建设高质量“品质名城·现代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提出“一年快起步、两年见成效、三年铸品牌”的总体工作目标,以“三大活动年”为抓手,力争到2025年,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0亿元左右,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50亿元左右,尤其是力争培育高星级酒店2家以上、精品酒店5家以上、国家丙级以上高端民宿5家以上,旅游住宿接待设施100家以上。 文旅经济核心引领突破行动 打造主门户、培育支撑点、构建承接带。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打造“特色出入口”、第一印象区,加速推进龙头山文旅综合体等重要门户,策划推进宋元古城、宋元港市等重大项目,打造文旅新地标;着力抓好古城功能纾解的第一承接界面、建设滨江沿线游客会客厅,以及紫帽山乌石山承接界面、建设微度假小镇。 文旅产业链式集聚突破行动 集群聚链、业态延链、消费稳链、数字强链。精准开展产业链“强、延、补、建”工作,做大做强文化IP与旅游产品2条支柱产业链,壮大研学旅游、工业旅游、非遗旅游、影视演艺旅游4条融合产业链,加快培育文化创意设计与服务、节庆商务会展、数字文旅3条新兴产业链,全力打造文旅产业集群。 文旅资源空间激活突破行动 活存量、提增量、挖潜量、走扩量。激活提升现有文创产业基地、文创园区和部分文化空间,以及街区街巷、古大厝等闲置空间,大力发展文化休闲、研学旅行、网红潮玩、天台经济、庭院经济等,充分利用泉州纳入国家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利用世界遗产优势和侨乡优势,推动闲置工业性质空间载体功能转变和跨域县域省域联动协作发展,千方百计拓宽鲤城区文旅发展空间。 文旅招商签约落地突破行动 完善招商机制、增强招商联动模式、提高招商效率。完善文旅产业招商引资专项政策,着力推行产业链与资本招商联动模式,推行链主招商、建圈强链。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和智库平台,推动大企业、大项目、特色优质项目集聚发展。 文旅服务配套提升突破行动 智能化服务、人本化服务、品质化服务。结合古城及周边旅游配套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品质提升,营造安全、舒适的文商旅营商环境,全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文旅发展要素助力突破行动 资金保障、人才支撑、营销推广。研究设立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保护发展基金,制定文旅人才专项引进优惠政策,加快媒体宣传营销等,把文商旅产业打造成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 目前,鲤城已成立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项目调度、产业分析、形势会商、专家咨询等工作机制,定期调度重点任务进展情况,科学考核评价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资金保障。 |
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东南网5月20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个体工商户年报怎么办理、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最快需要多久、职工办理退休需要什么材料……5月19日上午,泉州市鲤城区高新区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内,来自园区内的企业及周边居民带着问题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咨询。 据了解,“全速办”审批服务延伸基层末梢活动由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牵头,组织各部门为企业及居民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帮办代办等服务。“此前,我们通过高新区和常泰街道收集企业群众的需求,梳理形成需求清单后,再会同相关部门下沉一线,让服务更具针对性。”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副主任曹剑琳介绍道。 活动现场,答疑解惑声此起彼伏,企业、群众根据自己的疑问找到相对应的工作人员咨询。工作人员有的耐心解读相关政策,有的拿出手机教群众操作,有的用笔记录下具体问题……专业且认真的服务,让咨询人直呼收获满满。 “这样的服务很好,工作人员来到我们身边,在他们的手把手教学下,我学会了用手机办理‘个体工商户年报’。”家住常泰街道新塘社区的吴端荣告诉记者,他经营一家烟酒类商店,以往办理此项业务,需要乘坐大半个小时的公交车到鲤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排队办理,通过此次学习,以后就可以在家完成这项业务办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工作人员教市民使用政务自助一体机。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除了现场咨询外,不少群众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利用一旁的政务自助一体机查询、办理相关业务。这台一体机可为企业、群众提供身份证复印、企业社保、公积金查询等120多项服务。“考虑到高新区企业较多,我们在这设立‘企业服务审批直通窗口’,并派专人驻点,为企业及职工提供更优质的政务服务。”曹剑琳告诉记者。 “不管是设在园区的‘企业服务审批直通窗口’,还是‘全速办’审批服务延伸基层末梢活动,都让我们感觉方便且温馨,因为遇见问题可以得到快速的解决。”进驻园区企业工作人员张小奇告诉记者,他相信随着政务服务品质、效率的提高,企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当前,鲤城区正全力打造“全速办”政务服务品牌,通过下沉一线、窗口前移,持续推进审批服务事项向街道延伸、向社区下沉、向企业靠近,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接下来,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将定期开展“全速办”审批服务延伸基层末梢活动,推动更多审批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让群众放心、企业舒心的营商环境。 |
现场签约仪式。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东南网5月18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在2023年“5·20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来临之际,今天上午,泉州市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共鲤城区委文明办、鲤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中共泉州市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联合举办“关心关爱,与爱同行”主题活动,为广大公交驾驶员送上温暖与问候。 公交车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主力军,公交驾驶员就是城市的“摆渡人”,他们不分寒暑、起早贪黑在城市中穿梭往返,在仅能容身的座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公交为民”的使命。“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关心公交事业发展、关爱公交驾驶员群体、给予公交驾驶员更多尊重和理解。”鲤城区委文明办三级主任科员詹罡说。 现场,泉州公交集团温陵分公司党支部与开元街道开元社区、西湖社区、泉山社区、新春社区、华新社区、东升社区、北山社区以及西湖酒店进行党建共建、续建签约仪式。共建、续建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继续为驾驶员汇集社会关爱力量,推动泉州公交事业再发展。 其中,开元街道7个社区将积极协助公交集团寻找“小白”临时停放点、驾驶员临时休息点、共同维护街巷车辆停放秩序;西湖酒店将打造休息驿站以及车辆驿站,休息驿站设有饮水机、微波炉、桌椅、书报架等设施,车辆驿站可供5辆“小白”停放,让广大公交驾驶员在工作期间能及时补充能量再出发,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服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主办方为爱心单位授牌。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我们还与福建蓝天瑞格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一起搭建心理辅导室,共同关爱公交驾驶员的‘心健康’,这将成为驾驶员们缓解压力的平台,确保他们以健康的心理和饱和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泉州公交集团温陵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志东告诉记者。 此外,泉州公交集团温陵分公司还联合鲤城区古城消防救援站、泉州市蓝天应急救援中心为驾驶员设置应急技能实训室,并定期安排专业人员为驾驶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活动主办方呼吁广大市民朋友们:文明驾车,文明乘车,让理解与尊重同行,共同关爱公交驾驶员,自觉遵守乘车规则、文明礼让,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公交驾驶员的良好风尚,共建关心关爱公交驾驶员的和谐氛围。 |
活动现场。鲤城区残联 供图 东南网5月18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杨玉珊)在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为切实提高残疾人社会参与感、自我认同感、生活幸福感,5月17日上午,2023年鲤城区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主题宣传活动暨开元公益“爱心助残”暖心行动在泉州市工人文化宫广场举行。 此次活动由鲤城区委文明办、鲤城区残联、鲤城区民政局、鲤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泉州大开元寺公益协会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广泛发动社会群众参与扶残助残活动,积极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氛围。 活动现场,来自鲤城区开智学校的特殊学童带来了舞蹈、钢琴弹唱、非洲鼓等精彩表演,舞台上孩子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及全情投入的表演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活动现场。鲤城区残联 供图 此外,泉州大开元寺公益协会也为鲤城辖区2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准备暖心慰问礼,包含慰问金及食用油、大米、牛奶等物资。现场还同步开展残疾人艺术作品展,并提供就业服务、维权服务、法律咨询、惠残政策、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义诊、义剪、数字惠残等便民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鲤城区把残疾人服务保障工作纳入全区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树标杆”的重要内容,着重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致力于提升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残疾人康复、就业、无障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鲤城区残联理事长范炜琳表示,接下去将通过多元化助残的形式,为鲤城区残疾人提供更具特色服务,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增强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促进残疾人稳定脱贫增收,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
银龄志愿者(右)上门为老人送慰问红包。金山社区 供图 东南网5月17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庄绍宾)“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趁自己还‘年轻’、手脚还利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身边有需要的老邻居们。”这是泉州鲤城金山社区“红色关怀·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共同的心声。 据了解,金山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老龄人口占21%以上。针对社区老年人口多的特点,鲤城区委老干局在该社区试点成立“红色关怀·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让身体健康、乐于参加志愿服务的低龄老人为辖区内高龄孤寡、身体不好的老人提供邻里守望、精神慰藉、矛盾化解等服务。 在金山社区,总能看到这群穿戴整齐、笑容满面的银龄志愿者们,穿梭在不同楼栋间、走门串户。老黄有高血压、老张最近感冒了、老陈已经有小半个月没出门……只要是社区老年人们的大小事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都了如指掌。 今年82岁的老党员吴玲玲是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健谈且热心肠的她,是社区老年人们公认最好的银龄志愿者之一。平日里,她喜欢散步去买菜、到社区小公园活动,因为这能帮助她快速了解社区老人们的近况,当发现某位老人很长时间没在社区公共场合出现了,她会先打电话了解一下情况,如是因为身体原因没外出,她会告诉其他银龄志愿者们,轮流前去看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银龄志愿者上门看望行动不便的老人。金山社区 供图 “我们都是老人家,平时就喜欢聚在一起聊聊天,生病在家难免会无聊,所以我们就上门陪他们聊天,让他们暂时忘记病痛之苦,精气神会更好。”吴玲玲告诉记者,因为社区氛围好,虽然楼房老化、设施陈旧,大多数老人们都不愿意搬离社区。 家住金山社区北区1栋的张秀晟原先也是志愿服务队的一员,由于年岁渐长,腿脚变得不怎么利索,需要拄拐杖行走,所以出门的次数也有所减少,银龄志愿者们得知情况后,买菜经过她家门口总会停下来与她聊聊天,告诉她近来社区发生的新鲜事。体验过两种角色的张秀晟觉得以老助老这样的模式非常好,不管是帮助别人还是被帮助,她都感觉很开心。 鲤城区委老干局局长胡夏颖表示,“红色关怀·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的成立更好地发挥老党员、离退休干部的力量,引领他们融入‘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和基层网格管理工作,接下去将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及具体需求,成立志愿服务队,让更多老党员、离退休干部能发挥余热,让老年人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
启动仪式。鲤城区妇联 供图 东南网5月15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台阶。5月14日,泉州市鲤城区举行2023年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首次发布《“乡音共传承·家风润心田”闽南家风家教俗语宣传读本》。 据了解,今年5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第二个家庭教育宣传周,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家教,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共同做好闽南方言的传承和保护,鲤城区妇联联合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委文明办、鲤城区教育局、鲤城区社科联等部门整理编撰该宣传读本。 “闽南俗语是闽南人在千百年生产生活中总结保留下来的人生智慧,其中有不少蕴含家风家教文化的经典语录,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于是我们就将耳熟能详的闽南俗语进行收集整理。”鲤城区妇联主席李艳珠介绍道,让读者在学习闽南家风家教俗语的同时也能传承保护闽南方言文化。 “一枝草,一点露”“父母天地心,大细无厚薄”“手抱囝儿,即知父母疼咱时”……翻阅该宣传读本,里面分“励志”“感恩”“勤劳”“节俭”等12篇章,收录54条闽南家风家教俗语。每条俗语都配有注释及“二维码”,方便读者通过扫码收听的方式,学习理解相关闽南俗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现场表演。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来自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二年级的苏渼文同学是学校乡音社团的一员,启动仪式上,她与同学们一起带来了《闽南家风家教俗语诵读》的表演。在排练这首闽南童谣时,她学会“后生伓打拼,食老无名声”这句俗语,这10个字言简意赅、让她印象深刻。这也成为她最近与爸爸妈妈互相勉励的话,她期待能通过阅读宣传读本学习更多有趣的闽南俗语。 “这本宣传读本里面收录的闽南俗语不仅有教育意义,而且朗朗上口、容易记住。”鲤城区2023年度“最美家庭”获得者陈淑琼评价道。她发现由于平时讲普通话较多,很多闽南俗语自己也不会讲,拿到读本后,她当即决定回家后要与3个孩子一起扫码学习闽南家风家教俗语,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 下阶段,鲤城区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带动广大市民群众学习闽南家风家教俗语。“除了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广相关内容外,我们还把宣传读本放置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邻·鲤’家庭驿站、家长学校等阵地,供大家阅读学习。”李艳珠说,此外还将适时组织相关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 |
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东南网5月10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同学们,这是我们队员今年去土耳其参加救援时拍摄的视频。”“地震无情,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科学的避震方法。”……5月9日下午,泉州蓝天救援队队员走进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教授学校师生自救互救知识。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鲤城区应急局、鲤城区教育局、鲤城区地震办联合举办防震减灾科普进校园活动,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学校师生面对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今年2月份土耳其地震,泉州有6名蓝天救援队队员前去参与救援,在救援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不少遇难者是因为没有正确掌握自救互救知识而丧生,所以我们就邀请队员们将救援中发现的案例进行总结,进校园为学校师生授课。”鲤城区地震办主任张芳钎告诉记者。 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过后怎么办、“生命三角”区在哪里……台上,泉州蓝天救援队队员王淼惠化身为老师,把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问题“抛”给现场学生们,通过高频次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回答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不少学生坦言,看到现场播放的土耳其救援视频让他们感受到地震极强的破坏力,所以在学习自救互救知识也更认真。 今年12岁的谢文汐同学在听完课后,她将“遇见地震10条不要做的事 ”牢牢记了下来。“‘不贸然逃往公路、街道’‘不躲到大衣柜附近’这两点是我以前不知道的事。”谢文汐说,她回去后也会把这些知识告诉家人们。 “泉州蓝天救援队队员们将真实案例进行总结归纳,再教授给学校师生们,不仅能增强师生们防震避险逃生意识,提升他们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同时也有效预防灾害的发生以及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营造校园良好的安全生活环境。”学校校长张江锋告诉记者,接下去学校也将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能力。 本周鲤城区还将邀请泉州蓝天救援队队员走入鲤城区实验小学、泉州市立成小学、泉州科技中学、泉州市第七中学等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进校园活动,提升学校师生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 |
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东南网5月9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简洁美观的PPT、画面精美的短视频、语言流畅的现场解说……5月8日下午,“青春聚鲤活古城 守望新局战江南”招商幻灯片短视频决赛在泉州市鲤城区职工之家举行。 据了解,为全力推进泉州市“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2023年专项行动,进一步创新招商宣传方式,鲤城区群团组合(鲤城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举办此次活动,以赛促学,展现鲤城区招商工作新视角,提升鲤城区职工思想道德、技术技能、科学文化等综合素质。 “在比赛前,我们举办了两期短视频、幻灯片制作培训,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参与培训人员掌握相关技能,并向他们进行作品征集。”鲤城团区委工作人员贺飞菲介绍道,最终通过线上投票,从征集到的28个招商作品,选出6个进入决赛。 比赛现场,6名参赛人员以招商为主题,围绕产业布局、惠企政策、招商资源等多个方面介绍其作品,展示其作为该部门职工的招商思考。精美的作品、专业的讲解也收获评委与现场观众的掌声。 来自海滨街道的工作人员洪礼达现场展示了短视频作品《海纳百川 宾至如归》,这个3分48秒的短视频将街道特色很好地展现出来,该作品也获得短视频组一等奖。“从培训到制作视频再到参加比赛,每个环节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我们的短视频能吸引更多企业来到街道投资。”洪礼达说。 无独有偶,来自金龙街道的周艺婷与康素治也非常喜欢此次比赛,她们俩分工合作完成PPT制作。她们将PPT标题命名为《活古城 战江南 创金龙》,详细介绍了街道的招商环境、招商载体、招商政策,并在讲解中将自己看法融入其中,让人印象深刻。“通过比赛,我发现自己在讲解上还是不够流畅,今后有机会还要多锻炼。”康素治说,她们也希望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接下去,鲤城区群团组合将继续把本职工作融入城市建设浪潮中,寻找招商引资与群众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发挥群团优势、聚力社会资源,打造群众幸福生活圈。 |
快递小哥找回包裹。鲤中派出所 供图 东南网5月9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梁於成)对于快递小哥来说最麻烦的事莫过于明明赶到送货地点,包裹却在中途丢失。近日,快递小哥小吴在鲤城区鲤中街道辖区内送快递时遗失一个近万元的包裹,很是着急,在警民的共同努力下,帮其找回包裹。 事发当日,小吴驾驶三轮电动车从江滨北路幸福广场快递站出发运送快递,在运送途中一个价值8000元的快递“不翼而飞”,他自己也不清楚具体丢在了什么地方,心急如焚的快递小哥赶忙来到泉州市公安局鲤中派出所接处警大厅求助。 值班民警了解小吴的运货时间和路线后,立即启动小案快侦机制帮助其寻找,在其经过的东街、铭湖花苑、万厝埕等地进行排查。民警发现小吴在万厝埕送货时搬了一些包裹放置路边,匆匆送完货物后便将包裹遗失在角落,而后被住在附近的一位大妈拾得。 经沟通了解,大妈拾到包裹后原地等候,还询问其他快递小哥,但得知不是包裹的遗失者时,大妈便将包裹先收放家中,心想遗失者一定会回头找,避免其跑空便代为保管。民警立即将好消息告诉小吴,看到失而复得的快递,小吴连忙感谢热心大妈和民警。“太谢谢你们了,如果包裹找不回来,自己要承担全部损失,这要不吃不喝一个月才能赚回来。”小吴说。 泉州公安温馨提醒:快递员与货车司机在配送、运输作业前,应确定车厢门是否上锁、货物是否绑好,避免货物遗失。 |
活动现场。吴秋瑜 摄 东南网5月6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莹)青春向党,时代向上。5月5日上午,泉州市鲤城区举行“争优争先争效·鲤城青年说”主题宣讲活动,来自鲤城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的8名青年干部现场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浸润人心,引导全区青年党员干部争当理论武装“优等生”。 此次活动由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直机关工委、鲤城团区委联合举办,以“奋斗者 正青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爱拼敢赢说担当”系列宣讲活动在鲤城深入开展,通过青年宣传青年、青年带动青年、青年影响青年,引导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在鲤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担当作为、奋勇争先,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现场,宣讲员们结合身边人、身边事,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青春奋斗故事,或激情澎湃,或声情并茂,台下听众掌声不断。“古榕树下人们往来穿梭,不知留下了多少教师的青春,他们心里有爱,眼里有光,用青年人的坚毅和执着丈量着师生之间心的距离……”来自教育系统党委的宣讲人陈荔以《薪火赓续育桃李,青春弦歌续华章》为题,将泉州六中的青年教师们对教育的热忱娓娓道来,生动诠释了为师者匠心不渝、精心育人的大爱精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为“福鲤桐声·‘鲤·响’青年宣讲小分队”授旗。吴秋瑜 摄 来自鲤城公安分局机关党委的宣讲人蔡昭莹则以《在古城街巷里守护平安,于平凡岗位中诠释担当》为题,用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和一桩桩感人的事迹,分享了鲤城公安用心守护平安古城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基层民警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对责任使命的无悔担当。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行动是最好的传承。现场还为“福鲤桐声·‘鲤·响’青年宣讲小分队”和6支青年突击队代表授旗。据介绍,接下来,鲤城区直各系统党委将深入推进机关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鲤·响”青年宣讲小分队将分赴机关单位、街道社区、校园企业、街头巷尾,讲好鲤城故事,传播鲤城好声音;青年突击队将用拼搏和奉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践行使命,书写奋斗青春。 |
庙会现场。鲤城区政府办 供图 东南网5月8日讯(通讯员 鲤宣)鲤城区于4月30日至5月2日在临江街道的天后宫、德济门遗址广场举办“城南庙会·妙会鲤城”活动,引导游客、本地群众游城南、逛庙会、赏非遗、品美食、话古城,成为古城“五一”假期人气活动,3天吸引近15万人次打卡。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中央、省、市媒体进行报道。其中,央视《新闻联播》于5月3日播出“五一假期,去福建泉州逛古城庙会、赏非遗精品”;《遇见福建:泉州城南庙会再现宋元社戏景象》等多篇报道阅读量均破50万;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自媒体相关话题阅读量总和破100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精彩的非遗表演。鲤城区政府办 供图 文化植入+热点塑造 强化特色文化宣介 城南庙会活动多形式突出展示城南文化、非遗文化,吸引各方广泛关注。 一是古戏台非遗展演。在天后宫古戏台分3天组织高甲戏、火鼎公婆、五祖拳、五梅花拳、刣狮、螳螂拳、南音等42场非遗展演,累计时长450分钟,让游客饱享戏曲艺术大餐,感受非遗魅力。 二是城南街巷名推广。精选涵盖美食、文创、非遗、伴手礼的28个摊位参与庙会,在摊位上悬挂写有聚宝街、青龙巷、万寿路、三十二间巷等彰显“城南风”街巷名旗帜。同时,专门制作城南街巷名印章分发给对应的摊位,并推出摊位消费打卡印章兑换礼品活动,让游客“一站式”满足吃喝玩乐的同时,微缩地“游览”打卡城南街巷,活动期间共有650余人完成印章打卡任务。 三是网红打卡热点塑造。借助春节网红“泉州兔兔”流量优势,安排以顶流“蟳埔簪花兔”为代表的“兔兔组合”入驻城南庙会中心点,并设置鲤城海丝家族成员“阿宝”(聚宝街)人偶、打卡立牌,以及20余块富含城南特色的打卡手举牌,吸引众多游客纷纷打卡拍照,在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平台自发宣传聚宝城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黄包车游城南。鲤城区政府办 供图 集聚人气+普惠群众 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城南庙会活动有效汇聚城南人气,激发城南商圈活力,提升商户经营效益,吸引更多的商户、企业入驻城南,推动城南文旅产业发展。 一是搭建线上招商平台。活动通过线上征集筛选的28户商家,庙会期间总销售额近20万元,其中泉州府的鲤物摊位日均销售额破0.7万元,极大地激发了商户参与庙会的热情。同时,庙会筹备组专门组建城南庙会招商群,在庙会期间加强招商宣传,截至5月4日已有140余户商家、企业扫码入群,街道将在群内及时公布庙会举办信息及城南各类文旅招商信息,吸引商户到城南投资或参与庙会活动。 二是设置特色互动体验项目。在主题活动区中,专门设置“黄包车游城南”“城南地图飞行棋”“非遗民俗蟳埔女簪花围”“街头艺人展演”“露天电影”等互动体验项目,一方面丰富庙会活动载体,提升游客互动体验感,另一方面结合后续城南研学、徒步等活动逐步培育适合城南的文旅项目。 三是促进周边商户营收。庙会带来的巨大人流,不仅活跃了城南的旅游,也促进了天后宫、德济门遗址广场周边商户、群众的收益。比如位于天后宫旁的快乐番薯店,今年“五一”期间总营业额超1.2万元,庙会3天期间日均营业额超3000元,相比往年比增120%,相比平时比增300%。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庙会现场。鲤城区政府办 供图 街道搭台+社区创收 确保活动常态开展 城南庙会活动充分考虑举办成本及运营收入的平衡,改变以往政府纯投入无营收的传统模式,探索以街道下属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为主,社区振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为辅的运营模式,提升活动实效,推动常态开展。 一是管理费用保基本运转。由临江街道下属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承办,统筹负责庙会的规划、宣传、组织、安保、保洁等工作,向商户收取一定的管理费。本次试运行期间每个摊位仅收取100元/天的管理费,共收取管理费8400元,基本满足活动期间管理人员、保洁人员费用支出。后续将探索不同类别梯次管理收费或收取商户经营流水提成等形式。 二是拓宽社区营收渠道。引导社区振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参与活动运营,通过提供文旅项目有偿服务开源创收,如举办地所属隘南社区振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对接引进非遗民俗蟳蜅女簪花围体验项目,商户每人次收取40元体验费,社区分成10元,活动期间社区仅依靠该项目就增收1600余元。后续将引导街道各社区陆续参与活动运营,依托庙会平台探索“一社区一项目”为社区增收。 三是广告赞助提收益。举办活动前主动联系辖区银行、行业协会等组织,邀请相关企业共同参与举办活动,通过现场广告宣传、专设摊位等对企业进行宣传推广。本次庙会协调中国银行鲤城支行提供1.4万元广告赞助费,并已有人保财险鲤城分公司等明确表示有意参与后续活动的赞助。 |
市民用手机扫码学习闽南语。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东南网5月5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新设置的福文化主题景观很有意思,扫一扫上面的‘小程序码’便能学习闽南语。”“我们家的小朋友很喜欢来这。”……最近这样的对话时常在鲤城区鲤中街道清正社区的一些居民间发生,他们口中的福文化主题景观便是位于泉州市工人文化宫“乡音”广场。 据了解,为打响“福”文化品牌,鲤城区结合世遗古城文化特色,在人流量较多、群众文化积淀深厚的的“乡音”广场打造“福娃乡音”福文化主题景观,营造浓厚的“福”文化氛围,促进“福”文化的宣传推广和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播。 非遗无骨花灯、传统闽南古厝、“福娃驾福船”造型……“福娃乡音”福文化主题景观将泉州元素融于设计中,其背景以“泉州红”为主色调,在一旁绿植的映衬下,格外赏心悦目。景观墙面上设有家风俗语、侨批乡音、音乐闽南、世遗乡音等不同模块,市民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用手机扫码学习闽南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福文化主题景观吸引市民驻足观看。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福娃乡音”福文化主题景观墙面上的学习内容出自“泉腔鲤音”闽南语自学平台,该平台由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社科联、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泉州师范学院)等部门共同打造,是一个学习闽南语的公益性平台。“景观墙面所用的材料为可替换亚克力夹板,里面的内容我们会不定期更换,让市民群众可以利用休闲娱乐的时间在广场自学闽南语。”鲤城区社科联主席吴湘霖介绍道。 今年60岁的蔡秋莹带着好奇心扫码收听“世遗乡音”模块关于介绍顺济桥遗址的内容,这位地道的老泉州人直呼太专业了。长达3分19秒的音频,让她详细了解顺济桥遗址的历史,里面所讲述的内容有些是她以前所不知道的。 “我的外孙今年11岁,平常讲普通话较多,所以有些词汇不会用闽南语表述。这个福文化主题景观设置在文化宫非常好,刚好离他学校近,以后接他放学,我会把他带到这,不仅能学习闽南语,还能帮助他了解泉州的历史文化知识,相信他也会很喜欢这里。”蔡秋莹告诉记者。 吴湘霖表示,接下去将依托“福娃乡音”福文化主题景观把“乡音”广场打造成“泉腔鲤音”闽南语自学平台线下学习点,并与泉州市工人文化宫、清正社区等单位利用周末、节假日开展闽南语沙龙、闽南语研学等活动,带领青少年了解闽南文化、学习闽南方言,从而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
东南网5月3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赖良德 魏冰冰)“五一”期间,各地游客汇聚古城,为了让广大市民游客更好地逛古城、游世遗,鲤城多方联动,从交通疏导、志愿讲解多方面入手,确保市民游客玩得舒心、逛得开心。 交通秩序疏导。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专车接驳 缓解停车压力 据百度地图大数据显示,此次“五一”假期,泉州成为车辆累计净流入最高的城市。为保障古城交通通畅,鲤城交警大队提前部署,全警动员,除各点位执勤警员外,“铁骑队”全天候开展路面巡逻、交通秩序疏导工作,确保各类交通“堵情”、事故警情及时发现、高效响应、快速处置。 “由于古城范围车位数量有限,我们采用‘P+R+R’模式,引导游客将车辆停在古城外围停车场,我们还协调公交公司,在常规线路持续覆盖的基础上,增设两条串联各停车点的公交接驳专线,方便游客换乘进入古城。”鲤城交警大队民警王唯佳告诉记者,通过将古城交通压力向外围释放,不仅有效减少拥堵情况,也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玩环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优化路线 “小白”持续奔忙 人流量的增加,对古城公交“小白”司机来说同样是一场大挑战。“五一”期间,古城所有公交“小白”全程无休,并增设西街、天后宫等热门旅游路线,让市民游客减少等待时间,并将原来的服务时间从22:00延迟至22:30。 “这几天几乎都是满载,我们也尽可能合理安排好路线,给游客最舒服的乘车体验。”公交“小白”驾驶员廖军表示,虽然自己假期无休,但能为泉州文旅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他感到很自豪也很快乐。 公益讲解现场。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公益讲解 世遗古城更可亲 “在我身后的就是世遗点之一的德济门遗址,而与它相对的则是供奉妈祖的天后宫。妈祖,亦称‘天妃’‘天后’,俗称‘海神娘娘’……”在德济门遗址广场,讲解员郭红兵正忙着为游客介绍天后宫、德济门遗址,富有感染力和激情的讲解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聆听。 讲解过程中,针对游客提出的疑问,郭红兵总会耐心一一解答,讲解结束后,不少游客同她合影,郭红兵也热情地为大家推荐古城的景点和美食。“讲解服务更多是面向外地游客,所以我们要用更大的热情和更鲜活有趣的语言,让游客了解古城、爱上古城。”郭红兵说道。 此次“五一”期间,鲤城提供近百场公益讲解服务,除了精选古城辖区内的世遗点,还延伸至古城街巷,由鲤城古城文化传播人才学员、街道社区公益讲解员提供服务,让市民游客深度了解古城,体验世遗之城文化魅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志愿者捡拾垃圾。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文明共建 “红马甲”暖心服务 在古城各大景区、活动现场,都能看到一个个“红马甲”忙碌的身影,他们以最饱满的状态,最温暖的服务,绘就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在熙熙攘攘的城南庙会,众多游客忙着“逛吃”,几名志愿者举着“践行光盘行动,拒绝舌尖浪费”“垃圾不落地,停车要有序”等提示牌,来往穿梭,提醒游客文明旅游,路边偶尔出现垃圾,也很快就被志愿者清理干净。 “钟楼怎么走?”“泉州有什么比较推荐的特色美食?”“在古城怎么搭乘公交‘小白’?”类似这样的问题,古城志愿者们每天都要回答很多次。来自泉州现代中学的学生志愿者黄贞瑜表示,“每每得到游客的认可和感谢,我都会感觉很骄傲,同时,我也很开心能为古城文旅贡献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