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 热词 >> 世界闽南文化节

清代狮斗座,这是闽南古大厝常见的建筑构件。

早报讯 (记者张素萍)昨日,随着最后一批漳州文物抵泉,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的前期文物征集宣告完成。记者获悉,泉州累计征集的文物达420多件,时间涵盖了宋、元、明、清等朝代及民国时期,届时将为人们全方位呈现闽南记忆。

征集420多件文物

涵盖多个朝代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介绍,设在博物馆的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将于6月开馆,在征集文物充实馆藏过程中,泉州共分为五个小组,按照陈列大纲的要求,在泉州、漳州、厦门、潮汕等地以及东南亚一带征集文物,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征集任务。

此次累计征集的文物达420多件,其中泉州、厦门地区征集的文物近200件,漳州征集的文物71件,潮汕征集的文物79件,台湾地区征集的文物40件,其他地区征集的文物31件,这些文物所涉及的种类包括瓷器、木、石、纸、布、锡、铜等多种类型,涵盖了宋、元、明、清等朝代及民国时期。


红绿彩克拉克瓷盘产于漳州窑

布展工作启动

拟6月初开馆

昨日,随着最后一批漳州文物的到达,文物征集任务基本完成。接下来,相关人员将对征集来的文物进行归纳、分类,争取在6月初完成布展任务。

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大纲编写组工作人员黄明珍介绍,此次展示将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闽南乡音,包括方言介绍,以及本地文人编写的闽南语字典等;闽南悠久历史,文图并茂地介绍泉州乃至闽南地区的起源和建县立郡史;家族文化,如姓氏匾额、照片、族谱等;宗教文化,展示泉州的多元信仰文化;非遗文化,泉州有30多项国家级非遗,届时将用八个展位、一个场景进行展示。

据悉,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预计6月初完工并正式开放,将成为展示闽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清道光十四年的糕点印版,每一面都有丰富的印版图案,体现了闽南的饮食习俗。


西班牙古币


清代潮州窑米黄釉双耳三足炉

 

">

猛将打虎、舞动红绸、戏耍火棍……连日来,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的青年演员们加紧排练掌中木偶戏节目《老戏新姿》,该节目把5部优秀折子戏融合编排,将以让人耳目一新的姿态亮相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 (林劲峰 许雅玲 摄)

本报讯 (记者 孙灿芬)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将于6月16日至19日在泉州市举办。昨日,泉州市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第五届海峡论坛泉州系列活动暨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问题,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弘扬闽南文化,增进合作交流。作为第五届海峡论坛的重头戏,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由文化部等中直单位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泉州市承办。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海峡论坛泉州系列活动暨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各项筹备工作按时序进度顺利推进。

市委书记黄少萍对前期筹备工作予以肯定。黄少萍指出,本届世界闽南文化节规格高、影响大,备受关注,办好文化节活动意义重大。眼下,距海峡论坛泉州系列活动暨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开幕不到20天时间,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查缺补漏、狠抓落实、全力冲刺,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真正把文化节办得出色出彩,让海内外宾朋真切感受到闽南文化的多姿多彩,感受到闽南文化在两岸交流中的独特作用,感受到闽南文化对闽南地区发展的深远影响。

“要努力把本届闽南文化节办成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就下阶段工作,黄少萍强调,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把目标任务再过细再落实,进一步细化职责,确保每一项工作有责任人、有完成时限;要全力以赴,精心整合资源,抓紧创作排练,充分发挥广大专家、演职人员的智慧和艺术天赋,切实让开幕式别具一格、出新出彩;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打细算、节俭办节,同时要精心做好接待工作,努力提供周密、周到、周全的服务;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盛会、共享盛会,让市民宾客开心满意、乐在其中;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媒体更多支持,组织策划一系列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专题报道,大力提升泉州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要加强统筹协调,注重细节,使各项活动“问题归零”,做到全程不留空白、不留死角;要千方百计确保安全,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做好安保等各项工作,确保海峡论坛泉州系列活动暨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陈庆宗主持,副市长陈荣洲参加。


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各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 开幕式晚会舞台舞美方案确定

核心提示>>

作为第五届海峡论坛的重头戏之一,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将于6月16日至19日在泉州举办。10余项子活动筹备情况如何?昨日,我市召开闽南文化节筹备工作专题会议,汇报进展,部署下阶段工作。 □本报记者 孙灿芬

晚会定下“格调”

如果把闽南文化节比作一场盛宴,那么开幕式晚会无疑就是一道压轴菜。

记者了解到,此次,开幕式及晚会将于16日晚8时,在市海峡体育中心体育馆盛大启幕。其中,晚会以《闽南风 四海情》为主题,初定的8个节目,都已进入修改、熟练、提高阶段,舞台舞美等事关整场晚会“格调”的问题已经敲定,灯光正在设计制作中,各节目的服装、道具等也都已开始制作,其他诸如音乐等各项工作也都按倒计时推进。

420多件文物将“亮相”

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将于6月15日先行开放。

按照方案,该中心在泉州市博物馆二、三楼新设陈列馆,并对原南建筑馆和戏剧馆进行修缮,总面积4200平方米。

截至目前,中心已征集文物420多件、照片1500多张。有关布展建设、陈列大纲、展览设计论证已经研究确定。场景搭建、展柜制作、场景道具、模型制作等正在全力推进。

闽南文化论坛加紧筹备

以学术会友,闽南文化论坛于6月16日至18日举办。目前已确定将有海峡两岸数十名专家学者参会,并已接到20余篇论文,题目涵盖闽南宗教、闽南历史、闽南风俗、郑成功与闽南文化的研究等领域。眼下,论坛相关氛围布置已经启动。

此外,论坛子项目郑成功与闽南文化研讨会、闽南文化图书发行暨赠送仪式、泉州侨批暨侨亲钢笔画像展、闽台族谱暨姓氏源流展、闽南红砖建筑与红砖文化——泉州美术作品暨闽南民居摄影大展和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研讨会等也都有序推进。

物流通关方便台胞

台湾特色庙会于6月15日至19日在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举行。活动内容包括美食展示品尝、特色伴手礼展销、两岸旅游资源展示以及地方戏曲展演等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食展示品尝,来自台南和澎湖等地的台湾美食从业者,将亲自来到活动现场,烹饪制作别具特色的台湾美食,并与泉州各县(市、区)的美食从业者一道,共同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目不暇接的“饕餮”盛宴。

目前,台湾方面部分参展商的物流通关等工作已经启动。


相关报道>>>

关注闽南文化节 世界闽南文化节再添“好戏”

早报讯 (记者张文璟)备受市民关注的第五届海峡论坛泉州系列活动暨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将新增加部分活动项目,好戏连台。昨日,我市召开第五届海峡论坛泉州系列活动暨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有关会议。根据相关安排,活动将增加海峡两岸关爱自然志愿者服务论坛、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持文化研究会、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和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系列活动等4个项目。

此外,社会各界还将呼应文化节效应,在文化节期间举办多个活动。活动包括(泉州)名优产品展示会,泉州名人暨李贽宣传活动、首届泉州当代工艺大师作品邀请展、闽南语电影展映周、诗情画意仿古船展览、水幕电影放映、泉州风情美术精品展、闽南画派精品展及闽南画派作品街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节目将让广大市民参与其中,让文化节更多地惠及老百姓。

作为重头戏之一的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晚会,目前舞台舞美方案已确定,灯光正在设计制作中,8个节目的服装、道具等都已经开始制作。

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已征集文物450多件,征集照片1500多张;闽南文化论坛子项目郑成功与闽南文化研讨会、闽南文化图书发行暨赠送仪式、泉州侨批暨侨亲钢笔画像展、闽台族谱暨姓氏源流展、闽南红砖建筑与红砖文化——泉州美术作品暨闽南民居摄影大展和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也在紧张有序推进。

台湾特色庙会正在细化方案,活动内容有2013年台湾特色庙会开幕式、美食展示品尝活动、特色伴手礼展销、旅游资源展示和地方戏曲展演。

来源:东南早报

">

狮斗座,是闽南建筑的常见构件

相关新闻:

近50件台湾文物抵泉州 闽南特色彰显共根同源

闽南元素融入异域色彩 东南亚31件文物受关注

东南网5月27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实习生 陆胜成)克拉克瓷盘、木雕对狮、神像、雕花粿印,三足炉、西班牙银币……在泉州博物馆内,来自漳州的27件闽南文物,作为最后一批应征文物27日运抵泉州。自此,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文物征集基本完成。

为迎接将于6月16日在泉州举行的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成立5个小组专门负责文物征集工作,奔赴泉州、厦门、漳州、潮汕、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征集相关文物。

据悉,此次累计征集文物多达314件,其中来自厦门、泉州地区的文物共93件,来自漳州地区的文物71件,来自潮汕地区的文物79件,来自台湾的文物40件,来自东南亚的文物31件。连同各地捐赠的文物,合计共428件。这批文物包括瓷器、木雕、石雕、书籍、衣物、铁制品等多种类型,涵盖宋、元、明、清、民国等多个时代,向世人展示开放而多元的闽南文化。


克拉克外销瓷盘

今日运抵泉州27件漳州闽南文物,多数基本保存完整,主要是建筑构件、民俗用品及生活用品。

在这批文物中,一个已经褪了色的大瓷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泉州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介绍,这是明朝中晚期,漳州产的克拉克外销瓷。在当时,东南亚许多当地居民都是用芭蕉叶盛饭吃的,闽南生产的外销瓷则见证了东南亚饮食文化的发展。据介绍,这个直径长达43cm的大瓷碗主要是东南亚居民在祭祀、家族聚会时用的,在瓷碗里盛满咖喱饭,众人纷纷用手抓取。

同样是狮子,不同于台湾的琉璃对狮流水器,此次从漳州征集而来的对狮,却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的。木雕对狮不仅体现出闽南精美、特色的木雕工艺,也反映出闽南人对有生财寓意的狮子的喜爱。在闽南,有“厝内有对狮 赚钱无人知”之说。


闽南语字典

值得一提的是,此批文物中还夹带着一套《闽南语字典》。这套民国时期的“字典”总共有21本,是闽南民间人士所编,由于所用的不是白话文,要不是专门研究人员,还真难以看懂。闽南语的博大精深还随着华侨南迁,深入影响东南亚的部分地区。据悉,东南亚的“峇峇文化”便深受闽南语影响,其中的多个词汇均是闽南语音译过去的。

据了解,在文物征集工作完成后,世界闽南文化中心还将对其进行归纳、分类,和必要的设计深化,力争在6月初完成布展。

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大纲编写组工作人员黄明珍告诉记者,此次展览主要分为5部分:闽南乡音、闽南悠久历史、闽南家族文化、闽南宗教文化及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将展示部分特色台湾小吃。


来自漳州的众多神像,体现闽南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木雕对狮


清末民初的面具,节庆祭祀时用于娱神、通灵


三足香炉,产自漳州窑,上面印有多个寿字

">

木偶雕刻的闽南“新郎新娘”

东南网5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郭冰德 文/图)今年6月中旬,泉州市将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泉州作为闽南文化发源的重镇,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闽南人以一种特有的感情坚守着闽南文化。

昨日,导报记者走进了南音琵琶制作的民间艺人李建瑜与木偶雕刻大师黄清辉的工作室,感受到两位闽南传统工艺大师对传承闽南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著。同时,两位手工艺人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即将举办的世界闽南文化节的期待。

李建瑜:坚持制琵琶 与南音为伴

提到南音,闽南人都熟悉。谈及南音琵琶制作人,如今在泉州知之者并不多。昨日,导报记者在泉州府文庙旁的一座红砖厝里,采访到一位隐身于这里的南音琵琶制作艺人——— 李建瑜师傅。

走进李建瑜师傅的工作室,只见前厅整齐存放着各种木料,厅堂和里屋墙壁上挂满了琵琶、洞箫、弦管等各种乐器,其中琵琶“唱主角”。

今年47岁的李建瑜是泉州南安诗山人,父亲是当地的南音乐师。从小,他就觉得南音好听,16岁中学毕业那年,他报名参加乡里南音班,学习有关的乐理知识。从那时起,他就爱上了南音。后来为了生计,他外出打工,十来年暂时与南音“隔缘”。

因断不了对南音的思念,李建瑜师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辞工返乡,决定学做琵琶,与南音为伴。

“我制作琵琶没有师傅教,我就仿照着别人的琵琶做,但都一直弄不好。”李建瑜介绍说,这可不像学南音,也不像弹琵琶那样容易上手。他在模仿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制作琵琶包含着力学、声学、美学等基本原理,每一道制作工序都极其严谨,任何疏忽都会影响到琵琶的音质。

通过长期不断地摸索,如今李建瑜制作的琵琶已有数百把,这些琵琶不仅外形出众,且音色华美细腻,远销东南亚地区,深受南音乐人喜爱。


李建瑜在制作南音琵琶

黄清辉:雕刻木偶是他生活的全部

闽南人喜欢看木偶戏。木偶戏中,木偶头既是必不可少的表演工具,又是观众欣赏的焦点,戏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很大程度上要靠木偶头像来表现。在泉州,有一批木偶雕刻艺人在工作室默默地雕刻偶头,传承着这门闽南传统工艺,黄清辉大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工作室里制作木偶头的黄清辉大师,不怎么说话,雕刻木偶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15岁入行,至今已经有30年工夫了。在他的木偶制作室,到处都是成型的或半成型的木偶头像,有提线小旦、黑大花、小生、白骨精等,黄清辉整天快乐地与这些木偶戏曲人物呆在一起。

黄清辉介绍,为了迎接世界闽南文化节,他目前正在雕刻一批具有闽南特色的木偶头,其中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木偶头像,也有反映闽南婚俗文化的木偶“新郎新娘”,还有闽南戏剧人物和传说、神话人物。

“之前泉州市排演了再现闽南婚嫁文化的歌舞剧《古厝娶某》,我也想以木偶雕刻闽南 ‘新郎新娘’来展示闽南婚嫁文化。”黄清辉说。声音

“世界闽南文化节就要举办了,我做的这批琵琶,已经有南音乐人订了,在本届文化节上就能发挥作用了。”李建瑜激动地说,自己坚持制南音琵琶就是给力世界闽南文化节。

“我要把自己的最闽南味的作品拿到世界闽南文化节上去展示,力推泉州木偶头再走红。”昨日,谈到泉州要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黄清辉表示他早有准备。因传统木偶雕刻艺术一直不很景气,黄清辉表示,希望借助本次世界闽南文化节,把木偶雕刻艺术再次推向世界。


10公分的郑成功木偶头像

 

">
早报讯 (记者张文璟)6月16日至19日,今年海峡论坛的一个重头戏——由文化部参与主办的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将在泉州举办。目前十余个项目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其中,6月16日晚举行的开幕式暨《闽南风 四海情》文艺晚会将分为三个篇章,着重展示闽南文化的鲜明特色,突出闽南文化的世界性和时代性,节目正在加紧排练。

第二届世界泉州同乡恳亲大会及招商推介洽谈会将融合“恳亲、招商”主题,与会的海内外泉籍嘉宾将欢聚一堂,畅叙乡情,并深入了解泉州良好的投资环境、产业基础和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寻找合作契机。我市还将成立泉州市海外交流协会,为海外侨亲搭建亲近家乡的新平台。

6月16日至18日将举办的闽南文化论坛,目前已接到海内外学者报送的论文20余篇,题目涵盖闽南宗教、闽南历史、闽南风俗、郑成功与闽南文化的研究等领域。在论坛学术会议开幕式上还将举行闽南文化图书发行暨赠送仪式,目前已确定4本首发新书目录、51种赠送图书并完成部分书目的征集。除了郑成功与闽南文化研讨会外,论坛的子项目还包括泉州侨批暨侨亲钢笔画像展、闽台族谱暨姓氏源流展、闽南红砖建筑与红砖文化——泉州美术作品暨闽南民居摄影大展等活动。

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将在本次活动期间正式开放,在泉州博物馆二、三楼新设陈列馆,设置一个主题馆和闽南传统建筑展览馆、闽南音乐戏曲展览馆两个专题馆。一批华文媒体负责人将应邀来泉采风。

此外,精彩好戏也将在文化节期间上演,海内外嘉宾和广大市民不仅可以欣赏到梨园戏、高甲戏和闽南歌舞等精品剧目展演,还可以看到应泉州国际友城土耳其梅尔辛伊尼赛市之邀前来的土耳其国立民族舞蹈团献上的精彩节目,享受视听艺术盛宴。

南少林武术系列活动、第十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第七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魅力瓷都”大型瓷艺展和参观考察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示范园区)等精彩活动也将一一呈现。

">
本报讯(记者 谢曦)行走在泉州城,一不留神你就会与千年的历史文化撞个满怀,而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将在这个夏季的泉州城尽情绽放。今年海峡论坛的一个重头戏——由文化部参与主办的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将于6月16日在泉州开幕。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世界闽南文化节以“弘扬闽南文化,增进合作交流”为主题,13个项目的筹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

6月16日晚举行的开幕式暨《闽南风 四海情》文艺晚会将分为三个篇章,着重展示闽南文化的鲜明特色,突出闽南文化的世界性和时代性,目前节目正在加紧排练。第二届世界泉州同乡恳亲大会及随后举行的招商推介洽谈会将融合“恳亲、招商”主题,与会的海内外泉籍嘉宾在畅叙乡情的同时,还可以深入了解泉州优良的投资环境、产业基础和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寻找合作契机,与家乡携手发展。届时,我市还将成立泉州市海外交流协会,为海外侨亲搭建亲近家乡的新平台。

6月16日至18日将举办的闽南文化论坛,目前已接到海内外学者报送的论文20余篇,题目涵盖闽南宗教、闽南历史、闽南风俗、郑成功与闽南文化的研究等领域。在论坛学术会议开幕式上还将举行闽南文化图书发行暨赠送仪式,目前已确定4本首发新书目录、51种赠送图书并完成部分书目的征集。除了郑成功与闽南文化研讨会外,论坛的子项目还包括泉州侨批暨侨亲钢笔画像展、闽台族谱暨姓氏源流展、闽南红砖建筑与红砖文化——泉州美术作品暨闽南民居摄影大展等活动,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一睹闽南文化的风采。

文化节期间,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将正式开放,在泉州博物馆二、三楼新设陈列馆,设有一个主题馆和闽南传统建筑展览馆、闽南音乐戏曲展览馆两个专题馆,总面积4200平方米,目前已征集文物420多件、照片1500多张,基础工作接近尾声,即将进入布展阶段。一批华文媒体负责人将应邀来泉采风,打开向世界展示泉州闽南文化风采的一扇窗。

一连串精彩好戏也将在文化节期间上演,海内外嘉宾和广大市民不仅可以欣赏到梨园戏、高甲戏和闽南歌舞等精品剧目展演,还可以看到应泉州国际友城土耳其梅尔辛伊尼赛市之邀前来的土耳其国立民族舞蹈团献上的精彩节目,享受非同凡响的艺术盛宴。

此外,南少林武术系列活动、第十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第七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魅力瓷都”大型瓷艺展和参观考察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示范园区)等活动,也将让海内外嘉宾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地认识、感受闽南文化。

">

南音在海内外大型演出中备受瞩目  (吴寿民 摄)

“直到听到了泉州南音,我才敢下这样的断语:古老的中国音乐,真的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我国著名民间音乐保护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第一次听到泉州南音,就深深地被这古老的音乐征服了,从此成为忠实的弘扬者和保护者。

南音原称泉州弦管,集唱、奏于一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千年来广泛流传于泉州一带的闽南语系地区,并远播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成为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竞相传唱的乡音,是联系世界各地闽南人的精神纽带之一——

泉州历来十分重视南音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2002年5月,南音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工作开始启动,通过推动南音教育、学术研究、典籍出版和完善硬件设施等系列举措,促进南音的保护和传承,取得丰硕成果。2002年,南音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6年,南音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版文字 陈智勇

策划: 叶燕民 林耀平

执行: 康细民 黄 帆 吴 芸 陈智勇


著名戏剧家曹禺题词 (尤春成 翻拍)

活态传承世界级文化遗产

在古代人类文明的记录方式中,音乐的记录和传世最难,泉州南音何以千年传承不灭?

南音是古代中原文化流传至泉州,与当地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现在泉州城乡的大街小巷,庭院广场,都能见到人们三五成群在弹唱南音。

“在闽南人的生命轨迹中,始终有南音相伴,无论是婚丧嫁娶的人生礼仪,还是喜怒哀乐的人生情感,南音都能抚慰人们的心灵。”泉州南音乐团团长吴少传说,南音中弥漫着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表达了闽南人一生的情感诉求,因此被一代一代地传唱着。

参加南音表演活动的人们互称弦友,弦友们自由结社、以乐会友,共同享受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尊重。乐社已成为南音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南音得以弘扬的重要载体。当今,500余个乐社遍布泉州城乡,其中晋江深沪御宾南音社已有381年历史。

泉州正式启动南音申报“非遗”以来,南音这一古老乐种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与众多音乐大家“血液中的音乐基因相互唱和”,成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南音保持千年优秀的品格而不受污染,是绿色音乐,是绿色文化,是我们中国音乐的根,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当竭尽全力去保护它、发扬它!”2005年元宵期间,著名琵琶大师刘德海率中国音乐学院的百名师生来泉进行“音乐寻根之旅”时说。


三大传世古谱见证活化石

南音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是闽南人千百年来世代传承、深受广大民众珍爱的音乐文化遗产。

在采访中,许多专家认为南音之所以千年传承不灭,除了乐师的口传心授之外,主要归功于它的记谱方式。南音所使用的乐谱是源于公元7世纪以前的“工乂谱”,目前只存在于南音之中。“工乂谱”是古代人类音乐信息录入技术的一大发明,是中华古老文明的独特产物。

那么,现存有什么典籍古谱传世呢?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郑国权是这方面的研究专家,他说,近二三十年来,泉州有幸发现一部四百年前明代刊刻的戏曲弦管古本、两部分别于清中叶手抄和木刻的弦管指谱。它们都是当世孤本,无价之宝,它们的出现具有传奇色彩。

据介绍,明代三种戏曲弦管古本由英国牛津大学龙彼得教授,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和德国萨克森州立图书馆发现,是泉州戏曲弦管史上破天荒的大发现,意义非凡。其后,郑国权对三种古本的戏文和曲词一一进行点校,然后用龙彼得论文全篇(五章)的中译稿,连同全部书影及其点校本,合编为《明刊戏曲弦管选集》一书,于2003年出版。

另一部是海内外寻觅多年、难得一见的古谱《文焕堂指谱》,2002年却悄悄出现在台南临安路玉市上,幸而为成功大学的胡红波教授高价买下。我市有关方面立即与胡教授联系,商谈合作重版的意见。第二年《清刻本文焕堂指谱》正式出版,并作为泉州南音申报“世遗”的重要典籍附件。

第三部是钩沉而来的《袖珍写本道光指谱》。这部古谱为石狮吴抱负先生所珍藏。古谱发现后并经编校制作,于2005年底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千年雅乐谱入时代内涵

创新,让泉州南音焕发新的生机,也为千年雅乐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赢得了世界声誉。

去年8月份,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奖结果揭晓,泉州南音名角李白燕荣获本届牡丹奖表演奖,成为南音界首位获此殊荣的表演艺术家,也填补了我省牡丹奖表演奖的空白。本届牡丹奖表演奖评奖竞争激烈,在全国近300个参评曲目中,李白燕凭借在南音创新曲目《出塞和亲》中的出色表现夺奖。“这一曲目是在南音名曲《山险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曲调起伏多端,引人入胜。”吴少传说,该曲目描述汉代王昭君出塞和亲一路历尽千辛万苦的艰难行程,十分震撼人心。

据介绍,泉州南音乐团近年来秉持创新理念,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风采和现代化艺术理念的南音精品之作。值得一提的一次演出,是在2007年4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守望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上。此前,泉州南音已被列为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备选项目。文化部领导和相关专家都十分看好泉州南音,特地将这一千年古乐列为专场晚会的开场节目,与昆曲等近10个蜚声海内外的项目一道,向世界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当时,全球有100多个国家驻教科文组织官员和各国专家观看了演出,可谓是泉州南音参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一次预演。

此次法国之行展演的是泉州南音创新之作,将张继名诗《枫桥夜泊》的意境用泉州南音进行全新演绎,形成一部典雅的表演剧,精彩的表演赢得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举办国际南音大会唱凝聚乡谊

1981年起,泉州市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国际南音大会唱。

“会唱是南音弦友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举办国际南音大会唱不仅可以相互促进南音表演水平,还有助于凝聚海内外乡谊。”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尤春成说,每次举办南音大会唱都会吸引海内外南音社团倾情参与。今年元宵期间举行的“古城新韵——2013年泉州市闹元宵南音会唱”,就吸引了海内外25个南音社弦友齐聚古城共唱乡音。

在海内外游子的心中,南音就是乡音。菲律宾是泉州南音在海外最流行的国家,活跃着二三十个南音社团,其中马尼拉长和郎君社成立于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是海外华人社会中历史最悠久的南音团体。该社秘书长蔡友声说:“菲律宾许多南音社团经常到泉州交流,并不断从泉州聘请更为专业的老师到菲律宾教学,希望泉州与菲律宾两地加强交流,进一步提升泉州南音的国际影响力。”

2011年底,世界南音联谊会成立暨首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在澳门举行。这是继2009年9月30日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非遗”名录后的又一盛举。澳门南音社社长陈明白当选为首届会长。陈明白表示,“团结海内外南音弦友,传承和发展南音艺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是世界南音联谊会的宗旨”。

第十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将于下个月隆重举行,这是 2013年世界闽南文化节的核心内容之一。


进课堂进高校 全方位传承南音

牡丹奖得主李白燕(泉州南音乐团供图)

泉州南音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保护工作备受瞩目。市文广新局局长张镇国介绍说,长期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对泉州南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积极推动南音的教育传承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南音传承的工作中,泉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泉州师院于2003年在海内外高校首次创办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该专业方向的创办是我国民间乐种第一次进入高校的专业。泉州开拓性地开展一系列培养南音人才的教学科研工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就在日前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遴选公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中,泉州艺术学校的南音专业入选成为全国首批100个示范专业。“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制订南音专业培养、发展的新思路。”泉州艺术学校校长谢千红说。该校通过多年教学发展,培养了数位高素质的南音表演人才,如牡丹奖得主李白燕等和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该校的毕业生有不少是新加坡、菲律宾、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社团的主要负责人或演创人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泉州持续开展中小学南音教学,并新编工ㄨ谱、五线谱、简谱对照曲本和中小学南音教材,还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为泉州南音的普及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


南戏活化石 梨园春满堂

今年元宵佳节,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举行的2013年“元宵灯火如梦”演出季引来铁杆“粉丝团”,近50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的梨园戏迷相约来古城泉州看戏。

梨园戏为何有这般魅力?这一古老剧种是用闽南语泉州腔演唱的中国地方剧种,起源于泉州,流行区域涵盖闽南、台湾、东南亚等广大的闽南语系地区。她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滥觞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可追溯的历史达八百年之久,比昆曲早两百年,比京剧早六百年。由于历史悠久,梨园戏弥足珍贵地保留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形态,被学术界誉为“南戏活化石”。

2002年,梨园戏作为我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5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戏曲类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昆曲。 □本版文字 陈智勇

名编名角

照亮梨园戏的星空

梨园戏作为传承八百余年的古老剧种,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一批名编、名导、名角,他们为这一剧种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陈三五娘》让濒危剧种重现剧坛

梨园戏历史悠久,现存有关梨园戏最早的文献记载是著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的《上傅寺丞论淫戏书》,刊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的《荔镜记》是现存有关梨园戏最早的印刷品。

提起梨园戏,许多新老戏迷都会想起《陈三五娘》。

1953年,经中央文化部批准,建立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梨园子弟重新聚到一起,开始了梨园戏的抢救、薪传、研究、发展工作。翌年以整理上演的传统名剧《陈三五娘》等参加华东戏曲汇演,一举夺得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舞美奖、乐师奖,苏乌水等四名演员获一等演员奖,从此,这一濒于灭绝的剧种以古朴优雅的姿态重现剧坛;1955年,该剧又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本奖;1957年,电影版《陈三五娘》问世,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剧目的影响力。从此,“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梨园戏以其古老典雅的风姿,蜚声海内外,在中国戏曲界赢得了卓著声誉,也引起国内及港台地区文史界、戏曲界的广泛关注。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始于历史故事,后来演化为戏曲,戏曲故事又使民间传说更富有传奇色彩。脍炙人口的泉州梨园戏《陈三五娘》演出本,戏文增加了元宵赏灯、陈三磨镜、夜奔泉州等情节,美丽的传说不断丰满起来。

《陈三五娘》是“小梨园”流派的经典之作。这一流派形成于南宋时,当时许多皇室成员定居泉州,他们的府邸里大多有供私人娱乐的“家班”。南宋灭亡后,这些皇室的家班流落民间,便形成了梨园戏的一个流派。小梨园流派是梨园戏艺术水平最高雅的一个流派,风格典雅缠绵,表演细腻精致,保存了许多明朝初期的南戏剧目。


“十八棚头”保存经典剧目

戏以剧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梨园戏分为“上路”、“下南”、“小梨园”三大流派,有各自的专属传统剧目,俗称为“十八棚头”。相对于“小梨园”流派,还有大“梨园”或“老戏”,分别为“上路”流派和“下南”流派。

“上路”流派是指宋元时期,福建省邻近的江西、浙江两省的南戏班社流入泉州,并长期定居下来,与本地的声腔音乐相融合,形成了梨园戏的一个流派。宋代地方最高行政区称为“路”,泉州人习惯把邻近的、偏北方向的江西、浙江两省地区称之为“上路”,这一流派遂被称为“上路”。上路流派大多搬演“忠孝节义”题材,风格古朴苍劲,保存了许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古剧目,历史价值非常珍贵。如《王十朋》与《孙荣》是宋元南戏四大名剧中的“荆”、“杀”,是梨园戏中的珍贵遗存。

相对于“上路”的概念,泉州本地人自称为“下南”,由泉州民间音乐歌舞发展起来的梨园戏流派,便称之为“下南”。下南流派大多搬演民间故事,风格粗犷,散发着浓烈的草根气息。有《郑元和》、《梁灏》、《百里奚》等传统剧目。

旧时的梨园戏班多采用露天戏棚的表演形式,各自的看家剧目俗称“棚头”。梨园戏三大流派各有自己专有的“十八棚头”,但是都供奉“相公爷”为戏神,都自称源于唐玄宗时的宫廷表演机构——梨园,旧时戏班演出时都挂“梨园班”灯笼。故而新中国成立后,三派合一,统称为“梨园戏”。上个世纪末,我市将《李亚仙》等优秀梨园戏组织到东南亚交流演出,令许多旅居他乡的乡亲们和当地民众十分着迷,这一剧目成为凝聚海外乡亲们的文化纽带。

在下个月举行的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梨园戏经典剧目《陈三五娘》和新排剧目《丁兰刻木》将进行展演,让海内外广大戏迷充分感受“南戏活化石”独特的魅力。


《董生与李氏》入选国家舞台精品剧目

在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眼里,梨园戏的表演程式古朴独特,生动优美,有一套世代相传的程式规范,俗称“十八步科母”,在中国戏曲艺苑中独树一帜,尤以旦角程式最为著名,其中有许多动作与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人物形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有保留最本真的传统,梨园戏才能生发出新的可能。”曾静萍这句话体现了所有梨园戏艺术工作者对传统的热爱、尊重与坚持。

正因如此,著名剧作家王仁杰创作的新编戏频频出现在梨园戏舞台上,从《节妇吟》和《董生与李氏》到去年参加省戏剧会演的《冷山记》,都是根植传统的创新,因而备受我国戏剧界的瞩目,也深受广大新老戏迷们的喜爱。其中,新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获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荣膺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六次晋京演出;《节妇吟》获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并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这两个剧目均已入选我国“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由著名导演冯小宁来泉执导,拍摄完成数字电影。


王仁杰:提升梨园戏在全国的影响力

我国著名剧作家王仁杰,自号“三畏斋主人”,被誉为剧坛诗人。他长期致力于梨园戏的编剧、抢救、传承工作。现任泉州市戏剧研究所所长,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泉州市政协副主席。

代表作有梨园戏《节妇吟》、《董生与李氏》、《枫林晚》等。其中《节妇吟》荣获全国优秀剧本奖,《董生与李氏》荣获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皂隶与女贼》荣获文华新剧目奖,被昆曲界授予“对昆曲特殊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他让更多的人了解泉州优秀戏曲文化,展示了泉州地方文化的独特风采和丰富、杰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高泉州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曾静萍:为福建戏剧夺得首朵“梅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曾静萍凭借在梨园戏《节妇吟》中的出色表现,为福建戏剧界夺得第一朵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她是全省唯一一位“二度梅”得主,还荣获上海“白玉兰”主角奖、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文华表演奖、全国劳模、文化部非遗薪传奖等众多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事梨园戏艺术事业三十余年,传承了《陈三五娘》、《朱文》、《苏秦》、《朱弁》等五十多个梨园戏优秀传统剧目与折子戏,创作了《节妇吟》、《董生与李氏》等十余个梨园戏优秀新编剧目。其中《董生与李氏》荣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及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在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剧协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任内,大力倡行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领梨园戏访问了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及港澳台等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代表性艺术家

蔡尤本:1888年—1974年,梨园戏小梨园流派名师,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首任团长,享有“七子班头”的美誉。他目不识丁,但却口述、传授小梨园流派大量传统剧目的表演科范及剧本、曲谱近百万字,为梨园戏的抢救传承及剧团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林任生:1912年-1972年,梨园戏已故著名剧作家。解放初期,负责记录、整理、改编《陈三五娘》、《朱文》、《李亚仙》、《吕蒙正》、《高文举》、《苏秦》等一大批梨园戏优秀传统剧目的剧本,为梨园戏的抢救传承以及剧本文学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爱群:1922年—1989年,梨园戏已故著名音乐家。解放初期,负责记录、整理、改编《陈三五娘》、《朱文》、《李亚仙》、《吕蒙正》、《高文举》、《苏秦》等一大批梨园戏优秀传统剧目的音乐唱腔,是“泉腔”理论的奠基人,为梨园戏的抢救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吴捷秋:1920年—2008年,梨园戏已故著名编导。解放初期,负责编排、导演《陈三五娘》等一大批梨园戏传统剧目,为梨园戏的抢救传承以及现代艺术管理的创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著有《梨园戏艺术史论》,是研究梨园戏的重要学术著作。

苏彦硕:1928年—2011年,梨园戏已故著名导演、优秀的梨园戏教育工作者。长期担任1956级、1957级、1977级等多个梨园戏训练班的负责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为梨园戏的教育与传承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执导了《节妇吟》、《陈仲子》、《董生与李氏》、《皂隶与女贼》、《蔡文姬》等优秀的梨园戏新编剧目,并复排、抢救、传承了《朱文》等一大批珍贵的梨园戏传统剧目。

梨园春:从“师带徒”到科班传承

作为“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如何一代代薪火相传备受瞩目。

据介绍,梨园戏早前主要以“师带徒”为主要传承方式,在缺乏文献记载的情况下,仅凭口传身授,将剧本、音乐、表演等艺术元素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召集散落民间的蔡尤本、何淑敏、许茂才、李茗钳、许志仁等梨园戏三大流派的著名老艺人进入剧团工作。在此基础上,于1956年成立了第一届的梨园戏演员训练班,进行梨园戏的规范化、系统化传承教学,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全省第一个正规的戏曲训练班。这批训练班学员原汁原味地继承了梨园戏老艺人的衣钵,为新时期梨园戏的抢救、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

此后又相继招收1957级、1959级甲、1959级乙、1960级音乐班等多个训练班。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与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分校合作,每隔十年左右招收一届表演专业班,先后培养了多批梨园戏专业人才,形成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年传承谱系的完整与生生不息。近年来,剧团将年轻演职员与老艺术家的“一对一”师带徒传承及传统剧目抢救,列入工作绩效的主要考核项目,经常上演一些传承版剧目,如《李亚仙》、《高文举》、《陈三五娘》和《苏秦》等,在舞台上同时由梨园戏的好几代传承人共同演绎一出戏、塑造一个角色,让观众深切地领略梨园戏的传承足迹。

2005年,梨园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该团已有5位梨园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位梨园戏省级非遗传承人、8位梨园戏市级非遗传承人。最新的一批传承人——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分校2007级梨园班将于今年7月份毕业,他们平均年龄才19岁,早在一年前就已全部进入剧团实习,开始活跃在梨园戏的舞台上。


百戏之首 文化使者

木偶戏源于秦汉,盛于唐宋,被誉为“百戏之首”。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入选国家级名录的5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名列其中,包含泉州提线木偶戏和掌中木偶戏等12个子项目,其中泉州提线木偶戏列于首位。

在泉州市数十年对外文化交流史上,足迹几乎踏遍世界各地的泉州提线木偶戏和掌中木偶戏成为一颗最耀眼的“明星”:一年内四进人民大会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献演,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全球40亿观众展示中国戏曲精华,成为全球首个到联合国总部举办专场演出的艺术团体;掌中木偶戏也频频代表国家对外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泉州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这些丰硕成果让全国同行对泉州木偶戏刮目相看,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最重要的品牌之一,担当了我国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

□本版文字 陈智勇

经典长盛不衰创新再添活力

泉州木偶戏频频在海内外文化舞台上亮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得益于有一批精品剧目,这其中有传统剧目,也有不少创新之作。

《火焰山》: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2009年,泉州提线木偶戏《火焰山》荣获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是我国迄今为止“含金量”最高的文化奖项,入选剧目是从新中国成立60年来创作演出的上千台优秀剧目中评选出来的。全省仅《火焰山》入选,也是全国唯一入选的一台木偶剧。30年前,泉州市木偶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神话剧《火焰山》晋京参加新中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荣获演出一等奖。


《钦差大臣》:首部木偶喜剧荣获国际木偶大奖

在去年上半年举行的第21届国际木偶节上,《钦差大臣》荣获最佳剧目奖。

《钦差大臣》是我国第一部大型木偶讽刺喜剧,根据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改编,自2002年创排以来获得“金狮奖”和文华奖等诸多殊荣,2009年,该剧还晋京为国庆献礼。

《古艺新姿活傀儡》:走遍世界各地最聚人气

《古艺新姿活傀儡》是泉州提线木偶戏参加国内外交流最常演出的剧目。

该剧目是我市提线木偶戏精品剧目之一,荟萃了《小沙弥下山》、《钟馗醉酒》、《元宵乐》等经典剧目,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上亮相的《四将开台》,就是《古艺新姿活傀儡》中的精彩篇章。

《赵氏孤儿》:角逐第十四届“文华奖”

《赵氏孤儿》是我国第一部木偶悲剧,由泉州市木偶剧团创排。去年,该剧参加第25届全省戏剧会演荣获一等奖。今年,该剧还将作为省市文化部门推荐剧目参加我国第十四届“文华奖”的角逐。

这部戏将泉州提线木偶戏的表演技艺推向了新的高度,演员精湛的技艺,赋予角色新的生命内涵。

《金星花——小萝卜头》:荣获我国文化创新奖提名奖

去年,由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创排的少儿多媒体动漫木偶剧《金星花——小萝卜头》备受我国木偶界瞩目。

该剧目是南派布袋戏在“突围”中创新的力作,剧目创排后深受我国文化界肯定,去年先后荣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化创新奖提名奖、第七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演出奖和第25届全省戏剧会演特别荣誉奖等多项殊荣。


木偶艺术的高峰

泉州木偶戏经千载传承而成为中国木偶艺术的当世代表,究其根本,在于历代艺术家不懈的艺术追求,仅最近一百年间,就涌现出江加走、黄奕缺、李伯芬、林聪鹏等一批大师级艺术家。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艺术之父”

江加走(1871—1954)原名长清,泉州市北郊花园头村人。他被后人尊称为“木偶头雕刻艺术之父”。

江加走在木偶人物的形象设计与创造方面继承前人的艺术精华,总结出一套艺术创作理论,勾勒出了脸、眼、眉、鼻、口的各种形式,创作出各具特色的傀儡形态模式达到230多种,终于使其雕刻作品成为国宝,成为被各地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为木偶艺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黄奕缺:国际木偶艺术大师

黄奕缺(1928-2007)南安市罗东镇溪西村人。黄奕缺曾任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名誉会长。2004年被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是享誉国际的木偶艺术大师。

黄奕缺将傀儡棚从“一字台”改革为“天桥高台”,为傀儡戏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设计了集悬丝、杖头、布袋等傀儡戏技艺及人偶表演于一炉的舞台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傀儡戏的表现能力,把提线傀儡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巅峰。

李伯芬:掌中木偶戏集大成者

李伯芬(1926-2012)晋江市潘径村人,出身木偶世家,中国木偶皮影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李伯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1960年,他赴罗马尼亚参加第二届国际木偶与傀儡戏剧节,以出神入化的精彩表演,轰动布加勒斯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林聪鹏:创作木偶头拿遍大奖

林聪鹏,1964年生于泉州。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剧团演出的大量传统剧目、创新剧目所使用的木偶头,大多数是林聪鹏的作品,他将泉州提线木偶戏木偶头雕刻艺术推向新的高度。由他为主完成木偶头造型雕刻制作的《钦差大臣》、《古艺新姿活傀儡》和《赵氏孤儿》轰动了海内外木偶界,拿遍大奖。


木偶戏人才培养创造“世界经验”

去年年底,“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这是目前中国唯一入选此名册的非遗项目,全世界至今只有十个项目入选。福建木偶戏包含了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和漳州布袋木偶戏。

“‘优秀实践名册’项目具有较强的典范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向全球推广入选项目的成功保护经验。”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李延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对全国木偶界是一大鼓舞,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向世界弘扬优秀的木偶艺术。

“人才培养是一个剧种保护和传承的基础。”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林育毅说,泉州历来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人的培训工作,早在1956年就开办了泉州市艺术学校培养人才;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起,泉州专门开设多个提线木偶戏和掌中木偶戏表演班,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表演人才;前两年,泉州还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招收了泉州木偶班,面向全国招收优秀人才。

“口传心授”是非遗项目传承的主要方式,泉州也十分注重发挥老艺人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近年来,泉州实施“十百千”工程,建立了泉州提线木偶戏传习所和晋江南派布袋戏传习所,还建立四级传承人保护体系,让科班教学与老艺人传授相得益彰。

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说,剧团在注重泉州提线木偶戏从业者的培养的同时,还不断加强潜在传承人和欣赏者的培育。保护、传承、传播三位一体,这是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能够入选“优秀实践名册”的重要原因。

“出人,出戏,出效益。”在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团长洪世键眼里,剧目创作与人才培育同等重要,是相辅相成之事。他说,晋江长期十分注重对掌中木偶戏的弘扬与传播,吸引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南派布袋戏的历史传统与艺术特色。

泉州木偶戏献演奥运会大舞台

近年来,泉州木偶戏频频亮相于奥运会和世博会等重大文化交流平台,为泉州文化赢得了殊荣。

2008年8月8日晚,这是海内外泉州人引以为豪的夜晚: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泉州提线木偶在上篇《灿烂文明》戏曲篇章中领衔登场——表演曾获第十届文华奖的《古艺新姿活傀儡》的核心部分《四将开台》,以独特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戏曲以及泉州提线木偶的魅力。

王景贤认为,提线木偶在奥运开幕式“视觉盛宴”中作为主角展示我国戏曲文化内涵,主要基于两大原因:一是提线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是中国戏曲的源头之一,能够体现我国戏曲文化的深厚底蕴;二是泉州提线木偶先后到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

去年,晋江市掌中木偶戏《闹元宵》也参加了“2012伦敦奥运巡礼——中国青少年赴英文艺交流活动”演出,通过伦敦奥运会平台展示泉州文化独具特色的魅力。此次交流活动是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项目之一,意在加强中英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展示我国传统艺术保护成果。在英期间,该团还到世界著名学府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及莎士比亚故居进行文化交流。


小木偶踏遍五大洲

“这是一次‘开疆拓土’的演出。”回忆起2005年泉州市木偶剧团在联合国总部举行首届“联合国中国春节文艺晚会”专场演出时,美国华纳国际文化中心总监王凡至今还有些激动。该活动是联合国首次以一个国家的节日举办专场演出,泉州市木偶剧团成为第一个到联合国总部举办专场演出的艺术团体。

王凡认为,只有泉州提线木偶戏才能让自己有足够信心征服这些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特殊观众。泉州市木偶剧团自1952年建团后,长期作为泉州乃至中国的“文化使者”对外进行交流活动,特别是近20年来,成果尤为丰硕。目前该团足迹已遍及全球五大洲约5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近160次交流和展演,这让泉州提线木偶戏“世界一流木偶艺术”的美誉实至名归。

作为地方文艺的优秀代表,晋江南派布袋戏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承担起了向世界展现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魅力、以文化艺术搭建沟通桥梁的重任。洪世键说,该团至今已数十次赴世界各地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许,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


高甲戏 南海明珠 登峰造极

梅花奖得主陈娟娟

高甲戏旧称戈甲戏、九甲戏,古老雄浑、诙谐风趣,流播于闽南、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华人华侨聚居地,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剧种,也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2006年,高甲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版文字 陈智勇

以丑演美华夏一绝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形成于清末。高甲戏的形成、发展,与浓郁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表演源于民间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最受闽南观众欢迎的地方剧种之一,鼎盛时我市高甲戏民间职业剧团多达两三百个。

泉州市高甲戏剧团负责人何杰说,高甲戏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北、杂四大行,后期发展为生、老生、旦、北、丑、杂等六门行当。高甲戏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丑角表演更具特色。高甲戏丑角有文丑、武丑,其表演动作模仿于木偶,富于夸张变形,诙谐滑稽。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甲戏的丑角艺术被推向极致,被我国著名文艺家高占祥赞为:“以丑演美,华夏一绝”。


高甲戏《桃花搭渡》(陈登标 绘)

《昭君出塞》成功“夺梅”

2011年6月,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暨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颁奖晚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泉州高甲戏新编历史剧《昭君出塞》成功折“梅”,该剧主演、一级演员、泉州市高甲戏剧团陈娟娟成为本届梅花奖得主。

评委组认为,高甲戏《昭君出塞》主创人员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让这部新编历史剧感染力倍增。该戏是我市近年来新创排的精品剧目之一,由福建省文联副主席、著名剧作家郑怀兴担任编剧,他说:“昭君出塞一直是千古文人骚客诉说不尽的话题。高甲戏《昭君出塞》在基本保留原有故事情节之余独辟蹊径,还原一个善良可爱少女的自我成长历程。”

为了强化这一主题,特意细化了王昭君不肯随波逐流贿赂画工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妄点一颗“白虎痣”,致使元帝不敢召幸这一情节。

《桃花搭渡》活跃舞台半个多世纪

高甲戏的传统剧目丰富,保留的传统剧目有600多个。

高甲戏优秀传统折子戏活跃在舞台上,其中《桃花搭渡》上个世纪50年代整理后就在舞台上常演不衰。这一折子戏讲的是乖巧可爱的婢女桃花深夜为小姐送信却路遇江水阻拦,多亏好心的老渡伯相助,得以搭渡过江。在船上,桃花与老渡伯一唱一和,在谈笑间渡过了大江。剧情诙谐幽默,演尽高甲戏情趣。该折子戏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获剧本二等奖,苏燕玉获演员二等奖。


《连升三级》红遍大江南北

泉州市高甲戏剧团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创演的《连升三级》,是中国当代十大喜剧之一,多次奉调晋京献演,得到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郭沫若、田汉、老舍、邓拓等为之题诗撰文,盛赞高甲戏丑角表演达到“登峰造极”,誉称《连升三级》是一颗“南海明珠”。

《连升三级》由剧作家王冬青创作于1958年夏,不久后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排演该剧。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剧历尽沧桑、千锤百炼,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高甲戏传统保留剧目。1993年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喜剧之一”。

“把丑角演绝了,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连升三级》的表演艺术集中挖掘、继承了高甲戏丑行表演特色,除了两个旦外,其余几乎是丑角。包括冠袍丑、公子丑、方巾丑、破衫丑、家丁丑。甚至花脸的魏忠贤、老生的崇祯皇帝,都是丑的形象。故事结构以传统表演艺术组织节奏,烘托感情,刻画性格,突出高甲戏丑角表演特色和深厚的地方戏色彩,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封建社会“百丑图”。

《大河谣》入选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

1993年,刚创排不久的 高甲戏《大河谣》参加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南方片),荣获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等一系列奖项; 1994年4月,《大河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1994年7月,《大河谣》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成为福建首个入选“五个一工程”的戏曲节目;1994年11月,《大河谣》获中国剧协“曹禺文学作品奖”。

《大河谣》围绕治理黄河展开戏剧冲突,将记载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黄河作为描写对象,选材独特。在对剧中人物潇洒、幽默的性格特征和深沉、执著的科学精神,以及复杂的生命体验、丰富的生活和壮志未酬的悲剧人生的描写中,作者将寻求独特的创作视角作为主动的艺术追求,并且很好地融汇到作品的主题之中。

柯派高甲戏四进央视春节戏曲晚会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在全国戏曲界声名远播,独特的表演艺术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喜爱,逐渐成为全国丑行表演艺术的重要代表。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创始人为“闽南第一丑”柯贤溪,俗称肖罗溪表演艺术,发祥于晋江。

2006年以来,晋江高甲戏剧团四度受邀参演央视春节戏曲晚会。2005年,晋江高甲戏剧团创排的《四个丑妈选女婿》参加福建省梨园百花春晚会,独特的表演技艺深深折服了来闽考察的央视戏曲春晚总导演滕海涛。2006年滕导便力邀晋江市高甲戏剧团参加央视春节戏曲晚会演出。此次晋京表演大获成功,该团精心创排的《花婆闹春》成为该年度最优秀的三个戏曲春晚节目之一。此后,该团登上戏曲春晚的《牛王迎亲》、《玉兔弄春》和《金龙焕彩》三个节目,均以当年的生肖为主题,很好地将我国传统文化习俗与晋江高甲戏独特的魅力结合起来,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


打城戏 宗教剧种 中国唯一

九旬传承人走进校园育新人(陈智勇 摄)

泉州打城戏(又名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是泉州、晋江民间由宋元以来僧、道宗教法事衍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地方戏曲剧种。因仪式中有“打地下城”(即“破狱”)和“打天堂城”的科法和武术、杂技之艺能表演为标志而被称之为“打城戏”。该戏作为中国唯一的宗教剧种,是泉州传统戏剧的一朵奇葩。2008年,打城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科班教学解传承之忧

泉州打城戏源起于道教祭祀活动,发展和成熟于道、佛法事表演。无论是内容与形式,都与宗教紧密相连、与民间民俗活动相依相存。打城戏表演文武兼备,戏路广,富有宗教特色和闽南乡土气息,展现了我市丰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如何抢救保护打城戏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一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根据2009年44次市长办公会议精神,2010年5月,泉州市打城戏传习所挂靠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成立,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运作体制,抢救传承打城戏。

去年9月份,泉州艺术学校首届打城戏专业开班,年过九旬的打城戏老艺人洪球江领衔教学。首届打城戏专业共招收了12名学生,年纪最小的只有11岁,最大的16岁,他们将在泉州艺术学校学习打城戏和我市传统戏曲艺术。

“这次打城戏专业开班,我十分高兴,感谢各界对打城戏发展的关心。”今年已经93岁高龄的打城戏老艺人洪球江十分激动,他说,希望所有学生要有吃苦的精神,将独特的打城戏表演艺术学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洪球江虽然没有具体担任教学任务,但他定期给这批学生作示范教学,让他们学到“原汁原味”的打城戏。同时,还邀请“梅花奖”得主、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当家花旦陈娟娟一道携手帮助教学工作,为打城戏专业提供雄厚的师资力量。


“五个一”工程抢救濒危“国遗”

打城戏精彩表演 (陈英杰 摄)

打城戏专业开班是我市培养一批打城戏新人的举措之一,我市相关部门经过多方调研形成抢救扶持打城戏“五个一”工作方案,即成立一个传习所、设立一项资金、培养一批新人、打造一出戏和出版一部书。两年来,这一系列举措已经陆续实施,取得初步成效。

打城戏的剧目,都是该剧种发展过程中的艺术积淀,可分为宗教戏、历史剧、武侠戏、传统戏和新创戏等五个类型,《目连救母》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戏剧传统剧目,这一剧目集戏曲、舞蹈、杂技、武术于一身,将“唱、做、念、打”融为一体,穿插以筋斗、跳索、蹬坛等杂技表演。目前,泉州打城戏传习所正着手准备进行编排,不久后有望重返舞台。

打城戏是我国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中,唯一由佛教和道教两种宗教仪式中发展起来的地方戏剧种,它融合了两种宗教文化及艺术的精华,具有其他任何地方剧种所没有的宗教艺术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打城戏在泉州乃至闽南地区影响广泛,并曾应邀赴伊朗、日本、印度等国和台湾地区参加戏剧节演出,获得好评。我市相关部门将组织戏史学者,通过广泛进行社会调查、搜集、记录老艺人的口述、回忆打城戏戏曲活动的珍贵史料,精心撰写一部兼顾资料性、理论性的打城戏专著,让这一独特的戏曲传承更具深厚的理论基础。

民间歌舞 盛世欢歌华章乐舞

泉州是有名的“戏窝子”,不仅戏曲文化发达,还活跃着大量丰富多彩的闽南民间歌舞。50多年来,泉州艺术工作者从本土丰富的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在继承泉州民间歌舞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时代精神,创新创作了《素馨花》、大型歌舞《光明之城》、闽南民间婚俗歌舞《古厝娶亲》、交响诗剧《乡愁》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歌、舞、剧,摘取了诸如“梅花奖”、“文华奖”等重大奖项,受到各界赞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泉州民间歌舞的巨大活力。

6月16日亮相的泉州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开幕式《闽南风 四海情》文艺晚会,海内外嘉宾将再次领略到闽南民间歌舞的魅力。正如晚会总导演、泉州市舞蹈家协会主席蔡湘江所言,闽南民间歌舞是泉州歌舞剧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本版文字 陈智勇


闽南民间歌舞传统文化富矿

在去年文化体制改革中,我市成立了泉州市闽南民间歌舞传承中心,以此来进一步加大力度保护和传承闽南民间歌舞。

泉州歌舞剧团团长陈伟亮说,我市民间歌舞方面也编排了大量优秀的节目。如以闽南拍胸舞为素材的舞蹈“闽越土风舞”,以惠女服饰为元素的“惠女服饰表演”、惠东婚俗舞蹈“出嫁”、以南曲打击乐器四宝和梨园戏科步为素材的乐舞“唐风余韵”,充分展示闽南民间风俗的歌舞“刺桐风情”、闽南方言节目“答嘴鼓”以及铁观音茶艺表演等节目。

据悉,我市现有35项闽南民间歌舞被列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包括拍胸舞和北管两个国家级项目,什音等7个省级项目,大鼓吹等14个市级项目,安溪茶歌等12个县级项目)。

《素馨花》 为新中国五十华诞献礼

1999年,泉州歌剧团隆重推出大型歌剧《素馨花》。该剧于当年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2000年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2001年获福建省文艺百花奖。

歌剧《素馨花》讲述元世祖时期波斯女奴阿依莎与晋安号水手唐海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元初,在“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泉州刺桐港,波斯姑娘阿依莎与中国水手唐海生真诚相爱,历尽挫折,始终坚贞不渝。该剧以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远嫁波斯,由大都来到泉州城作为创作的历史背景,展现了700多年前有着不同信仰和生活情趣的各个民族,相处一隅,在相互影响和融合中,形成的一幅元代泉州社会生活五光十色的风俗画。

那象征着友谊与爱情的素馨花,跨越时空阻隔。“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刺桐古港,重现了“市井十洲人”的盛景,回荡着一曲“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颂歌。


《光明之城》 再现刺桐古港辉煌

在2006泉州旅游文化推介展示会上,我市隆重推出大型主题歌舞《光明之城》。

《光明之城》以泉州悠久的历史人文为线索,以泉州多元文化源泉为重点,撷取特色鲜明、具代表性的泉州历史、文化、宗教、民俗以及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曲艺术精华,在现代化大泉州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背景下,张扬泉州开放、包容、创新、拼搏的个性,感受泉州艺术博大精深的传奇魅力。

该剧以泉州的各个时期为背景,以泉州辉煌的刺桐港海外交通史为亮点,按照历史的顺序表现古城泉州的发展、繁荣,表达了两岸人民对海峡美好未来的共同祝福。

《光明之城》在艺术、包装、表演等方面都打破了原先的老传统,进行大胆的尝试,很好地挖掘出泉州深层次文化。

《古厝娶亲》 “小婚礼” 撬动大旅游

2011年,我市推出闽南民间歌舞剧《古厝娶亲》,这是我市继大型歌舞《光明之城》后又一传统文化创新力作,进行常态性演出,着力打造成为旅游文化新品牌。

《古厝娶亲》以泉州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婚礼为主线,通过歌舞形式讲述泉州女子出嫁的整个婚俗过程,很好地“串”起了泉州丰富的民俗文化。同时,在歌舞中融入泉州南音、高甲戏、梨园戏等闽南文化精华,让观众充分感受泉州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整场演出不仅大量运用现代音乐、服装和舞蹈元素,还通过绚丽多彩的LED屏幕展示,巧妙地将舞台与背景融为一体,极大拓展了观众的视觉空间,成为一大亮点。每每演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到场观看。

《乡愁》 搭建两岸文化交流新桥梁

2012年,泉州歌舞剧团和永春县文化馆携手打造交响诗剧《乡愁》。该剧去年参加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暨第二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节目展演,获综合演出二等奖和13个单项奖。

交响诗剧《乡愁》以余光中的著名诗篇《乡愁》为背景,结合朗诵、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将经典作品活化于舞台,对中华游子的爱国爱乡情怀进行艺术诠释,展现中华民族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和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望。剧中以诗人与故乡、故人的不解之缘为贯穿全剧的主线,着重刻画诗人与母亲、腊妹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悲欢离合。

该剧创排凝聚了两岸同胞关注的目光,年过八旬的诗翁余光中专程回泉看《乡愁》诗剧,给予充分肯定。在下个月举行的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将进行展演。


拍胸舞:东方迪斯科

泉州拍胸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是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解放前,古城泉州随处可见流浪的民间艺人三五成群,手持渔鼓,腰扎草绳,头结草辫,沿街舞蹈行乞。解放后民间舞蹈工作者多次深入民间搜集、整理、加工,使泉州拍胸舞继续传衍生息,保留至今。现今的《拍胸舞》则常以大型广场舞蹈的形式出现,表演风格开阔、明朗、热烈、欢快,队形变化有序,粗犷中透出美感,古朴中融入现代,因此又被称为“东方迪斯科”。

泉州拍胸舞历史悠久,鲜明地保留了秦汉闽越族原住民蛇图腾崇拜和原始祭祀舞蹈的遗风,具有历史研究价值。泉州拍胸舞以“打七响”为基本动作,表演风格粗犷古朴,热烈欢快,诙谐幽默,自由活泼,妙趣横生,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使用、保留了泉州南音,并为宋元古老剧种梨园戏《郑元和》所吸收,极具文化研究价值。在泉州乃至闽南地区,举凡重大文化活动、集会庆典或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随处可见拍胸舞表演者的身影,拍胸舞成为泉州乃至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

前两年,我市成立拍胸舞蹈协会,加强泉州拍胸舞蹈的弘扬和推广,并频频亮相于重大文化交流平台。


泉州北管:“天子传音”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丝竹音乐。与南音并称“南弦北管”,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传,清光绪年初,刘永赖(别名阿九)与其父因船运盐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交易,并空闲时师从当地艺人学习民间音乐,擅长演奏所有北管乐器。清光绪八年(1882年)刘永赖等把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带到泉港,在泉港各地传习开来。同年,刘阿九受邀参加泉州“送孔子”的出游活动,其演奏笙声震撼听众,泉州府台申报上宪,赐予“佾生”,送入府学就学,并为其取艺名舞庭。从此,北管受到地方官吏、文人学士推崇。

上世纪20年代后期至上世纪50年代初期,泉港曾拥有50多个北管教习馆,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北管乐队。期间,北管还伴随华侨、港澳台同胞远渡重洋,台湾、东南亚等也有不少北管乐社。近30年来, 泉州北管乐队多次参加国际性、国家、省、市文化交流比赛活动,多次获奖,赢得广泛的赞誉。

泉州北管自清光绪年间传入泉港,伴随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历代传承。其音乐风格既保留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优雅,又加入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并有遒劲、朴实之个性,享有“天子传音”之美誉。

相关链接

●国家级2项:泉州北管、拍胸舞。

●省级7项:泉州什音、笼吹、德化山歌、晋江深沪褒歌、踢球舞、跳鼓舞、火鼎公火鼎婆。

●市级14项:泉州大鼓吹、南安道教音乐、泉港打正鼓、泉港文管、永春闹厅、车鼓阵、十音(官桥)、英都大鼓吹、泉州道教音乐、德化三通鼓、山后五音吹、永春鼓坠舞、泉州跳鼓(凤坡)、火鼎公火鼎婆(南安)。

●县级12项:十番、安溪茶歌(褒歌)、献金锣、龙虎罩、什音、大鼓吹(安溪、洛江)、闽南民间小调、公背婆、家婆打、踩莲、彩球舞、踩高跷。

">

上一页 1 ... 13 14 15 16 17 ... 19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