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暨泉州市新媒体老区、苏区采风行活动在惠安正式启动。接下来,采风行活动还将走进永春、德化等地,通过形式多样的融媒体产品,积极推介当地农特产品、旅游资源、产业政策,助力脱贫攻坚。
惠安辋川镇革命老区村峰南村,当地迎来果蔬大丰收。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12月19日讯(本网记者 林杰 陈培源 林婕 实习生 林晶颖)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围绕脱贫攻坚中心任务,讲好“泉州脱贫攻坚”故事,近期,泉州市开展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新媒体老区、苏区采风行活动。本次活动由泉州市委网信办、各有关县委宣传部、东南网泉州站联合主办,各新媒体参与。 活动期间,采风组一行走进惠安、永春、德化3个县10余个采访点,深入革命老区、苏区,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报道当地脱贫攻坚事迹,以听介绍、看变化的形式展现人民群众共建全面小康、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永春蓬壶镇仙岭村枇杷基地,刚长出的枇杷幼果。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干群合力 产业富村 宽敞笔直的水泥道路修到了家门口,一栋栋红砖白墙的楼房拔地而起,三五成群的村民在绿色田野采摘新鲜果蔬……走进惠安辋川镇革命老区村峰南村,一幅乡村美、产业富的景象映入眼帘。 据介绍,峰南村是惠安较早建立党组织的革命老区之一,地下党领导人蓝飞鹤、陈平山、何邦基曾在当地发动群众,坚持地下革命斗争,为惠安人民革命事业作出贡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峰南村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积极探索、开拓前进,如今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老区村底子薄、基础弱,如今依托当地农业生态优势,与当地及周边的多个现代农业农场充分互动,培养种植大户和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带动农户稳粮增收的重要途径。”峰南村党支部书记何丽凤说,结合政策帮扶,通过医疗教育、社会资助、住房修缮等措施进行帮扶,全村25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今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永春蓬壶镇仙岭村党支部书记苏天恭,扎根农村一线20余年,带领全村3000多名群众,培育“一花一果一文化”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把昔日的穷山沟变成如今的“美丽乡村”。 “仙岭的早钟6号枇杷香甜可口,果肉细腻,汁水充盈,有开春第一果的美誉。”在仙岭村九九科技文化园展厅,苏天恭介绍,当地早年引进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联手创办公司,率先引种推广“早钟6号”枇杷基地1000亩,带动周边乡镇扩种枇杷新品种,成为村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渠道。 如今,在每年3、4月份的开春季节,漫山遍野的枇杷树,把仙岭这个小村庄装饰得“银装素裹”,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除了建设枇杷基地,仙岭村还整合资源,立足村情,建设300亩仙岭八桂园和30亩桂花广场,桂花产业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立足特色农业、完善配套设施、打造文化生态旅游新农村。”苏天恭说,仙岭村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整合生成了总投资2820万元的仙岭村桂花文化广场、科技文化园区、党建文化基地、沈家大院文化书院、综合服务场、老年活动中心、文旅服务中心等项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在德化水口镇丘坂村黄金蜜柚种植基地,黄澄澄的黄金蜜柚吸引大家围观拍照。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合作社示范 带动就业 活动期间,采风组走进德化水口镇丘坂村黄金蜜柚种植基地时,恰逢当地蜜柚进入成熟期,满山的果树,随处可见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沉甸甸、黄澄澄的黄金蜜柚。 “一棵树可以采40斤左右,现已进入采摘阶段,采摘时间可以持续3个月。”丘坂村村主任黄永泉介绍,2011年,德化县岱仙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丘坂村流转土地种植黄金蜜柚,2016年开始出产,当年产出鲜果40万斤,产值达近百万元。近两年来,合作社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包括贫困户共18户,发展种植黄金蜜柚种植面积100多亩,目前全村种植规模达250多亩。 同样地,坐落于水口镇湖坂村的湖心岛种养专业合作社也成为当地产业脱贫示范基地。合作社成立9年来,吸引社员106户,大部分来自当地村民,基地面积达650多亩,主要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山茶油、黄花远志、木头香菇、竹荪、百香果、灵芝等。工作人员黄月宝介绍,合作社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精准扶贫机制,有效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已辐射带动6户贫困户19人发展金线莲、竹荪、百香果等林下种植产业,每户可增加年收入1.5万元。此前,共有20多名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每人每天都可以获得100-150元不等工资报酬,现已全部脱贫。 在永春石鼓镇浯江村桐山产业园施工现场,利用荒地开发的工地上如火如荼,工人们忙着平整场地,不久之后这里将种上葡萄、百香果、佛手瓜等果蔬。据介绍,浯江村是革命老区村,村民收入来源以种植业、务工为主,目前通过流转土地,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种植各类果蔬,已形成麻竹和果蔬两大支柱产业。 “因地制宜,通过合作社的带动,把原本的荒地变成老区人民致富的聚宝盆。”石鼓镇党委副书记、吾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许晓衿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惠安农场设立田间党校,定期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图为直播带货教学现场。林培山 摄 电商兴农 助力增收 此次活动,主办方还精心组织了脱贫攻坚成果暨农特产品展直播活动,东南网直播团队通过镜头向广大网友推介惠安好货。小岞鱿鱼母、香水莲花茶、火龙果花、龙眼干……现场展示展销全县各地的名特优产品、农业龙头企业和文旅产品,并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形式与网友“见面”,让现场的采风组人员赞不绝口。 据了解,结合脱贫攻坚主题,惠安今年来多次组织举办革命老区农特产品展,通过网络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多种宣传形式,让当地优质农产品被更多商家、市民知晓,推动品牌农产品与城乡市场对接,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度、美誉度。 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新模式,对于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今年4月份,永春吾江村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引进乡贤创办“乡愁到家”电商平台,以永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突出打造精品、特色品牌,并建设果蔬交易中心,培育壮大农业企业等。目前,该平台与 20 多家合作社签约合作,拓展销售新渠道,有效实现增产增收。 此外,“技术扶贫”也让采风组一行印象深刻。永春石鼓镇吾江村的康绿隆果蔬有限公司被县农业局确定为“雨露计划”实训基地,公司采取“技术扶贫”方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贫困群众可选择在公司基地进行务工提升生产技术,也可选择在家自行发展生产,公司派出技术员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并收购农产品。在公司示范带动下,石鼓镇周边村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大棚30多亩,从事蔬菜种植。 “革命老区的历史让人感动,老区村民的新生活更让人欣喜。看到老区村美丽干净的环境和文明和谐的村民生活,让大家深深感受到基层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辛勤付出和拼搏精神。”采风组成员们纷纷赞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永春石鼓镇吾江村结合特色农业开发文创产品。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德化享有“中国油茶之乡”美誉,图为正在晾晒的油茶籽。陈志明 供图 |
仙岭村文化广场设立的白鹤拳雕像。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武术专业班学生进行白鹤拳表演。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东南网12月7日讯(本网记者 林杰 实习生 林晶颖)比划白鹤拳招式的小沙弥石雕,围墙涂鸦上白鹤拳拳谱人物图案,一群青少年整齐划一练习着白鹤拳……近日,泉州市新媒体人员一行走进永春蓬壶镇仙岭村中华农民体育学园,实地感受博大精深的白鹤拳文化。 “我们这个班级有30余人,是五年制大专班,今年他们是第二年。”在学园广场课外练习场,李老师向记者介绍,学校的学生来自泉州各县市区,还有部分来自港澳台,学生毕业之后可以从事体育老师、健身教练或者经营武馆等。 据介绍,中华农民体育学园于2006年建设成立,总面积3155平方米,是泉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和永春白鹤拳武术培训基地。2014年4月,为传承发展国家级非遗白鹤拳,永春县在此开办永春职专白鹤拳相关专业。2016年春季,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训练(白鹤拳)专业班正式招生。现有在校生130余人,学校文化课老师来自永春职专,武术教练则来自永春白鹤拳各武术(馆)协会地专业师傅及院校优秀毕业生。 “我村联合省体育职业学院、永春职业中专学校创办白鹤拳教学点,面向全省招生,成为村办大学的典范。希望能够通过校地联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鹤拳的传承,推进我们生态旅游村建设。”仙岭村党支部书记苏天恭说。 |
仙岭村枇杷基地,刚长出的枇杷幼果。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东南网12月5日讯(本网记者 林杰 实习生 林晶颖)12月4日,由泉州市委网信办、永春县委宣传部、东南网泉州站联合主办,各新媒体参与的“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新媒体行活动走进永春,感悟老区村精神,见证新农村变化。 发展特色农业 九九科技文化园、农民体育学园、枇杷大观园、桂花园……入冬后的蓬壶镇仙岭村,这里依然绿树成荫,果树、花卉四季常青,一片生机盎然景象。 “仙岭的早钟6号枇杷香甜可口,果肉细腻,汁水充盈,有开春第一果的美誉。”在九九科技文化园展厅,仙岭村党支部书记苏天恭介绍,当地早年引进全省农业龙头企业“万马集团”联手创办“永特公司”,率先引种推广“早钟6号”枇杷基地1000亩,带动周边乡镇扩种枇杷新品种,成为村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渠道。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的仙岭村共种植早钟六号枇杷1850多亩,产量500多吨,产值460万元。如今,在每年3、4月份的开春季节,漫山遍野的枇杷树,把仙岭这个小村庄装饰得“银装素裹”,整个村庄都沉浸在孕育与收获的喜悦之中。 家家户户种枇杷,实现户户有桂花。除了建设枇杷基地,仙岭村还整合资源,立足村情,建设300亩仙岭八桂园和30亩桂花广场,截至2019年8月,仙岭村桂花种植面积已达300多亩,苗木12万株,苗圃100多万株,主要种植金桂、银桂、四季桂、月桂、朱砂桂、结子桂、状元红、贵妃红等名优品种,桂花产业已成为仙岭村增加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扎根基层二十余载的苏天恭日前刚获评新一届全国劳动模范,过去的二十年他和全村群众并肩奋战,持续发展特色产业,换来村庄翻天覆地的巨变,绘就美丽乡村升级版的生动画卷。 “立足特色农业、完善配套设施、打造文化生态旅游新农村。”苏天恭说,作为革命老区村,该村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整合生成了总投资2820万元的仙岭村桂花文化广场、科技文化园区、党建文化基地、沈家大院文化书院、综合服务场、老年活动中心、文旅服务中心、村庄美化、生态流域景观带等项目。目前,各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高伟民深耕农业种植技术二十余年。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培育健康农业 “乡愁到家”电商园是石鼓镇吾江村今年4月份引进的农业电商平台,目的是整合当地特色农产品优势,打造精品,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合作,通过电商渠道,有效拓展增长增收问题。 “我们的宗旨就是提供最优质、最健康的食品,价格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打造安全放心的果蔬产品,我觉得我们村完全有这个条件。”乡愁到家”电商园负责人林伟忠是近年来返乡创业大潮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公司的未来是打造出一个具有永春特色的农产品供应链平台,让了让消费者放心食用产品,“乡愁到家”的每份果蔬食品都会打印上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了解到该食品的生产流程。如今,周边乡镇有20几家合作社和“乡愁到家”建立了合作关系。 康绿隆果蔬有限公司位于吾江村,公司负责人高伟民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聊到生态农业,他也是三句不离“健康”两字。 “平时要注意大棚轮休、高温杀菌、土壤改良、温湿度调控等等,让蔬菜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种出来的蔬果口感好,关键是达到健康无公害。”从事农业种植几十年的高伟民,坚持秉持“科技兴企”意识,学习引进国内外设施果蔬先进技术,摸索出优化适宜本地设施大棚的种植方式,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康绿隆公司目前以果蔬、食用菌栽培为主,现有设施大棚7万平方米,其中果蔬生产面积4万平方米,年产果蔬500多吨,食用菌生产面积3万平方米,年产鲜菇400多吨。在公司示范带动下,石鼓镇周边村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大棚30多亩,从事蔬菜种植。 近年来,康绿隆果蔬有限公司石鼓基地被县农业局确定为“雨露计划”实训基地,公司的高伟民、曾仲明等两位同志被聘为“雨露计划”授课老师,公司采取“技术扶贫”方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而且贫困群众可选择在公司基地进行务工提升生产技术,也可选择在家自行发展生产,公司派出技术员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并收购农产品。 “老区结合扶贫开发工作,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村民的收入逐渐以种植业、务工为主,已形成麻竹和蔬菜两大支柱产业。”石鼓镇党委副书记、吾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许晓衿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吾江村结合特色农业开发文创产品。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吾江村利用荒地开发的农业产业园,这里将种上葡萄、百香果、佛手瓜等果蔬。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
视频来源:东南网 黄澄澄的黄金蜜柚吸引大家围观拍照。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东南网11月28日讯(本网记者 林杰 陈培源)11月27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泉州市新媒体行活动走进德化县水口镇。 合作社示范带动 村民发展蜜柚事业 当天上午,采风组一行来到水口镇丘坂村黄金蜜柚种植基地,此时恰逢当地蜜柚进入成熟期,满山的果树,随处可见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沉甸甸、黄澄澄的黄金蜜柚。 “一棵树可以采40斤左右,现已进入采摘阶段,采摘时间可以持续3个月。”丘坂村村主任黄永泉说,2011年德化县岱仙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丘坂村流转土地种植黄金蜜柚,2016年开始出产,当年产出鲜果40万斤,产值达近百万元。 据介绍,近两年来,岱仙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包括贫困户共18户,发展种植黄金蜜柚种植面积100多亩,目前全村种植规模达250多亩。得益于当地良好的水土环境,蜜柚产量每年逐渐增加,预计今年的黄金蜜柚产量可达200多万斤。 如今,丘坂村还依托周边优良的生态环境,在柚子丰收的季节举办黄金蜜柚采摘节活动,吸引游客们走进种植基地,体验自助采摘的无限乐趣。 “通过种植黄金蜜柚有力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让种植黄金蜜柚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新引擎’。”水口镇政府有关人员说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湖心岛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发的林下种植基地。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建基地发展产业 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当天,采风组还走访了水口镇湖坂村湖心岛种养专业合作社,这里是当地产业脱贫示范基地。据介绍,合作社已成立9年,现有社员106户,大部分来自当地村民,基地面积达650多亩,主要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山茶油、黄花远志、木头香菇、竹荪、百香果、灵芝等。 合作社工作人员黄月宝介绍,合作社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精准扶贫机制,有效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已辐射带动6户贫困户19人发展金线莲、竹荪、百香果等林下种植产业,每户可增加年收入1.5万元。 据悉,2018年以来,共有20多名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每人每天都可以获得100-150元不等工资报酬,现已全部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湖坂村湖心岛周边青山绿水,诗意风光,一座座白墙黑瓦极具特色的“戴云山筑”沿溪而立,环境优美,风景如画。基于天然的地理优势,湖心岛种养合作社积极探索“旅游+林业+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引领分散群众抱团发展林下经济,逐步形成“建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增效之路,辐射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委网信办、德化县委宣传部、东南网泉州站联合主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泉州市新媒体行活动主要是围绕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典型案例、先进事迹,讲好“泉州脱贫攻坚”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体验自助采摘的乐趣。陈志明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采风组向丘坂村主任黄永泉(左)了解种植基地情况。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采风组人员了解山茶油籽种植。1斤山茶籽能压榨约2两山茶油。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德化享有“中国油茶之乡”美誉,图为正在晾晒的油茶籽。陈志明 供图 |
村民用秋天的收获拼出“脱贫攻坚”大圆盘。新华网 王雄 摄 10月16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泉州市新媒体联盟老区、苏区采风行活动在惠安县启动。 据介绍,本次采风行活动将走进惠安、永春、德化等地的革命老区,围绕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开展采风调研,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报道,讲好“泉州脱贫攻坚”故事。此外,各媒体还将通过形式多样的融媒体产品,积极推介当地农特产品、旅游资源、产业政策,助力脱贫攻坚。 当天上午,主办方组织了“脱贫攻坚成果暨农特产品展”直播活动,通过镜头向广大网友推介惠安好货,分享当地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随后,采风组一行来到惠安县辋川镇革命老区村峰南村,走访峰南村史馆、讲习所,参观现代农场等。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委网信办、惠安县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王雄 林培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惠安好货”颇受欢迎。新华网 王雄 摄 |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16日上午,“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暨泉州市新媒体联盟老区、苏区采风行活动在惠安正式启动。泉州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吴家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贞丽等出席启动仪式。 惠安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革命烽火年代,惠安老区人民不畏艰苦进行斗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革命先辈崇高精神的激励鞭策下,一代又一代惠安儿女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懈奋斗,推动惠安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因此,举办此次采风行活动有着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许贞丽在致辞中希望媒体朋友们经常来惠安走走,用专业的视角和笔触挖掘惠安脱贫致富路上的动人故事和典型经验,全景展示惠安老区脱贫攻坚、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生动实践,讲述惠安好故事,传播惠安好声音,传递惠安正能量。 启动仪式后,主持人以直播带货形式逛展位,与展位商家互动交流,直播宣传革命老区风土人文,通过镜头向广大网友推介惠安好货,分享当地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展位上,紫苏茶叶、有机水果、海洋产品、花草植物……各类产品应接不暇。 惠岸明珠品牌创始人蔡喃喃介绍道:“惠安小岞四面靠海,海产品不仅丰盈,而且与浙江等地相比又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将小岞镇特产鱿鱼母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包装成一种海洋干货文化,希望把这一惠安独有特产展销到全中国,让它走出惠安。”辋川镇峰南村中田农场负责人何海洋介绍说:“我们农场主要种植水稻、地瓜、花生等农作物,现在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比起之前手工种植,效率大大提高。政府给了我们很多优惠政策,有种植粮油补贴,也邀请专家对种植方式进行指导,教授专业种植知识。” 随后,采风组一行来到惠安辋川镇革命老区村峰南村,走访峰南革命老区村史馆,参观现代农场等。据介绍,这里是惠安较早建立党组织的革命老区之一,改革开放后,峰南村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积极探索、开拓前进,如今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里采用一对一帮扶,通过帮贫困户申领低保、争取贫困基金、教育扶贫等方式,实实在在为村民谋福利,助力脱贫攻坚。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委网信办、惠安县委宣传部、东南网泉州站联合主办,惠安县委网信办、惠安县农业农村局、辋川镇党委政府承办,惠安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邮政惠安县分公司、辋川镇峰南村协办。参与采风行的媒体包括了泉州网、泉州通、东南早报(公众号)、泉视界(无线泉州)、新华网泉州区、中新网、东南网、闽南网、海都报全媒体中心、新浪泉州、网易泉州等。 记者 | 谢姗娜 温仪 许煌昆 |
当地村民用秋天的收获拼出“脱贫攻坚”大圆盘 泉州网10月16日讯(记者洪荣堆 文/图)10月16日上午,“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暨泉州市新媒体联盟老区、苏区采风行活动在惠安正式启动。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围绕脱贫攻坚中心任务,讲好“泉州脱贫攻坚”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本次采风行活动将走进惠安、永春、德化等地的革命老区、苏区,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报道当地脱贫攻坚事迹,围绕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开展采风调研,以听介绍、看变化的形式展现人民群众共建全面小康、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此外,还将通过形式多样的融媒体产品,积极推介当地农特产品、旅游资源、产业政策,助力脱贫攻坚。 新媒体采风团,出发! 当天上午,主办方组织了脱贫攻坚成果暨农特产品展直播活动,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共有近20个展位,销售小岞鱿鱼母、香水莲花茶、火龙果花、龙眼干等当地农特产品。活动通过镜头向广大网友推介惠安好货,分享当地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 通过新媒体镜头推介惠安好货 随后,采风组一行来到惠安辋川镇革命老区村峰南村,走访峰南村史馆、讲习所,参观现代农场等。据介绍,这里是惠安较早建立党组织的革命老区之一,地下党领导人蓝飞鹤、陈平山、何邦基曾在当地发动群众,坚持地下革命斗争,为惠安人民革命事业作出贡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峰南村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积极探索、开拓前进,如今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在峰南村何阿婆家,记者看到了这位71岁的脱贫户。何阿婆一家曾因意外事故致贫,只剩她一个老人带一个未成年的孙子艰难生活,在村两委帮扶下,暂时渡过难关。为实现长效扶贫,峰南村党支部帮何阿婆在村里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虽然比较辛苦,但收入相对稳定,加上低保、教育扶贫和相关企业家捐助等,婆孙俩的状况逐渐好转。让何阿婆感到欣慰的是,孙子后来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很有出息,现在在读大二。 “既要帮扶脱贫,也要长期关注跟进、防止返贫。”峰南村支书何丽凤介绍,村里通过医疗、教育、社会帮扶、住房修缮等措施对贫困户进行帮扶,2016年脱贫9户,2017年脱贫16户,目前已实现全部脱贫。 辋川镇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多数企业小而散,培养种植大户和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带动农户稳粮增收的重要途径。记者在该镇五柳村中田农业公司的生产基地看到,地里种植着人参果、水晶杨桃、四季长桑果等从中国台湾引进种苗的水果,该基地计划打造成叠加休闲、观光、休验、生态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该镇前洋村,中和农场1500亩的稻田,已实现全机械化种植。 中和农场负责人林和杰,本身还是一名热心帮扶困难群众的老党员,前面所述捐助何阿婆孙子读大学的企业家,正是林和杰。他经常自掏腰包为峰南村里的公益事业捐资,时刻关心村里老年人的生活情况,每逢重阳节和春节都会为老年人活动捐资,并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主动挂钩帮扶贫困户15户,常常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带上大米和慰问金送到贫困户家中。 本次“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暨泉州市新媒体联盟老区、苏区采风行活动由泉州市委网信办、惠安县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惠安县委网信办、惠安县农业农村局、辋川镇党委政府承办,惠安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邮政惠安县分公司、辋川镇峰南村协办。 |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9日电 (吴冠标)“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暨泉州市新媒体联盟老区、苏区采风行活动近日在惠安县辋川镇正式启动。 据了解,本次采风行活动走进惠安、永春、德化等地的革命老区,围绕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开展采风调研,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报道,讲好“泉州脱贫攻坚”故事。此外,各媒体还将通过形式多样的融媒体产品,积极推介当地农特产品、旅游资源、产业政策,助力脱贫攻坚。 活动期间,主办方在辋川镇峰南村法治广场组织了脱贫攻坚成果暨农特产品展直播活动,通过镜头向广大网友推介鱿鱼干、香水莲花茶等等惠安好货,分享当地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 在辋川镇峰南村史馆、讲习所,辋川镇关工委副主任秘书长何荣泉介绍,“这里是惠安较早建立党组织的革命老区之一,地下党领导人蓝飞鹤、陈平山、何邦基曾在当地发动群众,坚持地下革命斗争,为惠安人民革命事业作出贡献。” 近年来,峰南村积极探索、开拓前进,如今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里遵循‘一户一策’原则,精准施策,并长期关注,长期帮扶,防止返贫。”峰南村党支部书记何丽凤表示,峰南村通过医疗、教育、社会帮扶、住房修缮等措施进行帮扶,推动帮扶落到实处,2017年已实现全部脱贫。 在峰南村的一间路边的小屋里,记者见到了71岁的脱贫户何幼琴。何幼琴一家曾因家庭事故致贫,只剩她一个老人带一个孙子艰苦生活。“村里为我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还把路修到了我们家门口;生活逐渐好转,我真的很感谢各方的支持与关心。”何幼琴说道。令她欣慰的是,她的孙子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辋川镇以农业为支柱产业。在辋川镇五柳村中田农业公司的生产基地,人参果、红柚、水晶杨桃等水果长势喜人;而生产基地里的田间党校里,数十位农民在进行高素质农民培训,学习当下的网络营销策略。 目前,位于前洋村中和农场的稻田已实现全机械化种植。中和农场负责人林和杰是一名热心帮扶困难群众的老党员。在他的捐助下,何幼琴的孙子读完了初中与高中,并且上了大学。到了现在,林和杰还一直关心着何幼琴一家人,时常为何幼琴的孙子提供生活必需的费用。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自掏腰包为峰南村里的公益事业捐资,时刻关心村里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并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主动挂钩帮扶贫困户15户。 主办方表示,该活动旨在通过新媒体平台视角,以新思路展现大主题,以新形式挖掘好故事,以新视角诠释真感情,多媒体平台联动互动,全媒体深度展现泉州市老区、苏区基层干部群众,在小康路上攻坚克难、奋勇前行的生动事迹和壮丽图景。(完) |
主办方举行了脱贫攻坚成果暨农特产品展直播活动,向广大网友推介惠安好货。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10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林杰 林婕 陈培源 实习生 林晶颖)10月16日上午“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暨泉州市新媒体老区、苏区采风行活动在惠安正式启动。 走进革命老区、苏区 助力脱贫攻坚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委网信办、惠安县委宣传部、东南网泉州站联合主办,惠安县委网信办、惠安县农业农村局、辋川镇党委政府承办,惠安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邮政惠安县分公司、辋川镇峰南村协办。 据介绍,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围绕脱贫攻坚中心任务,讲好“泉州脱贫攻坚”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本次采风行活动将走进泉州部分革命老区、苏区,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报道当地脱贫攻坚事迹,以听介绍、看变化的形式展现人民群众共建全面小康、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泉州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吴家安在致辞中表示,此次采风行活动作为服务老区、苏区经济发展,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举措之一,将进一步发掘泉州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弘扬脱贫攻坚正能量,持续营造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强大合力,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惠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贞丽表示,老区、苏区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缩影。采风活动是媒体深入基层、把脉一线的生动实践,有助于全景展示老区、苏区脱贫攻坚、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生动实践,展现老区、苏区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东南网副总编辑陈岳表示,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过程中,泉州涌现出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东南网将和大家一起走进革命老区,共同记录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新变化和新成就,将当地特色产品更多地推介给网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东南网直播推介脱贫攻坚成果暨农特产品展现场。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直播推介惠安好货 分享脱贫攻坚成果 启动仪式现场,主办方举行了脱贫攻坚成果暨农特产品展直播活动,东南网直播团队通过镜头向广大网友推介惠安好货,分享当地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此次活动也是“福建影响力”系列活动之“助力脱贫攻坚 老区苏区直播带货行”活动之一。 现场展示展销全县各地的名特优产品、农业龙头企业和文旅产品,产品多达100余种,当地的“明星产品”如鱼卷、鱿鱼干、惠女红茶叶丹、红心火龙果、甘薯龙眼干等展品,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形式与网友“见面”,也让现场的媒体记者们赞不绝口。 惠岸明珠参展商蔡女士表示,惠安海鲜干货等特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的消费量逐步上升,希望通过各路媒体平台向更多的消费者推介。“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也要在外观设计、食品安全等方面多下功夫,展现好惠安特色、打好惠安品牌。” 据了解,结合脱贫攻坚主题,惠安充分发挥“丰收节庆”效应,今年来多次组织举办革命老区农特产品展,通过网络直播推介,创新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让当地优质农产品被更多商家、市民知晓,推动品牌农产品与城乡市场对接,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度、美誉度。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采风现场,峰南村党支部书记何丽凤(右一)介绍脱贫户家庭情况。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首站走进惠安辋川 感受老区喜人变化 当天,采风组一行走进活动首站惠安辋川镇革命老区村,先后走访了峰南村史馆、新时代讲习所、现代农业农场等,切身感受了革命老区的新发展、新面貌。 在村史馆,峰南村老协会会长何荣泉介绍说,峰南村是惠安较早建立党组织的革命老区之一,地下党领导人蓝飞鹤、陈平山、何邦基曾在当地发动群众,坚持地下革命斗争,为惠安人民革命事业作出贡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峰南村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开拓前进,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脱贫攻坚在于贫困户实现脱贫,群众生活有更多获得感。在峰南村脱贫户何阿婆家里,采风行一组感受到社会帮扶带来的幸福感。何阿婆因为家庭变故,如今与孙子相依为命。在镇村两级的关怀下,当地中和农场负责人林和杰与何阿婆孙子形成一对一结对帮扶,一直在资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我现在是村里的保洁员,每个月有固定工资,加上低保金,生活还可以。”何阿婆说。 峰南村党支部书记何丽凤表示,老区村底子薄、基础弱,如今依托当地农业生态优势,与当地的多个现代农业农场充分互动,结合政策帮扶,通过医疗教育、社会资助、住房修缮等措施进行帮扶,全村25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革命老区的历史让人感动,老区村民的新生活更让人欣喜。采风组一行人员纷纷表示,看到老区村美丽干净的环境和文明和谐的村民生活,切身感受到基层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辛勤付出和拼搏精神。 据悉,接下来,采风行活动还将走进永春、德化等地,通过形式多样的融媒体产品,积极推介当地农特产品、旅游资源、产业政策,助力脱贫攻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峰南村村史馆,老协会会长何荣泉向采风组一行介绍老区村历史。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活动现场,其乐融融。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参展农特产品丰富多样,备受欢迎。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林和杰经常自掏腰包为村里的公益事业捐资,墙上堆满了荣誉。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农场设立田间党校,定期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活动。林培山 摄 |
采风现场,峰南村党支部书记何丽凤(右一)介绍脱贫户家庭情况。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东南网10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林婕 林杰 陈培源 实习生 林晶颖)脱贫攻坚在于贫困户实现脱贫,群众生活有更多获得感。16日上午,记者走进峰南村脱贫户何阿婆家里,感受到社会帮扶带来的幸福感。 据介绍,71岁的何阿婆因家庭变故,如今与唯一的孙子相依为命。在得知何阿婆家的情况后,峰南村土地承包种植大户林和杰主动结对帮扶,一直在资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如今,孩子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绩优异,经常获得奖学金。 “我现在是村里的保洁员,每个月有1500左右的固定工资,加上低保金,生活还算过得去。”何阿婆说。 林和杰是峰南村、前洋村土地承包种植大户,2017年主动与何阿婆一对一结对帮扶,每年都会送上慰问物资,并许诺资助其孙子到大学毕业。2018年,得知何阿婆家门口道路和埕地要硬化后,林和杰毫不犹豫地掏出2万多元,并且交代自己儿子要经常来关心慰问。 来村里承包土地这10年来,林和杰关心峰南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经常自掏腰包为村里的公益事业捐资,关心村里老年人的生活情况,每逢重阳节和春节都会为老年人活动捐资,并在近年来精准扶贫工作中主动挂钩帮扶贫困户15户,常常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带上大米和慰问金送到贫困户家中。 峰南村党支部书记何丽凤告诉记者,峰南村精准识别全村群众,共确定25户相对贫困户,其中,因病致贫6户,因残致贫14户,因学致贫2户,因缺乏劳动力致贫3户。老区村底子薄、基础弱,结合实际,村两委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引进企业挂钩帮扶,遵循“一户一策”原则,精准施策,通过医疗、教育、社会帮扶、住房修缮等措施进行帮扶,现已实现全部脱贫。 |
中田农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助推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东南网10月16日讯(本网记者 陈培源 林婕 实习生 林晶颖 )为促进当地粮食生产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多年以来,惠安县辋川镇五柳村中田农场始终发挥基地示范辐射作用,大力发展设施大棚蔬菜种植,带动周边农户稳粮增收,共同致富。 中田农场以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基础,用租赁的方式把部分农户的土地集中流转起来,按照“品种良种化、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土地高效化”要求,注重科学种田,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承担“稻田高产开发”“土壤有机质提升”“花生高产创建”等科研项目和推广示范,以及承担省、市的水稻、玉米、甘薯、花生等新品种试验和新技术推广。 据工作人员介绍,农场内有专门的科普区,种植从台湾引进的火龙果、芒果、人参果、释迦等120多种果蔬,专为附近的中小学校进行科普教育。 此外,中田农场还设立田间党校,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活动,旨在提高农民农业种植技术,进而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以此促进当地粮食稳定生产、带动良好的经济发展及社会效果,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我们定期来这里接受培训,通过交流专业技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当地一种植农户说。 据悉,五柳村中田农场正结合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计划将辋川镇五柳基地项目打造成叠加休闲、观光、体验、生态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
主办方组织了脱贫攻坚成果暨农特产品展直播活动,向广大网友推介惠安好货。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10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林杰 林婕 陈培源 实习生 林晶颖)10月16日上午,“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暨泉州市新媒体老区、苏区采风行活动在惠安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委网信办、惠安县委宣传部、东南网泉州站联合主办,惠安县委网信办、惠安县农业农村局、辋川镇党委政府承办,惠安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邮政惠安县分公司、辋川镇峰南村协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脱贫攻坚成果暨农特产品展现场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脱贫攻坚成果暨农特产品展现场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脱贫攻坚成果暨农特产品展现场 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