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先生收藏了上百个永春漆篮
本报讯 (记者 黄雅珊 文/图)“巧手翩翩篾气舞, 经线纬线入画图。竹篮提水水不漏,小可藏针大当橱。”闻名海内外的永春漆篮,尤其是部分珍贵的明清古漆篮,本月将在泉州市博物馆的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与市民见面。
近日,记者在永春收藏爱好者施政强家中,看到了上百个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漆篮。一走进施先生的收藏间,满屋的古竹制品映入眼帘。除了美名远扬的漆篮,还有碗、碟子、茶盏、茶罐、果盘、帽子和首饰盒等各式各样的竹制品。
“这是乾隆时期的八角漆篮,费了好大劲才收集来的。”施先生拿出一个八角漆篮给记者看。他说,他总共收藏了乾隆年代的5个八角漆篮。只见这些漆篮的每个角都镶有“狮子头”的漆雕,其中一个漆篮底部写着“乾隆丁亥年王月义智信合计”等字。为了收藏这个有落款的漆篮,他与藏家周旋了半年之久,找了其十多次才成交,“最后对方同意给我是因为他知道我是永春人,一直在收集永春的古民俗品,算是对我收藏工作的支持。”
此外,还有一件漆篮上印着“福建省特产竞赛会台湾博览会两得奖状”。“这可以说明这件漆篮是涉台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表示。
漆篮制作考究,层间衔接紧密。
施先生搬出《永春县志》解说着:永春漆篮是福建省特色民间传统竹漆工艺品, 始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2年), 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由于它的生产基地位于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 因此人们也将这里生产的漆篮称为“龙水漆篮”。
记者了解到,永春漆篮,以竹篾编成的篮坯,经裱褙纱布,涂盖油灰,上漆描金装饰纹样而成,其质地坚实轻巧制作考究,层间衔接紧密,端庄大方美观。产品分为手提扁篮、格篮和盛篮等三大类几十个品种,最大漆篮直径38厘米,最小的只有10厘米。
陈建中说,漆篮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品,在闽南地区广泛流行,是早年民间嫁女的必备陪嫁品,也是迎神祭祖、寿诞喜庆、拜亲会友等重大节日装盛物品的器具或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漆篮已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闽南人漂洋过海到达东南亚,漆篮随之成为华侨文化的一部分。”他说,许多东南亚的华侨回到故乡,返回时总要带上几个漆篮,以此寄托思乡之情。如今,永春漆篮被选送意大利、日本、波兰等30多个国家展览,并多次在国内展出,受到好评。
">宗祠大门上的漆艺图案
东南网5月31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谢向明 黄谨 文/图)最近,黄真真正参与“福建黄氏通谱”的修编工作。福建各地的黄氏宗亲商定,用收集到的各地黄家族谱汇编成通用版,使各支派脉络更加清晰,以联络宗亲。
黄真真是泉州市文管所文博研究馆员,也是“燕山黄氏”的女儿、“紫云黄氏”的媳妇,弟弟又娶了个“金墩黄氏”的媳妇。算起来,福建省三大黄姓起源,他们家全有份。
燕山黄氏、紫云黄氏、金墩黄氏,这听起来特别有武侠小说里,细数武林各大门派的感觉。
让筱缘为您稍微介绍一下。泉州南安燕山黄氏开族始祖黄忠勇,原名答剌真,属蒙古族,元朝时期北京人,丁号“燕山”遥指北京。紫云黄氏始祖黄守恭,隋末迁往南安,为人倜傥尚义,献桑园宅建开元寺,传说当地有紫云盖地之瑞,子孙都以“紫云”为堂号。金墩黄氏为“世界江夏金墩黄氏”的简称,郡望“江夏传芳”,堂号“金墩衍派”源自莆田。
宗族世家的那些事儿,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今儿,筱缘暂且带着您,来识个大概吧。
远方族人,天下同姓本就是一家
于公于私,黄真真觉得自己该为“老黄家”做点事情。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筱缘就见她在为黄氏宗亲寻亲、联谊奔忙着。最早一批从浙江苍南寻亲而至的宗亲,遵循“紫云衍派”,寻到了泉州开元寺大门外的“紫云屏”后,就毫无头绪了。经工作人员牵线,黄真真站在了十几名宗亲面前。
黄真真带着他们探访了位于泉州北峰的黄守恭墓。从此,这些浙江来的黄氏宗亲,每年清明或者闲时,都会从浙江赶来泉州,或扫墓或寻访紫云黄氏足迹。面对着来自浙江,却同样讲闽南话、同族同宗的人,泉州的黄氏族人热情相待。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及东南亚等地的黄氏陆续到访、交流。大家还举办世界黄氏宗亲会,每年轮流在一个地方举行。黄真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人寻根问祖,力所能及地帮助保护或修复宗族文物和古建筑、古墓。比如惠安县东风村明代古建筑群保护、丰州明代官员黄思近墓葬迁移,整理永春籍抗倭名将黄升史料等。
因为她的热情相助,许多海内外黄氏宗亲都认得家族里的这位阿姑。需要开展联络活动时,总是少不了她的帮助。黄真真乐在其中,她说,血缘是联络感情的真实纽带。
王姓后代在开闽三王祠内祭拜先祖
古老堂号,解开血脉延续的密码
筱缘带着你在闽南的街巷里走了这些路,你是不是也发现了,许多人家门楣正中悬挂着四个大字,比如“某某衍派”、“某某传芳”?不了解的人确实会比较困惑,其实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可浓缩着大智慧。
宅第正中的四个字,是主人的郡望和堂号,是家族的重要名片。它能凝练地为到访者传达主人详细的家族信息,比如祖先从哪来,做过什么官等。
泉州市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在全曾编写过《泉州姓氏堂号》一书,书中收集了70多个泉州常见的姓氏,考证了它们的起源和在泉州繁衍的状况。他说,中原先民南迁后,在泉州等地修族谱、建宗祠、设祭祀、明辈序、立族长,所做礼数一点也不比在中原故土时少。
泉州人为什么如此重视保留这一传统?许在全表示,对泉州人而言,此举表明不忘故土。到了近现代,又有许多游子乔迁海外,这一传统随之漂洋过海。
《泉州文库》办公室副主任杨清江则表示,泉州盛产石头,石雕工艺精湛,也客观造成了堪称闽台地区特有的郡望和堂号的传统。杨清江说他曾到中原地区走访,发现作为根源的中原地区人家鲜有郡望堂号匾额遗存,可能是因为木质和土坯制作的匾额容易损坏的缘故。
族谱里详细记载了闽南祭祀时要用的物品
家庙祠堂,讲述家族命运的传承
筱缘曾听文史专家说,祠堂被族人视为高于一切、关乎家族命运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因此,名宦巨贾、豪姓望族,均建家庙祠堂。有三五代人的支脉就可以设置祖厝和宗祠。
城市改造步伐加快,许多地方的宗亲还是会想方设法保留宗祠,或者争取在安置地再盖一座祠堂。筱缘理解宗亲们的心思,他们觉得只要有祠堂在,大家的心就还是在一起的,年节里总是会彼此想念。现在我就带你去两处具有代表性的家庙看看。
南安丰州燕山黄氏家庙,三进十间张的户型,殿堂中竟矗立102根大柱。庙盖为重檐歇山式,三重高低错落有序,最高处达7米左右。正厅高悬“总宪兵使”巨幅匾额,霸气十足。一旁的祖祠建筑群,如众星捧月般地护围着家庙。
还有南安炉内潘氏家庙,面积1000多平方米,已经有500多年历史,还经康熙、乾隆、光绪年间及民国多次修葺。海内外宗亲的共同努力,保证了古老宗祠的容颜。家庙前有半月池,右有“金禧亭”、“敬贤亭”,是闽南宗祠、家庙的典型规制。这样的家庙形式,筱缘还在永春和大田多次看到过。
厚重族谱,见证海内衍播的历史
祠堂成为家族凝聚力的象征,而祭祖作为家族的重要活动,受到族人高度重视。在即将亮相的闽南文化展示中心里,从海内外及闽南地区征集到大量族谱。在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的指引下,筱缘翻阅了一些,看点多多。
族谱里会告诉你姓氏起源。筱缘看见晋江金井李氏家谱中提到,这家祖先原本是尧的理官,所以姓“理”,子孙以官为姓。后来避难时,食木子,乃变理姓为李。后来至十一世孙,老君公生于李树下,这是李姓的又一来源。话语中有几分典故可供玩味。
族谱里有详细的家族祭典活动方案。比如永春五里街林氏族谱中,将生动的闽南语译为汉字,写明春秋两祭所需物资,或者族中有孩童初入泮学,入泮之资如何筹备等,从中可以管窥家族力量在闽南人家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族谱里会登记族人去向。比如晋江东石箫氏家谱中,许多地方提到族人“卒台”、“在台”、“携母住台”、“神主在台”等。从东南亚的闽南人聚居的地区征集到许多族谱,前半部分讲的是在闽南地区繁衍的情况,到了后半部分,许多有名字记录的族人迁往新加坡、印尼等地。许多思念故土的华侨,通过先人口述地名,翻阅族谱里的迁徙记录,最终顺利认祖归宗。
宗族是一张无形的网,说同姓者“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未尝不可。血脉相承就像放风筝一样,走得再远,根始终还在故乡。有了宗亲,我们不会孤单。
北峰招贤社区一户人家正门上的衍派踪迹
□姓氏小学堂
各个姓氏为了不忘祖宗发祥地,既有总堂号,又有若干分堂号。总堂号是指姓氏的始发地、发祥地。秦始皇统一中国,把全国分为36个郡,因此各个姓氏的始发地、发祥地,常以郡作为自己的称号,这被称为“郡号”。
分堂号是指该族从始发地外迁后,在聚居地繁衍生息,成为当地的望族,他们以各自祖先的道德声望、功名才学自立堂号,以所在的郡称“望出”,把望出的郡号和祖宗发祥地的郡号合称“郡望”。
比如“太原衍派”是王姓的总堂号,因为他们的始祖系出姬姓,以太原为发祥地。后来由于支分派衍到全国各地,又在所在地成为名门望族,因此王氏还有许多分堂号,比如琅琊、北海、陈留、高平等约20种,堪称是堂号最多的姓氏。
分堂号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地望,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堂号、郡望;另一种是名望,名望以先祖的德望、功业、科第、文学,取其祥瑞,或取其训勉后辈向上向善,以别于其他支派。比如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王入闽后,王姓也以“开闽传芳”为名望。
【钗主本纪】
梳理家族世系谱的时候,筱缘心中升起一股感动:数千年来,祖先就告诉我们时刻不要忘记自己身上流着什么血,也不忘把家族血脉一代代地流传下去。
我生活在闽南,很多人的先祖因中原动荡,南迁入闽。为了铭记先祖,大家在闽南盖起了中原风格的屋子,保留完整祭祀和家族管理方式。
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又吸引了许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们在闽南扎根,与当地百姓融合,入乡随俗。我姓“世”,就是锡兰王子在泉州后裔的标志。
到了近现代,不甘安逸的闽南人漂洋过海,但落叶归根一直是他们的人生终极目标。在海外,不忘故土的闽南人带去了代表姓氏的堂号,甚至盖起了闽南风格的红砖大厝、宗族祠堂。
在他们心中,故土从未远离,家乡就在那里。
北门街上,一户人家正门上的传芳踪迹
读这些书,你可以更了解我
“泉州民俗文化丛书”之《泉州姓氏堂号》,许在全、林中和著
《南安县志》,1993年版,卷三“人口”部分
《晋江市志》,1994年版,第一章“人口演变”部分
《晋江新志》,庄为玑著
世界闽南文化节展情速递
闽南文化展示中心里《中原南迁姓氏衍播》部分,展出汉晋时期中原族群南迁,带来的姓氏文化资料和照片:有闽南人家的各种堂号,还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地闽南风格的红砖大厝和祠堂、祖墓照片。
展示中心里,海内外闽南人的族谱展示也是少不了的。
泉州市博物馆一层中庭处,就有以前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保存在那里的大量堂号石刻。
家族世系谱
春秋战国
泉州属越国。越国遗民南下,与当地土著融合,成为后来的闽越国民。
秦汉
汉族大量南迁,越族全部汉化。秦至西汉500年间,从赣南入闽西,再移至漳泉等地。
西晋以前
泉州姓氏无考。陈云程所写《闽中摭闻》提到,“晋永嘉时,中州板荡,衣冠入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
南北朝梁时
又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南北朝梁时,南安郡有5姓,即黄、林、单、威、仇。
唐朝,增加周、袁、王、孙、蔡等18姓
五代,又有曾、方、高等6姓
宋朝,有钱、苏、吕、洪等60姓
元朝,有金、龚、粘、诸葛4姓
明朝,冯、顾、黎、贺等44姓
清朝,有封、聊、盖、车等20姓
注:唐宋以后,回族、畲族、满族等少数民族陆续由外地迁入。以上根据清乾隆《泉州府志》、道光《晋江县志》及《安海志》碑记等记载,晋江县(含今鲤城区)出现的姓氏。
">据悉,此次世界闽南文化节戏曲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将于6月15日至20日的每晚7点30分举行,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感受泉州戏曲独特的魅力,演出将在市区、晋江、惠安和安溪等地同步进行。
□记者 陈智勇 康细民
《陈三五娘》受新老戏迷期待
每次戏剧展演,梨园戏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此次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精心准备了传承版《陈三五娘》和《丁兰刻木》等剧目参加展演,让广大戏迷过足戏瘾。
《陈三五娘》是“小梨园”流派的经典之作,备受新老戏迷喜爱。该剧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复排,轰动我国剧坛,从此“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梨园戏以其古老典雅的风姿,蜚声海内外。《丁兰刻木》是该团去年新创作的剧目,取材于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刻木事亲”,编剧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80后”新人谢子丑,该剧去年首演后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提线木偶戏《赵氏孤儿》连演五场
此次展演场次最多的是去年泉州市木偶剧团创排的《赵氏孤儿》,这一提线木偶大戏将在泉州市艺术馆剧场连演五场。
《赵氏孤儿》是我国第一部木偶悲剧,去年,该剧参加第25届全省戏剧会演荣获一等奖。今年,该剧还将作为省市文化部门推荐剧目参加我国第十四届“文华奖”的角逐。
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说,这部戏将泉州提线木偶戏的表演技艺推向了新的高度,演员精湛的技艺,赋予角色新的生命内涵,深受广大戏迷喜爱,今年元宵公演时场场爆满。
活动期间,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将在晋江戏剧中心献礼《南派掌中木偶戏折子专场》,惠安县掌中木偶戏剧团也将在惠安县螺城镇中新花园广场表演掌中木偶戏《惠安女》。
高甲名剧《连升三级》再度亮相
此次参加展演的高甲戏《连升三级》也备受期待,该剧是中国当代十大喜剧之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多次奉调晋京献演,得到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郭沫若、田汉、老舍、邓拓等为之题诗撰文,盛赞《连升三级》是一颗“南海明珠”。
高甲戏在泉州的群众基础好,同时晋江市高甲戏剧团将在晋江戏剧中心表演高甲戏《闽南人·家》,安溪县高甲戏剧团将在安溪县高甲戏剧团礼堂表演高甲戏《缘中缘》。
上千观众共赏交响诗剧《乡愁》
由泉州歌剧团和永春文化馆携手上演的交响诗剧《乡愁》也是此次展演的一个亮点,该剧以余光中的著名诗篇《乡愁》为背景,结合朗诵、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将经典作品活化于舞台,对中华游子的爱国爱乡情怀进行艺术诠释,展现中华民族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和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望。去年成功创排以来,受到两岸文化界的瞩目,诗翁余光中还特意来泉看戏。
此外,台湾戏曲学院还将专程来泉,与泉州艺校戏曲交流演出,共同演绎两岸戏曲文化。
">
古香古色的洛阳古街 (小阳 摄)
1983年春,我从城郊搬到泉州西街外婆家。那条街上,到处都是红砖白石的古大厝,连片的院落天井,铭刻文书的门楼坊第,铺陈图案的青石地坪,屋角还斜飞着俏丽别致的燕尾。
泉州老厝有着禇红色的、古色古香的旧意。我溜达了我所能去的大街小巷,那里的一砖一石一花一木,皆似有故事。穿行其间,红砖触手温润,石板脚踏清凉,远望厝宅层叠进深,细细雕刻了幸福时光。
闽南建筑以红砖厝为代表。红砖厝既有中国传统民居对称、严整、密闭的特点,又具有华丽活泼、夸张缀饰的地方特性,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互结合、碰撞后,形成绝无仅有的地方建筑类型。
红砖厝除了大木结构、墙体砌筑、屋面铺装等建筑做法,和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外,剪粘、灰塑、髹漆、彩绘等技艺也十分丰富。这其中有很多的传统技艺、手段,如今在其他地区已很难见到。
红砖厝的红,实际上是一种先锋式的“红”。在中国古代,建筑如同服饰一般,是高度礼制化的事物,有严格的身份等级规定。如《宋史舆服志》对一般宅制规定:“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但长期从事海外贸易,眼界开阔、勇气十足的闽南人,破除了封建陈规,他们毅然把红色塑造成一种家的颜色,也把红色添入到最深的梦里。这是一种乐观进取的红,也是一种温情脉脉、深入骨髓的红。
几百年来,红砖古厝随着泉州人闯世界的步伐传遍世界。在我国台湾传统建筑中常见的红砖红瓦建筑就深受泉州红砖古厝的影响,无论在平面布局还是立面形式,或者是在整体造型、细部装饰上,泉台两地建筑风格都一脉相承。而许多泉州工匠在台湾留下的优秀建筑作品,至今仍被世人颂扬。
城市的建筑,形塑了城市的表情。泉州民居建筑不光是只有宫殿式大厝,还有土楼、木楼(吊脚楼)、洋楼(骑楼)和蚵壳厝等,在建筑分类上则还有宗教建筑、宗祠家庙等,它们折射了泉州人多元的文化与生活。读懂这些建筑,你就读懂了泉州的表情与泉州人的心。
年年都有众多海外华侨华人千里迢迢回乡看望老宅旧厝,这些古物,如一杯茶,弥散芳香,如一份真心,守候在侧。叫他们怎能忘却?
我城,泉州,在天的那方和地的那角,永远与世界分享着它的味道。
□本版文字:记者 吴拏云 通讯员 林中凰 姚洪峰 林明华 陈加珍
读懂建筑 读懂历史
泉港后龙骑楼极具闽南风情(起拓 摄)
中西合璧的传统民居
代表建筑:蔡氏古民居、杨阿苗故居、黄宗汉故居、李光地故居等
泉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丰厚的文化积淀留下来众多文物古迹。保留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就是泉州传统民居建筑。
泉州传统民居有三开间或五开间的红砖白石、双坡曲燕尾脊的汉式古大厝,有“手巾寮”的纵向住宅,有骑楼式的商住合一的建筑,还有与山村环境十分协调的“吊脚楼”(木楼)。还有一种是外围护有高大坚固防御墙体,适应大家族集居形式的土楼建筑——中西合璧的“番仔楼”。
泉州传统民居造型朴素,石材与片砖插花砌筑的墙体,山花与入口的红砖贴面,形成独特风格。特别是泉州本地所特有的橘红色贴面砖和层面瓦,使建筑色感异常强烈。
东西方风格迥异的建筑装饰和谐地共存于各个古大厝中。如以木、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门窗有石刻的郡望堂号、对联,有中国传统的木刻、石刻、泥塑等装饰,又增加了钢筋水泥、有色玻璃、马赛克、釉面砖等外来装饰材料,出现了带有明显欧式风格的哥特式门窗、科林多式廊柱、阳台、拱券顶、百叶窗等建筑形式,以及种类繁多的山花样式、动植物图案,形成具有泉州侨乡特点的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
泉州还有中国罕见的蚵壳厝。这种奇妙的建筑,用大海蛎壳、砖石砌成,配青白色花岗岩座基、胭脂红砖窗,银白红相间,在阳光下点点碎金忽隐忽现,像极一幅画。其间行走着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的(虫+寻)埔女。
专家评点:(黄汉民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地域建筑特色是适应地域自然人文环境的产物,闽南红砖建筑集中反映了闽南的民俗风情和闽南人的审美情趣,红砖建筑特色正是对闽南地区建设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最佳利用。
文化交融的宗教建筑
代表建筑:开元寺、清真寺、元妙观、天后宫、草庵等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内外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融汇。佛教、道教、儒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及明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天主教乃至犹太教,都曾经在古泉州流传和发展。为满足其宗教生活的需要,他们兴建了各自的宗教建筑。
泉州清真寺原名“艾苏哈卜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国内现存最古老、最具有中世纪时代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它的建筑,除了仿照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之外,它的“望月台”的圆形穹顶,还吸收了中国古代建筑藻井一类的石构图案。
泉州开元寺内阁宇多为明代建筑风格,重檐斗拱,雕梁画栋,中轴线上有照墙、天王殿、拜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两侧建有檀越祠、准提禅林、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另东西广场上有两座高耸入云的宋代石塔,布局严谨,气势恢弘。
泉州的宗教建筑是泉州多元文化的缩影,留下了诸多至今仍可借鉴的建筑技艺。
专家评点:(沈阳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正因为古时福建与中原相对隔绝的地域环境的限制,业已形成的福建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量原汁原味的传统建筑技艺得以较好保存和传承。除了大木结构、墙体砌筑、屋面铺装等建筑做法和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外,剪粘、灰塑、髹漆、彩绘等技艺也十分丰富。这是一份珍贵的文化财富,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传统建筑技艺,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联系血缘亲情的宗祠
代表建筑:东门洪氏大宗祠、吴氏大宗祠、晋江衙口施氏大宗祠、张坂黄氏家庙、陈埭丁氏宗祠等
宗祠,为“祖先栖神之宅”。建造宗祠是泉州人崇拜祖先的一种高级形式。民间建造家族祠堂,最先始于福建,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泉州地区大规模营造祠堂,大多集中在明清两代。此时入闽各家族经过长期发展和繁衍,为团结族人大兴土木,故建祠之风盛行。
泉州地区的宗祠多为燕尾脊、穿斗或抬梁架构的砖木建筑,通常由门厅、天井、两廊和祀厅组成,大门两边有抱鼓,前有照墙、石埕,主祠正门以青石篆刻祠名,左右石柱楹联,厅堂中央有供奉先祖的雕花坐龛,门廊两边大多有雕刻精致、栩栩如生的花鸟浮雕,庄重肃穆,古朴雅致。
走进宗祠,那种庄严的氛围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停止喧哗,取而代之的是和缓的静默。那一幅幅不动声色的匾额细读下来,犹如打开一卷卷尘封的历史画卷,让人肃然起敬。
宗祠建筑,向世人诉说着闽南过去的人、物、情,让现在的闽南人有了传承文化、开拓未来的根基。
专家评点:(侯卫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总工程师)明清时期,福建很多民众去世界各地谋生发展,由于长期在外的特定历史条件,使闽地民众以家族作为对故乡思念的一种依托,同时也因为经济条件支持而具有相当的能力,因此明清以来宗祠、家庙的修建之风极为兴盛,闽地的家祠在建造和布局上亦属上乘。
(詹秋冰 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原馆长) 宗祠原为“追远、报本”的目的而兴建,所以在建筑规制上需体现出礼尊而貌严。闽南宗祠对族人有着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加强家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民族的大团结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名匠大师 引领时代
王益顺画像
核心提示
有道是:精美的石头会说话。闽南大厝散落在泉州街巷乡村,几乎所有聚族而居的地方都有旧式红砖大厝,一个村落的风范与历史,不时会从这些老房子内散发出来。大厝之于袅袅南曲,一个寄形于建筑,一个传声于音韵,都把中原文脉传承于闽南的红土地。闽南建筑的这种传承得益于一代又一代杰出建筑大师、名匠的出现,他们使得闽南建筑文化有了延续性,成为一种延续的文化。而每一位大师的出现,又会为闽南建筑文化带来不一样的东西,推动它向前迈进。如今回头再去看他们留下的作品,依然能让人隐约听见这些大师们对于一种建筑文化如何落根、开花、结果的潺潺诉说。
闽南建筑文化,因大师而繁华,因大师而美名扬。
□本版文字:记者吴拏云 通讯员黄明珍 姚洪峰 张国琳 王玫
□本版图片由记者陈小阳 陈起拓 通讯员姚洪峰 洪宗洲 张国琳提供
溪底派代表人物:王益顺
崇武镇溪底村,自明清以来,即以“木匠之村”名闻遐迩,其木作技艺盛行于清代中期。台湾和闽南,甚至远到新、马等国的不少古屋、园林、寺庙的精湛木作,也多为溪底木工匠师的杰作。
据《惠安县志》载,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崇武溪底村王益顺父子承建峰尾东岳庙,设计制作了全木结构蜘蛛结网藻井并雕镂各种图案,此独创的技法一经问世便名噪一时。之后,台湾台北龙山寺、厦门南普陀寺观音阁等闽台名刹,争相延聘惠安传统建筑师傅“掌篙尺”。王益顺父子主持修建的台北艋胛龙山寺,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历来被台湾视为“珍宝”倍加保护。
王益顺一生十分勤奋,精心钻研。他的大木建筑技艺,非常全面地继承了我国的传统营造法式,又有很多创新。王益顺的建筑特点是灵活多变,极具特色,不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他吸收了泉州、厦门等闽南建筑的精华,并大胆汲取、引进了洋楼建筑的海外装饰元素,将之注入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中去。据台湾《建筑师》杂志主编李乾朗编撰的《台湾建筑阅览》介绍,今天在台湾各地寺庙常见的螺旋形藻井及纵横交叉的“纲目斗拱”,都是王益顺首先带入台湾的。轿顶式弯曲形的钟鼓楼,也是王益顺第一个应用于台北龙山寺。王益顺另外建造的几座大庙,每座都运用了一些特殊技巧。例如台北孔庙的大成殿使用斜拱,新竹城隍庙采用减柱法,鹿港天后宫前殿的藻井增加吊筒装饰,南鲲鯓代天府采用圆形藻井……王益顺在台湾长达十年时间,他和他带去的众多大陆优秀匠师毫不吝啬地把技艺传授给台湾弟子,因此对台湾的寺庙建筑深具影响力。
台湾“石雕皇帝”张木成
张木成
张木成(1904—1994年),惠安净峰镇五群村后张自然村人,他在台湾住了长达60多年时间,期间兴建了大量的寺庙宫观,为台湾石雕建筑工艺做出了杰出贡献。
张木成的父亲张火广也是闻名遐迩的石匠大师,木成自幼天资聪颖,有超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931年,27岁的张木成首次承包了澎湖马公城隍庙的石雕工程,开始在业务和技术上独当一面。1949年,台湾天后宫重建,庙身由宜兰师傅陈阿屘负责完成,石雕的部分则由张木成负责。1955年,台北龙山寺正殿重建,为刺激匠师充分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创造力和工艺水平,采用对场的形式进行,石雕对场的双方是张木成与蒋银墙。对此工程,张木成深感责任重大,他想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在大殿外围的一根石柱上同时雕刻两条龙,上下各团蜷一条,美其名为“天翻地覆”。在腾云驾雾的龙身罅隙间,又有很多的人物、战骑点缀其间,气势非凡。这对龙柱成了以惠安为代表的南派石雕艺术的经典作品之一。
张木成主持或参与的寺庙雕刻作品还有很多,比如1950年承雕高雄代天府;1965年承雕台北、忠义、三峡等三地行天宫;1975年承雕台北县板桥妈祖庙(慈惠宫);1976年承雕台北下泰山岩。
因其出神入化的创意、精湛绝伦的技法,张木成在台北民间有“石雕皇帝”的美誉。据当年台湾指南宫的筹建人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台约有300多名石雕匠师,唯有三人的功夫称得上“头手”,张木成即是其中之一。
五峰派代表人物:李周、蒋仁文等
惠安五峰村位于惠安县东南、崇武古城西北角,距县城24公里。东与西华村接壤,西连溪底村及霞西村。此地有五座小山峰,明末清初蒋、张、杨、蔡等氏村民相继迁此,依小山丘缓坡地建居,形成五个村庄,故称为五峰。
清代五峰“石雕圣手”李周把绘画艺术运用于石雕工艺,使惠安石雕艺术风格发生巨大变化,由质朴粗犷向精致细腻、飘逸灵动方向发展。李周所雕制的福州万寿桥18只“拳头狮”、福州兴化会馆一对石狮和福州南郡会馆的两根青石龙柱等作品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清末民初,蒋姓名匠灿若群星。五峰巨匠蒋镗、蒋学心、蒋仁文、蒋国衡、蒋双家、蒋文子、蒋金辉、蒋丙丁等人在石雕艺术上形成各自的风格。也在这个时候,以龙柱、石狮和人物雕刻为代表的惠安青石雕作品,逐渐遍布海内外。
蒋仁文祖籍惠安崇武五峰村,祖父蒋光斗为名石匠,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到福州城内南后街开间小石铺,专事艺术石雕,铺名“蒋源成”。仁文生于福州,自幼承继祖业,学习石刻工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举办全国工艺比赛,仁文所作镂花鼓椅和圆桌作品誉居全国青石雕刻之冠。后应林森之邀为广州黄花岗烈士墓雕刻龙柱。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后,林森主持中山陵建设,委托蒋仁文主持中山陵的石雕工艺,其所创作的狮子、华表、光华亭八角金鱼池等均为上乘之作。他石刻工艺精湛,曾获万国博览会金奖的石雕和平鸽,以及福州西湖“李铁拐”、白塔寺龙柱、青芝山林森藏骨塔等艺术精品,流传至今。
清末民初,惠安工匠在福州、厦门开设石店,制作大量的出口墓碑墓料,其上多数雕有双龙、花草人物浮雕,五峰村人蒋金辉等在台北承揽龙山寺全部石料加工业务,制作不少浮雕、透雕、嵌沉类雕件。蒋金辉镂刻的人物窗等作品因刻画精良,结构细密,在台湾名噪一时传为佳话,浮雕《张飞战马超》、《黄鹤楼会宴》两件更成传世作品。当时台湾各地的寺庙庵堂和大户豪宅建筑,专聘惠安崇武五峰的蒋姓工匠主持,以致流传着“无蒋不成场”的说法。
在集美“鳌园”建设中,惠安艺匠大展高超的石雕技艺,在鳌园长50米的长廊引道两厢照壁上雕镂了40多幅连环浮雕组,其中蒋瑞生创作了《陈胜吴广》、《抗金兵》、《梁红玉》、《文天祥》等古代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蒋丙丁设计《陈嘉庚一生》系列图,并创作《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卢沟桥》、《东北骑兵战》等;老艺匠蒋瓦水等人创作了《湖南红军小组》、《强渡金沙江》、《延安整风》等现代历史故事。还有墓屏照壁的军事国防、文化科技、教育艺术、体育卫生、农业生产、矿山工业、地理民俗、婚嫁喜庆、名胜古迹等浮雕群,以及散布于园中各处的虫鱼鸟兽、花木山水等浮雕嵌墙,都雕琢得非常逼真,被世人称之为“石雕博物大观园”、“石雕艺术宝库”、“世界美术史上的奇迹”。
堆剪类 技艺传人——吕文金、杨寅欣等
杨寅欣在进行堆剪立体塑造
吕文金:
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吕内村的吕文金出生于堆剪世家,从事堆剪已有20多年。他申报的“闽南传统建筑(文金堆剪)营造技艺”入选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吕师傅出的曾祖父吕春成早年长期在马来西亚等地承接宫庙、祠堂、古大厝的灰塑、堆剪、堆花、画花等民间传统工艺的建造;祖父吕富源和父亲吕振忠也都传承了这些工艺,吕文金15岁即跟随祖父学艺,学成后即独当一面,而且现在也有带徒。
杨寅欣:
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人,17岁师从洛阳镇后亭村陈师傅学习堆剪。陈师傅当年带了十几个徒弟,现在仅有杨寅欣一人从事堆剪这项工作。杨寅欣学了6年方出师,现在他自己带了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尚未出师。杨寅欣的代表作有泉州关帝庙、开元寺、崇武晴霞室、南安洪氏家庙、深圳南山叶氏祠堂等的堆剪。
堆剪要先进行平面塑造
惠安石雕类技艺传人——王文生、王经民等
王文生:
王文生的祖父王神赐又名王成赐,崇武溪底村人,(1876-1932年),是清末民初泉州一带著名的石雕名匠。现保存较好的代表性作品是晋江亭庙“杨阿苗”故居的雕刻。
父亲王清全,(1925-1989年),自幼受石文化熏陶,后成长为一位石雕名匠。王清全顺着王成赐的足迹发展,在晋江、南安一带华侨建筑雕刻享有很高声望。1953年参建著名侨领陈嘉庚墓建筑雕刻;1971年应聘维修厦门集美陈嘉庚墓,受到政府和海外陈族的高度赞扬及尊重。
王文生,(1951年出生),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十六岁起跟随父亲学艺,在晋江一带为华侨建筑雕刻石头工艺构件。1971年随父到厦门集美陈嘉庚墓做墓园石雕修补工作;1977年参建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建设;1979年应聘到惠安县办石雕厂担任雕刻技术工作;1985年自办惠安县精美艺术雕塑厂。
王经民:
王经民的祖父是王全春,崇武溪底村人,生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为当时闽南古建筑木雕名匠,与“闽南第一木雕大师”王益顺同宗。
王经民的父亲王清标,生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王清标是著名的“捏剔师”,擅长打坯、放样、安装,是名闻三乡五里、精通寺庙建筑的能工巧匠,曾代表惠安工匠参加过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他带出的徒弟不计其数,但最得其真传、也最有成就的当数他的长子王经民。
王经民(1967年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5岁开始跟随父亲王清标在惠安石雕厂学习石雕刻技艺,并全面地掌握了石雕刻的各项技术,包括雕扑、平直、打巧、镂剔及各种雕刻艺术。18岁成师,以擅长雕龙名扬乡里,成为惠安石雕界的佼佼者,28岁创办海峡石木雕工艺厂,后又创办园林古建筑公司,其产品主要出口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在台湾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被台湾业界誉为“神雕”。王经民不但精于雕艺,而且善于管理,首创了石雕生产按每个技工特长分工序流水线作业的新的科学管理流程,使工效提高了两倍多,大大增加了企业利润,后被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其弟王俊民、王惠民均师从其学习雕刻。
砖作类 技艺传人——曾建筑等
砖作厂工人在进行地砖压光
曾建筑:
晋江市安海镇苏厝村人,1958年出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跟当地师傅学习砖作技艺,后来自己承包下村内的砖瓦厂,同时将砖作技艺保留、继承了下来。他的砖产品多外销到台湾、金门、马来西亚等地,作为建筑寺庙之用。
南建筑工匠传承情况调查
贴(擂)金的工序很复杂
古建大木类
技艺传人——王世猛、王江林、叶本营等
王世猛是惠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位。他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为古建大木技艺。
从第一代王益顺和王维禄开始,传到王世猛这里已是第四代了。“我从1963年开始跟随家父在泉州木器厂当学徒,而后在漳州跟溪底派大木师王为尧、刘胜法学艺。”这50年,王世猛参与过惠安科山寺的圆通宝殿和大雄宝殿、同安梅山寺、台南慈济宫牌楼、台北市关渡宫、台湾桃园浦心福隆宫、延平郡王府等大型建筑的设计、施工,拿过各种奖项。
王世猛承袭研究的主要是“蜘蛛结网”营造技巧。这种仿生建筑在国外很流行,像意大利工程师奈尔维和建筑师巴托利设计的都灵展览馆的巨形拱顶就是仿叶脉肌理而造的。而王世猛承袭的这种“蜘蛛结网”结构,外形美观、闽南味浓,对于建筑的张力、承重力都有严格的要求。中国的木构形式与西方的石构建筑相反,墙基本不起承重作用。承重功能都由梁柱承担,力学原理和技术就体现于结构之中。
除了王世猛外,古建大木技艺传人还有王为尧的儿子王江林,以及拜王为尧为师的叶本营等人,他们同样是这一行业的佼佼者。
传统的彩绘工具
油漆彩绘类
技艺传人——许跃进、郭地灵等
许跃进:
晋江人,已从事该行业20多年,曾师从许天正学习现代写生,后向惠安林木水(原金井人,生于1908年,已过世)学习彩绘技艺。其代表作有泉州元妙观(在元妙观中厅墙壁上画365个人物,有100位花神、36天罡、72地煞、28星宿及其他星君元帅共365个)、澳门妈祖文化村泥金线门神、宿燕寺壁画、开元寺檀越祠水车堵等,现在也接手人物画像。
郭地灵:
南安市洪濑镇人,年过七旬,师从其父郭国针学习彩绘技术,50年代在家具厂作油漆彩绘,现在专门给寺庙作彩绘,至今有10多年。代表作南安树德寺、新加坡关帝庙。现长子郭荣耀也已能独立接彩绘的活。
陈广东:
南安市梅山镇人,16岁开始跟随其祖父、父亲学习油漆彩绘,至今已有20余年。其祖父陈鼎楼(1925—2008年)师从永春艺人学习油漆技艺。其父亲陈建龙(1954年出生)幼时就师从其父学习油漆技艺。陈广东子承父业,并且将父业发扬光大,其所制作的产品现远销东南亚国家,陈广东一家均从事与该行业相关的工作,使该门技艺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常梁福:
安溪县蓬莱镇人,现年47岁,从事该项工作20多年,跟本地师傅学习彩绘技艺,现在主要是为寺庙作彩绘、擂金等。
千年技艺 流传不息
高高翘起的燕尾脊是闽南大厝的特色 (起拓 摄)
□本版文字:记者吴拏云 通讯员姚洪峰 黄明珍(本版图片由姚洪峰提供,署名图片除外。)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发源于福建泉州,始于唐五代,发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代表。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由泉州流传至漳州、厦门、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2009年,该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之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揭秘闽南民居建造技术
不久前,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姚洪峰先生、泉州市博物馆黄明珍女士共同对闽南红砖民居营造过程进行深入调查。借助他们的调查,我们为读者们还原闽南民居的传统营造过程。
打基础
挖基槽 根据水卦图,挖基槽,传统地基深度一般在1米左右(现代更深些)。
做垫层 向基槽内倒灌毛石与黏土混合物,夯实。
铺墙基 在垫层上用平整的毛面块石铺墙基,并灌注水泥灰浆填充。
布磉石 在各柱位埋设四方形磉石,与地面相平。墙基上,满砌毛面条石、规整哑光面条石。
安柱珠 根据准绳安放柱珠(柱础),用铅垂线、水平线固定柱位。较为讲究的大宅,柱珠一般用青石,通常为花岗岩,雕刻图案。
码条石 在柱珠之间码放通长的规整哑光面条石。
立石门 在埋磉石、砌条石并平基后,如果建筑是石质门框,则先把大门安装起来,再进行其他工序;安装大门时要举行专门仪式,并在两个门柱上各压一块红布。
布柱础通常使用坚硬的花岗岩
铺地砖
清地面 清理室内地面。
做垫层 用沙、石做地面垫层,并加水灌注夯实。
铺细沙 在垫层上铺撒细沙找平。
铺石条 先铺台明的石条,自下而上铺墁。
铺地面 室内地板先铺四周的石条,再从一侧铺地砖。其中堂屋用南洋地砖,两侧卧室用窑制、吸水性强的红地砖。
砌墙多使用“烟炙砖”。
砌墙体
砌外墙 从外墙角部柱位处做水平线和铅垂线,开砌外墙。
砌下碱 比较考究的闽南红砖建筑民居用条石砌下碱,两顺一丁,共四层。
砌内墙 砌踢脚板以上到下碱上皮之间的红砖内墙。
砌墙身 内、外墙同时砌,并且在内、外墙中间填塞沙土与石块。
这里用的砖用稻田中的泥土作砖坯,入窑后以松枝烧制形成的红砖,表面有二三道紫黑色纹路,称“烟炙砖”。砌砖时,将有紫黑色烟斑一面作为看面,且将上下两层的纹路“镜向”结合,形成“〈”形。
精美的图案是工匠们一刀一刀地雕出来的
做小木
大门两旁的门、窗、裙垛(堵)、墙体、水车垛(堵)等多有雕刻、堆塑,内容一般由屋主自定。
安抱框 在木构架的柱间安装抱框。
安门窗 将在场地施工好的门窗格扇安装到抱框上。
做雕刻 在梁架上制作雕刻。
上梁要择个好日子
立屋架
立柱子 先是正厅中间的8根,再是其他部位的,用废木条进行简易地拉结定位。
架横梁 按先下后上、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向柱子上架横梁。在架横梁前,先用三根竹子搭架子,用以安放葫芦顶来吊横梁及其他比较重的木构件。
调柱位 用垂线调整柱子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及柱间距离,并做临时加固。
安插枋 安插中路重要的几个枋,先下后上,做临时加固。当中路的柱子、横梁及其他木构件安装后,再依上述程序安放东、西路。
连构架 将东西、路与中路之间的梁架用枋拉结联系,形成构架整体。
调构架 整体对所有的梁架进行微调,使其平整安稳。
上大梁 大梁要选用大、长、材质硬、质量好的木料,加工好后,择日架上。
放檩子 在每榀屋架的柱子上方安放檩子。
钉桷枝 用竹钉将桷枝(椽子)固定在檩子上。
封檐板 截去桷枝端头多余的部分,用封檐板钉连封护。
铺望砖 在桷枝上铺望砖(或望板)。
所有的梁架都要进行微调整
盖屋顶
铺瓦 从屋顶一侧开始,自下而上先放垂珠并加固。在桷枝上铺一层两子(正方形小瓷砖),涂上水泥后(早期为泥)铺板瓦;遵循“压七露三”的规矩,将板瓦摆成一道沟,沟与沟并列着,中间覆盖筒瓦或板瓦,每垄瓦片间隔2-3厘米。铺上三层板瓦。
铺完板瓦后,从屋脊处倒水,试验排水是否流畅。试验合格后,在每两垄瓦片中间铺上一层长条瓷砖,再涂上一层水泥,铺上瓦当、筒瓦。
屋顶从边缘向中间作起,每一垄瓦筒下降2厘米左右,使屋面曲线优美。
廊顶 铺板瓦之前,在走廊部位屋顶先铺上两层羊毛毡,以加固屋顶、防止漏水。
归带 先铺尺二砖(长宽均为30厘米),再铺上三层瓦片,然后放上筒瓦。
中脊 铺两层瓦片、两层基砖、两层两子,再铺三层基砖、两层两子、两层瓦片,每层之间均用灰浆连接,铺后用木槌敲打紧凑。最后铺上筒瓦。
燕尾脊 燕尾脊的下端先铺一层木条,连接屋面及燕尾脊,以防止砖、水泥因重力作用下坠。然后向上依次铺四层两子、三层基砖、三层瓦片,让其上端与整条中脊成一平面。用加工成燕子尾巴形的尺二砖作燕尾。做好燕尾脊后,在其上两端立一龙兽作装饰(祠堂家庙一般放置龙头,住宅一般在中脊上置一个香炉或小塔)。一般会在放吻兽的位置下方加一长铁条,用以分散龙兽的重量。
简洁的屋顶做工复杂
古老的骄傲在“画”里飞
大厝大体构建之后,就进入了美化阶段。那些精美的装饰、油绘是如何添加上去的呢?
添装饰
在屋顶或墙壁部位,通常有灰塑、陶作、剪粘等手法。
灰塑 以灰泥为主要材料,由石灰、麻丝、煮熟的海菜,有时为了增加黏度而加入糯米浆、红糖水,搅拌捶打而成。将灰泥捏塑成形,可以在灰泥中直接调入矿物质色粉,也可在半干的泥塑表面彩绘。也有用棉花加白灰捣碎,包裹于糖水灰外,再加入需要的颜色。
陶作 是融合绘画、雕塑、烧陶于一体的民间工艺,是低温彩釉(称“交趾陶” ),釉层较软且易风化。
剪粘 该技法主要是“剪”与“粘”,多安置于屋顶或墙壁上。由泥塑与剪粘两道工序组成,一般以铅丝、铁丝扎成骨架,再以灰泥塑成坯,在坯的表面粘上各色瓷片、玻璃片或贝壳,人物的头部则另以捏塑烧制后嵌上。
杨阿苗民居中的贴(擂)金狮座
饰油绘
打底 对木构件进行打底,即将树眼挖掉,用老漆拌瓦灰、石膏粉填上。
披麻 通常在柱子、大门、牌匾上使用夏布(麻布)披麻。柱子先用生漆加粗灰均匀抹上,再用麻布盘旋缠绕而上。大门如有拼板处,先挖一槽,然后在槽内先放入粗灰,后放麻布到槽内,补平木板,再披横竖两层麻布,然后上漆。打漆要厚,麻布才不易剥落,以防木头裂开。
打磨 披麻后再用砂纸打磨。
上漆 质量好点的需要上三遍漆。第一遍使用生漆,第二遍、第三遍使用广漆。
贴(擂)金 先把金箔贴到纸上,再用约50度的白酒涮金箔纸,使其固定。擂金之前,将三遍漆上好,再上一遍广漆加明油,待这层八五成干后,再贴上金箔。
制金线 先在白纸上均匀地涂上一层花生油加少许铁红色粉,把金箔一张张贴到白纸上。用尺、刀将其切割成所需长度、宽度的线条。在第三遍广漆八五成干时,按照所要图案贴到雕刻上。
绘画 在墙壁和门上做壁画和门神等绘画。
闽南建筑典雅活泼
大厝所用的木料十分讲究
闽南红砖民居建筑分布较广,数量较多,营造技艺有成熟的系统。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可分为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石作、油漆作、彩画、堆剪作等工种。
大木作是核心工种,主要负责木构架建筑中的承重结构,如柱、额坊、梁等。小木作是关于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如门、窗、栏杆等。瓦作是屋面工程。堆剪作则包含灰塑、陶作和剪贴等工艺,主要用于装饰构件。
闽南民居的主色调是红砖色,是因其外墙广泛使用一种被称为“烟炙砖”的红砖,再辅之以白石、青石、原木色等。“红砖白石”相配,使闽南建筑显得既典雅气派,又不失活泼。
民居外墙一般以块石和条砖穿插混筑,石块略退后,呈现出“出砖入石”的特点,这也是闽南建筑特色之一。
泉州传统民居还有“光厅暗房”的特点,即正厅是祭祀祖先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宽敞明亮,两边的侧房则悬垂帘、开小窗,幽暗静谧。
最让人称绝的是,闽南民居房屋内外的墙上、檐下、壁间和门窗等都装饰有精美的木雕、砖雕、漆雕和石雕,工匠们会采用透雕、浮雕和平雕等手法,精雕细琢麒麟、大象、花瓶、琴棋书画、诗书楹联等,意蕴“太平有象、四季平安、诗书传家”,分外吉祥堂皇。
其中秘技
房屋木构件的防腐、防裂处理非常重要。凡是靠近泥土部分(即墙体)的一面,均涂2-3遍煤焦油防腐,如柱子、桷枝(椽子)。柱子上端先用藤缠绕四圈,再绕上牛皮,而后用鼓钉钉住,以防止端头开裂。备料时,藤浸在水中,生牛皮浸在白灰水中养护。
柱子、桷枝通常用杉木,取其长而直;瓜柱、窗扇及其他需要比较大面积进行雕刻的构件,通常用樟木,取其粗大且质地细密,雕刻时不易开裂。传统工艺为手工雕刻,现在采用镂机和手工雕刻相结合。
木构件以各种榫卯拉结,当偶尔出现榫卯结合不牢固时,就用竹钉加固。竹钉是用竹子削成约10厘米长的钉子,用糠拌花生油炒竹钉,用防腐剂浸泡一天,这种经过防腐加工的竹钉方可使用。
">
在央视推出城市形象广告 提升泉州知名度
“世界闽南文化节是推动泉州旅游发展的一大平台,其推动效果必将超过日常旅游推介。”市旅游局负责人表示,一座城市只有提升了知名度,游客有所闻,才会有意愿来旅游。而世界闽南文化节就具备了这样的规模和影响力,届时众多客商将云集泉州市,市旅游局会借此机会组织客商参观泉州、了解泉州,再由他们向世界传播泉州的旅游资源。近期,泉州市还将在央视推出城市形象广告,向世界传递泉州声音。
泉州市艺术学校的学生将参与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多个节目的表演,目前正抓紧排练。“世界闽南文化节的举办,对提升戏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有积极意义。”泉州市艺术学校负责人认为,泉州作为文化部重要的对台文化交流基地和海峡两岸文化人才培养基地,文化节期间除了要展示闽南文化实力,更重要的是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学校未来也将积极与本科院校、其他地区的艺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闽南文化传承人。
文化节期间,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将正式开放。市博物馆积极向海内外征集文物参展,目前已征集文物420多件、照片1500多张。近日,从台湾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征集而来的40余件展品,已顺利到达泉州市博物馆。而热爱收藏的台胞陈秋荣,正是受市博物馆的委托,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从台湾搜罗到这些物件,为世界闽南文化节添彩。
志愿者热烈响应 擦亮弘扬闽南文化的一扇窗
每逢泉州市举办重大活动,现场总能见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这次世界闽南文化节也不例外。“我们4月份通过新浪微博发布招募志愿者信息,得到了很多热心市民的响应和支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王育泽说,通过微博这种新颖的招募方式,并依托泉州市各高校团委进行组织发动,招募志愿者的工作进展非常顺利,经过面试等环节筛选,将有近400名志愿者投入到文化节系列活动中。“甚至有一些留学海外的泉籍志愿者,也表示届时要回家乡为世界闽南文化节尽一份心意,令我们非常感动。接下来,我们还将就服务礼仪、应急救助等事项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让大家能尽快适应角色,做好服务工作。”
“世界闽南文化节是向世界推广闽南文化的窗口,而志愿者也是泉州的一个窗口,能够为弘扬闽南文化出力,我觉得非常荣幸。”市邮政局投递员欧钟山是一名资深志愿者,这一次,他为了参加世界闽南文化节的志愿服务,特地向单位请了年假。“之前我们泉州举办的闽南文化节,我都参加了志愿服务,积累了不少经验,与各个部门、嘉宾入住的酒店之间的沟通衔接也比较顺畅,所以这次还是负责酒店接待工作。”
欧钟山坦言,今年的活动很盛大,做好志愿服务的责任更重了。“嘉宾到来之后,遇到事情第一时间肯定是找志愿者帮忙”,所以,他们会在每晚活动结束后召集志愿者开碰头会,及时了解当天接到的嘉宾反映的问题,以便尽快协调解决,完善服务。
□本报记者 谢曦 王蕾
">东南网5月28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谢向明 文/图)昨天,来自漳州的27件文物,作为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最后一批应征文物运抵泉州。其中两个不多见的漳州傩戏面具以及一枚见证中西贸易的西班牙银币和一个直径43厘米的红绿彩瓷盘,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闽南文化的多样性。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表示,4月中旬开展文物征集以来,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从泉州、厦门、漳州、潮汕及东南亚一带累计征集文物314件。现在大规模的文物征集基本完成,接下来展示中心将紧锣密鼓地对文物归纳、分类,然后进行布展,预计6月10日前,布展将初步完成。展览将表现乡音、戏剧、民俗、宗教等包罗万象的闽南文化。
傩戏面具
一大一小的两个木雕面具,眼睛和嘴都有镂空,獠牙毕现。泉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两个应该是傩戏面具。
记者查阅资料,“傩”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驱鬼的慢节奏舞蹈。2004年,漳州曾在九龙江北溪边的浦南发现过“浦南大傩”的存在,也是古老傩戏家族的一种。
陈建中认为,木雕头像主要是用来娱神,当地每到节庆之时,为了迎神,人们就会带上头像,跳舞以取悦神灵,这在闽南地区着实不多见。
西班牙银币
漳州征集到的文物中,有一枚小小的西班牙银币。
巧合的是,在5月18日本报与泉州市博物馆开展的鉴宝活动中,一位市民也持有好多枚这样的银币。
当时福建省博物院的专家认为,这是16至17世纪,墨西哥成为西班牙殖民地时,西班牙在当地制造的银币。专家说,那时正值明清时期,中国海上贸易发达,中国的货物兑换成西方货币是很频繁的。据说有上百枚这样的西班牙银币,将在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展览。
红绿彩瓷盘
直径43厘米,一个硕大的红绿彩瓷盘很抢眼。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对陶瓷颇有研究,他说这款红绿彩瓷盘,应该是明朝中晚期,漳州平和出产的“克拉克瓷”,主要销往东南亚。
克拉克瓷的特点是宽边,在盘、碗的口沿绘分格及圆形开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实等。此次漳州征集到的这个大瓷盘上面绘有花卉和鸟类。陈建中表示因为这个瓷盘在水下发现,所以含铅的花纹在海水的浸泡下成了墨绿色。
">茶叶在空调房静置,发酵
东南网5月28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谢向明 文/图)
【钗主本纪】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今天,生于茶叶世家的叶筱茶我以温陵第四钗的身份,来和大家叙家常啦。
如果在三五人围坐的地方听到这样的对话,比如“老枞的?”“陈香的?”,您不要讶异于他们的密语,他们讨论的正是我。
我们家族在闽南出现的时间算不得早。安溪产茶历史最迟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下。茶叶家族,绿、黄、白、青、红、黑,六色缤纷,细数起来好几百种。在福建这片乐园,我们就占足四类,是中国茶类最多的省份。最厉害的家族成员要数乌龙茶,安溪产的铁观音又是乌龙茶中的翘楚。
有生长的沃土,有视我为生活必需品的闽南人,连制茶大师都说了,何需嫉妒日本、台湾有“地道”的功夫茶?茶叶的根在这里,茶叶家族的未来,必然也在这里。
□读这些书,你可以更了解我
《茶经》,唐代陆羽著
《大观茶录》,宋徽宗著
《茶录》,宋代蔡襄著
《铁观音——安溪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陈建中、陈丽华、庄莉著
《铁观音秘笈》,魏月德著
白玉纺奶奶,采茶歌编得好也唱得好
闽南茶人的海外足迹,比如安溪人在海外开设茶庄时使用的锡制茶盘、茶叶罐等;
被奉为潮汕功夫茶的“品茶四宝”,包括红泥风炉、玉书煨、若琛瓯、孟臣壶等。
在闽南,一壶水,一泡茶,拉近了许多志趣相投者的距离。
泉州府文庙蔡清祠的天井北侧,西厢房是泉州文库办公室,东厢房是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办公场所。
推开虚掩的木门,两棵郁郁葱葱的老榕枝叶遒劲。每天上午9时许,烧好水,泡好茶,半天的茶叙就要开场了。西厢房里,只要天气不是太坏,每天都有许多泉州文史界的老同志来坐一坐。文化人坐在一起,茶韵氤氲里,有时候讲讲欧阳詹、王十朋,或者谈谈谁写了哪本好书……
蔡清祠东厢房,这样的茶叙,几乎每天也在同时进行着。
以茶为伴的生活场景在闽南太常见了。车水马龙的闹市街道旁,茶行随处可见;办公室的一方茶盘旁,多少白领精英思想碰撞;百姓居家时,三五好友就着一泡好茶,说的是家长里短人间冷暖。
筱茶仔细一想,谁能说一天生活中,从不见我的踪迹呢?大概实在是太难了。
南安雪峰寺,僧人们品茶论道
茶乡姑娘呦,采茶歌儿唱起来
“十条丝线九条青,姐妹站近茶丛边。满山茶工片片是,到处都有念歌诗……”安溪大坪乡,83岁的白玉纺奶奶唱起了自己年轻时编的采茶歌。筱茶在这茶乡人家刚坐定,就被这支曲子吸引了。
玉纺奶奶20岁时从安溪龙门嫁到大坪。正值妙龄的她,第一次站在了茶山上,那一片壮丽的茶乡美景打动了她,随口就哼唱出了许多山歌调子,并在姐妹中传唱。63年过去了,如今已是奶奶辈的玉纺,嘴里唱着难忘的山歌,手中娴熟地挑选着茶梗,动作不曾停下。
大坪乡李宏鸣书记介绍,这里的采茶歌大多是自编原创的,不仅有单人歌唱,也有男女对唱。采茶歌也讲究音韵整齐,现在已经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筱茶听说,爱情也是采茶歌的主题,直到二三十年前,安溪一些地方还有对歌成婚的习俗,真是浪漫啊。
茶乡沉淀下的那些古老的过去,用如今比较稳重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可以被看见、被触摸“文化”。比如可以被传唱被听见的采茶歌,比如可以被看见的与茶有关的题刻、记载。
南安丰州的九日山莲花峰上,石刻“莲花荼襟太元丙子”,它表明,早在晋代之前,泉州就有种茶的传统了。直到唐朝中期,茶圣陆羽才写了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咱们的记载比他早了400年。
后来唐末翰林学士、诗人韩偓因时局避难到泉州,他创作的诗歌里也谈到茶叶;宋代,曾任泉州知府的蔡襄也写下了著名的《茶录》,上篇论茶的色、香、味,下篇谈茶器,集中地反映了宋人品茶的技术和审美要求,是我国传统茶艺形成的标志。
中午12点多,茶农暂停采摘茶叶,午餐补充体力
术业有专攻,守好乌龙茶之根
大多数人不懂茶树的栽培,也不管茶叶的烘制,他们爱茶,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品茶,很多茶书对此环节也不惜笔墨,如今有一个比较正式的词,称为“茶道”。
唐朝时,国人以煎茶法饮用;宋朝时,点茶法成为主流。从那时起,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向国外传播,特别对日本等地影响巨大。
在台湾,清末至近代,潮汕等地赴台的闽南人将“半套功夫茶”带到台湾,上世纪70年代,台湾茶道在环境、器具审美、泡茶方式乃至茶园管理上都开始讲究了起来。
筱茶心中犹豫,对于沉浸在种茶、制茶中的安溪人来说,茶道的发展也许走得慢了些。铁观音创始人魏荫的第九代传人、国家级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却说,“我们并非没有茶道,而是失去了。”唐宋以来,我国的茶道声名远播,只是后代不断推翻前朝的饮茶方式,反而日本等东亚地区保留了饮茶传统方式。魏月德认为,不要羡慕别人品茶的形式,所谓“术业有专攻”,日本、台湾重品茶,我们重制茶。茶道的发展离不开乌龙茶的“根”。
听魏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筱茶被堵塞的忧郁心绪终于打通了,茶道离不开根,没有茶乡提供品质上乘的铁观音,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
做铁观音的人偷不得懒,共18道工序,别说简化了,每道工序少花工夫都不行。为此,魏月德花了三年时间,写下《铁观音秘笈》,以二十四节气图表和七言诗歌的形式,传授制茶人心得。光说不练还不行,拥有自己的规模企业,他依旧坚持每年亲手做少量纯手工铁观音。每年应天时而制茶,用录像把过程拍下来。“并不怕别人来学习,因为这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
大坪古街是保留最完好的茶乡古街
传承与发展,代代人共同努力
在茶乡,从种茶、制茶到品茶,无不需要用心经营。生长时,它受风雨雷电洗礼;采摘季,它盼天公作美,顺利收成;制作时,它耐心守候十八道工序,只为一剂好茶。
茶人的勤劳换来了喜人的成绩。去年安溪县涉茶总产值首破百亿大关,安溪铁观音还开设了欧洲营销中心,开始评选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不久前,春茶上市才刚刚结束,中国茶都市场销售的春茶日交易最高时200多吨。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撰写过《铁观音——安溪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一书。他认为受各种因素影响,铁观音制作存在工艺简化、大量使用机械等现象,在生产过程中应提高劳动效率,提高组织化程度。
为了保护与发展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安溪自2005年起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乌龙茶标准综合体系被作为国标实施,“安溪铁观音”成为全国最早的茶类中国驰名商标。在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还被编写成“乡土教材”,作为小学、中学和职业中专的课程,使学生从小懂得制作的基本知识,也许未来的大师就在他们之中诞生了呢!
有个事,让筱茶挺兴奋的:再过不久,莆永、厦沙高速公路将陆续开通,感德、大坪等茶叶主产区,开启了高速公路时代。当年茶人肩挑手扛,漂洋过海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交通的便捷,势必为茶乡的成长带来新的契机。
老街和故事,讲述茶乡悠悠事
说了这么多,筱茶想在篇末,和您唠一唠,过去那些事儿。
茶乡安溪,有关茶的传说和故事特别多,打开便捷的网络,一会儿工夫就跳出成百上千个链接。民间传说自然不能成为史实考证的依据,不过它们都在阐述同一件事——铁观音的发源地就在安溪。
自清代起,安溪制茶业的发展进入繁盛时期,就出现了感德、龙门、魁斗、虎邱等茶乡古街。现在保留最完好的,要数民国时期建的大坪古街:两辆板车宽的“洋毛灰”地面,一层是石结构的骑楼,二层是“洋毛灰”建筑,特别有亲切感。
大坪乡李宏鸣书记说,民国时期大坪古街是安溪南部茶叶重镇外销的必经之地。在如今的大坪古街上,你还能看到“奇峰瑞记”、“合吉元记”、“乾芳胜记”等茶叶铺的店号呢。
安溪人种茶、制茶,也卖茶。李宏鸣书记自豪地说,第一个将铁观音茶苗传播到台湾的,是清朝光绪年间祖籍大坪的张乃妙。大坪乡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第一家台资茶企业,引进了当地第一台全自动茶叶生产机械。从茶叶走出去,到反哺家乡,大坪乡用了一个世纪。
还有许多安溪人将商号开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侨亲介绍,1928年新加坡成立“茶叶出入口工会”时,30家商号有一半以上是安溪人开设的。
安溪茶人在外打拼的故事,筱茶难以一一述说。可以料想的是,一个家族就有一段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唯有铁观音的香韵是不变的。
家族世系谱
绿茶
属不发酵茶类(0~5度),可细分成炒青绿茶和蒸青绿茶。如南安丰州石亭绿茶。
黄茶
微发酵茶类(10~20度),加工工艺比绿茶多一道“闷黄”的工艺程序,使其具有“黄汤、黄叶”的特点。
白茶
轻度发酵茶类(20~30度),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南安丰州石亭产少量白茶。
青茶
半发酵茶类(30~70度),也叫乌龙茶。如安溪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漳平水仙;永春佛手;漳州平和白芽奇兰;武夷岩茶等。
红茶
全发酵茶类(80~90度),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我省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泉州泉港、德化等地少量生产红茶。
黑茶
后发酵茶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