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热词>> 石头房改造
西郊片区石头房改造范围确定●追踪

连西湖接晋江 打造亲水旅游路线

西郊片区改造鸟瞰图(初步方案)

早报讯(记者 江晓媛)西郊片区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会议近日召开,西郊片区城市设计方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规划在西郊片区内引入景观水系,打造一条连接西湖与晋江,贯穿古城的水上旅游线路,发展古城旅游、打造片区亲水主题特色,是该方案的一大亮点。

西郊片区位于泉州西湖与晋江之间,西北临丰州古城,南接泉州古城,东北望清源山,依山傍水,自然环境条件优越,规划打造为旅游、休闲为主的居住组团。根据规划,片区改造初步定位为“连接山水,承接古今,旅游休闲居住组团”,拟按“泉州上元灯会”主题,打造两侧建筑高低错落、中间以上元灯会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一条街。

该规划有利于西郊片区的整体更新和城市功能的提升,体现了产、城、文的融合,有较大的突破。市政府将该项目作为今年改善民生的重点项目,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石结构房屋改造示范项目。最终的设计方案有待市政府进一步研究确定。

">

西郊片区改造效果图

东南网6月12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曾小琴 谢向明 文/图)泉州元宵节有小年兜的叫法,这天晚上,花灯点亮,整条街成了灯河。这一年一次的场景,有望天天在改造后的西郊片区上演。昨日,记者从泉州市规划局了解到,西郊片区城市设计方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将按照“泉州上元灯会”的主题进行改造。两侧是高低错落的建筑,中间则是以上元灯会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一条街,集文化、休闲、娱乐和商务于一体,首期将启动西郊新村的改造。

西郊片区是今年泉州十大石头房改造的示范点,位于泉州老城区的西北面,包括西郊新村等石结构房住宅区及忠堡、霞美、白水营等城中村。目前整体定位为“连接山水,承接古今,旅游休闲居住组团”。

方案设计人员介绍,西郊片区地理位置优越,以清源山为背景,一面临晋江,一面临西湖,处于依山傍水的山水环境中,周边还散布丰富的人文景观,届时将串联源和1916、八卦沟边厂区、北峰工业区等多个创意文化节点,形成创意文化亲水旅游线路。

而身居西郊片区的居民们,周边的基础配套设施也将一应俱全。目前,西郊片区东西南北侧道路,分别是新华北路、江滨北路、城西路、省道307线,西贤路从中穿插而过,将用地分为东西两块。规划提出,今后,将在内部加设一条16米宽的道路。

西郊片区还将新建2所幼儿园、1所48班的小学、1所48班的中学,初中部将建在北峰工业区规划预留用地。

紧挨古城,改造后的西郊片区,还有望带动古城的复兴。

">

东南网6月9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曾小琴 陈建辉 华健 田米 文/图)经调研、酝酿,并经泉州市政府研究,泉州十大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示范片区拟启动。

这十大片区分别是泉州西郊、鲤城延陵、泉港龙山、泉州台商投资区湖东、晋江鞋都、石狮灵山、南安岑兜、惠安黄塘松溪、安溪涝港、永春岵山等。

泉州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介绍,这十大片区每个项目改造较成熟、典型,且具有各自的改造特点,力求把这十大片区打造成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工程,达到示范一个、引领一片的效果。

昨日,海都记者实地走访了其中6个片区,倾听当地居民的心声,展示这些片区石头房改造的规划和亮点。

两问

为何选这十片区为试点?

此次确定的十大片区涉及鲤城、泉港、台商区、石狮、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等县(市、区)。

泉州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介绍,所选的这十个片区,规模比较大且将采用成片改造方式,每个项目改造较为成熟又典型,且都因地制宜,具有各自的改造特点。同时,经现场踏勘审查,并与项目当地沟通,最终推荐并确认了这十大片区。希望通过这些不同特点、类型各异的改造项目,为全市石头房改造探索道路,提供做法和经验,并在全市推广。

据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今年泉州市将完成全市石结构房屋改造总量的10%(约1610万平方米,总量达1.61亿平方米)。目前,泉州市各地已按照下达的任务指标,将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分解落实到项目,明确项目清单并报送至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石改过程中

怎么改?

泉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按7度地震烈度抗震设防城市,及全国28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全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1.61亿平方米,约占全省三分之二,涉及总人口301.03万人。

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差、结构安全隐患严重,根据省里的工作部署,泉州市制定了《加快推进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五年工作计划》,决定用五年的时间对全市的石结构房屋进行改造。随后,鲤城区、丰泽区、南安市等地纷纷出台了石头房改造计划(本报曾连续报道)。

泉州的十大片区改造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同样也要让百姓“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上述人员介绍,目前这些片区有的已出台相关规划方案,有的在规划制定中,但在石改过程中,“文化传承”成为各大片区改造中最重视的一大方面。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延陵社区的石头房安置户,有望搬进这个小区

十样本

鲤城延陵社区

社区主力安置到延陵安置小区

浮桥街道延陵社区,地处晋江南岸、黄龙大桥南端。昨日中午,周末的社区很安静。在社区幼儿园前面,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居住景观:左前方是密集的石头房,右前方则是新建的中小高层安置楼房。

社区居民吴先生一家三代五口住在自建的两层楼房。他说,常担心石头房抗震能力差,又因与邻居家的住房紧挨,家里的小车压根进不了家门口狭窄的道路。听说社区要着手石头房改造,他举手赞成,“与邻居闲聊,大伙都觉得早就该改造”,只是大家也关心,改造后将安置何处,又将改成啥样?孙子的就学怎么办?

据了解,该社区本次涉及拆除房屋451栋,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涉及人口2800人。

延陵社区吴主任介绍,因横过该社区的一条防洪堤改造,现已拆迁并安置一部分居民在延陵安置小区。这次石头房改造也将考虑安置到延陵安置小区,同时还将配建小学、幼儿园,待学校建好后,原来旧学校再拆迁,这样不会影响孩子的就学。目前社区已成立了投资公司,项目征收和投资充分发挥社区主力军作用,拟由社区集体自有资金投资改造,使社区集体和群众成为改造项目的直接受益人。

“政府应尽快出台石改房的优惠政策”,社区吴主任称,毕竟社区的财力有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岑兜社区的石头房子

南安石井岑兜村

打文化牌集中建设农民公寓

岑兜村是南安石井镇南部的小渔村,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这里还是泉州高甲戏的发源地。

走进岑兜村,呈现在眼前的是典型的石头居住区,仅容一辆小车勉强通过的村道,左右两侧大多是一至三层不等的石头房,偶有数栋框架结构自住房穿插其间,不少砖混结构房子的屋面墙角已坍塌。

岑兜村书记洪安平忙里忙外,时不时有村民找他打探石头房如何打造。他告诉记者,这里的房屋中,石头房占了百分之八九十。

针对实际情况,洪安平介绍了两种石头房改造的方式,一是村民可按程序申请石头房翻建;二是他们决定清理出村里的空闲地块,建设供农民居住的公寓,让处在危房中的居民住上安全的房子。到时,他们还将为村民申请公寓的房产证。同时挑选村内几栋有价值的古建筑、古民居、宗祠进行保护性改造,设高甲戏陈列馆,规划一条“高甲文化特色街”。

洪安平还勾勒一幅村里美好蓝图:结合高甲戏的文化内涵,引进商业设备设施,腾出地块设置农业观光采摘,盘活村里的旅游资源,从而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安溪 涝港片区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县城入口处,用地面积196.67亩,拆除房屋119栋,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涉及人口400人。

改造特点:规划建设城市文化广场、四大公共场馆(包括世界茶艺馆、中国铁观音茶艺馆、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广电演播大厅)、特色商业街,把项目建设成安溪县的迎宾名片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永春 岵山片区

项目概况:用地面积700亩,各类建筑物总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涉及人口5000人。

改造特点:采取修缮、加固方式,确保不改变原有建筑风貌,实施聚落保存,拓展乡村旅游,把项目打造成集保护改造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村庄整治特色项目。

西郊片区

项目概况:项目用地面积约131亩,拟拆除房屋1512栋,总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涉及人口5000人。

改造特点:提升公共配套设施和小区景观,配套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把项目建成福建省“和谐人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示范项目。

泉港 龙山片区

项目概况:改造共占地432.8亩,约需拆迁房屋18.75万平方米,涉迁人口约1800人。

改造特点:项目系回族居住社区,拟规划建设安置区、商务区、民俗区等,配套建设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教育、居住、酒店、购物、娱乐、文化广场于一体的富有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和现代气息的宜居宜业新型城市社区。

惠安黄塘松溪村

复垦耕地 拟改造成联体别墅

与相隔数公里的黄塘聚龙小镇引人注目相比,松溪片区显得有些安静。走进村里,这里以石头房、砖混结构房屋为主打。房子建设随意性较大,建设密度大,采光通风条件不佳。

走访中,有村民称听说要改建别墅,有的却不知情。但大家都很期待能尽快改造,换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据了解,黄塘镇松溪片区改造项目,东傍黄塘溪,北邻聚龙小镇,南邻台商创业基地,涉及松溪自然村顶陈、下陈、溪边、翁厝四个小组,拟拆除房屋435栋,总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涉及人口近800人。

松溪村蔡主任介绍,这次改造,他们提出一个大胆思路,改造成联体别墅,可能的话,再配些小高层建筑。具体而言,由村里统一平整土地,复垦耕地百亩,统一墙体,村民按规划方案统一自建。但摸底后发现还是有点难度,问题在于村民都想住别墅,但又愁资金问题。目前,村里采用复垦耕地来筹集资金补偿给村民。

台商区湖东片区

产业带动 建大型高端城市新区

湖东片区,地处台商区百崎,同样是成片的石头房,同样存在村道窄小且无规划、邻居间房子无序乱建等现象。

台商区质量安全监督站干部杨国伟介绍,湖东片区石头房改造,包括锦丰村和群青村各一部分,分为两期改造,总共涉及拆迁房屋441栋,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涉及人口1800多人。

“一期将以城市更新型方式改造,9月份左右启动拆迁工作”,安置户将落户在湖东片区,安置在已建好的东经二路,及在建的惠经四路、惠纬二路、惠纬三路围合成一个方形区域,杨国伟介绍,这是目前台商区最好的地块。届时,还将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公园绿地,周边还有医院等医疗设施。

不过,这一片区最大的亮点,则是产业发展型,项目拟引进圆山饭店、贝壳酒店与台湾城项目、IOI城市综合体,配套建设城市公园,片区内各种业态交叉建设,建成大型高端的城市新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石狮灵山灵峰片区

土地重划 招拍挂资金建安置房

在石狮灵秀镇灵山等片区走访时,记者发现,一些年代较远的石头房房顶已坍塌,周边已长满茅草。

灵山村蔡姓居民告诉记者,他家有两层石头房结构房屋,已建有20多年,全家7口人都住在这,最怕如果发生地震,老房子抗震级别低,后果不堪设想,家人希望政府能将这里成片开发或尽早改造,“希望政府尽早出台相应细则,要可操作性强的。”

居民林女士说,改造的费用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希望政府在出台政策时,能考虑这些因素。

记者从泉州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石狮市灵秀镇灵山灵峰片区改造项目,东至西南一路、西至外西环路、南至西灵路,北至金相路,总面积400亩。涉及灵峰村二房、灵山村水坑及赤坑等两个行政村三个自然村,拟拆除房屋约100座,总建筑面积33666平方米。

该片区实施整体规划,综合考虑建筑物现状、自然村分布和村民居住习惯,拆除零星的房屋,统一安置在安置房,腾出空地用于招标、拍卖、挂牌,土地招拍挂的资金用于安置房建设,实现安置房和商品房开发功能分区,改善区域环境。

晋江鞋都

道路两侧 崛起一座现代新城

昨天下午,海都记者来到陈埭涵口等村落,多数民房的一楼都是三四十年前建设的石头房,二楼三楼则是最近一二十年加盖的砖头水泥洋房。

涵口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一栋两层石头房。村民苏先生说,30多年前,这里是涵口小学,后来小学改址新建,就留作老年人活动中心。如今,一楼大部分都被出租了,走进去,污水横流,垃圾满地。听说该处在鞋都片区改建范围内,大家都很期待,希望今后有一个更好的老年人活动场所。

根据规划,鞋都片区改造定位为城市更新型。今后,延伸至沿海大通道的双龙路东拓二期将建设成双向8车道的城市主干道,鞋都片区城市格局也将以此路为主线来布局,道路两侧将崛起一个现代新城。规划总用地面积107.4公顷,拆迁房屋面积74万平方米,拆迁房屋1212幢,拆迁1129户。

此外,改造中,鞋都片区还将特别注重保留宋代石桥、陈紫峰故居等保存良好的闽南传统古建筑,将参照五店市传统街区模式,在涵口村区域规划出一个面积约40亩的民俗故居保护区,给子孙后代留下历史记忆和文化乡愁。

">
泉州拟启动十大石改示范片区

分别为泉州西郊、鲤城延陵、泉港龙山、台商区湖东、石狮灵山、晋江鞋都、南安岑兜、惠安松溪、安溪涝港、永春岵山

西郊片区,石头房和老人都写满岁月的痕迹。改造将给老人的生活带来新的气象。

进入热词>>>石头房改造

□早报记者 江晓媛/文 庄丽祥 潘登/图

早报持续关注的石结构房改造又有新进展!昨日,记者从泉州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经过调研、酝酿,并经市政府研究,泉州市拟启动实施泉州西郊、鲤城延陵、泉港龙山、泉州台商投资区湖东、晋江鞋都、石狮灵山、南安岑兜、惠安黄塘松溪、安溪涝港、永春岵山等十个各具特色的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示范片区,力求打造成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工程,达到示范一个、引领一片的效果。

十大超百亩示范片区

泉州市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按7度地震烈度抗震设防城市和全国28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大量的石结构房屋已成为防震抗灾工作的软肋。经调查,全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1.61亿平方米,约占全省2/3,涉及总人口301.03万人。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差、结构安全隐患严重,根据省里的工作部署,泉州市制定了《加快推进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五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五年计划》),决定用五年的时间对全市的石结构房屋进行改造。

根据《五年计划》,此次改造的工作重点包括三类:处于抗震设防裂度7度及以上地区,采用石楼(屋)盖板、石梁、石柱、石砌体作为承重构件的石结构房屋;居住在石结构房屋的住房困难户;位于主要交通干道沿线、重点工业园及其周边村庄的石结构房屋。

此外,全市将重点推进10个至少百亩以上(原则在300亩以上)的大型石结构改造示范项目。中心城区、各县(市、区)县城所在地、各试点镇、市级“美丽乡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每年要确定一个以上石结构房屋成片改造项目。

市石改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为探索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经验,目前市政府已确认泉州西郊片区、鲤城延陵片区等十个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示范片区,正呈请省政府确定,并赋予泉州市石结构房屋改造相关支持政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延陵片区,石头房与各种电线交错纠缠在一起。

改造“见山见水记乡愁”

据了解,此次确定的十大片区涉及鲤城、泉港、台商区、石狮、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等县(市、区),每个项目都因地制宜,具有各自的改造特点,包括“城市更新型”、“利益共享型”、“民族文化型”、“产业发展型”、“土地重划型”、“文化传承型”、“土地整理型”、“文化融合型”、“修缮加固型”等,希望通过这些不同特点、不同类型的改造项目,为全市石头房改造探索道路,提供做法和经验。

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泉州的十大片区改造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同样也要让百姓“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在石改过程中,“文化传承”成为各大片区改造中最为重视的一大方面。

此次确定的十大石改示范片区之一——岑兜村就是典型的代表。位于南安石井镇南部的小渔村岑兜村,与金门岛隔海相望。作为高甲戏发祥地,这里的房屋中,石头房占了百分之八九十。针对实际情况,岑兜村委会规划出了美好的蓝图,他们决定清理出村里的一块地,建设供农民居住的公寓,让处在危房中的居民住上安全的房子。首期规划先让石头房较集中的一个片区进行房屋置换,居民迁往新建公寓后,同时结合高甲戏陈列馆、古建筑、古民居、宗祠进行保护性改造,并在腾空的区域内规划建设“高甲文化特色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南安石井岑兜村的旧戏馆地块改造示意图。十大示范片区都将根据各自情况建成各具特色的片区。

首年改造项目已明确

泉州计划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完成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其中今年为调查摸底、开展试点阶段。本阶段将确定一批整治试点,同时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出台石结构房屋改造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每年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数,认真组织实施。

据《五年计划》,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为突出重点、初见成效阶段。这个阶段各地确定的石结构房屋改造试点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属于危房的及早列入改造计划,其他有需求的按照城乡规划和各地实际分批逐步启动。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市、泉州台商投资区等地要完成50%的改造任务,其中晋江市金井镇、深沪镇,石狮市祥芝镇、鸿山镇、锦尚镇、永宁镇等8度设防区要确保完成改造任务;其他县(市、区)要完成40%的改造任务。今年,泉州市各县(市、区)将启动石结构房屋改造试点,试点面积不低于改造总量的10%。

据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今年我市将完成全市石结构房屋改造总量的10%(约1610万平方米,总量达1.61亿平方米),目前,全市各地已按照下达的任务指标,将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分解落实到项目,明确项目清单并报送至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近日,泉州市石改办汇总印制了《泉州市2014年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清单》,发放至相关部门及全市各地石改办,作为今后改造任务的督查依据。

">
老旧石头房隐患多 期待早日“破茧成蝶”●追踪

西郊片区石头房改造范围确定

西郊社区有27幢石头房,涉及630户。 (庄丽祥 摄)

记者昨日获悉,西郊片区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将启动,市规划局已组织开展西郊片区改造城市设计工作,基本确定了该片区的改造范围。

□早报记者 江晓媛

城市设计

前期工作已展开

按照省、市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和泉州市石结构房改造五年计划的工作部署,西郊片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将率先启动。项目位于泉州老城区的西北面,包括西郊新村等石结构房住宅区及忠堡、霞美、白水营等城中村,及北峰工业区部分范围。

为做好项目前期的规划研究,并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市规划局近日组织有关规划编制单位开展西郊片区改造城市设计工作。通过对区域现状包括人口、拆迁量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做好经济测算,投资效益分析,重点在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规划配置,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以及交通组织、道路系统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规划设计。

本月初,市规划局还组织召开了西郊片区改造城市设计前期阶段汇报会。规划编制单位就项目前期论证、初步方案设想及框架内容进行了汇报,经过与会人员认真讨论,基本确定了改造范围,并就如何在城市和区域层面加强规划研究,找准片区特色和定位,策划主题和业态,延续历史文化等方面进一步提出意见。

西郊社区有27幢

涉及630户

西郊社区现有楼房80幢,共计1220户,常住人口3750人,流动人口1532人。其中,石结构房屋27幢,大多数是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修建的,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涉及住户630户,居住人口2000多人。由于建成年代较早,基础配套设施非常不完善,大多数房屋没有卫生设施,排水排污不畅;部分楼房出现明显倾斜、位移、裂缝。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西郊社区有关负责人朱永红说,社区内因楼板渗漏引起的邻里纠纷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社区居民意见摸底调查显示,70%至80%的居民支持改造石头房。

">
连日来,早报记者深入泉州各地,探访石头房现状及改造最新进展——

老旧石头房隐患多 期待早日“破茧成蝶”

高龄石头房外墙脱落

■核心提示

盛产石头的泉州,以石建房的历史悠久,遍布全市各地的石头房数量十分庞大。按照泉州市相关规划部署,全市62.14万幢、总建筑面积达1.61亿平方米的石结构房屋,力争在五年内分三步基本完成改造。目前,关于石头房改造的具体实施细则、改造补贴标准等仍在酝酿当中。

据悉,早在几年前,结合新农村建设、危(旧)房翻修,部分乡镇(村居)的石头房改造已在局部推行。连日来,早报记者根据石头房分布情况,在全市范围内选取石头房密度较高的若干个试点村(居),以现场走访的形式,了解各地石头房历史变迁、居住现状、改造计划等,摸索今后石头房改造的模式,探讨可能出现的各种共性问题,以期助力泉州正在全面推进的石头房“蝶变”工程。

□本期执行 早报记者 江晓媛 林福龙 赵鹏云 庄丽祥 文/图

走访1

三四十年前石头房 隐患不少急盼改造

计划

考虑成片改造 进一步规划

地点:鲤城区鲤中街道西郊新村

简介:坐落在市区西隅的西郊新村可谓是中心市区最大一片石结构房屋集中地。据西郊社区书记朱永红介绍,社区内现有楼房80幢,共计1220户,常住人口3750人,流动人口1532人,其中,石结构房屋为27幢,大多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涉及住户630户,居住人口2000多人。

“由于建成年代较早,基础配套设施非常不完善,大多数房屋没有卫生设施,排水排污不畅;部分楼房出现明显倾斜、位移、裂缝,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朱永红介绍说,社区里因楼板渗漏引起的邻里纠纷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前日,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小区,发现小区的楼房最高为6层,外墙斑驳,地上几处积水恶臭难当,在小区内一幢房屋顶层阳台,墙体甚至出现脱落缺角问题。

“太可怕了,我告诉我儿子千万别从这里走过,真砸到就倒霉了。”脱落的墙体位于小区一条主要通道的拐角处,许多市民都要从这里经过,居住在旁边一栋一楼的魏女士介绍说,今年春节前,这个围墙就开始脱落,脱落块从六楼掉下“砰”的一声,吓坏了她,从此她就吩咐儿子千万别从那边走过,“太危险了,后来又掉了几次,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脱落掉下东西。”

魏女士的家就住在这栋脱落墙的旁边,“我们家10年前装修过,屋里还是比较干净的,但是因为我们楼上租给人家,拖地板的时候拖把没拧干,我家的厨房和浴室的顶棚都在不断掉皮。”魏女士说,由于屋内潮湿,10年前她家遭了白蚁,因为窗户和门都是木质的,都遭到白蚁攻击,门窗都打不开、关不上,还是姐姐出了2万块钱给她们装修,没想到如今天花板还是变成这样。

据社区干部透露,社区对居民的意见进行过摸底调查,70%—80%的居民愿意改造。针对西郊新村石头房问题,小区的石头房改造市里一直在筹划酝酿中,目前考虑的是成片改造,但具体如何实施还有待进一步规划。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走访2

背山临海小渔村 石头房子占九成

计划

房屋置换 建“高甲文化特色街”

地点:南安市石井镇岑兜村

简介:岑兜村位于石井镇南部,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全村设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217人,613户。据村支书洪安平介绍,全村房屋中石头房占了百分之八九十,达560多栋,总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

今年75岁的李素盆,家在村子与山体交接处,一层石结构房屋,屋顶是条石结构,一下雨就漏水。岑兜村地处沿海,由于沉降的关系,她家的墙壁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因为房子本身就很多裂缝,已经很不安全,我儿子担心下大雨时山体滑坡将房子推倒。”李阿婆说,其实当年建起这一层房子已不易,“当时我们经济也不好,这里石头很便宜,建的时候还是邻居亲戚们来帮忙才建起来的,根本就没有考虑什么安全性。”

在村里穿行,可以看到村里的石头房还真不少,洪安平说,因为村里石头资源丰富,开采方便,所以村里的石结构房屋非常多,占到了全村房屋的90%以上。

在岑兜村,像李阿婆家这样居住在漏雨的石头房里的居民不在少数,有一些石头房也因为长年采石炸山而导致墙体开裂,很危险。据统计,目前已有10来户居民向村委会递交了石头房翻建申请。

面对这么多的石结构危房,村委会早已规划出美好的蓝图。“我们规划清理出村里的一块坟地,建设供农民居住的公寓,让处在危房中的居民住上安全的房子。”村主任洪朝阳介绍,首期规划先让石头房较集中的一个片区进行房屋置换,居民迁往新建公寓后,腾空的区域内,规划建设成“高甲文化特色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崇武古城保护区内,石头房不能翻建改造,不过在年底前,村民们有望搬进集中建设的自住小区。

走访3

一幢挨一幢 原地翻建零星改造

计划

掀起改造热潮 全面开花

地点:石狮市鸿山镇东埔三村

简介:东埔三村是一个传统的沿海渔村,全村占地仅约1平方公里,但有1300多户、4800多人口。该村目前有六七百幢石结构房屋,有70%的人口还居住在这些房屋中。

站在村中的制高点“四十一品亭”,举目望去,村里的石头房一幢紧挨一幢,犬牙交错,基本没有一条宽敞、平直的道路。如今,村里的很多石头房正在集中翻建,仅有两三米的村道,往往被沙石、钢筋等建筑材料占去不少。由于历史原因缺乏统一规划,除了村委会一带有环卫、绿化、文体设施外,村里的基础设施比较缺乏,脏水、垃圾随处可见。

前日下午,天空中不时下起小雨。记者在村民邱金锁的家中看到,他家瓦片屋顶的客厅已塌下一大块,由于连续几日的降雨,一块塑料布难以挡雨,地面上湿漉漉的。邱金锁说,这幢石头房建于20世纪60年代,占地115平方米左右,有6个房间,原本住着4户人家,已搬走2户,如今还有2户住在里边。目前,他们已提出申请对这幢石头房原地翻建,建成两幢楼,“再不建,担心随时会倒下”。

据东埔三村村主任邱建清介绍,去年9月,石狮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沿海五镇石结构及危险房屋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该村掀起了一波危旧房改造的热潮,目前已完成审批翻建的有109栋,涉及125户、500多人;有35栋石头房还在提交申请,涉及48户、180多人。

走访4

位于古城保护区 不能够翻建改造

计划

集中建设自住小区 年底搬进新套房

地点:惠安县崇武镇潮乐村

简介:惠安崇武潮乐村也是一个传统的渔村,位于崇武半岛上著名的崇武古城,全村陆域面积仅0.51平方公里,有1626户、5931人,常住外来工近千人。潮乐村是国家级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连续七届福建省文明村、泉州美丽乡村等。目前,该村的村民住房中,有80%是石头房,遍布古城内外,且这些石结构房屋非常密集。

村民石良芝家住古城内,门前就是一条传统的石板路。她家的石头房只有一房一厅,占地仅40平方米左右,且已建成好几十年。石良芝说,她一家有4口人——夫妻俩和一对儿女,如今两个孩子都有20多岁了,女儿在外打工,儿子参军入伍,平时只有夫妻俩住在石头房内,“孩子们回家后,就没地方住了,只能在外边租房住”。

像石良芝家的情况,在潮乐村并不罕见——石头房存在安全隐患,且位于古城保护区内,不能翻建改造。但是,他们的房屋又因占地面积太小,即使政策允许,也很难原地重建。况且,石良芝家收入来源比较少,丈夫长期患病失去劳动能力,她平时做环卫工收入微薄,因此翻建的费用也拿不出。

不过,石良芝的“苦日子”快熬到头——最快在年底前,他们家就能搬进村里集中建设的自住小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因地制宜 盼解“石改”难题

针对石结构房屋改造问题,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南安、惠安、石狮等地的几处样本村(居),发现各地在推行改造时,热情高涨,针对一些共性问题,先行先试,找到一条条各具特色的出路。

焦点1

规划很好 资金难筹

经验之谈

一张图纸管到底

未来广阔前景可期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今后五年,泉州拟采取三种方式对石结构房屋进行改造——推行成片改造、允许零星改造和修缮加固。也就是说,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子。

“既害怕房子倒下来,又担心个人翻建破坏村镇大盘规划。”针对目前村里石头房屋数量和安全性问题,南安石井岑兜村书记洪安平无奈地说。

“我们村是闽南高甲戏的发源地,2013年荣获‘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高甲戏发源地岑兜展示点’称号,村里现在就有一个高甲戏陈列馆,我们想利用这个优势,把腾出来的地建设成一个‘高甲文化特色街’,发展与高甲戏相关的特色经营,吸引闽台两地特色小吃入驻。”洪安平说,在建设中,规划拟对旧戏馆(高甲戏陈列馆)进行保护性改造,对周边环境及道路进行整治、美化,绿化,以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水平。

面对美好的规划,他坦言,目前规划还都是“纸上谈兵”,真要实施,还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但是只要坚持这个总体规划,逐步推进实施,相信再过几年,岑兜村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焦点2

土地奇缺 难批难改

经验之谈

多户拼厝自建房屋

化解土地紧缺矛盾

由于很多石头房扎堆的村居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度又高,几乎已没有新的宅基地可批。面对这种困境,惠安崇武镇潮乐村找到一条全新的解决之道。

据该村村主任张朝南介绍,潮乐村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以海为田”的传统渔村,随着村里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改造与村民生活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村里已没有现成的土地资源可用。为解决村庄环境差和小部分村民应建户“居住难”问题,村里拆除了4个旧厂房宿舍,迁出荒料场,整理出12亩建设用地。若按农村“一户一宅”方式批宅基地,这些地块只能批给40户左右,但村里有近200户需要解决或改善“居住难”的村民户。于是,该村从人口和土地实际情况出发,改变原有的“一户一宅”住房安排批建方式,集中建设安居小区。可村民自筹的资金还远不能满足建设需要,而且此类安居小区既非房地产开发项目,亦非小产权建设项目,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为此,潮乐村单独成立开发公司,村民自筹3000万元建设款作为启动资金,并让村办企业和镇里的集体企业做担保,这才让银行贷款有了转机。潮乐村的这一“新做法”,化解了困扰多年的土地资源紧缺与村民生活用地需求的矛盾,受到中央、省、市媒体的关注,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福建日报等作为优秀典型报道。

昨日,记者在该自住小区旁看到,该小区4幢13-16层的小高层已经封顶,正处于外装修与配套设施安装、建设阶段。据了解,该小区占地8000多平方米,2012年8月动工,预计今年年底前就可交接新房,届时可入住207户村民。由于小区临近村里的小学、文体活动中心、老人活动中心等,因此受到当地涉石头房改造村民的热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焦点3

公共配套 缺斤少两

经验之谈

旧房翻建改造中

劝说村民留出路

成片改造还是允许单栋先行翻建,各地都已因地制宜制定了相关的政策。记者走访中发现,相对于成片改造,零星改造虽然赢在了时间这个起跑线上,在更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市民住在石结构危房中的问题,但成了一把双刃剑——配套设施跟不上,是它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在石狮鸿山镇东埔三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镇里和村里在审批石结构房屋翻建的同时,还统筹考虑到村道的改善,将道路两旁翻建的房屋尽量往后退,腾出更大的空间,改善村道的宽度,在石结构房屋改造的同时,使村里的配套设施跟着提升起来。

但走访中记者也发现,虽然村里已有不少石结构房屋旧貌换了新颜,铺上亮丽外墙砖的框架结构房屋,使村民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了,但居民新房外,不少仍是泥沙路,部分地方还可见污水横流,一些在村子较深处的房子,小汽车甚至电动车都开不到家门口。

东埔三村村主任邱建清说,由于该村地势有一个坡度,石头房成片改造难以实现。但在零星翻建中,村里通过多方劝说,让村民尽量留出村道的空间,“起码让小车能通过”。村民邱马谅家就位于村道旁,他家的石头房已经拆除,目前正在翻建新房。邱建清说,邱马谅家的石头房原先就有一部分在村道上,经他们劝说,邱马谅答应在翻建时“让”出马路,但允许他在二楼出拱,整体建筑面积不会受影响。

记者了解到,根据上述《意见》,石狮就地翻建房屋占地面积(含建筑垂直投影面积,下同)按不大于原批准用地面积翻建,原批准用地面积大于150平方米的,按占地面积不大于150平方米翻建,建筑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半,每层限高3.5米;2005年4月1日前已建成,但无法提供相关土地建设审批文件,符合该房屋是申请人(即现居住对象)唯一居所的,允许申请改造翻建,占地面积不大于原占地面积;一宅多户或一宅一户多个兄弟的,可分户进行翻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相关链接

鲤城

新塘片区危旧房改造、华塑片区危旧房改造、兴贤路北侧片区改造、延陵片区危旧房改造、向阳新村片区危旧房改造、西郊新村改造、县后街危旧房片区改造等石结构危旧房改造试点项目今年将启动。该区主要提倡成片改造,位于成片改造范围内且近期政府拟启动实施改造的石结构房屋,原则上采用货币补偿和就地就近安置。

丰泽

新前社区、新铺社区、南埔社区等3个石结构房屋片区改造,纳入今年丰泽区石头房改造试点;5年内完成25个石结构房屋成片改造区。这是日前丰泽区委、区政府下发的《丰泽区加快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五年工作计划》中提出的。

计划中称,位于成片改造范围内的石结构房屋分三种情况处理,未列入成片改造范围内的石结构等危旧房屋,允许就地翻建(以拆除重建为主)。如业主无意向或无法申请自行翻建的,由政府提前拆迁安置或收购。

石狮

去年9月,石狮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沿海五镇石结构及危险房屋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力争通过5年时间,基本完成沿海石头房改造加固任务。另外,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风貌保护控制区域的,要按照相关保护性规划进行改造翻建;位于5年内改造、近期重点建设以及26米以上(含)主次干道红线范围区域内的,不得就地翻建。

南安

《南安市石结构房屋改造实施意见》就改造方式、资金来源、改造优惠政策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据了解,南安石头房有三种改造方式:成片改造、就地翻建、加固改造。改造资金以村民自筹为主,镇村筹集为辅,市财政适当补助,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

 

">
东南网5月6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曾小琴)《南安市石结构房屋改造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昨日出台。

《意见》明确了三类石结构房不予就地翻建,但无力异地建设或加固改造的住房危困户,若符合农村“一户一宅”政策,经申请批准可以就近安排入住保障性住房,原房屋由镇、村征收补偿后拆除。

《意见》就改造方式、资金来源、改造优惠政策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三种改造方式

多项优惠政策

南安石头房有三种改造方式:成片改造、就地翻建、加固改造。改造资金主要以村民自筹为主,镇村筹集为辅,市财政适当补助,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

四种办法应对不予翻建

不予就地翻建的包括:市区、城镇规划区、市级产业基地(工业园区)规划区范围内的零散分布石结构房屋;已纳入近期改造计划(或规划)区域;或属于规划道路控制区。

不予就地翻建,但符合农村“一户一宅”的处理办法:

可由市、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市场评估价格(或参照附近片区改造实施方案)征收补偿、就近安置后拆除;

可按程序申请异地建设,异地建设的原则上不得移至道路红线宽度30米及以上道路两侧区域。异地建设按程序申报审批后,原房屋自行拆除、土地交由村(居)委会收回,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实后方可开工建设;

或由业主自行加固改造,如业主属于住房危困户无力异地建设或加固改造的,经申请批准可以就近安排入住保障性住房,原房屋由镇、村征收补偿后拆除。

不予就地翻建,且不符合农村“一户一宅”的,由市、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市场评估价格(或参照附近片区改造实施方案)征收补偿后拆除。

涉及市、镇本级的成片改造项目,收取的规费征收后全额返还给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优先用于项目基础设施、公用配套设施建设和村庄规划费用补助。

如是乡镇、村庄的成片改造项目,建设用地挂牌出让后的收益部分原则上全额返还,优先用于项目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建设。

5年内零散分布的石结构房屋完成就地翻建改造和加固改造的,除国家明文规定不能减免的规费以外,一律予以减免。

对于市区、城镇规划区近期改造区域内的零散分布的石结构房屋,经批准允许其就地加固改造或经批准可以就地翻建,但确因经济困难无加固改造能力或翻建能力的,经申请批准就近纳入保障性住房安排对象。

符合“农村危房困难户”、“造福工程”、“残疾人安居工程”、“二女户安居工程”等申报条件的村民,根据各相关部门政策要求优先解决用地、优先安置进入住宅小区、优先给予补助。

改造过程中涉及的“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二女户、因灾返贫”等特困户,按照“安居工程”对应的标准给予补助。


相关报道>>>

南安石结构房改造六种类型重点推进 试点工程可获配套资金扶持

本报讯 (记者 孙灿芬 通讯员 侯锦超)南安市日前制订出台石结构房屋改造实施意见,重点推进城市宜居宜业、城镇产业带动、乡村安居乐业、文化传承引导、生态文明保护、土地整理受益等六种类型改造,力争通过5年努力,基本完成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

现状 石结构房屋超4000万平方米

据悉,由于地处东南沿海地震断裂带,南安的建筑抗震烈度应按7度以上设防。但根据今年年初开展的城乡石结构房屋现状普查数据统计结果,南安现有石结构房屋19.675万户、15.66万栋,总建筑面积达4217.6万平方米。其中,石结构住宅4083.89万平方米,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且建设年代普遍较早,基本无抗震构造措施。

按照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南安市将以点带面,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进程,计划在2018年基本完成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其中,今年拟完成495.58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截至目前,官桥镇的崇文立新片区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被列为泉州市级石结构房屋改造试点项目,南安也筛选确定了27个本级试点项目。

改造 重点推进三种方式六种类型

根据意见,南安石结构房屋改造资金,以村民自筹为主、镇村筹集为辅,该市财政适当补助的办法筹集,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

具体改造将采用成片改造、就地翻建、加固改造三种方式,并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宜居环境建设要求,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集约节约,重点推进城市宜居宜业、城镇产业带动、乡村安居乐业、文化传承引导、生态文明保护、土地整理受益等六种类型。

其中,在各级各类规划区范围内的实行统规统建的成片改造;在规划区范围外,但幢数在20幢以上或连片占地面积10亩以上的,鼓励成片改造。未纳入近期改造计划(或规划)区域和各类规划区范围外的零散分布石结构房屋,在符合相关条件情况下,经批准可以就地翻建。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无力翻建,但经加固后能达到一定抗震要求的,允许就地加固改造。

就地翻建批准建筑占地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120平方米/户,周边有可利用空闲地、荒坡地和其他未利用地的,增加用地面积不得超过30平方米/户。建设多、高层单元式住宅的,每单元住宅建筑面积控制在200平方米以下。

为推动改造,南安市政府每年将统筹安排配套资金,主要用于扶持石结构房屋改造试点工程,即房屋60幢以上或连片占地面积30亩以上的成片改造石结构房屋项目。

来源:泉州晚报

">
泉州今年将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2.5万套

西郊片区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将启动

本报讯 (记者 郑意凡)记者从市政府日前召开的住房保障专题会议获悉,根据今年省下达任务,泉州市将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5529套,超过全省任务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公共租赁住房6938套,棚户区改造18581套,华侨农场改造10套,基本建成18084套。西郊片区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将启动。

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运营公司即将投入运营。今后新开工的市本级财政性投资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由其统一建设运营,探索解决保障房建设成本较高、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泉州市还将探索政府住房保障机构与物业服务企业联合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和配租家庭自治管理模式,探索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并轨建设管理机制。

市住建部门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4年,全市共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36360套,已建成79902套,完成投资313.71亿元。其中各类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竣工40998套,配租配售率超过98%;累计发放廉租补贴近4400万元,惠及13302个家庭。

鼓励四类特殊行业建设公租房

包括环卫、公交(交通)、公立医院、高等院校

本报讯 (记者郑意凡)记者从住建部门获悉,我市已出台专项文件,鼓励和支持环卫、公交(交通)、公立医院、高等院校这四类特殊行业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通过解决职工住房困难问题,稳定员工队伍,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

文件规定,凡特殊行业单位愿意利用自有土地、基地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在征得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并初步落实资金来源后,可向所在地住房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通过后报经当地政府批准,列入年度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新建公租房分为住宅类和宿舍类。套型建筑面积总体上以40平方米—50平方米左右为主,多层的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高层的控制在66平方米以下。特殊行业的危旧公房、员工宿舍,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可在依法办理用地变更手续后,改建为公租房。

特殊行业建设的公租房产权归属按照“谁投资、谁所有”原则确定,不得改变用途或转变房屋性质。建成后只按幢办理初始登记,不办理分户产权,并在房屋权属证书上注明“公共租赁住房”字样及用地性质。严禁利用建设公租房变相福利分房。优先向符合条件的本单位住房困难职工配租,剩余房源由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统一调配。

文件明确指出,四类特殊行业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可享受前期审批、用地、资金、税费等方面支持。

 

">
1 2 3 4 5 6 7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