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王观世音菩萨真经》内页
东南网5月24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随着世界闽南文化节步伐的接近,从各个地区征集来的闽南文物纷沓而至,其中,来自东南亚的闽南文物因带有明显异域色彩,体现闽南文化的延伸而备受关注。
据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介绍,此次泉州博物馆作为世界闽南文化节的的展示中心,所展示的文物除了从泉州、厦门、漳州、台湾等闽南文化核心区征集外,还从闽南文化分支的潮汕地区及闽南文化延伸的东南亚各地征集。
清德化窑五彩盘(暹罗订烧)
征集 从东南亚4国征集31件
此次泉州博物馆特意委托新加坡收藏人吕世聪征集东南亚闽南文物。祖籍金门的吕世聪虽然从小在新加坡长大,却是一个地道的闽南人。他会讲闽南话、遵循闽南习俗,也热爱闽南文化,对东南亚的华人历史感兴趣,研究了一二十年。他此次不仅带来了从东南亚各地征集的文物,还提供了上千张照片及多段视频,为此次世界闽南文化节添砖加瓦。
吕世聪告诉记者,此次文物征集并不是一蹴而就,但也因自己长期涉略闽南文化而变得相对容易,分别从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征集来了31件文物。
这些文物都为民国以前,其中最早的是宋代的瓷器。这些闽南文物包括外销陶瓷、文献、刺绣、木雕、雕版、古钱币 戏服等,涉及语言、文化,宗教,武术,家族,民俗,戏曲等方面,具有鲜明的闽南元素和异域风情。
番面妈祖
文物 闽南元素融合异域色彩
吕世聪向记者展示了一尊从马来西亚的妈祖像,这尊具有70多年历史的神像除了具有妈祖的特征外,其服装风格及后面多出的两撮枚红色头发都显示出浓浓的异域风情。从泰国征集回来的瓷器则印有泰国佛像,但胎土及工艺技术又都符合德化窑特征,此为德化的外销瓷器。
此外,用于印制天公金的木刻印版(神祃)上面还刻有新加坡的英文店名。闽南人过春节时,在正月九月初九这一天都会祭拜天公。节日前夕,全家老少必须“守寿”到午夜。在拜天公时,会有印着福禄寿三星的金纸。金纸就是用印制天公金的神祃印制的。“中西合并”的神祃也只有在东南亚能看到,体现出了闽南文化与东南亚当地文化的强势融合。
吕世聪此次携带的文物中,《李载鸾永春拳谱》特别引人注意。永春拳是少林拳的分支,上世纪60年代,永春太平大新厝的李载鸾师傅到南洋开设武馆授艺,将闽南武术在海外发扬光大,体现了闽南人的精武精神、爱拼敢赢的气质和精神。拳谱带有多张动作分解照片,十分清晰有趣。
《李载鸾拳谱》插图
视频 三维方式解析闽南文物
在征集过程中,吕世聪还拍下了许多当地居民的闽南民俗文化照片,包括庙宇活动、节庆、历史文物等。
除了文物和照片,吕世聪还带来了多段展示展现闽南文化的视频,这些视频都是他和朋友自己制作的,每段短短几分钟的视频都是他们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完成的。既有反映新加波闽南建筑与英式建筑融合,也有展示南海一号古船,更展示了宋代南安天文学家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
这些视频都利用三维方式呈现,将其构造、用途、历史文化背景以视频和文字的方式一目了然的展现出来,让人更深刻的了解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这些文物将于6月10日前陈列完成,并于17日开馆。泉州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表示,东南亚的闽南文物是各个历史时期,闽南文化融入东南亚各地,并影响其文化发展进步的体现,文物的展示能让人对闽南文化的同根同源有更清楚的认识。
据悉目前征集的闽南文物共有几百件,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将进行长期展示,永不闭幕。
保生大帝香火盒
戏服(正面)
吴氏家谱
《一枝梅平山贼》
">
早时闽台人家里常见的生活用品
【核心提示】
明末清初的神案联匾、油纸伞骨,清朝的手抄本族谱,闽南名剧《陈三五娘》画板……昨日,从台湾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征集而来的40余件展品,顺利到达泉州市博物馆。大家都有同一反应,老泉州人可都见过这些物件!
泉州市台商协会原秘书长陈秋荣是台湾人,他热爱收藏,受市博物馆委托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从台湾民间和民俗博物馆搜罗来这些物件,“在台湾的很多角落,都能找到具有闽南特色的物品。”
□记者 黄雅珊 文/图
木质方形画板 讲述《陈三五娘》故事
《陈三五娘》的故事在闽南地区可谓是家喻户晓。在征集来的展品中,两块木质方形画板也反映了此故事。画板长约25厘米,宽约20厘米,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其中一块画板上精美地呈现着“陈三磨镜”的情节,另一块画板上则是“五娘抛绣球”的场景。
“在闽南人家早期的床或柜子上,这种画板是常见的镶嵌物。”陈秋荣介绍,两块画板说明这个民间爱情故事在台湾地区同样流传。
征集来的闽台建筑构件
南音由闽入台 爱好者分布广泛
征集来的展品中,还有用于南音演奏的弦、洞箫和笛子。陈秋荣说,台湾南音由闽南传入,最初流行于澎湖地区,其次为嘉义,继而彰化鹿港一带相继设馆。清康熙三十九年渡海到台的浙籍人士郁永河,在其《裨海纪游》中记载:“肩披鬓发耳垂珰,粉面红唇似女郎,妈祖宫前锣鼓闹,侏离唱出下南腔。”可知,清朝初年,台湾南音活动已相当盛行。目前,在台湾地区仍有着广泛的南音爱好者,南音社团组织遍及台湾各地区,全盛时期约有100个社团。
“作为闽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南音文化展示了闽台两岸在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上的亲密关系,印证了闽台人民同宗同族、闽台文化同根同源。 ”泉州市文广新局出宝阳副局长表示。
民间小儿服饰
结婚祝寿节日 厅堂挂上喜帐
闽台两地在生活习俗方面一脉相承。征集来的蓑衣、油纸伞伞骨、藤编提篮、永春漆篮、木质水瓢、木质果印版、陶制暖炉、写着“阖家平安”的木桶等物品,在闽台人家中都很常见。陈秋荣说,蓑衣目前在台湾仍旧非常受欢迎,很多人会定做一件放在厅堂中做驱邪之用,“有时定做一件蓑衣大约要十万台币,合两万多元人民币。”
“爵晋琼筵宝朋共庆三多祝 鸠扶玉杖夫妇双簪益寿花。”这是一对喜帐上的祝语,横幅是“受天百福”。在闽台两地,为老人祝寿或是结婚等喜庆时刻,人们常会在厅堂挂上喜帐营造氛围。
记者注意到,在这些展品中,红彤彤的物件占了不少。除了喜帐,还有红枕头、红烛台等。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在闽台地区,人们有着极相似的红喜白丧观念。
蓑衣和伞骨
血缘紧密相连 闽台风俗相似
“从历史发展中俯瞰,我们可以发现闽台民俗民风有着共同的母体‘脐带’。因地缘和血缘的紧密关系,闽台两地区域文化内涵的相似性在闽台民俗物件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出宝阳表示。
陈建中介绍,明末和清代时,大量闽南人移居台湾。由于闽台自然环境极为相似,移民几乎原封不动地保持着原有的风俗习惯,他们保持着家乡的食、衣、住等生活方式,恪守着家乡的礼仪和婚丧习俗,遵循着家乡的岁时年节习俗,供奉着从家乡带来的神祇,演唱着家乡的音乐戏曲,闽台从此成为同一风俗区,闽南话也成为台湾最通行的语言。此次征集到的这些文物,就很好地反映了台湾与闽南文化脉络的一致性。
烛台、油灯架和喜帐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报道>>>
近50件台湾藏品抵泉 “陈三五娘”版画嵌入婚床头
清代做工精致的小锦囊
您知道,五代时开闽三王之一的王审知曾从中原引进油纸伞工艺,并传播至台湾吗?您见过明末清初流行于台湾一带的嫁妆吗?昨日,泉州台商协会原秘书长陈秋荣先生,携带近50件闽南文化展品抵达泉州市博物馆,一件件既有闽南味道又有台湾印迹的展品,让人大开眼界。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介绍,设在博物馆的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将于6月开馆。今年3月底至5月,陈秋荣先生受委托在台湾征集展品,他辗转于台湾12家公私立文物博物馆,遍寻宝贝。
描述陈三五娘故事的画板
“陈三五娘”画板
这是爱情的象征
《陈三五娘》的故事感动了不少人,人们将故事写成小说、编成戏剧、拍成电影代代相传。然而,像台湾这样把故事逼真地绘在古朴的画板上,再镶嵌在床头的,实属罕见。
昨日,两方绘有《陈三五娘》故事插画的“画板”亮相,其中一方画的是“陈三磨镜”的故事,另一方画的是五娘抛绣球。虽然是清末的“嫁妆”,但这两方画板保存非常完整,图案精美鲜艳,历久弥新。“这两件的年代都在清末,当时人们结婚时,得把这样的‘画板’镶嵌在床头或柜子上,这是爱情的象征。”陈秋荣介绍。
用鸡翅木做的百宝箱
明末“嫁妆箱”
酷似杜十娘的百宝箱
看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的读者,对杜十娘藏有各种奇珍异宝的百宝箱肯定不陌生。昨日众多展品中,一件明末清初的百宝箱,与杜十娘的“百宝箱”极其相似。
这件百宝箱用名贵的鸡翅木制成,整体呈棕褐色。“这是古时姑娘出嫁时携带的,里面装上珠宝和各种嫁妆”,陈秋荣说,这是古时收纳嫁妆的箱子,装着父母对女儿沉甸甸的爱。
记者获悉,鸡翅木主要产自东南亚和南美,因有类似“鸡翅”的纹理而得名,纹理交错、清晰,属于比较漂亮的木材。鸡翅木百宝箱很珍贵,在拍卖时曾拍出数万元人民币。
烛台和灯台
清末尺子
竟是嫁妆必需品
令人颇感意外,一把毫不起眼的尺子竟也是嫁妆!这是一把清末尺子,通体用木头制成,长约20厘米,宽约4厘米,仔细一瞧上面还有刻度。有意思的是,明清时期的尺子直接由木头制成,民国及以后,尺子才穿上红色“外衣”。
查阅史料可知,古时女红是判断女子是否可以成为贤妻良母的标准,因此,尺子、剪刀等女红用品成了陪嫁的必需品。
嫁妆中还包括一对与众不同的枕头。“这是清光绪年间的枕头,先用皮制成,再烤漆,应该叫皮质漆器枕头”,陈秋荣解释。
明末清初油纸伞
开闽王从中原引入
“别看它不起眼又像拐杖,其实它是明末清初油纸伞的伞骨!”陈秋荣说,伞骨由竹子制成,上面还有支架的痕迹。
台湾的油纸伞还有段故事。据介绍,五代时,开闽三王之一的王审知从中原引进了制作油纸伞的工艺,这种油纸伞发源于福州,后传入台湾,明末清初在台湾高雄等地十分流行,清代、民国时期最繁盛。由于制作伞骨需要特定的竹子,台湾人还特地从闽浙一带引进竹子。
琉璃双狮流水器,在台湾彰化、鹿港、台中很常见。
以前小孩子刚出生或满月时,父母会制作一套虎头帽和披肩给孩子。
明末清初油纸伞的伞骨
这是清末水壶,上面的葫芦盛水,下面的竹编用来固定。
来源:东南早报
">族谱
东南网5月23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23日上午,从台湾征集来的近50件闽南文物运抵泉州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泉州博物馆),这些文物将在6月举行的世界闽南文化节上作为展品,展示在公众面前。
此次负责征集台湾闽南文物的是台湾本土的陈秋荣。陈秋荣祖籍漳州,在泉州经商已20余年,受闽南文化的熏陶,他最大的喜好便是收藏、研究闽南文化及文物。此次陈秋荣“不负重托”,利用台胞身份之便,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在台湾多个县市的民俗文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征集了近50件闽南特色文物。
这些文物大多为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有油纸伞骨架、珠宝盒、蓑衣、零钱袋、水壶、对联、流水器、印版、枕头、族谱、灯架、乐器等,都颇具闽南特色。这批文物主要分为4大类,分别反映闽南家族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不但大大的丰富了闽南文化展示中心的内容,且反映出了台湾作为闽南文化核心区,与大陆同根同源的历史事实,突出闽南文化在台湾的重要地位。
放置于神龛及祖先牌位两侧的联对
家族文化
陈秋荣首先向记者展示了一对木刻对联,据介绍,对联原本是安放于宗祠祖先牌位两侧的。这对明末清初的对联刻着“祖德诒谋远,宗枝奕叶长”,工整的体现出了对祖宗先人的敬畏及对子孙后人的期望。这是闽南地区宗祠家庙里的祖宗牌位两侧常见的对联,但刻的内容则不尽相同。
在随后展示的多本台湾蔡氏、谢氏及郑氏族谱中,记者看到,这些族谱有一个共同点:都明确记载了两岸的婚姻互通及迁移事迹,直接反应两岸的同根同源。
刻着闽南古老爱情故事《陈三五娘》的木刻板
戏剧文化
近50件文物中,有两块精美木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面彩绘雕刻着闽南著名的梨园戏曲目《陈三五娘》。讲述的是陈三将自己打扮成婢女到五娘家“磨镜”,并与五娘相爱。五娘之后便将绣球抛给了陈三,从而结成姻缘。两块木刻中,一块刻着“磨镜”场景,一块则刻着抛绣球场景,活灵活现,精美逼真。据陈秋荣介绍,这类型的木刻一般镶嵌于闽南眠床和衣柜上。
此外,还有清朝时期的弦胡、洞箫、笛子等吹奏南音的乐器,真切反映出闽南戏曲文化在台湾的影响。
清末民初的生活用品
民俗文化
反映闽南民俗的文物是此批文物中最多的,有婚嫁、农耕、日用等物件。喜事时挂于厅堂的喜帐;婚嫁时的量尺、子孙桶、珠宝盒、皮制漆器枕头;农作时的蓑衣、水壶、畚箕;还有放置筷子的陶器、取暖用的碳炉、织网用的木梭、放油灯的灯座、无伞面的伞骨及婴儿穿的衣帽。
这些文物如今都价值不菲,如明末清初时期的珠宝盒,便是由珍贵的鸡翅木制成的,是明朝时期流行的材质。葫芦形状的水壶,套着一个藤编的套子,是清末时期农民耕作时随身携带,能平稳的置于地上。无伞面的伞骨也有一段故事,据说,这根竹质的伞骨是江浙闽北一带的特产,五代时期传入福建,再由福州销往台湾的,后来台湾引进种植这种竹子用来制伞,伞业非常兴盛。
此批从台湾征集来的闽南文物中,还有给孩子满月、周岁时戴的帽子和披肩,精美的零钱袋和藤编的手袋。据说这种手袋是旧时有钱人家的妇人所用的,不少记者感叹到:不亚于如今的奢侈品牌包。
流水器
建筑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陈秋荣还带来了墨斗、狮形流水器体现闽南建筑风格文物。闽南雨水较多,流水器一般安置于屋顶上,让雨水顺势流下,有狮子、石榴、鱼等形状,在台湾的台中、彰化、鹿港等地非常流行,也是闽南独有的建筑风格。
陈秋荣表示,台湾无论是哪个历史时期,它的民俗、文化都是和闽南一样的。此次陈秋荣带来的近50件文物完整的展示了台湾的闽南特色,显示出两岸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
陈秋荣和陈建中正向记者介绍从台湾征集来的文物
插筷子的陶器及烧炭取暖的陶器
带有“八卦”的门扣
看似小小的木偶人聚集着4件文物:婴儿披肩、头巾、葫芦形状的农用水壶,以及零钱袋
双人枕头
蓑衣,目前价值好几万
喜事时,挂在家里厅堂的楹联
烛台
">策划:叶燕民 林耀平
执行:杨 杰 林绿波 曾绍洋 李立兴 叶舒雯 游怡冰 李歌
在泉州,你几乎很难找着一处人文景观,是与宗教毫无关联的。宗教,渗透在这座千年古城的每一寸肌理,涵养着世世代代包容而热情的泉州人。
在这里,全世界的宗教你都能觅得踪迹。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天主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日本教、拜物教、犹太教……光是短短的一条涂门街,不足一百米,清净寺、佛家寺庙、关帝庙,风格迥异的信仰竟能相安无事。
这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宗教博物馆”。有着“泉南佛国”之美誉,有中国最大的道教造像老君岩,有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史迹“圣墓”,有中国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寺庙草庵,还有中国唯一保留祭祀印度教洋山神的白耇庙……你可以触摸那一处处浮雕、碑刻,感受历经岁月洗礼的曲折沧桑;可以流连于泉州海交馆200多座融合各种宗教的神龛,品读泉州人海一般的壮阔情怀。
追溯历史,宋元时期的泉州,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相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 “市井十洲人”、“缠头赤足半蕃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旅行家、僧侣,在带来大量的物流、资金流的同时,也将各自的文化与信仰留在了这里: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中亚的摩尼教、东亚次大陆的印度教……时过境迁,这些肤色各异的“十洲人”如今留给我们的,是弥足珍贵的宗教文化瑰宝,它们与泉州本土民间信仰交相辉映,造就了今日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
不行宗教旅,枉到刺桐城。
主要宗教文化史迹
开元寺大雄宝殿 (陈晓东 摄)
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兴盛至今。到开元寺看什么?最著名的要属寺内天王殿石柱上的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矗立在开元寺两侧的双塔,东叫“镇国塔”,西叫“仁寿塔”,均系我国最高最大的花岗岩石塔,建于南宋时期。大雄宝殿横梁斗拱上嵌有二十四尊妙音鸟,人面鸟身,分别捧着文房四宝,瓜果乐器,这在全国实属少见。
清源山老君岩
说到道教,就不得不提到老子。如果想一睹老子传世千年的风采,就不得不到清源山老君岩一游了。“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而成。这尊道教始祖老君,高为五米,宽、厚各七米多,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和蔼可亲,整座石像形态逼真、技艺精妙,堪称宋代石雕艺术瑰宝。石像历经四个朝代的风雨战乱而保存完好,在国内石雕艺术史上实乃罕见。
清净寺
清净寺
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南国古城泉州,有一座带有异域风味的阿拉伯式建筑,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的清净寺,建于公元1009年,巍峨雄伟,现在是泉州穆斯林礼拜、聚会之所。走进临街的寺门,砌穹形顶的尖拱大门,分外、中、内三层,仰首望之,大有“天作穹庐地作毡”之感。寺门后西侧的“奉天坛”,墙上横刻整排的古阿拉伯文的《古兰经》。
基督教泉南堂会
基督教泉南堂会位于中山中路374号,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英国长老会社嘉德牧师将福音传入泉州,当时施琅将军后人转手出让施琅将军后花园“新花山”书房的旧址。三年后,泉南堂会正式成立,建成泉州第一座基督教教堂。
清源山老君岩 (资料图片)
晋江草庵
晋江草庵是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是研究世界宗教史及中外交通史的重要实物依据。草庵依崖壁凿就圆形佛龛,直径1.9米。圈内利用岩石天然的迥异色彩,浮雕一尊摩尼光佛坐像,高达1.52米,宽0.83米,面圆润呈淡青色,手显粉红色,服饰为灰白色,四周镌佛光四身纹饰,雕工精致,风格独特,世称“摩尼光佛”。
印度教遗存石刻
印度教寺遗存的200多方石刻,有明初移装于开元寺大殿前须弥座的74方毗湿奴,相见以狮或人面狮身石雕;有开元寺大殿后两根雕着印度教神话故事的十六角形石柱;还有两根同样造型石柱竖在天后宫寝殿等,这些石刻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可见元代泉州的印度教寺或祭坛不止一两座。
精美传说 世代流传
开元寺 (吴寿民 摄)
泉州不仅宗教种类多,各种关于宗教的故事传说也十分丰富。这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生动的传奇,给一代又一代的泉州人留下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想象空间,既给宗教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本版文字 李歌
开元寺
桑开白莲 舍园建寺
相传开元寺内大雄宝殿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一块巨匾写着“桑莲法界”四个大字,正应桑开白莲的美丽传说。相传开元寺寺址原为唐代大财主黄守恭的桑园,某日,他梦见一和尚乞地建寺,心中不舍,便有意作难,提出须三日内见桑树开出白莲花方可。谁知三天后满园桑树竟然盛开如雪白莲,黄守恭遂献地建寺。开元寺开山祖师匡护禅师主持建寺,取名“莲花道场”,后改名“莲花寺”,唐朝开元年间改名“开元寺”。
如今,在开元寺内,仍有一株千年古桑。这株古桑历经虫啃蚁噬,电击雷劈,三断三生,至今仍岿然屹立、峥嵘苍翠。每每微风婆娑时,似乎还在诉说着“桑开白莲”的动人传说。
弘一法师纪念馆
弘一法师
三度入闽 圆寂温陵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是我国上世纪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他擅长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教育家。
弘一法师遁入空门至圆寂的24年中,最后14年曾三次来福建居住,多在泉、厦、漳各寺院讲经说法。其中在泉州待的日子最长,先后在晋江草庵、泉州开元寺、光明寺(位于市区西街)、铜佛寺、朵莲寺、梅石书院、南安雪峰寺、安海水心亭的澄亭及永春、惠安等地讲经说法。
弘一法师因喜欢唐代诗人李商隐“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诗句而自号“晚晴老人”,惠安净峰寺中的一座凉亭也因此命名为“晚晴亭”。他曾经在给弟子丰子恺的回信中说,“朽人年来老态日增……故于今春在泉州及惠安尽力弘法……犹如夕阳,殷红绚彩,随即西沉。吾生亦尔,世寿将尽,聊作最后之纪念耳。”这“犹如夕阳,殷红绚彩”正是弘一法师高尚晚节之生动写照。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大师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遗体火化后舍利子分葬于泉州清源山弥陀岩和杭州虎跑寺。
泉州少林寺武僧苦练绝技“一指禅” (陈英杰 摄)
泉州少林寺
三起三落 大侠“论剑”
泉州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始建于唐初,系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规模宏大,“十三进,周墙三丈,寺僧千人”,“千僧皆能武”。1000多年来,寺庙历经沧桑,从唐至清,历经三兴三废。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下令将寺庙焚毁,“从兹无复敢修者”。1992年10月,泉州少林寺在原址重建。复建后的泉州少林寺组建武僧团,苦练少林绝技,其成就引起了海内外武术界、佛学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南少林武师寻根访祖的圣地,更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弟子前来拜师学艺。
2004年,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来泉州少林寺“论剑”:欣赏了包括“一指禅功”、“少林伏魔禅杖”、“五祖拳”、“太祖三十六式”、“少林花拳”等在内的十八种少林武功。金庸先生临走时,为泉州少林寺题下十六个大字:少林武功,源远流长,传来南方,光大发扬。
开元寺的千年古桑历经风雨,依旧枝繁叶茂。 (张九强 摄)
灵山圣墓
二贤传教 卒葬灵山
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唐武德年间(618—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
而其时的泉州正是“市井十洲人”的著名港口城市。四贤中的三贤和四贤一齐来到泉州传教,说明泉州在当时的阿拉伯世界眼中的分量已经相当重要,否则就不可能在前来中国的四位门徒当中,泉州占了一半。三贤和四贤在泉州传教,多有善行,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他们逝世后,灵柩埋葬于风光秀丽的古城东郊,传说这里从此有了灵气,所以墓被称为圣墓,山被称作灵山。
百丈岩
白鹤起源 远播海外
永春百丈岩是道教圣地,其中百丈庙依山而建,以公主殿最高,而前殿就是闻名遐迩的永春白鹤拳的训练基地。百丈岩周边地区,正是永春白鹤拳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播地之一。
据悉,永春白鹤拳的创始人方七娘是少林拳师方种的独生女,她自幼聪明过人,得父亲精心传授,练就一身好拳艺。传说方七娘因婚姻失意,投白莲寺礼佛。一日,她在寺中织布,见一白鹤飞栖梁间,昂首振翅,舞脚弄翼,倍觉奇妙,就将手中梭盒投去,被白鹤闪跳而过;再经纬尺掷击,又被白鹤展翅弹落;后见白鹤喙理毛发、伸颈觅食、缠脖歇息等种种奇妙,在感悟之余,不断钻研,乃将白鹤舞姿糅合于少林拳法之中,揣摩衍化出别具一格的拳法,称“白鹤拳”。后来,方七娘与永春曾四喜结良缘。清康熙年间,他们回到永春县,移居西门外后庙开馆授徒。后白鹤拳传播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最广的民间武术之一。
仙山遇仙 宰相圆梦
永春百丈岩的中殿廊壁上,刻有仙山圆梦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清康熙年间的宰相李光地。
据说,李光地在做宰相前,来到百丈岩,梦见两个仙翁正坐在悬崖的石头上对弈,孜孜不倦,连扇子掉到地上都全然不知,光地赶忙拾起,发现扇子上有一首诗:“富贵无心想,功名求不求?开怀且畅饮,骑鹤月宫游。”李光地看了很不解,仙翁回首向光地说:“一生福祸,令嫂尽知!”李光地回去问嫂子,嫂子信口说:“你坐了八抬大轿,更气派。”不久,李光地果真平步青云,当上了宰相,坐上了八抬大轿。李光地当了宰相后,因政务繁忙,来百丈岩叩谢的心愿终未得偿。
奇闻逸事
除了宗教故事和传说之外,一些与宗教有关的奇闻逸事也十分有趣。
古樟树“母子相依”
安溪清水岩寺内古樟树高10余米,主干围6.6米,树心中空,圆心直径近2米,可容纳数人窥天。这棵空心樟居然在离地约1.4米的树体上长出一株子树,古树通天,母子相依,蔚为奇观。
妈祖“黑面”源诚心
泉州先民移居台湾,往往在泉州天后宫向妈祖求得一小袋香火,保佑海上平安并在客地安居乐业。他们分布在台湾各地,艰苦创业,都记得天上圣母(妈祖)的香火是从泉州天后宫分香的;有的还亲切地称为“温陵妈”、“黑面妈”(因泉州分香的妈祖庙创建较早,神像面部都被熏黑了)。今日台湾妈祖庙的兴隆,可以说是他们的发祥地就是泉州天后宫。
“白目佛”越远越灵
南安凤山寺供奉神佛之一广泽尊王,俗姓郭,名忠福。因郭忠福事母至孝,时常自己饿肚子,把饭留给母亲吃,十六岁在山上坐化成神。因其十六岁成神,其神像方脸童颜,白眼黑珠,平视远方,深为海外华侨所信仰,有“白目佛,益外境,越远求,越显灵”的说法。
百岁神龟听经得道
传说泉州仙公山的荷潭中有两只百岁神龟,经常到仙公山的仙洞偷听九仙讲经说法,长此以往,渐渐有了灵性,能预知凶吉。神龟后来就长住在仙公山上,再也没有回到荷潭中,直至坐化。现在到仙公山,还可以看到两座半圆形的峰峦,酷似两只神龟在听仙公讲经,模样十分逗趣。
开元寺西塔上的猴行者雕像,有学者认为这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来自印度叙事诗《摩罗衍那》中那只能腾云驾雾的猴子,它是随着佛教的传播来到泉州落户的。 (陈英杰 摄)
宗教进入泉州时间
究竟从何时开始,各种宗教在泉州这片文化沃土落地生根,并传承至今,形成多宗教和谐共生的格局?梳理一番宗教在泉州的传播以及发展历程便可了然。
佛教在泉州传播甚早。西晋太康九年(288年),南安九日山建造了第一座佛寺——延福寺,为福建第二座佛寺。当时,中国佛教尚处于译经阶段,而延福寺规模宏大,极盛时期有54个支院。
唐代泉州海上交通开始兴起,经济繁荣,佛教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唐代泉州共建有佛寺45座,著名的有开元寺、东禅寺、焚天寺等。名僧有匡护、怀晖、令言、智亮等。唐、五代、宋、元等时期是泉州佛教最为鼎盛的时期。
道教在泉州传播有着悠久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方士活动,其后历代都有道教人物修隐于清源、紫帽等名山,留下了许多史迹。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泉州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白云庙(后世改称元妙观)。唐代,因为唐朝统治者自认是道家老子的后裔,道教得以迅速发展。明清以后泉州道教逐渐走向世俗化。
唐宋时期,泉州佛、道兴盛,寺庙宫观众多,气势宏伟,建筑艺术精致。一千多年来,泉州相继建造了佛、道教寺庙宫观数以千计。
唐代初期,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伊斯兰教传入泉州,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元代是泉州伊斯兰教鼎盛时期,府治所在地曾建有清真寺七座,直至元末走向衰落。
古基督教,中国称为景教,于唐贞观九年(635年)传入中国,有石刻表明当时可能也曾经传入泉州。元代,基督教随元军从中亚、内蒙古等地东进南下,传入泉州,后随元朝的覆灭而湮灭。明末古基督教再度传入福建,清初被禁。近代基督教则在五口通商后传入。
摩尼教,旧译“明教”、“明尊教”等,是伊朗古代宗教之一。摩尼教传入泉州时间在唐代。
印度教传入泉州的确切时间未见记载。但从一些石刻遗物和族谱资料看,宋元时期印度教曾在泉州传播。
市区威远楼前的石狮子 (陈英杰 摄)
多元兼容 和谐共生
泉州多元宗教的独特魅力,无需赘述,满眼都是,短短的一条涂门街,这边是关岳庙,隔壁就是清净寺。历史上“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吸引了大量商人、僧侣,造就了今天的“世界宗教博物馆”,也进而孕育了泉州宗教广远的影响力。
□本版文字 叶舒雯
多元兼容
各种宗教和谐交融
泉州知名文化人士蔡崇达在《小城之春:泉州——寻宝之城》中说到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学者一次偶然到泉州考察,走进一个石头砌成的公共厕所,刚脱下裤子无聊地看着地上的石头——右脚踩着的是一块千年的石碑,左脚踩着的是写着梵文的某个遗址,一惊,连屎尿都拉不出,大叫着跑出来。他一路狂奔到了开元寺,一抬头,看到寺内高耸的仿木石塔上雕刻的竟然是印度教的某个神灵,又发现这庙宇是用皇帝才能用的99根盘龙柱建成的——这柱子,还有许多是用印度教雕刻装饰的。这一下引来了大批学者进驻,发现了这座“藏宝之城”。
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共存于泉州大地上的各种宗教是多么的和谐、交融。从全国性的神明如观音、关帝,到区域性的神明如妈祖,再到地方的神明如清水祖师,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之丰富,可见一斑,更奇妙的是,在泉州,这些佛教、道教与民间宗教的神明乃至祖先牌位供奉在同一寺庙里而毫无不和谐之感。
泉州素有“上元”观灯的习俗,图为古装打扮的演员在赏花灯。(陈小阳 摄)
源远流长
从走进来到走出去
外来宗教传入泉州,并在这片兼容并包的土地上长期和谐共存了千余年,在泉州,开元寺、清净寺、元妙观……这些现存千年以上的寺庙,成为最好的见证。
外来宗教能传进来,自然也能传播出去。随着移民的脚步,佛教、道教和民间宗教逐渐传播到东南亚各国。例子随手可得,泉州通淮关岳庙的香火远播东南亚,仅菲律宾就有几十座。清水祖师、郭圣王的庙宇也遍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海洋成了宗教传播的路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条宗教传播之路。在中国沿海的港口,几乎处处可以见到妈祖庙,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家都有妈祖庙宇或祀奉场所。
热心慈善
每年捐款超千万元
泉州市民宗局副局长黄尚模告诉记者,每年泉州宗教界慈善捐款均超过1000万元。在捐助之外,各项社会事业也能看到泉州宗教界的身影。如泉州道教的花桥慈济宫设有义诊所,施医赠药;泉州佛教举办承天寺鹦山义学、开元慈儿院、温陵养老院,铜佛寺收养弃婴以及抗战时期的义务掩埋队等义举,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而由承天寺住持圆拙法师创办的“泉州佛教义诊”,居士陈珍珍创办的泉州佛学苑,同样造福社会。近年来,宗教界还继续举办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活动,打造一批宗教公益慈善活动品牌。
从建筑看多元宗教和谐共处
开元寺大雄宝殿月台下的印度教石雕 (陈英杰 摄)
多元文化造就了泉州人兼容并包的性格,而海纳百川的泉州人又创造出各色或许只有在泉州才能一饱眼福的独特宗教建筑。
摩尼教与道教、佛教:草庵摩尼教遗址,元朝创建时为明教(即摩尼教)寺,明万历间为道士住持炼丹,后又被佛教僧人住持,改名草庵;
印度教与佛教: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回廊上,立有两根十六角形印度教石柱,石柱上浮雕印度教神话故事和图案。
印度教与道教:泉州城内县后街、模范巷交界的白耇庙是明代定居泉州的锡兰王子世利巴交刺惹的后裔世氏的祖庙,为印度教寺庙,主祀白狗(印度洋山神),其后殿则附祀真武帝、文昌帝君和田都元帅;
佛教与道教:紫帽山的金栗洞,原为道教寺庙,后被佛教徒改造为佛教寺庙。
根植于泉州人生活的宗教民俗
农历正月初九“敬天公” (戴涵琦 摄)
土生土长的泉州人总免不了与神灵打交道,民间信仰更是丰富,除了妈祖,还有床头神、灶神各路神灵,初一、十五总要点一炷香,用“圣杯”与佛祖、神仙对话。宗教信仰根植在泉州人生活的许多角落,那些散落民间的各种宗教民俗,更是有趣得很。
宗教节日
天诞“敬天公”
正月初九“天公生”,也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一天,泉州人普遍要举行各种“敬天公”活动,许多善男信女都会到元妙观行香。过年时,民间大多在家里摆香案“祈年拜天”,俗称“烧天金”。
上元“进香”
泉州人最热闹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则是把道教与民间娱乐相结合的典范。这一天,各家都要祭祀祖先和吃元宵丸(“上元圆”)。上元夜张灯,举行迎神赛会,即“进香”,还有化装游行、车鼓、舞龙舞狮、高跷等。
中元“普度”
七月十五中元节,也就是道教中的“鬼节”。各家要做“普度”,备好各色菜肴供祖先和鬼神享用。七月整个月,泉州大部分乡村都要轮流做普度。此外,清明节“拾骨”,七夕节为“七娘妈生”,正月初四“接神”、十二月廿三日“送神”,以及最隆重的“年兜日”“烧过年金”等,都属道教民俗。除了固定节日,民间婚事要拜天地,丧事要做功德,破土建屋要“安土”、“上梁”、“建宅”等仪式,不经意间,在各种重要时刻,你都与宗教民俗撞了个满怀。
宗教雕刻
泉州民居外墙上的“石敢当” (陈英杰 摄)
石狮子
古代泉州有雕刻石狮镇风、镇邪的道教风俗。泉州道教的堪舆家认为“甲卯风为风水之大忌”,故刻“石头风狮”以镇风,现在泉州随处可见单只的昂头朝前的“风狮”。如今“风狮镇邪”在泉州已逐步发展为的“石狮镇邪”。
石敢当
泉州还有一种与道教有关的风俗,即住宅朝巷口正中(即丁字街口), 必须于朝巷(街)正中的墙面上立一块石头,上刻“石敢当”,邪魔恶鬼凡遇到石敢当,皆不敢前进而退回。据传“石敢当”是古代大力神,专司抓鬼、镇邪。
开枝散叶 传芳世界
开元寺大雄宝殿印度教石柱。(陈晓东 摄)
海洋是宗教传播的主要路径之一,“海上丝绸之路”也是条宗教传播之路。凭借发达的海上交通,先民移民通达世界的足迹,兴盛的宗教交流活动,泉州对海外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道教、佛教和民间信仰向海外传播的重要地区之一。
泉州先民离乡谋生,同时将宗教信仰带到异国他乡,并逐渐建造寺观供奉。泉州有众多寺庙、宫观以及乡土神祇传入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等地,远及欧美。在海外华人社会中,供奉泉州乡土神祇的寺庙宫观随处可见,他们都认泉州寺观为其祖庭,这不仅对宗教,并且对当地的文化和习惯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泉州通淮关岳庙的香火远播东南亚,仅菲律宾就有几十座;清水祖师、郭圣王的庙宇也遍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伊朗的一位学者称“泉州可为伊斯兰教第三圣地”(一是麦加,二是耶路撒冷),认为从无数穆斯林对泉州的重视和景仰,或从世界伊斯兰教的兴起,都证实三个圣地之说在情理之中;2002年夏天,在荷兰召开“泉州基督教(景教)”国际学术讨论会,以“泉州”冠其名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外还属首次。
这当中,作为海峡两岸重要的精神纽带,泉台宗教信仰交流交融历史源远流长。据不完全统计,台湾汉族同胞有800多万祖籍在泉州,泉州先民入台时把家乡所信仰的道教、佛教及其他神祇,包括家乡的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等请进台湾奉祀,历代相传。目前岛内440余座龙山寺、260多座上帝公宫、100多座清水祖师庙和其他大量的神祇、寺庙大都是从泉州分灵出去的。泉台宫庙间的分灵、进香与巡游现象十分普遍,这体现着泉州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中根与叶、源与流的密切关系,从更高层面揭示了泉台区域文化的历史同一性。
道教成泉州移民乡情的纽带
印尼群岛各种华人民间信仰的庙宇,大都仍采用泉州庙宇的传统建筑规制和形式,有的还从泉州请来工匠、运来材料建筑而成。譬如苏门答腊岛巴东市西兴宫,在1873年重建时,就从国内请去工匠十余人,购置大批建筑材料,极具闽南寺庙建筑风格。日惹的镇南宫亦是如此。
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会中,供奉家乡乡土神祇的宫庙甚多。在菲律宾,曾建有晋江石鼓庙分灵顺正庙,清代建有泉州分灵的通淮庙,现在一些道教组织的负责人大多都是泉籍华人。在新加坡,清朝道光年间,泉州人在当地建立“天公坛”、天福宫、通淮庙,多位泉州道士以及他们的子孙在当地建立道坛。
这些庙宇,都是泉州道教信仰和习俗随着泉州先民移民至此的表现。泉州道教的外传,是从民间开始的。古代因海上交通工具简陋,泉州移民漂洋过海谋生时,为祈求旅途平安,到各自崇信的庙宇祈祷、许愿,并取香火随身携带到异国他乡。随着他们在客居地的繁衍生息,而逐步建起各种庙宇,供奉家乡带去的神祇,这种传统信仰深深扎根在各地华人社会中,并形成一种凝聚力。这种“神缘”关系也是他们同故乡联系的重要纽带。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先民移民海外后,还保留了许多道教的活动。闽南村落历来有以寺庙为中心演出戏剧的传统,华人华侨社区也常以闽南地方神庙为中心演出中国传统戏剧。譬如,泉州木偶剧种布袋戏亦随着泉州华侨移民传入印尼群岛,17世纪时布袋戏已经在爪哇地区流行。主祀广泽尊王的中爪哇勿里达保安宫就一直延续以布袋戏演出酬神的传统。
东南亚著名僧侣多数祖籍泉州
许多市民去菲律宾游玩会发现,当地有许多与泉州佛寺同名的寺庙,如宿燕寺、崇福寺、海印寺等。它们不仅仅是同名如此简单,实际上是由早期泉州赴菲僧侣建造。1937年,泉州开元寺监院性愿赴菲律宾,扩建大乘信愿寺,邀请泉州僧人如满、瑞今、觉定等一同赴菲,被誉为“菲律宾佛教之开山鼻祖”。
宋元时期,随着海外交通的发展,佛教在泉州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少泉州僧人到外国弘法、求法,同时把泉州文化带到海外。特别是近代之后,泉州有不少僧人东渡日本、朝鲜、韩国,南渡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建立弘扬中国佛教文化的基地。
在新加坡,泉州僧人转道和尚对于当地佛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1913年,转道和尚等泉州僧人一道创建新加坡普陀寺。在他的主持、带动下,新加坡先后创建了龙山寺等20多座佛教寺院。惠安人高参和尚上世纪50年代时为双林寺方丈,在新加坡兴建寺院9座。
曾在泉州开元寺卓锡(僧人居留的意思)的圆瑛法师,是去马来西亚传播佛教的前辈。泉州僧人在马来西亚建造巴生的龙寺、新山宝莲寺和芙蓉观音寺等。新马佛教总会于1949年成立,泉州僧人广洽、宏船、常凯先后担任主席。
而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檀香山的玉佛寺、洛杉矶的观音寺、华盛顿的觉林精阁,都有泉州僧尼驻锡(僧人出行到访的意思)。现任泉州开元寺方丈释道元,曾在上世纪90年代在巴西圣保罗观音寺担任住持。
台湾寺庙八成是泉州祖地分灵
去年6月,“第二届泉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开幕式和纪念关帝1852周年诞辰祭祀大典举行,参加活动的台湾信众就有1200多人。同期,第四届海峡论坛泉州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闽台佛教文化交流周亦隆重举行,两岸高僧大德及学术界人士齐聚。
这一系列活动,是泉台宗教交流交融的展现,蕴涵着两岸割不断的情缘。台湾汉族同胞有800多万祖籍在泉州,几百年前,泉州先民历尽千辛万苦在台湾落地生根,把家乡所信仰的道教、佛教及其他神祇请进台湾奉祀,历代相传。台湾寺庙有八成是泉州祖地的分灵。
其中,妈祖信仰在台湾传播最广、影响最大。早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1662年),泉州人就在台湾建起了台南天妃宫,1668年又在鹿港建起了鹿港天妃宫。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后,他向康熙皇帝上奏,认为“泉州神女天妃显灵,协助平台有功”,次年,泉州的“天妃”升格为“天后”,施琅在台湾台南建造大天后宫,随后又在台湾的台中、嘉义、淡水、彰化等地建起了从泉州“天后宫”分灵出去的天后宫多座。据不完全统计,台湾有妈祖庙800多座,信仰者达1100万人以上。
据统计,每年到泉州寻根谒祖、交流参访以及商务活动和旅游的台湾居民近10万人次,其中有50%以各种形式进行寻根谒祖、朝拜进香,而这个数字正在不断地增加。
“泉州可为伊斯兰教第三圣地”
2009年底,古老的泉州清净寺迎来了新礼拜堂落成仪式暨建寺一千周年庆典。泉州清净寺新礼拜堂由阿曼苏丹卡布斯国王于2007年底个人出资50万美元捐建,占地2300多平方米,与历史上“奉天坛”相仿。
泉州为何引得阿曼苏丹国王个人出资捐建新礼拜堂?这当然与泉州清净寺在伊斯兰教当中崇高的地位有关。
宋元期间,泉州港成为世界大港,市区胡商番贾云集,斯时阿拉伯侨民计有十万左右,他们在泉州建筑艾苏哈卜寺、清净寺、也门教寺、穆罕默德寺、纳希德重修寺和无名大寺等伊斯兰教寺宇。这些寺也是穆斯林商旅的社会活动中心。
相传,穆罕默德曾对穆斯林发表训示:“你们出去外地寻求知识吧,如果远在中国也好”(译意)。因而他的四大贤徒在唐武德(公元618-628)年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教。三贤沙谒储和四贤我高士在泉州传教终生,葬于灵山(即圣墓)。而伊朗的一位学者亦称“泉州可为伊斯兰教第三圣地”。
由于泉州清净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每年都有慕名前来参观访问的伊斯兰信徒和游客,在泉州的穆斯林也到这里做礼拜。正是因为泉州在伊斯兰教信徒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各方就开始酝酿清净寺新礼拜堂的建设,也就有了2009年底的那场盛事。如今,泉州“伊斯兰教第三圣地”在伊斯兰教心目中有着无上崇高的地位,每年来泉拜谒的伊斯兰信众数量众多。
">
桃源村保留了完整的传统武术,村民每日到村中武馆练武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5月22日讯(记者 林继学 谢向明 谢明飞 吕波 文/图)
【钗主本纪】
我是方筱武,生于闽南武术世家。心直口快、开朗豪爽、不拘小节,这些都是大伙儿对我的评价。
武林中,方氏人才辈出。男有说部“少林十虎”之一方世玉,女有开宗创派的方七娘,他们都是为世人称道的英雄豪杰。不过,我仅是方氏微小一员,武功造诣远不及前辈高度。
所以,我自幼习武,以武林前辈为榜样,钻研武学,勤修武德,对闽南武术名家、拳法、传承颇有几分了解。承蒙温陵的父老乡亲抬爱,奉上温陵第二钗美誉,筱武定当继续勤修苦练,不负众望。
我有一个江湖梦。
梦里,武学名家穿越时空齐聚华山论剑,各门各派的武功秘笈不藏不掖,新秀们武德修养不输怀中绝技,村道上小儿老妇均是好手,江湖风平浪静又不乏侠义之行。
每个人可能都曾有过飞天入地的武侠梦,下个月的世界闽南文化节,筱武我将带着我的梦,与众侠来一番温陵论武:聊一聊完整保留传统武术的村落,谈一谈融入闽南百姓家的禅武意境,叙一叙有胸襟、有作为的武学大师们,议一议走进中小学的五祖拳传承……
你可知,成就了叶问、李小龙的咏春拳,其实就出自白鹤拳?你可知,日本的空手道,取于五祖拳的“空拳”,泉州人叫“空手拳”?
今天,筱武就先带着大家,到武学浓郁的温陵一带,闯一闯武林,见一见世面。
永春藏家收藏的白鹤拳手抄拳谱
源于东晋,明时温陵豪杰辈出
温陵武风浓郁,1973年出土于南安丰州的一枚东晋铜质的“部曲将印”就是个极好的印证。部曲是一种半官半民的武装组织,人人带弓箭而事锄樵。
筱武听闻前辈谈起温陵武学江湖,粗略记得——
唐朝,少林拳自北传南,与南拳相结合,形成别具特色的南少林拳;北宋末年,太祖拳传入泉州;北宋,曾公亮编撰《武经总要》;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写下中国第一部武术专著《剑经》和《续武经总要》;清康熙年间,方七娘创下永春白鹤拳,继太祖拳、罗汉拳、达尊拳、行者拳之后,广泛流传闽南一带,最终五拳统于一门,就是大家熟知的五祖拳。
当时温陵,文武双全的俞大猷,开宗创派的方七娘等,均是豪杰。
俞前辈回传少林武术这事,如今嵩山少林寺内的“新建十方禅院碑”是其历史见证。嘉靖年间,俞大猷行军经过河南嵩山少林寺,发现僧人演练的少林棍法真诀全失,应住持要求,他带两名僧人随军学习。三年后,两僧尽得俞前辈棍术真传,艺成回嵩山少林寺。
女侠方七娘,明末清初,创立白鹤拳。据永春白鹤拳潘世讽一支的传人,今年68岁的苏瀛汉介绍,清朝农民起义失败后,不少永春人南逃,白鹤拳与之南传。清后期,很多泉州人出洋发展,亦有拳师到国外开馆授艺。
少林僧人练铁头功
融入生活,禅武塑造人生态度
许多闽南人家中的古式家具上,能看见不少武术动作,刀枪棍棒无所不有,三战八法处处可见;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前有2座南宋石塔,塔上刻了32幅武僧练武的“武功图谱”。
这些有形的图文、雕刻,融入闽南人生活的点滴,而无形的武术文化,更是深植骨髓。筱武在永春拜访了68岁的苏瀛汉,对此体会深刻。
对苏瀛汉来说,武术更多的是精神需求和门派传承。家中大厅墙上,挂满了各种武术牌匾,每日身着白色唐装练拳、教拳,白鹤拳于他,是种精神享受,也是一种内心的修为。
唐宋以来,“禅武合一”开始成为少林功夫的主流追求。苏瀛汉的人生态度,越来越靠近泉州少林寺《南少林梵音》所描绘的禅武境界——禅心蕴武,洞彻人生,内心无障碍无畏体现出大智大勇的气概,是禅赋予了武术更高的境界。
今年39岁的泉州少林寺方丈释常定,禅学修养与武术修为,得到宗教界、武术界的肯定。他说,自己的淡定与坚定,正是得益于禅武的修炼。
为众人表演剑术的小女孩
踵武前贤,保护并传播文化遗产
依筱武拙见,现今温陵武林,五祖拳绝对是站稳了脚跟的。
作为五祖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今年68岁的周焜民是温陵不得不提的人。他是国际南少林五祖拳联谊总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自幼师从闽南武术名师戴火炎、林棋燕等前辈,18岁入读厦门大学时,已学会40多套五祖拳。
学生时代,担心把拳法忘掉,他把一招一式记录、整理在小册子上,取名《帡汝集》。“帡汝,就是保护你的意思。”
周焜民在一场武术比赛中,与厦门著名拳师林独英结缘。抱着研究的心态,他向林独英学北拳、太极拳,在揣摩不同拳种时,被武术的魅力深深吸引。“拳头里有太多东西,与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都是相通的,武术,是对美的追求。”
武林一向门派观念极强,传承上基本靠口授身传,有时拳师走了,拳法也跟着消失,常出现“曲终广陵散”的悲剧。
周焜民认为:“武术是文化遗产,是一代代先人智慧和实践的结晶,是前人呕心沥血研究的成果,应该把它公开出来。”2009年,他历时45年、三次花心血整理的《五祖拳谱》汇编出版。该书分拳史、拳理、拳谱三部分,记录前人秘传,发掘各派拳法,条分缕析,深入浅出,为五祖拳的传播,开辟了一个无障碍通道。
武林中,武学前贤的力量是无穷的,不仅因为他们所代表的高度,更因为他们的胸襟和所塑造的时代精神。
苏瀛汉每日练拳,追求“禅武合一”
原乡原艺,传统武术扎根百姓家
中国武术近百年来,深受西方竞技影响,竞技化在剥离武术整体性的同时,也削弱了武术的味道,这是憾事。
觉得遗憾的众侠且莫叹气,都说“拳头、烧酒、曲”,早些年,武是泉州传统娱乐的头牌,如今的南安桃源村和朴里村、鲤城新步社区、晋江的赖厝等地,都完好地保留着武术的整体。
就拿筱武日前探访的桃源村来说。这里自唐朝起习武,“练武者先要练德”,切记戒骄戒躁、团结村民、勿以强欺弱,这是祖训。如今村子有5000多人,家家户户有人习武,年长的90多岁,年龄最小的才4岁。
村里至今保留着“蛇脱壳”古阵法,相传该阵法与俞大猷所创的“独轮车”阵法相似。村里的育英武馆,是如今大家打拳练武之地。耄耋之年的傅子嘉,前些年,将馆主之位传给大弟子傅赛榕。老人已满头银发,谈起武术,还兴奋地露了几手。
一代代人沿袭父传子、子传孙的传帮带方式,村中男女老少会几手拳。村子极少受外界影响,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
英雄帖
秀出你身边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博大精深,涵盖范围之广,融入生活之深,令言语苍白。本报推出特别策划“温陵十二钗”,拟以虚拟钗主,介绍闽文化的十二大类:陶瓷文化、茶文化、先贤思想、海洋文化、南少林武术、南音南戏、人生礼俗、宗教信仰、闽南语文化、民间工艺、宗族文化、南建筑文化等。
亲爱的读者,身边有啥好玩有趣的闽南文化现象及物件,你来秀;有啥令你困惑的闽南文化形式及器具,我来帮。欢迎拨打968111或新浪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与我们分享。
走进校园,让武术凝聚起下一代
2006年11月,五祖拳走进泉州的中小学,成为学生们的健身操。健身操全套分为9节、80个动作,全长2分44秒。
这是武术传承发展史上的一大喜事,这意味着,更广泛的年轻一代,有机会认识它,触摸它,进而爱上它,传承它。
五祖拳进校园的教辅材料《五祖拳基础教程》,主要由泉州市武术协会编撰,具体重担落在68岁的徐清辉和41岁的张晓峰等人身上。在接过编写《五祖拳基础教程》任务时,徐清辉提出了3个想法:要以操的形式出现,配以音乐的节奏;以人体结构为依据,达到健身的目的;以五祖拳技手保留,达到攻防意识。
“五祖拳技手的保留”,当时引起一番争论,大家担心学生学了会打架。最后,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拍板保留。郑文伟认为,现在是法治社会,学生应该有法治意识,同时,武术进校园,应该保留它的原汁原味,其中也包括武德教育。
五祖拳健身操已在泉州广大中小学推广,武术界人士认为,这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现在只是健身操,以后希望有兴趣班、兴趣小组,带动更多人一起传承五祖拳”。
家族世系谱
五祖拳
源流:分泉州少林五祖拳,厦门五祖鹤阳拳,漳州五祖何阳拳,最早的诞生于清康熙年间。
分布:闽南,港、澳、台,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洲,欧洲和美洲。
永春白鹤拳
源流: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创始人为方七娘。
分布:世界各地。
南少林地术拳
源流:相传明末清初,南少林寺、白莲庵法号“四月大师”的僧尼传入民间。
分布:泉州和国内其他省市,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
太祖拳
源流:分赵太祖拳和少林太祖拳,据传皆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创。
分布:龙海、华安、云霄、南靖、漳浦、泉州、晋江等县市。
少林地术犬法
源流:据传少林地术犬法乃清五枚大师所创。
分布:泉州及香港、澳门,以及美国等国家。
福建少林罗汉拳
源流:分成王于歧所传,一清大师所传,宝空和尚所传,智远和尚所传,惠明法师所传,侯君焕所传。
分布:福建各地,闽赣交界九莲山,台湾台中、台北,港澳地区,菲律宾,加拿大,美国。
五兽拳
源流:清朝光绪年间,龙岩人徐秀环将多套拳法编成套路,汇成一个拳种。
分布:龙岩、闽南等地及南洋群岛。
五梅拳
源流:五梅拳又名梅花桩八法拳,据传此拳是由一号“五梅”的女尼所创。
分布:福建、广东等地区。
少林五枚花拳
源流:分厦门曹炳章所传,泉州庄九弓所传。
分布:闽南及港澳地区。
龙虎拳
源流:相传,清嘉庆年间一游方和尚传莆田人,几经辗转,1934年传到福建等地。
分布:泉州、莆田、大田等地。
儒家拳
源流:相传,明末4位儒士将哲学思想贯穿入梨山老母的内家拳,形成独特的儒士之拳。
分布:泉州等地市及加拿大等国家。
泉州少林花拳
源流:据传源于泉州少林寺,原属少林寺护寺拳艺之一。
分布:泉州一带。
开元拳
源流:相传传于漳州开元寺。
分布:漳州开元寺等寺庙。
漳州洪家拳
源流:洪家拳相传是洪熙官所传,清朝末年由永春人蔡大欣和许枫在漳州传授。
分布:漳州芗城、龙海、龙文、南靖等地。
读这些书,你可以更了解我:
《武经总要》,曾公亮 编撰
《剑经》,俞大猷 著
《五祖拳谱》,天行健出版社,周焜民 著
《福建武术拳械录》,人民体育出版社,林荫生 编
《泉州南少林文存》,香港银河出版社,泉州市武术协会 编
《泉州五祖拳基本教程》,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体育局、泉州市武术协会等 编撰中
闽南文化节活动速递:
时间:6月15日至19日
国际南少林五祖拳联谊总会成立24周年庆典大会;
国际南少林传统武术邀请赛开幕式暨南少林武术比赛;
海峡两岸狮阵武术大汇演。
">
《一枝梅平山贼》古书籍中,许多人名都是用闽南语音译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5月21日讯(记者 吴月芳 谢向明 文/图)头发紫红的妈祖,写英语的“金纸”,翻译成马来语的民间故事……闽南人漂洋过海后,文化融合如此有趣。昨天上午,海外收藏家吕先生展示从东南亚征集到的31件文物,下月将出现在“闽南文化展示中心”。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表示,这批文物涉及闽南戏剧戏服、族谱、神像、书籍等,涵盖闽南裔华人在当地的家族文化、宗教、戏剧、方言。
吕世聪先生是闽南裔的新加坡人,对海外中国文物颇有研究。此次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的筹建得到吕世聪的帮助。他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奔走,再加上平时累积的收藏,吕世聪提供了丰富的视频、照片和实物资料。
宗教
头发紫红的“潮”妈祖
咱们这看到的妈祖端庄慈爱,可民国时期出现在马来西亚的“番面妈祖”,现在看起来依然很“潮”,留有两撮紫红的头发。
吕世聪说,发现这尊妈祖时,她还被供奉在庙中呢。他认为,妈祖信仰传入东南亚地区后,当地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当地的人物形象“改造”妈祖的造型。当然神佛造型“留洋”后,也有形象不变的。同一批文物中,樟木制作的保生大帝就保留着我们熟悉的样子。此外,从新加坡征集的民国时期“天公金印板”上,还入乡随俗地写上英文,标注的是生产厂商的店号。
在新到的一批藏品中,两个小木盒最袖珍。其中一个木盒写着“龙湖境”,另一个写有“凤山寺”和“广泽尊王”等字样。吕世聪表示,凤山寺不仅南安有,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有不少。小木盒其实是香火盒,闽南人出洋或迁移时,就带着故乡神明的香火漂洋过海。
从马来西亚征集来的民国妈祖像很潮,还有两撮紫红的头发
方言
闽南语也能音译外文
这次来的闽南方言文物有12本,时间大都属于清代到民国,不少书本直接标注由新加坡的书庄印刷发行。
去年暑期档热播的电视剧《怪侠一枝梅》,故事发生在风云变幻的明朝年间。在东南亚地区淘到的早期书籍中,就有《一枝梅平山贼》的历史小说流传,还有属于《封神榜》传说一部分的《走马春秋》等。
有趣的是,华人不仅把这些故事带到海外,还把它们翻译成马来语。遇到人名、书名不好翻译的,还使用外文,翻译成闽南语的发音。比如《一枝梅平山贼》,就翻译作“ITKIMUIPENGSUACHAT”,用闽南语拼读妙趣横生。
武术
南洋版永春拳谱现身
还在纠结“白鹤拳”、“咏春拳”和“永春拳”的关系吗?一本从马六甲找到的《李载鸾拳术》,封面上写有“南派少林永春拳”,并写明出处“名震南洋群岛国术家闽南永春太平大新厝”等字样。书中有详细招式的汉字名称,包括“白鹤展翅”、“白鹤颠脚”,也许可以透露出三者之间的些许关系。
此外,李载鸾还使用照片,单人或双人做示范;书籍还囊括“新编治伤验方”的内容。
吕世聪说,流传于南洋的永春拳谱比较珍贵,对研究永春白鹤拳有所帮助。
风俗
安溪人海外传功夫茶
昨天展示的海外文物中,三款茶具同样标有“源崇美茶行”,包括锡做的茶盘、茶叶罐,还有精巧的“孟臣壶”。
茶盘和茶叶罐都标注着新加坡相关的文字,还有“住吉宁街142号”等字样。“孟臣壶”上还写有茶叶店经营的茶叶品种,包括铁观音、绿观音、香黄种、双龙茶等。
吕世聪说新加坡现在还有吉宁街,里面住着不少印度人。他表示“源崇美茶行”的主人是安溪人,这些茶具都是店家在国内产地订制的。
相关报道>>>
东南亚文物也刮“闽南风” 妈祖漂洋过海变“外国脸”
①民国时期马来西亚寺庙供奉的妈祖像,当地人称“番面妈”。
东南亚文物也刮“闽南风”?罕见的南洋永春拳谱,印尼出土的泉州磁灶窑绿釉军持,还有到了马来西亚就“乔装易容”的“番面妈祖”……昨日,一批由新加坡收藏家吕世聪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搜集来的文物抵达泉州。这批蕴涵闽南文化的东南亚文物,年代最早可溯至元代,最晚可推至民国时期,诉说着闽南文化在东南亚一带留下的历史印迹。
“这批文物极大地丰富了闽南文化的世界性!”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介绍,去年泉州到新加坡开办展览时,结识了祖籍泉州的新加坡收藏家吕世聪,他喜好收藏研究文物,今年在筹建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时,泉州文物部门便委托吕世聪搜集与闽南文化有关的文物。
□早报记者 张素萍 文/图
②民国时期,安溪茶商带到新加坡的锡质茶具。
【宗教文化】
清代香火盒
闽南人家出洋携带
“这是马来西亚的香火盒,年代大概在清代,上面还印着凤山寺呢。”吕世聪拿着一个颇像火柴盒的小木盒说,这种香火盒是民众到寺庙奉祀时用来装香火的,“凤山寺”指的是南安凤山寺,“这是闽南人家迁移或出洋时,带着家乡神明的香火”。两个香火盒虽不大,但做工精巧,正面鎏金,还写有“广泽尊王”和“张公圣君”等与信仰有关的文字。
妈祖漂洋过海
易容变“外国脸”
“这是民国时期马来西亚寺庙供奉的妈祖像,有意思的是,其原型是莆田妈祖像,但到了南洋就有了‘外国脸’。”陈建中指着鎏金妈祖像说,这在马来西亚俗称“番面妈”,与泉州的妈祖雕像不同,“番面妈”脸部更圆润,头上还有紫色“头发”,整体风格与泉州有较大不同。
文物中还有数方木刻印版,如民国时期的新加坡“天公金印版”,印版上还有英文店号,以及清末马来西亚慈云阁里的“签文印版”。这些木刻印版上,有的写有“第二十签”和详细的“签文”,有的是“符文”,不论是哪一种,上面的字迹刻工精湛,堪称一绝。
③元代绿釉军持,泉州磁灶窑生产,在印尼海边出土。
【外销文化】
元代绿釉军持
印尼出土产自泉州
长颈,无柄,平底,喇叭口、折腹、器体较矮。“这是元代磁灶窑生产的绿釉军持。”吕世聪说,这两件军持是在印尼的海边出土的,两件均为绿釉,只是因为浸泡在海水中,其中一件受侵蚀严重,因此绿釉剥落只剩下黑彩,且原本铁红色的图纹也变成黑色。
宋元时期,泉州磁灶窑生产的瓷器大量外销,出口区域包括印尼,这些军持最早是佛教用具,后演变成伊斯兰教教徒盛装圣水之用。
民国锡质茶具
安溪茶商带到新加坡
与此前报道的潮汕文物相似,这批东南亚文物中也有一套茶具,包括孟臣罐、茶盘、茶叶罐。这套茶具产于民国年间,均为锡质,茶盘上印有“星洲源崇美茶行”及“住吉宁街一百四拾二号”,茶盘两侧印有松柏、青山和古厝。其中,星洲是新加坡的俗称。
吕世聪说,民国时期,一户安溪人迁到新加坡经营茶叶生意,在交易了大宗茶叶生意后,他们会赠送给顾客一套专门托人到香港定做的茶盘和茶叶罐等,由于是锡质又是定做的,这套茶具赠品价格不菲。
④清代保生大帝香火盒
【戏剧武术】
清末印尼戏服
见证闽南戏异乡发展
红色衣袍上绣龙刺凤,颇显雍容华贵。吕世聪介绍,这是一件清末民国时期的戏服,被发现于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一户闽南人家。
“苏门答腊岛上闽南人比较多,很多闽南人依靠刺绣或表演闽南戏剧谋生。”很多闽南人把刺绣工艺和戏剧带到印尼,使得当地的戏班一度增多,这也见证了闽南戏曲在印尼的发展。印尼华人常用“通俗马来语”改编演出闽南传统曲目,使得戏曲在东南亚得以延伸发展。
南洋永春拳谱
大幅介绍永春白鹤拳
文物中有一本罕见的南洋永春拳谱。这是一本1960年在新加坡出版的《李载鸾拳术》,书中详细介绍了“名震南洋群岛的国术家李载鸾”及其治伤验方药册,随后是浓墨重彩大篇幅地介绍永春白鹤拳。吕世聪介绍,此书发现于马六甲。
李载鸾,永春东平乡冷水村人,国术家。他体魄强健,对少林、武当刚柔两派兼收并蓄,并继承和弘扬中医伤科治病之术,对西方拳击技艺也作过专门研究,曾作腹部重压石条1500多公斤及汽车辗腹表演,因而被群众称为李大力士。
来源:东南早报
相关报道>>>
闽南文化世界流传 31件海外藏品抵达泉州参展
“妈祖”随闽南人外出到东南亚后,形象也发生了变化。
核心提示
设在泉州市博物馆的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将于6月世界闽南文化节举办期间开馆。为广泛征集具有世界闽南文化特色的文物,去年策展“南海福建文物大展”的新加坡收藏家吕世聪受委托在东南亚一带征集展品。昨日,他征集到的31件展品抵达泉州市博物馆。
本报记者 黄雅珊 文/图
德化外销瓷
回家参展
“宋元时期,泉州对外贸易盛行,作为中国重要商品的陶瓷器,也从这里大量输往国外,其中,外销东南亚的占据一定的比重。”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
吕世聪征集来的4件展品就充分反映了此观点,它们是一件清代泰国华人定烧的德化窑五彩小盘、一件清末泰国华人定烧的泰文青花罐,以及两件从印尼出水的元代磁灶窑绿釉军持。
记者看到,两件军持由于受到海水的侵蚀,表面的绿釉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军持刚开始生产时为佛教所用,后来被东南亚一带所采用,转化成伊斯兰教装圣水的容器。”吕世聪补充道。
德化窑五彩小碟和青花罐上除了有常见的花卉图案外,分别还有泰国佛教人物形象和泰文。市文广新局出宝阳副局长说,这些不仅充分说明了中国产陶瓷被外国人所喜爱并使用,还说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向我们定制。“这些外销瓷这次算回‘娘家’参展了。”
外国书籍写有闽南语发音词汇
“CHAU MAH CHOON CHIU”,这是上世纪初新加坡土生华人翻译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走马春秋》封面上的字眼,懂得闽南语的人若拼一下,就会发现它是“走马春秋”四字的闽南语发音。
同样的,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上世纪初新加坡土生华人翻译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一支梅平山贼》封面上。
吕世聪称,除了封面上,有一些重要的人名如果不能翻译成当地语言,也都是用英文字母拼出其闽南语发音。此外,历史小说《平闽十八洞》等书籍在新加坡等华人一带迁居出去的地方印刷,足以说明这是为了满足在外游子的阅读需要。
一本1960年在马六甲一带出版发行的《李载鸾拳术》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该书介绍,李载鸾是闽南永春太平大新厝人,名震南洋群岛国术家。“闽南人外出后竟在外国教授起了永春五祖拳,说明闽南人把爱拼敢赢的精神也带了出去。”陈建中这样认为。
“妈祖”有了“番脸婆”形象
征集到的展品中,上世纪初印有英文店号的“天公金印版”、上世纪初在新加坡制造的中坛元帅符咒印版、收自马来西亚慈云阁的清末时期的双面雕签文印版也纷纷亮相。此外,还有闽南人迁移或出洋时带出去的清代时期的广泽尊王香火盒和保生大帝香火盒子。陈建中认为,这些都说明了闽南人外出时,把宗教信仰也带了出去,并在当地加以传播流传。
不过,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妈祖”的“番脸婆”形象。吕世聪说,闽南人外出到东南亚一带后,把祖籍的信仰也一起带了出去,而这些信仰又影响到了当地人,以至于“妈祖”到了海外后,就有了当地人的新面孔。
功夫茶文化海外发扬
吕世聪说,在新加坡一安溪人经营的茶叶店里,他征集到几件茶具,说明闽南功夫茶文化也在当地得以传播。
据商家介绍,其祖宗大约是在上世纪初迁移至新加坡的,此后,他们家就一直在当地经营茶叶。为了促销,他从宜兴定制了茶壶,从潮州定做了锡制茶罐,从香港定制了锡制茶盘,组成了整套茶具赠送给买茶的人。
来源:泉州晚报
">□早报记者 张珺 黄晓明
28项活动5项在泉举行
第五届海峡论坛共安排了4大板块28项活动,在泉州举行的活动就有5项,分别是:文化交流领域世界闽商文化节;经贸交流领域台湾特色庙会;基层交流领域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海峡两岸关爱自然志愿服务论坛等。
省台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届论坛更加注重民众参与,民间性、草根性特色更加凸显。活动安排和嘉宾邀请着力围绕工、青、妇“三大群体”,姓氏宗亲、同乡社团、民间信仰、大陆配偶等“四大纽带”,文化、教育、医疗、法律、工商等“五大领域”和农、渔、水利、乡镇村里、社区协会、公益慈善等“六大基层组织”,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能够让两岸群众都有表达心声和发挥作用的平台。
泉州首办台湾特色庙会
继福州、厦门两地之后,台湾特色庙会的“魅力旋风”将在今年刮到泉州,这将是泉州市第一次举办台湾特色庙会。
据介绍,往届海峡论坛中,台湾特色庙会可谓出尽风头。正是两岸民众的喜爱,使得组委会决定在今年将特色庙会延伸到泉州市。泉州的台湾特色庙会将于6月15日-19日举行,地点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附近的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届时,台湾风味小吃、名优特产、地方戏曲、民间绝活等都将在庙会上充分展示。
不仅如此,在庙会上,台湾特色伴手礼展示、旅游资源推广、地方戏曲展演等节目齐上阵,好戏连台让人目不暇接。
世界闽南文化节首次来闽
除了庙会外,海峡论坛的另一个重头戏——世界闽南文化节将首次在泉州举办,这也是我省第一次举办该节。文化节以“弘扬闽南文化,增进合作交流”为主题,届时将举行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开馆仪式,中国社科院闽南文化研究机构挂牌仪式等。
另外,闽台间的同名村镇续缘联谊活动,两岸青年志愿者之间关爱自然的论坛等都让整个海峡论坛草根味、民众参与性凸显。
">洛阳古街繁华不再,但风貌犹存。
□早报记者 林福龙 张文璟 石勇 文/图
开栏语
再过整整一个月,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就将在泉州开幕了。
泉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文化遗产富集区,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以“五南”(南音、南戏、南少林、南建筑、南派工艺)为代表的闽南文化,渗透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每一个角落,让咱厝人骄傲,游子们牵挂,远方来客着迷。
从今日起,早报开设专栏,从“足尖”“指尖”“舌尖”“心尖”四个视角,带您管窥泉州独树一帜、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
穿梭名胜,畅游山水,此谓“足尖”;吹拉弹唱,余音绕梁,此谓“指尖”;
酸甜苦辣,饕餮美食,此谓“舌尖”;儒释道俗,流淌心间,此谓“心尖”。
千年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就让我们轻启足尖,开始体验神奇的闽南文化之旅。
“这条街的一些建筑单体,甚至比市区中山路的老房子还要精致,还要完整!”原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主任黄真真如此评价洛阳古街。
2013年5月的一天,记者走进这条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的百年老街。阳光中,古香古色、骑楼林立的洛阳古街,飘荡着斑驳而古朴的气息,透出一股别样的风情,仿佛到了泉州的中山路。窄窄的巷子深处,建造精美的王氏祖厝藏于其中,与之相邻的,是一座座同样红瓦红砖红墙的古大厝,体现着闽南古建筑的灵与魂。
王氏祖厝墙上石刻的诗句字迹依然清晰。
一条古街
三里老街两里石桥 文物遗迹俯拾皆是
老泉州人提起洛阳的“三里街两里桥”,无人不知。“两里桥”即指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洛阳桥。而桥北端的三里洛阳古街,横穿洛阳古镇,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晋江地区最繁华的四大古镇之一,也是福厦交通必经之路。
洛阳街上的房子大多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中西结合的骑楼,时称“小泉州的中山路”。“从古井禅寺的宋代古井,到藏在民宅中的千年瞭望石,洛阳老街区的文物遗迹,俯拾皆是,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了一样。”当地一文史工作人员这样评价。
走进一条小巷,七拐八弯,屋角处突然出现几块巨石,高可及屋,被一片拥挤的民屋紧紧包围。“这里原本是滩涂,这些大石头一直都在这里,是造桥时的瞭望石,至今已有千年了!”该文史人员说,据史载,当年修建洛阳桥时,这一带没有什么制高点,而海上运输船只众多,于是建桥者特地安排人员,手持鲜艳的旗帜,站在大石头顶上,指挥海上交通运输”。
一肩宽的水沟流巷俗称“摸奶巷”
一条古巷
宽窄巷子护古厝 洛阳也有“摸奶巷”
在洛阳街一侧,有一宽一窄两条并行的巷子,王氏古厝坐落于巷子之间。宽巷子宽两米多,是老屋居民通往洛阳古街的主要通道。与宽巷子平行的窄巷子令人印象深刻,用网友的话说,“极像台湾鹿港的窄巷”。
“这就是我们俗称的‘摸奶巷’,也叫‘水沟流巷’。”当地居民王老伯说,穿过这条仅有一肩宽的小巷,就可以看到祖厝的样子。而在“摸奶巷”尽头,有一口不大的古井,古井中堆积着碎瓦杂土,水深不到半米,十分清澈,但人们早已让它“退休”了。
一座古厝
百年王氏古宅 雕梁画栋犹在
在王老伯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王氏祖厝。
老伯说,这座祖厝建于清朝宣统二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由于久经风雨,祖厝已经破旧,然而,许多独具闽南特色的建筑构件仍完好,门墙上石质人物浮雕棱角分明,窗棂上木质雕饰独具匠心。
“这祖厝前前后后花了3年时间才建成。”王女士今年已60多岁,她说,这是她太祖父一辈的祖业,她的童年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印象中,祖厝很大,那时候家族里许多小孩在一起玩,很热闹很开心。“家里特别大,听老人们说,共有99个门。”王女士说,一到夏天,大伙儿特别是小孩子,都喜欢躺在院子里的石板上乘凉聊天,好舒服!
91岁的老阿嬷现在王氏祖厝里住着。“记得那时候,房子特别干净,沿街的石柱都是用萝卜清洗的,很光滑!”在她的房间里,闽南老式家具随处可见,一座旧得不行的摆钟,却依然“准点”,令人称奇。
“正是因为如此有特色,才被盗贼盯上了!”老伯说,一些建筑构件已遭盗贼无情偷去,留下了一个个突兀的窟窿,这让祖厝族人们都很痛心。
一个愿景
保护开发并行 形成良性循环
黄真真曾多次参加洛阳古街保护方案的论证会。“这里既有古大厝、宗祠,也有寺庙建筑,集中体现了闽南文化的特色与风情,十分难得。”可以依托洛阳古桥,延伸到桥北的老街,结合附近红树林,适量引进商业经营,打造成闽南文化展示街区,让游客到了这里,“游购”都可以。
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姚洪峰,常年从事古建筑保护和修缮,对于洛阳古街的保护问题,他提出“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做法,“让文物保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才是有效的出路”。
“老的全力保护,新的全面整治,破的尽力修缮,分类处理,而不能一刀切。”他认为,像洛阳古街上的王氏祖厝,由于时间跨度大,周边冒出不少水泥结构的现代建筑,“实在无法拆除的,也得进行立门式改造,以求风格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