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围绕鲤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对外宣传,鲤城区委宣传部联合东南网泉州频道开设“鲤城融媒”专栏,讲好鲤城故事、传播鲤城好声音,全方位展示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建设高质量“品质名城·现代都市”鼓与呼。
专题辅导会。李泽波 摄 东南网10月29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泽波)28日上午,鲤城区委常委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次读书班暨区处级领导干部联合读书班举行专题辅导会。 现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双创人才库成员、西安交通大学干部培训基地授课专家、西安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谷旭亮作《文化赋能 产业振兴——文旅融合的西安城市品牌发展之路》专题辅导。报告分为长安回望绣成堆、曲江水满花千树、大道十年天地阔、西迁精神绽新姿、千年之恋华清宫等五个篇章,全面解读了西安市文旅发展的创新实践和城市精神品牌的价值意义,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启发性,为我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会议指出,西安是千年古都,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鲤城与西安有着相似的文化资源禀赋和特征,应充分借鉴西安的成功经验,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深入挖掘,创新呈现手段,提高推介水平,最大限度彰显历史底蕴和品质个性,更好地推动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 |
东南网10月27日讯 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鲤城区各级各部门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中心任务深度融合,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积极谋划、部署落实,确保主题教育扎实推进、见行见效。 鲤城区纪委监委 鲤城区纪委监委持续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挖掘孝廉资源、探索现场教育模式,打响“世遗古城”特色廉洁文化品牌。一是持续丰富宣传形式,传播廉洁文化声音。充分发挥廉洁文化阵地作用,常态化开设“清风剧场”,每周在孝廉文化讲堂、方正亭举办廉洁文化开放性主题活动,通过南音、提线木偶戏、音乐会、话剧等形式,让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深入挖掘古城资源,守护廉洁文化根脉。以历代泉州清官廉吏在古城内的遗存遗迹为抓手,在孝廉文化讲堂基础上,拓展建成“温陵清官廉吏记忆馆”,展示古代“担当者”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有为、清廉自守。三是探索现场教育模式,汲取廉洁文化力量。常态化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化身“清风教员”,宣讲廉洁文化故事,精心打造三朝巷廉洁文化地标,成为市委党校现场教学点,引导纪检监察干部从廉洁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转化成推动纪检监察工作提质增效的不竭动力。 鲤城区委政法委 鲤城区委政法委在主题教育中,立足职能职责,聚焦“一网统管”全领域社会治理模式,集成打造“全方位响应、一体化治理、零距离服务”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探索形成“五源五统五服务”模式。一是归集职能,穿透“五级”管理。建设社会治理联合指挥中心,将全区所有党政部门涉及社会治理的职能职责整合归集,建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运行模式,形成“五级穿透的组织架构、一网统管的指挥平台、平战结合的工作机制”三大支撑体系。二是归集信息,畅通“五源”渠道。畅通汇聚“群众直报、网格上报、技巡发现、部门推送、督查汇集”五个信息数据来源,实现对全区数据的全面动态掌握。三是归集事项,实行“五统”运行。实行“统一指挥调度、统一协同运行、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结果运用”管理模式,采取“高频集中办公、部门轮值联动、业务归并管理、平战无缝衔接”运营模式,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四是归集应用,提升“五大”服务。立足“为人民服务”宗旨,努力提升“改革、发展、稳定、民生、基层”五方面服务水平,积极回应群众期盼。 鲤城区人社局 鲤城区人社局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梳理分析基层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点问题,深入一线指导规范街道专技人员职称聘任工作,探索优化调整基层事业干部晋升通道。一是深入一线调研,按需调整管理岗和专技岗设置。深入各街道调研,了解各街道实际需求及存在困难,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基层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变“输血”式引才为“活血”式养才。二是建章立制,建立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科学合理的基层职称制度。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工作的通知》,创新性提出优化完善基层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聘用的举措,持续为基层事业单位放权松绑,打破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聘任的岗位限制。三是加强引导,规范职称聘任工作。成立专项小组,加强对各街道职称聘任的科学指导,鼓励有条件的街道干部报考职称,规范岗位聘任工作。 鲤城区农水局 鲤城区农水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以学促干,紧盯粮食生产任务目标,切实承担起保障区域耕地质量保护和粮食安全的责任。一是抓土壤“体检”,守牢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利用情况监测。积极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为鲤城区土壤作“全面体检”。二是抓地力提升,提高粮食生产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量质并重、用养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好耕地地力提升工作。引导农户科学施肥,保障粮食安全。三是抓农业服务,保障粮食稳增长。对规模发展粮食生产、“五新”推广、培育经营主体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为农户发放种粮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鲤城区妇联 鲤城区妇联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主题教育。一是推动营造宣传氛围。开展8场“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做实“巾帼大学习”品牌,引导街道社区实现氛围营造100%覆盖;开设“主题教育·妇联行动”“主题教育·有声书”微信专栏,刊载相关动态19期。二是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结合古城特色资源开拓提升7个妇儿活动阵地,举办“幸福家庭”系列沙龙、节气亲子科普阅读等活动28场,开展家庭教育相关讲座8场、维权关爱服务33次。三是以民生实事增添巾帼温度。发动42家单位开展新一轮“两纲”监测统计,召集8个省级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试点社区开展培训,结合文明创建开展6场“巾帼与‘鲤’同行”志愿服务,纵深挖掘三新领域“近邻娘家”31家。 |
中青班学员(左3)参与征收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鲤城区委党校 供图 东南网10月26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年轻干部培养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近日,泉州市鲤城区组织第二十六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36名学员深入项目一线,进行实践锻炼。 据了解,为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按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鲤城区委组织部、鲤城区委党校创新中青班办班模式、增设实践课程,组织学员参与江南新区综合配套项目浮桥一期征收工作,让年轻干部在服务项目、服务群众的一线经受磨炼,在实践中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建立新功,锤炼干事创业本领。 入户动员、测量住宅面积、清点附属品、谈判签订协议……在为期两周的实践课程里,年轻干部们加入各征收工作小组,根据项目征收工作小组的安排,完成项目征收工作中的各项任务。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征收工作,我不仅学习了解具体的征收政策及工作流程,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方法。”鲤城区政府办人秘股负责人陈祥亮告诉记者,在一次清点附属品时,有位老人想要自己爬到屋顶去清点,存在一定危险,他与同组工作人员当即制止,主动帮其爬到屋顶清点附属品。当时老人很开心,这也有效推动后续征收工作的完成,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对于陈祥亮而言,此次实践学习非常充实,每天都会遇见新问题、学到新知识,回家后他会在脑子里进行总结复盘,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他在心得体会中也写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完成签约后,中青班学员将“已签约”的标签贴在门上。鲤城区委党校 供图 来自鲤城区城市管理局的李婉婷也深有同感,作为执法人员,她经常需要与市民群众打交道。“在平常工作中,我积累一些与群众沟通交流的经验,此次实践课程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检验机会。”李婉婷告诉记者,她也将“懂得换位思考”这个好习惯带到征收工作中。而随着身份的转变,她在征收工作小组学到很多新知识,她相信这次的实践经历对于后续撰写调研报告有很大的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学员在实践课程中遇见的问题,鲤城区委党校及时进行收集、分类,并在实践课程结束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其中,面对学员反馈较多关于“如何更好地与群众沟通”这一问题,将面向学员开设《提高沟通能力 巧做群众工作》这一堂课。 鲤城区委党校副校长苏文奕表示,此次增设实践课程是中青班办班模式的又一创新之举,也是培训内容实战化的一次有益探索,通过把学习理论与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推进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
领导嘉宾共同揭牌。鲤城区招商办 供图 东南网10月25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许培吟)近日,记者从鲤城区招商办获悉,华侨大学医学院药学实践基地、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产学研(示范)基地、华侨大学分子药物研究院教研实践基地在海丝智能医疗创新港正式揭牌。 据了解,三个基地由福建省集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集力生物)与华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合作建设。今后,三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务实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科技研发与生产制造相结合、学科链与产业链相对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益,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体系,为鲤城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当天,现场还举行专家聘任仪式,华侨大学医学院院长刁勇、福建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合焜、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高宏志获聘为集力生物指导专家,他们将通过产学互补、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更多难题,践行校企合作双向赋能,助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据介绍,集力生物于2022年入驻鲤城,在生物大分子浓缩、生物分离介质制备以及免疫分析方面拥有原创技术群,多项技术和产品可立即产业化。近年来,企业在鲤城投资建设集力生物产业项目,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5亿元,目前已在鲤城区组建基础制备分析技术和家用诊断技术团队以及实验室,后续计划自建生物医药工厂,以进一步培育蛋白质和外泌体等生物活性药物,以及涵盖传染病、肿瘤和重大慢性病的工业制备及家用即时诊断产业,组建特色鲜明的分子诊断大产业链,打造开放多元的“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生态。 此次三个基地的正式揭牌,标志着集力生物产业项目取得重要突破,企业与华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的产学研合作迈上新的台阶。项目投产后,预计5年内申请国际国内专利数量不少于10个,发表国内外学术文章不少于10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医学检验产品不少于20种,力争3年内获省级重点实验室认定,投产后第四年起,预计新增税收超500万元。 |
东南网10月23日讯 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鲤城区各级各部门紧扣主题主线,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主题教育扎实开展。 鲤城区委组织部组合党支部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鲤城区委组织部组合党支部采取“集+自+专”三学一体推进的方式,深耕细作理论学习“责任田”。一是挂图作战,集中学习走深走实。支部书记高度重视组合党支部理论学习工作,第一时间制定学习方案,通过明确分工、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等举措,推动组合党支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二是限时打卡,党员自学见行见效。及时制发理论自学计划表,为全体党员干部列出学习重点、明确完成时限,指派专人收集汇总阶段性自学心得体会,形成用制度抓落实的良好自学氛围,切实把“学思想 强党性”落到实处。三是资源共享,专题学习出新出彩。充分用好组合党支部内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理论学习载体。主动邀请鲤城区委党校老师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讲座,力求组合党支部理论学习拔高度、拓深度、磨细度。 鲤城区委宣传部组合党支部 鲤城区委宣传部组合党支部发挥职能作用,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一是强化新闻宣传质效。制定印发宣传工作方案,建立新闻线索征集制度,在鲤城新闻网、鲤城微事微信公众号等区属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制作推出系列主题图文、视频报道,并积极对外分发,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已发布鲤城主题教育相关新闻20余条。二是造浓社会宣传氛围。突出主题,合理布设宣传点位,共设置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28块,各类宣传栏、横幅海报、景观小品、灯杆旗等1000余处,持续造浓氛围。三是扎实开展理论学习。依托鲤城微事微信公众号设置“主题教育有声书”栏目,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主题教育学习材料;组织办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新思想微宣讲”示范宣讲(泉州鲤城专场),取得良好反响。 鲤城区卫健系统党委 鲤城区卫健系统党委围绕“学、寻、质、效”一体推进主题教育走实走深。一是围绕主题创新“学”。创新“大医习业”学习微平台,开展线上微宣讲32期。二是融入古城精心“寻”。开展“学习新思想,探寻古城中医药文化”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各街道挖掘古城中医药元素,探寻古城传统中医药文化。三是聚焦主业强调“质”。实施“走下去都是办法,让主题教育更接地气”行动,助力打造15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米”。四是结合实际突出“效”。全力推进医疗重点项目进度,举行全区医疗卫生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填补基层公立医疗机构空缺,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鲤城区教育系统党委 鲤城区教育系统党委落实三项措施真抓实干,靶向破题。一是突出党员引领。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师生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干部在推动发展、基层治理、服务群众中主动作为、担当有为。二是聚力破解难题。系统梳理群众反映问题以及工作短板,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方案,已梳理新老城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6个,明确整改措施13条。三是强化成果转化。大力实施优质教育资源过江战略,谋划推动6所老城区优质中小学校在江南新区设置分校,推动主题教育与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互促并进。 共青团鲤城区委 共青团鲤城区委聚焦“三力”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全线贯通”。一是学深悟透,分层分类激发内动力。持续深化“青年大学习”行动,依托“阳光有鲤”社工站、鲤城区校外少工委等平台授课,在团属各领域持续掀起学习热潮。二是学做结合,创新载体增强渗透力。开展招商幻灯片短视频制作比赛、鲤城“青年说”等活动,持续擦亮“福鲤桐声·‘鲤·响’青年宣讲小分队”等宣讲品牌。三是学以致用,示范带动增强影响力。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打造32支省、市、区重点项目及各行业青年突击队,开展“团旗在一线飘扬”“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青年成长成才的具体实践。 鲤城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 鲤城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落实五项举措,在主题教育中凝聚“银发力量”。一是强思想与夯基础双提升。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管理及组建力度,全区离退休党支部从原有的17个增加至45个。二是线上与线下双联动。通过线上推送学习内容、线下举办专题辅导讲座等方式,让老同志在主题教育中“不缺课”“不掉队”。三是宣传与引导双发力。充分利用各类载体深入宣传主题教育,拍摄主题宣传微视频,充分展示离退休干部党员的风采。四是理论学与实践用双结合。结合开展老年教育讲师团主题宣讲及摄影展等活动,引导离退休干部注重学习、发挥余热。五是为老服务与老有所为双促进。坚持把解决老同志关心关切的问题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完善志愿服务活动清单,建好用好“银发人才库”。 |
“最美文明瞬间”颁奖仪式。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东南网10月22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言传身教,敬老爱老由我做起》《文明城市 从“头”做起》《言传身教 薪火相传 爱心延续》……最近,泉州市鲤城区发布一批“最美文明瞬间”作品。作品中不仅有照片还有视频,但拍摄角度、拍摄手法却各不相同。 据了解,这些作品是由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委文明办、鲤城区文联、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单位征集而来的。“为了让文明实践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吸引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文明实践,今年8月份我们开展‘最美文明瞬间’征集评选活动,让市民群众以‘随手拍’的形式记录身边的文明瞬间,发现生活之美、文明之美。”鲤城区委文明办主任饶琨妮介绍道。 此次活动,共征集到视频和平面作品近150份,主办方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人气奖”12个,通过专业评委评选出“专业奖”6个。市民群众的镜头下有参与志愿服务、遵守交通规则的文明人,有友爱互助、尊敬师长的文明事,也有街面整洁、绿化美观的文明景。这些文明瞬间,让人观之心情舒畅、感受到文明之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作品《一人一盔,文明守规》。王唯佳 摄 来自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鲤城大队交警王唯佳提交的作品是《一人一盔,文明守规》,这是她利用进校园做活动间隙拍摄的,照片中她的同事正在帮一名小朋友戴头盔,告诉他们骑电动车戴头盔的重要性。“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能做‘一盔一带’文明交通习惯的践行者,骑电动车、摩托车时,主动佩戴安全头盔。”王唯佳告诉记者。 今年9岁的张莹如小朋友就读于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她提交的作品是《千古遗韵 传承有“鲤”》,其中有一张照片是泉州府文庙的一角,这是她和弟弟在参观府文庙时拍摄的。她知道府文庙是世遗景点之一,在参观时她发现府文庙很干净、被大家保护得很好,她觉得这也是一种文明。 饶琨妮表示,接下来,除了将“最美文明瞬间”作品进行展示外,鲤城区还将整合各类优质资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广泛深入开展丰富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拓宽文明实践“服务圈”,厚植文明沃土,为高质量建设“品质名城·现代都市”贡献力量。 作品《千古遗韵 传承有“鲤”》。张莹如 摄 |
市民向窗口工作人员送锦旗。鲤城区政务服务中心 供图 东南网10月22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胡斯琍)“工作人员不仅服务态度好,而且办事效率高。”近日,市民庄女士在泉州市鲤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综合窗口办理业务完后,随即拿出一面锦旗送到窗口相关负责人手中。 原来,今年5月份,庄女士曾到窗口咨询办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办学许可的相关业务,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相关政策,并主动添加微信线上指导其材料准备事宜。办理业务时,她选择现场做出符合申请材料和条件承诺、并提交《告知承诺书》,窗口当场作出行政审批决定,将原承诺时限(含专家评审)95个工作日提速为即办件。 无独有偶,市民周女士也对社会保障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提供的暖心服务赞不绝口,她的父亲由于卧病在床无法到银行和社保综窗办理社会保障卡及退休相关手续。了解完情况后,社会保障综合窗口业务负责人第一时间协调银行入户办卡事宜,并决定提供上门服务。 窗口工作人员与银行工作人员在参保人家中为老人提供了“一对一”咨询指导、材料准备、业务办理等帮办、上门办的全过程服务。办理过程中窗口工作人员还耐心解答老人提出的社保政策问题,并留下窗口服务热线,告知老人如果以后有任何困难需要帮助,可以随时联系。“谢谢你们专门跑一趟为我们办理退休,真是太方便太贴心了。”办理完业务,周女士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据了解,为打造“全速办”政务服务品牌,满足群众和企业办事需要,社会保障综合窗口不仅实行下班延时办、特殊对象上门办,还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通过网上办、掌上办实现高频事项“不跑路”“不见面”审批,不断提升窗口业务和审批办理方式,保障各项审批业务顺利衔接。 今年来,鲤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综合窗口办件量高达10万余件,群众对窗口服务好评连连,在窗口服务评价器上按“非常满意键”高达99%以上,特别是在涉及民生领域的审批事项上,办事的高效与服务的便捷让企业与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 |
活动现场。许培吟 摄 东南网10月20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庄绍宾)在重阳佳节即将来临之际,10月19日上午,鲤城区举办“银发建功新时代·共谋发展庆重阳”重阳节老干部祝寿活动,老干部们欢聚一堂、畅谈新变化,现场暖意融融。 看提线木偶表演、赏析梨园戏科步、与泉州花灯非遗传承人互动……活动现场,鲤城区委老干局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场,为老干部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非遗文化展示,品味世遗泉州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为了引导离退休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鲤城老年大学副校长、区桑榆宣讲小分队队长纪建强还结合主题教育讲述《离岗不离党 退休不褪色》15分钟“微党课”,让理论学习“活”起来,让主题教育“热”起来。 现场还发放“学思想、强党性、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心声卡,收集老同志意见建议和心得体会。“初心永不改,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愿我们党永葆本色、青春和活力,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退休干部黄绍芒在心声卡上写出自己的心愿。 此外,老干部们还围绕“活古城”“战江南”主题对鲤城区创建“世遗典范城”“中央创新区”等畅所欲言。他们纷纷表示,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鲤城发展,为鲤城发展建言献策。 鲤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才贵代表鲤城区委、区政府向老领导、老干部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并向他们汇报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希望各位老干部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鲤城发展,充分运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为鲤城多思良策、多提意见、多谏诤言,为建设“品质名城·现代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
高层次人才实地走访参观。鲤城区委人才办 供图 东南网10月19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梁桂玲)人才兴医,人才强卫!为纵深推进人才“港湾计划”,加强与卫生健康人才的沟通交流,助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10月18日上午,鲤城区“关爱医务人才 助力健康中国”卫生健康领域高层次人才交流会在泉州海天工业园区举办。 高层次人才一行实地参观海天轻纺国家实验室、医纺展厅,了解“材料研发—面料织造—面料染整—成衣加工”产业链过程,听取CoolDry®吸湿速干系列、Corntec®生物质绿色环保(PTT)系列等功能性面料产品介绍,感受“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模式下的探索和创新。 “通过这次交流,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还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鲤城区医疗领域高层次人才林专红说,希望鲤城区能够经常举办这样的人才活动,为我们搭建沟通交流、施展才能的空间和平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签约仪式。鲤城区委人才办 供图 为落实“涌泉行动”,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平台资源,现场还举行鲤城区校园引才工作站签约仪式。未来,泉州医高专团委、鲤城团区委双方将通过“扬帆计划”企业实习项目、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与中学生共成长计划、主题教育实践体验计划等多个合作项目实现工作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融合。 活动还邀请了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吕国荣为大家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爱医务人才助力健康中国》专题辅导讲座。 下一步,鲤城区将持续聚焦激活卫生健康人才“蓄水池”,开展精准招才引智活动,以人才引进和培育为切入点,不断优化医疗健康人才队伍结构,聚焦人才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为加速推进健康鲤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
东南网10月18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黄凯杰)“妈妈,我们住的这栋楼有一个新名字啦!”这几天,家住临江街道聚宝社区聚宝新城小区的居民颜女士带着女儿出入小区时,女儿突然地跟她分享了“新发现”。这时,颜女士这才注意到其居住的楼栋多了一块“聚礼楼”铭牌,“名字还挺好听的,感觉很有文化底蕴。” 其实,不仅是颜女士家所在的楼栋,聚宝新城其余楼栋也都加挂了“新名字”。近期,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住建局联合临江街道推进老旧小区加挂传统文化楼栋名活动,选取聚宝社区聚宝新城小区和溪亭社区中山花园两个小区作为首批试点。 聚礼楼。李莹 摄 以“仁义礼智信”为名 让聚宝有“新”宝 临江街道城南片区的青龙巷、聚宝街素有“金青龙、银聚宝”之美誉,聚宝新城就坐落于聚宝街,建成投用已有30余年,目前共有5栋楼、住户430户。以往,该小区的5栋楼分别以英文字母ABCDE来命名,自活动启动以来,社区结合小区实际,联合业委会与物业,集思广益共同商议楼栋新名字。 “新楼栋名不仅要符合实际情况,也要具有文化底蕴,让聚宝有‘新’宝,此宝非金银珠宝,而应该是品德之宝、文明之宝。”聚宝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志雄表示,经过广泛讨论,大家一致觉得,“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五个字正好与小区五栋楼对应,便决定以此命名,分别命名为聚仁楼、聚义楼、聚礼楼、聚智楼、聚信楼。 如今,走进小区内,抬头就可以看到每栋楼墙面上张贴着一块崭新的铭牌,铭牌设计融入东西塔、燕尾脊等泉州元素,上面不仅印有小区名称和新楼栋名,还附带了原本的楼栋英文字母,新旧名称并存,充分考虑居民日常生活过渡。“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导居民争当‘有仁、有义、有礼、有智、有信’之人,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陈志雄表示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桃月楼。李莹 摄 以“花月”为名 助推古城文化复兴 柳月楼、杏月楼、桃月楼、梅月楼……而在另一个试点小区——临江街道溪亭社区中山花园内,一个个新名称已悄然出现在楼栋墙面上,虽然简单,读来却古韵十足。“有特色、有诗意!”居民郭先生在小区居住了20多年,他觉得每栋楼的新名字不仅好听优雅,而且寓意美好,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据了解,中山花园小区于上世纪90年代建成投用,共有10栋楼、住户330户。小区每栋楼原本只是以数字编号为名。经过业委会和物业多次谈论,大家都觉得中山花园既然以“花园”为名,可选取传统十二月令花为楼栋命名。最终,中山花园选取了柳花、杏花、桃花、梅花、蒲花、荷花、兰花、桂花、菊花、芙蓉等10种花卉,对应命名为柳月楼、杏月楼等。 “我们还对铭牌版式、尺寸、形状及字体进行统一设计,融入刺桐花这一泉州元素,以此彰显古城特色。”溪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友祥表示,接下来,社区也将结合传统文化打造楼栋文化,传承优秀邻里文化,助力古城文化复兴。 鲤城区社科联主席吴湘霖表示,推动老旧小区加挂文化楼栋名活动是鲤城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举措之一,新的文化楼栋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具文化底蕴,能赋予小区楼栋烟火气息、文化内涵、德育功能等时代价值,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
签约仪式。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东南网10月17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今天下午,鲤城区开元街道党工委与泉州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举行党建签约仪式。 据了解,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开元街道党工委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主动搭建与学校的共建平台,画好党建共建同心圆,系好融合发展同心结,凝聚资源互通同心力,共同谱写党建共建新篇章。 此次共建以“创建和谐校园,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主阵地,以服务地方活动为平台,共建双方资源共享、事务共理、活动共办,形成校地工作合力,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学校教学水平,促进学校和街道共同发展。 签约仪式现场,除了开元街道党工委、泉州市实验小学的党员代表参加外,还有来自鲤城区发改综合系统党委、福建省亿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鲤城区营销中心等单位以及部分社区党员代表也一同参加。 “除了与泉州市实验小学进行共建外,近年来,我们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与辖区内多家企业、学校进行共建,形成了‘校地企共合作,邻里一家亲’的良好和谐氛围。此次邀请与我们街道共建的相关单位、企业党员代表一同见证签约仪式,希望能进一步发挥街道纽带作用,为今后推动校地企优势资源整合、构建党建共建朋友圈打下良好基础。”开元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庄冬梅介绍道。 签约仪式结束后,开元街道党工委举办共建单位首场主题教育专题辅导,并邀请鲤城区委党校副校长苏文奕进行现场授课。 接下去,开元街道党工委将进一步创新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在共建中加强联系,推进党建资源互通,发挥力量协同,形成党建业务相融互促的新格局,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
启动仪式。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东南网10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今天下午,泉州市鲤城区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暨新型婚育文明公约发布仪式在泉州市工人文化宫举行。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委文明办、泉州市工人文化宫、鲤城区文联、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鲤城区计划生育协会、鲤中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旨在宣传新型婚育文化,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扫码收听《新型婚育文明公约》 “婚姻自由呣买卖,男大当婚女当嫁。免除彩礼废旧例,喜事简办无相怪。夫妻恩爱生宝贝,二孩三孩不嫌济……”活动现场,市民群众拿出手机扫码收听《新型婚育文明公约》,朗朗上口的闽南语,让不少人感觉到非常熟悉、亲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来自鲤城区的志愿者代表上台宣读《婚育新风倡议书》,倡导大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和生育观,以实际行动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促进泉州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此次活动倡导婚育新风理念,接下去,我们也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社区居民学习了解《新型婚育文明公约》《婚育新风倡议书》,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环境。”清正社区党委书记吴晶表示。 答嘴鼓《着听老人话》。李淑媚 摄 有趣的方言小品、曲调悠扬的南音表演、诙谐风趣的答嘴鼓表演……主办方精心准备了多个节目,让市民群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来自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林紫烨同学带来的答嘴鼓《着听老人话》还曾荣获第五届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少儿大赛二等奖,该作品由一人分饰两角,用闽南俗语演绎小女孩听老婆婆讲述做人、做事、明道理的故事,传递出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下一步,鲤城区将充分发挥世遗古城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深入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发动群众创作形式灵活、易于传唱的“闽南四句”“三句半”、快板、说唱短视频、闽南童谣等文艺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新型婚育文化,推动新型婚育文化走向基层群众、走进千家万户,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义诊服务。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义剪服务。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
各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全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文旅融合的创意水平和创新活力。特举办以“世遗泉州 古城有‘鲤’”为主题的2023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旅游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 现将相关情况通知如下,通知可登录中国旅游教育网(www.cteweb.cn)查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 厦门大学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 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学生处 厦门大学教务处 厦门大学团委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人才办 泉州市鲤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泉州鲤城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北京行云座艺术画廊 二、时间地点 预报名日期: 即日起至2023年10月30日 初赛作品提交日期: 2023年10月31日至2023年11月23日23:59 初赛成绩公布: 2023年12月3日(拟) 版权登记期: 2023年12月10日(拟) 决赛日期: 2023年12月17日(拟) 决赛地点: 具体地点待决赛通知时公布 三、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秉承前五届大赛的创新精神,聚焦“世遗泉州 古城有‘鲤’”,围绕泉州世遗旅拍服饰进行主题设计。 大赛旨在推行旅游文创理念,提升文旅融合创意水平,推动泉州世遗文化的保护和推广,挖掘世遗价值,提高世遗传播水平。并希望通过旅游创意设计大赛,为我国高校旅游创新人才的发展提供实践与交流平台,挖掘高校优秀的旅游创意人才与创意作品,提升高校学子创意与市场对接的能力,为全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人才和创意支持。 四、参赛要求 (一)团队要求 1.参赛范围 全国各大高校在校生(含高职、本科和研究生,不限学历、不限专业、不限年级) 2.报名形式 组队参赛,每队由3-5名学生组成,指导老师不超过3人,不可跨校组队。 每位同学只能报名一个参赛队伍。 (二)主题要求 本次设计大赛的主题是“世遗泉州 古城有‘鲤’”。 (三)作品要求 本次大赛以大赛主题进行设计,鼓励参赛团队突破传统和固有思维,增加新颖的元素。 在初赛阶段,每支参赛队伍都需要提交一份“设计作品方案”,格式为PPT、PDF或WORD格式,不限篇幅。 创意设计方案应至少包括以下两个部分内容: 1.方案应使用文字介绍本次的设计背景、设计理念、创新之处、创意来源、及计划如何进行推广应用等信息。 2.方案鼓励图片展示、效果图与视频展示,呈现设计整体色彩、形式、风格,并注明希望使用的材质。 (四)品类设定及评分构成 1.设计品类 世遗旅拍服饰设计 以泉州鲤城古城区域为拍摄背景,为游客设计泉州特色的拍摄服饰。(服装材质尽量选择常见、可量产为佳) 2.初赛评分构成 (1)主题特色:40% (2)作品创意:25% (3)市场应用:35%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大赛不接受参与过其他比赛的获奖作品。获奖作品版权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有权将优秀奖及以上的获奖作品生产和商业化。严禁抄袭、模仿、拷贝他人的作品,严禁采用人工智能生成式作品,一经查出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如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参赛者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五、赛事流程 (一)预报名 时间:即日起-10月30日 参赛团队以“预报名+学校+队名”为标题,将以下信息发送至组委会邮箱。邮箱地址:tourism@xmu.edu.cn。 (二)初赛作品提交 时间:10月31日-11月23日23:59 参赛团队需再次发送确认的报名表格和参赛作品文档,并以“初赛+学校+队名”为标题,发送至组委会邮箱。邮箱地址:tourism@xmu.edu.cn。 注:提交作品时可修改一次作品名称,此次提交后作品名称不得再次更改! (三)决赛名单公布 大赛组委会拟在12月3日左右公布决赛队伍名单,具体时间以公布为准。 (四)决赛 时间:拟定于12月17日,具体时间以决赛通知为准。 地点:具体地点待决赛通知时公布。 方式:拟8分钟现场展示+ 6分钟现场答辩,具体详见决赛通知。 经专业评委初赛筛选后,将拟遴选出15支队伍获得进入决赛资格。大赛组委会将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通知参赛队伍。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需自行承担交通费用,主办方提供决赛当日午餐及当晚住宿报销(250元/人以内进行报销)。 获得决赛资格的团队需提交“作品版权转让书”、团队风采视频,并需要运用PPT等方式(包括视频等其他方式)进行现场展示。每队展示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团队展示完毕,进行答辩环节,答辩时间6分钟以内。 六、奖项设置 1.决赛通过现场展示和答辩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评选出以下奖项并颁发证书: 特等奖:1支/奖金30,000元 一等奖:2支/奖金20,000元 二等奖:4支/奖金10,000元 三等奖:8支/奖金5,000元 2.除进入决赛的15支队伍外,大赛还将评选出优秀奖35支,每个团队奖金1500元,并颁发证书。 上述金额为税前(个税由参赛者承担),优秀奖团队不进入决赛展示环节。 七、其他事项 1.大赛不收取报名费。 2.在赛事期间,如需要前往泉州鲤城去进行调研,可以前往古城定点接待处,出示参赛证明,享受相关民宿学生优惠价等相关政策。 3.入围决赛名单和决赛通知将在大赛指定网站及公众号发布。其他未尽事宜及变动情况以具体通知为准。 4.大赛指定官网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www.cteweb.cn 厦门大学:https://www.xmu.edu.cn/ 5.大赛指定微信公众号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 (厦大旅游系andMTA) 6.联系方式 陈老师:0592-2185512 官方邮箱:tourism@xmu.edu.cn 附件一: 全国大学生旅游设计大赛往届大赛情况 全国大学生旅游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始办于2018年,由北京行云座艺术基金发起,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大赛旨在提升文旅融合创意水平,为我国高校旅游创新人才的发展提供实践与交流平台,挖掘高校优秀的旅游创意人才与创意作品,为全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人才和创意支持。 “2018年第一届厦门旅游纪念品全国大学生创意大赛”以“厦门旅游纪念品”为主题,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 “2019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旅游设计大赛”以“海洋旅游”为主题,影响力更加巨大:共有52所高校参与,166支队伍报名,收到122份参赛作品。 “2020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旅游设计大赛”以“香”村旅游纪念品为主题进行设计,在“海峡两岸文博会”上进行决赛和颁奖。 “2021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大赛”聚焦“旅游·乡村振兴”,247支队伍报名参加,共收到74所高校的141份作品。作品来自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州、1个直辖市。作品覆盖面广,更助推了全国乡村振兴的步伐。 “202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大赛”聚焦“世界瓷都 自在德化”,共有全国199所高校、650支队伍报名参加,提交420份参赛作品,全国各大高校踊跃报名和关注,有力推动了泉州德化陶瓷文旅产业发展。 附件二: 泉州世遗文化介绍 关注相关公众号查看 (鲤城文旅之声) (鲤城微事) (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鲤城文投) |
东南网10月15日报道(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刘世垚)当前,福建各地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自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泉州市鲤城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全面落实重点措施,以“三精”促“三实”,持续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精心组织 学深悟透下实功 “我们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鲤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竞芳介绍道。 据了解,鲤城区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并科学制定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计划,建立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理论学习清单,明确学习内容、时间安排。截至目前,已举办读书班1次、理论中心组学习9次、专题研讨7次,全体领导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引领全区党员干部层层跟进、层层深入。 “我们还推动千堂党课、千场微宣讲进邻里、进车间,通过不同形式开展宣讲活动。”陈竞芳说,鲤城区充分利用世遗文化资源优势,谋划12个特色现场教学点、11门特色学习课程、10个特色实践活动,依托鲤城12个代表性文化遗产建筑,摄制“精品党课”《铸魂·立信·凝心》,在彰显“鲤城味”中推动理论学习提质增效。 精细施策 细照笃行出实招 此次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鲤城区通过细化目标任务要求,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一体推进调查研究、推动发展等重点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座谈访谈、随机走访、复盘分析……一段时间以来,在围绕鲤城区委“活古城”“战江南”战略部署下,党员干部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调研,做好“打造‘世遗典范’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机制研究”等28个区级重点调研课题。在“鲤承未来”培训班学习的新录用干部也在导师的带领下,围绕城建规划、社会管理等不同方向开展课题调查研究,他们“奔着问题去”也“奔着解决问题去”。 此外,鲤城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多网合一、一网统管”全领域治理模式,深化社会治理联合指挥中心和“一网统管”智慧平台建设,化解基层矛盾纠纷287起;依托“党建+”邻里中心,打造“邻里联络点”等议事载体,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场数13场,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7个,采取“点题整治”等做法,提出改进工作办法举措42条。 精准发力 赋能发展求实效 值得一提的是,鲤城区坚持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贯通起来,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在中秋节、国庆节期间,鲤城区精心策划“品味世遗,遇见鲤好”系列文旅活动,推出“掌上游博物馆”和“AI智能讲解”小程序,一批旅游住宿载体重点项目开竣工、6个酒店民宿项目建成投用,闽疆、闽藏、闽宁桐悦等3个特色展馆国庆节前正式投入运营。全区共接待旅游人数121.2万人次,同比增长139.7%,实现旅游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43.2%。 古城文旅火出圈,江南新区的建设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江南新区综合配套项目浮桥一期征收工作启动,鲤城区延续“大兵团作战”方式,抽调240余名干部,全面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快推项目的澎湃热潮;繁荣大道(笋江-内环路段)全线通车,打通滨江宜居宜业宜商新城建设、构筑泉州中心城区产城人融合发展新样板的交通主动脉;园区标准化项目加快推进,5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8.4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9.6%,鲤城高新区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十,获省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奖励。 |
学生晒出自己的”光盘“。学校 供图 东南网10月14日报道(本网记者 施远圻)晒晒小”光盘“、绘制米粒成长记、巧用剩饭做美食……最近,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完成实践作业中,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践行“光盘”行动。 据了解,今年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为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该校开展不负“食”光节粮行动。“此次活动以布置实践作业的形式开展,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特点布置不同任务,且每项任务涵盖了不同学科的知识,让孩子们学会珍惜粮食的同时也能学习不同学科知识。”学校校长曾凤蓉介绍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布置实践作业 引导学生节约粮食 今年11岁的郑奕涵同学就读该校五年级,他们年段作业为《自食其“粒”——翻滚吧大米》,即用饭桌上的剩饭进行再加工,制作成一道美食,并用图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制作美食的全过程。 “以前在劳动课上,老师有教我们用剩饭做寿司、炒饭,我喜欢尝试做不一样的食物,所以这次实践作业我通过网络学习制作了米饭锅巴,看到自己做的食物被‘一扫而空’,我感觉非常开心。”郑奕涵告诉记者,这项实践作业也帮助她掌握了一项节约粮食的好方法,她也将自己所学分享给小伙伴。 学生动手完成实践作业。学校 供图 四年级苏淮茹同学的实践作业是通过思维导图、绘画图解的方式记录米粒成长记。从小她就知道饭桌上的粮食来之不易,是由农民伯伯辛苦种植而来的,通过这次完成作业,她才知道从一颗种子变成一碗米饭需要经过10道工序。喜欢画画的她,用心地将米粒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绘制出来,并写下对自己的要求。 “虽然我喜欢画画,但是我画完10道工序后我还是觉得有点难,可想而知米饭上桌有多来之不易,我们更要珍惜粮食。”苏淮茹讲出了心中的感悟,在家里她也会做好姐姐的榜样,告诉妹妹要珍惜粮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家校共同发力 引导孩子践行“光盘”行动 “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对于孩子们而言每一次用餐都是习惯养成的最佳课堂。长期以来,我们也号召家长在家里要做好榜样,与孩子一起践行‘光盘’行动,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曾凤蓉告诉记者,而对于有参加学校午托服务的学生,陪餐的值班教师在用餐后,更是主动向学生亮出自己的“光盘”,以此引导、教育他们节约粮食。 今年9岁的蒋晨露同学在家校共育下,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的好习惯。“吃饭时看到爸爸妈妈与老师都能‘光盘’,在他们的影响下,‘光盘’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了,吃完饭如果发现自己碗里还有食物,我反而会觉得不适应。”蒋晨露告诉记者。 家长拍照并制作孩子餐前、餐后对比图。学校 供图 身教胜于言传!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家长与老师们以身作则,践行“光盘行动”,教育孩子们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而真正促进孩子们逐步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鲤城区委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陈丽蓉表示,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充分发挥好文明校园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活动让孩子们树立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观念,并引导家长带动孩子共同践行勤俭节约理念,培养厉行节约良好习惯,有利于推广文明用餐,传递文明新“食”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