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回乡交流,结识了这么多海内外弦友,十分荣幸。”越南福建二府会馆理事长彭伟强说,希望今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回来交流。此次,菲律宾长和郎君社、菲律宾南乐崇德社、泉州台商投资区南音代表队、厦门市南乐团、菲律宾金兰郎君社、日本泉州会、永春县代表队、菲律宾国风郎君社、泉港区南音代表队等也到场交流会唱,用最传统的方式共奏雅乐,交流乡情。
越南福建二府会馆“福建古乐”音乐社此次回乡之旅得益于一个“红娘”——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陈日升。他去年从泉州侨联的相关资料中得知越南有南音传承下来后,立即发函与“福建古乐”音乐社取得联系,邀请他们回泉参加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对方也盛情邀请泉州的南音社团赴越南交流。据悉,近300年来,两地南音社团从未交流过,但经历10余代人的努力,“福建古乐”音乐社在越南几乎完整地将泉州南音传承下来。
此次来泉,该社团还与丰泽区南音艺术家协会结成友好社团,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交流联系。该协会打算派南音老师到越南,教授他们传统的南音唱腔。
昨日,前来参加会唱的其他南音社团还分别到泉州南音艺苑、南音艺术研究院、泉州市南音协会、泉州师院南音学院、泉州艺术学校、泉州培元中学和泉州老年大学等处交流会唱。
">海内外选手同台切磋,以武会友。
核心提示
昨日,泉州侨乡体育馆内人潮涌动,掌声不断,国际南少林武术邀请赛进入第二天的赛程。来自英国、菲律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71支代表队、近800名选手同台切磋,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武术大赛。
□记者吴聪伟 曾广太 陈小阳 文/图
外国小伙地道招式赢掌声
比赛中,各支代表队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海外选手的精彩展演更是引来观众阵阵喝彩声。来自英国的小伙子克里斯表演的是白鹤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步法走闪灵活,快慢相间,形神兼备,表演刚结束,就收获了热烈的掌声。
克里斯2007年来到福州农林大学读书,后来在福州娶妻生子,从事茶叶生意。以前,他曾在英国一武馆学武,并迷恋上武术。“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后来渐渐地热爱上武术,它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克里斯告诉记者,他通过参加此次邀请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更体会到了武术的精髓。
飒爽英姿展武术精神
六龄女童稳重表演获高分
赛场上,一名6岁的小女孩正在展示五祖拳。虽然小小年纪,但她表演时稳重地道,拳风雄硬,刚柔相济。小女孩的精彩表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赛场边的裁判不断点头称赞,给她打出高分。
这名小女孩叫黄文璐,来自鲤城区中心幼儿园。她的母亲颜惠告诉记者,黄文璐自幼喜爱武术,每天都要练2个小时。“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锻炼小孩子的意志力,并让其领悟武术精神。”她表示,儿童参加国际南少林武术邀请赛既能增长见识,又能快乐成长。
传统与创新在交流中碰撞
“武术架起了交流的桥梁,让海内外选手同台竞技,以武会友。”此次邀请赛的总裁判长庄昔聪认为,海外的选手中规中矩,一招一式都很到位,表演形式丰富,而且非常注重保留传统的武术风格,在这一方面有的甚至做得比国内的选手还要好。而国内的选手更注重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时代元素,使表演更具观赏性。“此次武术比赛,增进了泉州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的友谊,弘扬了武术文化。”他说。
">闽南风
【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之“闽南红砖建筑”美术摄影展和闽南传统建筑展示的“金花导游”黄艺芬。欢迎来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这里有“闽南红砖建筑”美术摄影展,那一幅幅摄影作品、油画、国画作品,打第一眼你就知道那一片红就是闽南红砖建筑的特色;再细细品味,你至少能找出每个作品里闽南红砖建筑的一个特色:燕尾脊、出砖入石、中西合璧……
如果你想看看现实中的闽南红砖建筑,那请跟我来泉州南建筑博物馆闽南传统建筑展示区,那里有闽南传统建筑的各种构件——门头石雕方框、宅居匾题、郡望堂号石匾、砖雕、石雕、狮雕……
参观南建筑博物馆
现场播报
光影里的家园
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红砖建筑,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红砖建筑传入泉州的时间,有三种可能:一是宋元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二是郑和下西洋时期,还有一种可能是17世纪大航海时期。清朝以前,泉州一直是闽南地区的文化中心,厦门、漳州和莆田是中心文化的辐射区,红砖文化传入泉州后,再由泉州扩散至闽南及台湾。
走进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闽南红砖建筑”美术摄影展区,这里展示一幅幅以闽南红砖建筑为题材的作品,每幅作品里有闽南红砖建筑的哪个特色?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原馆长黄金良为读者一一道来。
黄老先生介绍——
你看那建筑所用建材,红砖、红瓦、白石,一瞧就知道是我们泉州风格的建筑。
油画《有人观山富 没人观山厝》里红砖墙、燕尾脊的房子是山村建筑形式。
水彩《家园系列》里栏杆是用屋顶的瓦筒和红砖堆叠出来,那是海边的房子。
水彩《泉州民居》里出砖入石是如此随意,又很有美感。
黄老先生解读红砖文化
油画《雨后古厝》里那条巷子是火巷,它是房子与房子之间的通道,有排水的用途,也能隔火,还有个“封辟墙”的名称。
油画《远去的燕尾脊》里,可以看到“水车垛”,那也是闽南红砖建筑的饰件。
国画《家园》里窗户为闽南风格木雕。
摄影作品《林路厝》则是泉州著名的“番仔楼”,中西合璧,闽南俚语“有林路富,无林路厝”,说的是其外来设计和闽南传统建筑结构的互相融合、自成一家,无人能及。
《特色民居》里安溪感德槐植村利用山坡建成的闽南民居,层次分明。
金门建筑与泉州建筑风格一致,当年建房的材料一砖一石都是从这里运输过去。
而油画《古厝情缘》里那个熟悉的水井,熟悉的孩童嬉戏的身影,还有老人慈祥的眼神,都在述说闽南红砖建筑所凝结的泉州人的情感。每当远行的游子回乡,看到熟悉的红砖白石,心里就知道到家了。
红砖建筑美术摄影展引人关注
南建筑中宝贝多
在南建筑博物馆内,“九牧传芳”、“紫云衍派”、“荥阳衍派”等郡望堂号石匾陈列在地上,泉州民居大门门楣常见它们的身影,人们用它们追根溯源、彰显门第;狮雕中有狮王;砖雕中有“八仙过海”;还有宅居匾题、门头石雕方框、石牌坊构件、闽南传统建筑工匠使用过的工具……
黄老先生说,这些宝贝都是工作人员抢救下来的,凝聚着大家的心血。
读者品评
这是一处古建筑大观园
抱着未满周岁的儿子,吴女士在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内参观。
吴女士来自南安,她说见过家乡寺庙的燕尾脊,也熟悉咱厝房子红砖的颜色,不过像南建筑博物馆收藏这么丰富的建筑构件,她是第一次看到,感觉这是一处古建筑大观园。
一张1930年代英国传教士拍摄的老照片中,仁风街牌坊一个接一个;“八仙过海”的砖雕,是雕好人物后再烧制的,既不变色也不变形,实在神奇;有“二十四肚”的古眠床;形态各异的石狮、名人书法石刻、动物花草的雕刻……让人大开眼界。
吴女士表示,等儿子再大些,还要经常带他来这里看看。
狮群
专家点评
一砖一瓦皆传统
□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原馆长黄金良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土楼木楼还有中西合璧。”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原负责人黄金良对闽南建筑特色的这一生动描述,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南建筑与南音、南戏、南拳、南派工艺并称为“五南”文化,成为泉州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片之一。
那些精美的木雕、彩绘、石刻、透雕、泥塑,建筑饰件从角牌、马季垛、水车垛,到运路、檐口、花格窗、斗拱等,无不体现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高雅的审美情趣。闽南建筑是我国民居建筑艺术的一大奇景。
">昨日,闽南文化节各个展馆的活动迎来了参观高潮。在人潮涌动之中,既有前来参加文化节的海内外嘉宾,也有兴致勃勃的文化发烧友。不论大家的祖籍在不在泉州,此前是否对泉州有所了解,所有人都被历史悠久的闽南文化的兼容并包、丰富多元所折服。
那么在闽南文化中,什么是他们的最爱呢?今天的“话闽南”,我们就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古厝极具建筑美感 古沉船古遗址令我着迷
□杨诗传 金门县观光特产协会执行秘书、记者
杨诗传是金门县的一名驻地记者,自2007年首次来到泉州后,他经常在两地之间穿梭。他以一名记者的眼光关注泉州的风景,以同胞的情怀迷上泉州这片大地上的闽南古建筑。
这是第几次来泉州,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当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我知道泉州正在一寸寸光阴里成长。
从2007年至今,泉州的发展令人瞩目,新城区的建筑越来越文明、现代。然而,我更喜欢老城区,喜欢成片的闽南古建筑。还记得首次来泉时,我曾在晋江看到一栋栋的闽南古厝,古色古香,极具建筑美感。虽然金门也有老建筑,但泉州的老建筑让人难忘。
这是我第三次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我对它已经很熟悉了;我看过那艘从后渚发掘出来的宋代古沉船,一直难以忘怀,准备这两天再仔细欣赏;我也专程探访过晋江草庵摩尼教遗址,十分惊讶泉州竟然有明教的遗物……我是一名“上古时代活在现代的人”,我尤其喜欢蕴含古韵的物件,因此泉州的古街巷、古塔、古建筑都让我着迷。真诚希望泉州保护好闽南文化,保护好更多的闽南元素。 (素萍)
这里有祖先的东西 小吃传统原味显功夫
□陈俊宏 台湾台南安平文教基金会董事
这是陈俊宏的首趟泉州之旅,这位经常奔波于上海、广东、厦门的台南企业家,在抵达泉州的那一刻竟出乎意料地激动起来。他说这是一座用心的城市,闽南文化底蕴深厚,而这在一线大城市几乎很难寻觅。
这是我第一次来泉州,虽然初次见面,这座城市却让我有一见如故之感,仿佛有一种回到家乡的亲切感。我的祖先是明代从福建迁到台湾,对泉州有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也就不足为奇。然而,泉州对闽南文化的保护甚好,让我印象深刻。在这里,文化与宗教相互交融,处处是文化,处处展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包容。
我是上周五到泉州,提前到泉州开元寺一带品尝一番泉州小吃,肉粽、面线糊、麻花卷让人回味。虽然台湾也有肉粽、麻花卷,但这些都是从泉州传入台湾,台湾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改进,因此泉州的小吃仍然保留传统,而台湾则更注重调味料的使用。可以说,泉州小吃的烹调方式传统,很显功夫,它用原始的方式,保留原始的食材、传统的味道。
这两天我参加不少世界闽南文化节的活动,我愈加感觉到闽南文化在泉州越来越受到重视。穿梭在老城区,让我仿佛回到韵味十足的古代。泉州对文化琢磨很深刻,来到祖先曾经居住的地方,看着祖先的东西,让我有认祖归宗的感觉。(素萍 丽祥)
吃苦耐劳的闽南女子让人震撼
□张嘉兰 美国温斯洛普大学教授
2004年-2005年,张嘉兰女士曾专程来泉州做田野调查,每次她在泉州约莫逗留一至两个月。当时她调查晚清、民国时期妇女社会、经济活动,从婚姻家庭的角度研究女性学。在昨日下午的闽台女性论坛上,她畅谈对闽南女子的认识。
或许是从事女性研究的缘故,我对闽南女子尤其是惠安女、蟳埔女印象特别深刻。在泉州期间,我遇到不少保护闽南文化和历史遗迹的女子,这些文化界人士十分专注。我曾专门到惠安和蟳埔渔村参观,闽南女性的吃苦耐劳让我震撼。惠安女不仅在家相夫教子,在外还干重活,实在令人佩服。
6月11日,世界闽南文化节前夕,我提前到泉州,参观洛阳桥、清净寺等历史遗迹,保护完好的古遗迹,让我倍觉泉州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工夫。泉州也在保护闽南传统的基础上蓬勃发展,处处呈现一派生机。 (素萍)
闽台“五缘”让我感动 爱拼敢赢共创中国人的世纪
□王龄娇 台湾高雄市议员
昨日王龄娇首次参观闽台缘博物馆,她告诉记者,闽台“五缘”让她感动。
闽台有“五缘”,我有“五感”。
人生就是缘,无缘不聚,泉州与台湾在地缘上联系密切;血缘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历来都是一家人;自古以来,闽台两地在法缘上颇有渊源;商缘方面,大家都像闽南语歌《爱拼才会赢》里唱的那样,爱拼敢赢,创造了很多商业奇迹;在文缘上,我们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还有“五感”:感动,感叹,感谢,感佩,感想。因为闽台间的“五缘”,让我在泉州有回到家乡的感动,我也感叹泉州人与台湾人就像兄弟一样。
我的感想可以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来概括:早在17世纪,就有预言家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有共同的中国梦——用爱拼敢赢精神,团结、打拼,共创世界第一。 (紫旻 彦明)
我喜欢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世界闽南人共同的事业
□徐泓 暨南国际大学原校长、东吴大学荣誉教授、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1996年徐泓第一次到泉州,在他的印象中,那个时候的泉州比较朴素,如今的泉州,完全变了一个样,越来越像一个大城市。
来泉州前,我对这座城市的全部认知来自历史书,史书上说,泉州是宋元大港,兼容多种宗教文化。到了泉州,书上讲的东西得到了印证——这是一座多样化的城市。
泉州和台湾在文化上有很多相似性,你会发现,泉州人说的闽南话与台湾鹿港人说的闽南话一样,闽南的蚵仔面线到了台湾依然受欢迎。我喜欢闽南文化的几乎所有方面,比如我听不懂南音,但并不妨碍我欣赏南音的美;开元寺、文庙等地方的闽南古建筑令人惊叹。
闽南文化是全世界所有闽南人共同的事业,我期待两岸携手共创辉煌。 (紫旻 丽祥)
流连多个展厅 感受闽南文化
□林坚璋 中国书协会员、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本次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我已经参观了多个展览,对闽南文化深有感触。
闽南画派的展览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画展回顾闽南画派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不乏精品力作,它不仅给当代艺术家一个怀旧的空间,更激励大家不断开拓前行。
泉州海交馆的仿古船展览很震撼,充满诗情画意。晋唐文化在中原一带遭受较大的破坏,而在泉州得以保存下来,接近原汁原味,这是我们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富矿,值得好好保护与传承。 (文璟)
传播闽南文化 市民参与度更高
□曾国恒 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总经理
闽南文化除了需要外界的广泛关注,更需要本土民众的关注。闽南文化的推广,需要泉州民间力量的推动,让每个人都成为传播闽南文化的使者。本次闽南文化节,从学术高度、文化艺术展现和两岸闽南文化的交流等多个方面让普通市民全方位、立体式地参与。
这次有幸成为台湾特色庙会的承办方,通过这场活动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参与到闽南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中,大家对闽南文化的认知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李菁 石勇)
闽南文化论坛 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郑若希 泉州师院历史系文博专业大二学生
我学的是文博专业,主要研究文物考古、博物馆院建设等。而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底蕴深厚,一些闽南特色元素尤其让人着迷。此次世界闽南文化节特别推出文化论坛,我听说后很感兴趣。
平常课堂上主要是学理论,一些学术观点也都是停留在纸上,能参加这样的盛会,亲耳聆听这么多专家学者的现场演讲,机会难得。闽南文化论坛观点十分新颖,选题也抓得很准,也能开阔视野,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闽南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福龙 彦明)
">
古寺童趣(李祖耀)
□早报记者 李菁
世界闽南文化节高潮迭起,网友们微博也发得火热。早报官方微博@东南早报 联手 @新浪泉州 发起“微观文化节”活动,邀请热情的博友通过微博记录、分享在文化节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活动发起后,网友们成了“微博记者”,在世界闽南文化节的各个角落发现了不一样的趣味。闽南文化节还在继续,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相机和手机,共同将闽南文化的精彩传播出去吧!
另外,“有图大家看”栏目继续刊发读者们发来的“闽南味”图片。
老外一手拿辞典,一手拍照。(@泉州蟳埔人)
老外带着辞典看泉州
在本届世界闽南文化节上,外国人的身影并不少见。他们大多拿着相机,品尝泉州风味小吃,看高甲戏,听南音,更有不少外国人参加南少林武术比赛。
网友@LJ 说:“今年参加南少林武术比赛的老外真多,以后是不是可以考虑做一个南少林武术比赛的海外专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南少林武术,爱上闽南文化,这是一件好事。希望全世界都能看见闽南的精彩。”
网友@泉州蟳埔人 在世界闽南文化节的现场看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一位国际友人,一手拿着相机抓拍,一手捧着一本工具书不时查找,让人有点感动!”
在微博上,记者也看到一些市民和老外们的合影。网友@锦泉泉表示,在世界闽南文化节上遇到的外国人“很可爱”。
厕所墙上的出砖入石(13960311×××)
异地泉州人思乡情浓
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勾起不少身处异地的泉州人的思乡之情。昨天,网友@韩太尉学摄影 发微博说:“我只是想让世界看到泉州的美。无论是南音的缠绵深沉,还是梨园戏的唯美动人,无论是拍胸舞的粗犷奔放,还是高甲戏的幽默逗趣,如此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值得我们一次次告诉世界,泉州真好!”
不少在外地的泉州人看见闽南文化节的精彩图片后,纷纷发微博感慨,想要回家看看。
“在英国多年,此时特别想要回泉州,一张张图片,熟悉的南音、高甲戏和泉州小吃让人控制不住回家的冲动。”在国外工作的网友@YUP 说。
网友@青刀夫说:“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阵容强大,目睹水袖、少林功夫、南音、狮阵等,不枉此行!”
生活在泉州的网友们也感慨万千。网友@聚福仔 回忆说,小时候,家旁边的相公宫一有“闹热世事”,就会有戏班子搭台唱戏,货郎卖小东西,小孩子钻来钻去,好热闹。
志愿者合影
志愿者炎夏热情高涨
这几天,泉州市区结束了上周的阴雨天气,温度上升,正午阳光灼热。在世界闽南文化节的各个活动地点,我们都能看到身穿红色上衣的志愿者们。高温下,他们或在台湾特色庙会上清理垃圾,或在南少林武术比赛现场当翻译……不少市民都注意到他们的身影,发布微博表示对他们的感谢。
据了解,本届世界闽南文化节,一共有400名来自华侨大学、福建电力学院、泉州信息学院、黎明大学、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志愿者参与。在投入本次志愿者工作前,他们进行了礼仪礼节、实用生活医学常识等方面的培训。
在志愿者中,有的说:“用我们真诚的微笑,面对到场的每一位观众。”有的表示:“今晚我接触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我不再那么害怕与陌生人接触,我勇敢地去结识别人。”
">市民纷纷拍照留念
东南网6月18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徐锡思 通讯员 寇婉琼 文/图)昨日上午,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魅力瓷都”瓷艺展在德化如期开幕,数百件大师作品精彩亮相。同时,第五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在德化召开,近百名专家齐聚一堂,签订了多个生态经济发展项目。
大师瓷艺展 苏清河作品受青睐
闽南文化节在德化分会场的一个重要看点,就是在德化陶瓷博物馆举办的大型瓷艺展。记者了解到,德化陶瓷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参与展示的大师作品达数百件,其中已故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苏清河(1941年~2012年)瓷艺展,展览作品就有200多件,题材古朴、文化深厚,涵盖了他各个创作时期的精品佳作,代表了苏清河陶瓷艺术的至高境界。
目前,德化县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近10万从业人员,年产值100多亿元,产品远销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德化瓷烧制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化白瓷还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10月,《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4枚成功发行,成为“国家名片”。
多家机构 签订多个生态经济项目
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始于2009年,今年被泉州市政府纳入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共有30多家机构参与研讨会。
研讨会期间,上涌镇政府与天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台湾)签订“百合休闲农庄”
合作项目,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生物学会(台湾)签订“戴云山蛾类资源联合调查”科研合作协议,还举行了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在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教学科研基地的揭牌仪式,与会专家还共同参观德化自然生态景观,考察珍贵树种人工林培育建设情况等。
相关报道>>>
德化“魅力瓷都”瓷艺展暨苏清河大师生前作品展举行
陶瓷艺术大师苏清河
【导游词】
一生塑佛苏清河。
很多人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作品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他最为著名的传统宗教题材的雕塑,其实苏清河大师的陶瓷艺术成就远不止这些。
在昨日德化县陶瓷博物馆二楼展厅里举行的“魅力瓷都”瓷艺展,展出苏清河大师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创作的200多件陶瓷作品,荟萃大师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品佳作,不仅有传统宗教题材,也有造型各异的烟灰缸、风格独特的茶具等。这些作品难得一见,对陶瓷艺术、陶瓷收藏有兴趣的读者,千万别错过!
人物名片
苏清河(1941—2012年)生于德化陶瓷世家,自幼酷爱陶瓷艺术,师从瓷塑名家苏勤明与雕刻师许光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德艺双馨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苏清河大师离开人世,其瓷塑作品也成为绝世之作。
□早报记者 颜雅婷 潘登 文/图
读者被精品瓷作深深吸引住
现场播报
两岸游客汇聚瓷都
品读大师精品瓷作
作为第五届海峡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德化“魅力瓷都”瓷艺展昨在德化开展。昨日清晨,报名参加早报“金花导游”带您逛文化节的几名读者一早便与“金花导游”颜雅婷一同,从泉州驱车奔赴德化,一睹瓷都风光和精品瓷作。
车子刚驶出泉三高速德化出口,沿途挂在公路一侧墙上的青花瓷,一下子便抓住了几名读者的眼球。对从未到过瓷都德化的读者来说,进城的公路旁陶瓷文化景观长廊,就是瓷都德化最好的名片。
而位于陶瓷博物馆的苏清河大师作品展,则将古瓷都的神韵更加深刻地印在读者的脑海中。
“德化陶瓷的一大特点,就是将很神圣的东西世俗化,同时形神兼备。”昨日上午,早报邀请的现场解读专家、德化文体新局副局长、长期从事古陶瓷研究的郑金勤,现场为早报读者解读、品评大师作品,吸引现场两岸游客围观、学习。
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展出苏清河大师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2000年以后的瓷塑精品,题材丰富,有人物雕塑、茶壶茶具、工艺品、烟灰缸、香薰炉等。“苏清河大师的瓷塑作品造型别致,形神兼备,在每一件作品的创作中,都融入自己独特的构思和理解,颇具明代雕塑大师何朝宗的艺术之风,被誉为当代瓷坛难得的艺术珍品。”
读者品评
从未见过 如此精美的瓷作
读者小颜和小林都是高三毕业生,这不,高考刚结束赶上闽南文化节,从未到过德化瓷都却久闻瓷都之名的他俩,和家人相约,一起报名参加“金花导游”带您逛瓷艺展来了。
在展览现场,小颜和小林一边细细观赏玻璃橱窗里的大师作品,一边认真地听专家现场解读。“以前总觉得陶瓷很普通,每天吃饭用的不就是瓷碗?没想到竟有如此精美的陶瓷作品。”参观完苏清河大师作品展,小颜和小林又迫不及待地奔赴“南海一号”出水文物展和陶瓷历史博物馆。
“生在泉州,就希望对咱厝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看了瓷艺展,小颜和小林表示不虚此行。
专家点评
难得一见的 大师作品展
郑金勤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在陶瓷雕塑上的技术、技能是非常全面的,他通晓瓷泥、釉水配方研制和陶瓷生产、管理、烧制等,“除了没有自己去挖瓷土,他什么都会”。纵览此次展出的大师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发现,苏清河不愧是一位艺术家,每一件瓷作他都精心雕琢,并尝试不同类型的创作,从上世纪70年代的农民题材作品《农民起义》、《三打白骨精》,到上世纪80年代尝试色釉研究,以及对茶壶等瓷塑作品在造型方面的创新,直至2000年以后回归传统宗教题材,苏大师都是全身心地投入陶瓷创作。
“像苏清河大师这样全面的陶瓷雕塑人才,现在已经非常少了。”郑金勤表示,这样全面展示苏大师各个不同时期精品的展览难得一见,不容错过。
来源:东南早报
">闽台缘博物馆,数百个印着姓氏和堂号的灯笼引人注目
东南网6月18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张帆 林继学 叶碧玉 谢向明 黄谨 文/图)家乡,游子,纽带,乡亲。
昨天,奔走在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纷繁精致的大观园里,这几个词汇,频频钻入筱缘耳中。筱缘是温陵第七钗,曾系统地带着大伙认识了宗族文化的点点滴滴。今儿,且不说刚刚开馆的展示中心主体展区的“宗族文化美在乡情”部分,大量实物、图片,以历史的厚重感将海内外亲缘丝缕剖析,单就那些耄耋老人,步履蹒跚远渡重洋回到故乡参加活动的身影,就让筱缘心内倍感亲切。
热闹的活动会散场,丰盛的筵席也免不了人走茶凉,但筱缘深知,乡贤心中有一片领土,乡情永在不离散。家乡随时愿意接纳包容他们,就像许多年前,母亲在这里翘首企盼游子归来那样。
侨亲助力,为展示中心淘宝
展示中心共搜罗了来自厦漳泉地区,以及潮州、汕头、台湾,乃至东南亚等地的闽南文化相关文物。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在东南亚的“淘宝”,依靠的还是身居海外的侨亲呢。
比如新加坡的吕世聪先生,泉州方面与他的接洽始于去年泉州到新加坡办“蓝海福建”文物大展,他是当时的策展人。
在征集东南亚文物时,泉州文化部门就想到了吕先生。吕先生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为展示中心淘到了2000多张反映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与闽南文化渊源的照片,涉及家族、宗教、戏剧、方言等。他还帮忙制作了视频,丰富了馆藏的内容。吕先生悄悄告诉筱缘,这么做,还有个私心,因为他的祖籍在福建。
展示中心里大量的展出都与血缘、宗亲密不可分。比如爱国华侨林文庆女儿中西合璧的婚礼场景,看了照片筱缘才知道,那时候的华侨们还愿意把婚礼办到福建会馆里去,那是家乡的组织,身在异地的人,总想着吮吸家乡的味道。
在祠堂与祖谱部分,展出大量族谱实物,还有模拟的“洪氏家庙”正大门,筱缘看了心潮澎湃。
那数目繁多的宗亲物件,筱缘只能带您浏览个大概,个中滋味,还得您亲自寻觅。
80岁的张玉春老教授,边观展边认真地记录
族谱姓氏,吸引众人来寻根
与展示中心一墙之隔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筱缘也找到了一些与家族相关的展览,尤其是一楼的闽台族谱暨姓氏源流展,让筱缘印象最深。
你姓啥?你的祖先是谁?这些问题,你是不是也曾迷糊过?在闽南,许多姓氏由中原南迁入闽,有的姓氏又漂流过海传到海外,然后落地生根,繁衍不息。闽南人看重姓氏文化,姓什么,意义重大。
这个展出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往“寻根”,不少受邀的文化节海外嘉宾,也饶有兴致地翻阅姓氏族谱,寻找回家的感觉。
进入展馆,上百个印着姓氏和堂号的灯笼吸引了筱缘的注意,这些姓氏和堂号,都是泉州最常见的。而展馆中墙上排列了数十个泉州常见的姓氏,如林、刘、李、张、黄等,每个姓氏都标注了各自在闽南的历史演变。
闽台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从这里可以一探究竟。据台湾2010年出版的《台湾姓名分析》记载,台湾共有1527个姓氏,台湾前十大姓分别为“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占台湾总人口的96.54%。筱缘惊奇地发现,台湾、泉州、漳州三地,前三大姓排名完全一样呢。
如果你想找找你的祖先,来这里翻一翻各姓氏族谱,说不定会有惊喜哟!
心中也是笃定的,因为我们的心中有彼此。
八旬教授,感恩侨亲观侨批
“华侨对家乡贡献很大,泉州许多地方的发展,跟他们息息相关。”同样在闽台缘博物馆,泉州侨批暨侨亲钢笔画像展,80岁的张玉春老教授,吸引了筱缘的注意。他是泉州师院退休教授,正准备撰写关于惠安东岭侨领刘玉水的报告文学,这次来看侨批展就为了收集材料。
老人家很开心地告诉筱缘,自己确实在这个展览上找到了不少好素材。他对每封侨批都看得特别认真,其中一封写有“头寸”二字,他不理解,便找来工作人员咨询,才明白“头寸”就是指当时银行的款项;另外一组展现华侨生活情况的图片,有两张图片说明分别是“早期的华侨聚居村落”和“20世纪初新加坡闽籍华侨集中居住的福建街”,张玉春也细心地观察到照片似乎颠倒了。后经工作人员查看,果然是弄错了。
泉州侨批暨侨亲钢笔画像展的看客来来往往,筱缘独独被张老教授吸引了——想来,正是因了他那份认真劲儿和感恩侨亲的情怀吧。
千年刺桐城,万里故园情
逛了几个宗族文化的展览,筱缘突然心生感悟:你看这繁忙而缤纷的人流,不都是以宗族血脉为基本单位参与的吗?
有着桑梓情怀的侨亲们,从未间断对家乡的关心和支持。为了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年已八旬的著名的侨领,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陈永栽回到出生地泉州。他坚定地表示,只要是有益于国家、民族、家乡的事,他都愿意鼎力而为。
陈永栽的传奇故事,筱缘曾听陈家宗亲讲起过。他是泉州人的典范,4岁随父母离开晋江到菲律宾,早期人生就像歌里唱的“有时起有时落”,然而最终凭着能力当上了“银行大王”、“烟草大王”、“啤酒大王”、“航空大王”,业务遍及十几个国家的十几个行业。
昨天,陈永栽出口成诗——千年刺桐城,万里故园情。他说,虽然长期身居海外,但心始终与家乡相连。不管身居何处、离开家乡有多久,海外乡亲始终念念不忘家乡。
其实,家乡对这些远游的孩子又如何不惦念呢?好在如今交通工具便捷,不像当年祖先远渡重洋困难重重。即使要说再会,筱缘的心中也是笃定的,因为我们的心中有彼此。
相关报道>>>
千册族谱 印证泉台血脉流淌
一位蟳埔女在寻找自己的姓氏“密码”
□早报记者 张素萍 吴嘉晓 文/图
【导游词】
也许你我同姓,是本家;也许你我同宗,是亲堂;也许这里的一座村庄,是你陌生的原乡;也许这里的一座祠堂,你曾上过一炷香。
从中原大地,到海峡彼岸,炎黄的血脉千年流淌,从踏浪而去,到寻根而来,姓氏族谱让你我济济一堂。
欢迎大家来到这个陈设有上千册涉台族谱、追溯泉台数十个姓氏起源的展览。别小看它哦,也许这里的一本看似普通的族谱,却能搭起亲缘的桥梁,让你找到海峡对岸的亲人同胞;也许这里的一个姓氏溯源,能激起你对个人、家族发展史深究的兴趣,让你更清楚自己从何而来。
海峡两岸谱牒对接咨询处,帮助两岸宗亲寻根。
现场播报
灯笼墙姓氏树 教你追根溯源
展馆里,一面红色“灯笼墙”和一棵粗壮的“姓氏树”令人印象颇深。
细看之下,灯笼墙由数十盏大红灯笼组成,每一盏灯笼上写一个姓氏或一个堂号,堂号如“四知”、“颍川”,姓氏如“张”、“王”等。远远望去,红色一片,煞是好看。“姓氏树”则是一株枝干上“刻”有各姓氏的“绿树”,葱郁有加,令人观后神清气爽。
“灯笼墙和姓氏树是一种象征,在象征泉台血缘一脉相承的同时,让人有追根溯源、认祖归宗的使命感。”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工作人员黄帆说,展览有泉州与台湾两地人数排名前五十名的姓氏“溯源”,展览以文图并茂的形式,列出每个姓氏的始祖、入闽路线和繁衍生息之地。
“陈列出的族谱几乎全是涉台族谱,其中以福建、广东两个省份最多。”黄帆介绍,博物馆内原有4000余册族谱,此次共展出1115册,这些族谱有各姓氏理事会、族谱爱好者捐赠而得,也有博物馆工作人员赴闽南乡野和台湾地区搜集而来。
具有代表性的族谱复印本,放置在展览桌上,供参观者查阅。
两个世纪离别 老人寻台湾族人
两个世纪的离别,几代人的寻亲传承。昨日,永春七旬老人刘裔强特赴展馆,希望能找到200年前祖辈在台湾的后人。
刘裔强是永春县湖洋乡后坑洋人。“刘大晓生于公元1805年,壮年往台湾未归。我要寻找的是他的后代子孙。”刘裔强说,年轻时父辈交代,一定要找到台湾的亲人。然而刘氏族谱中关于刘大晓的信息只有数十字,大意是刘大晓生于嘉庆乙丑年(公元1805年),壮年往台湾未归,他的原配黄氏后来改嫁。
近两个世纪的隔离,永春刘氏宗亲从未放弃寻找。1945年左右,台湾族人寄来一封信,称大晓在台湾已有后代四五十人,均住在台北市马祖庙边,后又闻刘大晓后代已迁往宜兰县。
“我们的祖厝没变,只是重修了。现在交通方便了,希望你们回大陆相认,老叔公们都希望你们回来看望一下。”刘裔强说,这么持之以恒地寻亲,就是希望能传达他们对台湾亲人的思念。
灯笼墙
读者品评
上了堂姓氏源流课
“原来我是颍川陈!”站在图片板前,蟳埔女陈大姐兴奋惊呼,她是特地前来参观展览;泉州电力学院学生小卓是世界闽南文化节的志愿者,她在工作之余,特来了解卓姓入闽后的路线和故事;“哦,原来我的祖先是他!”台湾台南安平文教基金会杨雅萍说,她通过展览知道祖先如何入闽又何时迁至台湾,展览给她上了堂课。
晋江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吴金鹏称,展览展示了泉台两岸“血缘”之亲,通过一本本族谱见证福建移民台湾的历史,也是台湾同胞认祖归宗的重要线索。他称,晋江谱牒研究会就曾多次帮助台湾的学者、乡亲寻根,寻亲成功的故事多不胜数,希望展览和族谱帮助更多人找到姓氏之“根”、家族之“根”。
专家点评
台湾后裔编入族谱
保持血缘、亲缘关系
□晋江市文联粘良图
闽南的姓氏大多自中原而来,泉州人家门楣上也常标明堂号如“xx衍派”或“xx传芳”,这说明这个家族曾在哪里繁衍兴旺。在晋江,姓杨人家的门楣常着“四知传芳”,其典故出自东汉清官杨震“四知”的故事。相传,东汉杨震太守路过昌邑时,知县王密夜揣黄金欲行贿,杨震拒绝。王密称天黑无人知晓,杨震却立即答曰“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为无知者?”由此可见,姓氏堂号除了把家族的繁衍起点等记录下来,还浓缩了中华的传统美德故事。
中原姓氏入闽后,为发展聚族而居,常见一个村庄仅一个姓氏。为了宗族发展,家族纷纷修祠堂、编族谱。古时乡村管理时,家族会自行管理族人,颇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意,若族中有人当官,相当于承担整个家族的厚望。修族谱更是轰动整个家族直至社会的大事。因此,在闽南几乎所有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谱。这些族谱记录宗族发展的历史,同时反映古时传统道德规范。
明末清初,很多闽南人迁移台湾,那些拥有宗族亲邻关系的闽南人,到台湾后依然聚族而居,并且与家乡保持联系。晋江东石很多姓氏编写族谱时,还特地到台湾收集后代资料,把后裔信息编入族谱,以此保持血缘、亲缘关系。
来源:东南早报
">木偶表演细腻逼真
本报讯 (记者 陈智勇)昨晚,泉州提线木偶戏《赵氏孤儿》在泉州艺术馆上演,演员精湛的表现技艺受到观众好评。今明两晚,该剧还将继续在泉州艺术馆上演。
《赵氏孤儿》是泉州市木偶剧团创排的提线木偶大戏,这是该团成功创排国内首部木偶喜剧《钦差大人》后的又一力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木偶悲剧。该剧的提线木偶造型独特,演员技艺精湛,赋予了角色新的生命内涵。在演出过程中,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动作巧妙,各个角色的表演细腻逼真,整部戏活了起来。提线木偶做出抱婴儿、拎药箱、拔剑、牵手、连续甩发等高难度动作,高超的表演技艺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此次演出版本经过多次修改提升,力争将最好的提线木偶戏发展成果展示在海内外宾客面前。”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说,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木偶大戏,全团人员几乎都上阵了。
《陈三五娘》醉倒新老戏迷
本报讯 (记者陈智勇)昨晚,梨园戏经典剧目《陈三五娘》在梨园古典剧院上演,海内外新老戏迷大饱眼福。明晚,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还将奉上新编剧目《丁兰刻木》。
《陈三五娘》是梨园戏的名剧,为“小梨园”流派的经典之作,与明清时的《荔镜记》《荔枝记》一脉相承。上个世纪50年代,该剧复排,轰动中国剧坛。该剧表演身段优美,词曲典雅,对白令人回味。《睇灯》一折通过演员的“走四角”表现不同的空间;《审陈三》则用梨园戏最具特色的“蓝青官话”表演,风趣幽默;而《大闷》一折委婉深沉,唱做并重,更见演员表演功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中的大量唱段在弦管中广为流传。如《留伞》中的《因送哥嫂》、《绣鸾》中的《绣成孤鸾》、《大闷》中的《思忆情人》等名曲,至今仍然是弦管中的主要传唱曲目,两者相得益彰,影响深远。
作为剧团的保留剧目,《陈三五娘》一剧在海内外闽南语系地区影响广泛,几百年来屡演不衰,深得观众喜爱,雅俗共赏。1954年,该剧参加华东戏曲汇演,荣获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舞美奖、乐师奖、四个一等演员奖;1955年,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本奖;1957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艺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