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台湾特色庙会
□早报记者 李菁 石勇 文/图
昨日上午,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台湾特色庙会”在泉州市区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开锣。庙会共有50个美食展位,30个海峡特色伴手礼展位,市民们可以在庙会上品尝超过60种的台湾风味小吃和超过60种的泉州风味小吃。
从昨日起至19日每天上午11时至晚上10时,市民都可在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内品尝到大量美食,“吃货”们有福了!
昨日上午,记者一走进锦绣庄民间艺术园的正门,就见右手边的第一个展位已围满了尝鲜的市民。“看过台湾偶像剧《转角遇到爱》吗?片子里男主角的奶奶卖的就是这种蚵仔煎。”一位正在等待蚵仔煎出炉的市民兴奋地说。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总经理曾国恒介绍,这个卖蚵仔煎的摊位生意非常火热,是当天最受市民欢迎的台湾小吃之一,不少市民都想尝尝它和泉州的海蛎煎到底有何区别。
春卷皮包上冰淇淋,拌入花生粉和香菜,这样的冰淇淋你吃过吗?泉州吃螃蟹时喜欢清蒸,那吃过裹上奶油油炸的螃蟹吗?在庙会上,油炸螃蟹、深海帝王蟹、深海大鱿鱼、大肠蚵仔面线、油炸冰淇淋、大肠包小肠、泡菜臭豆腐、冰淇淋卷、担仔面……种类繁多的台湾小吃馋住了泉州市民的味蕾。
在不少摊位前印满了明星和台湾部分当红综艺节目对摊位上美食的推荐,相信不少喜爱台湾综艺节目的市民对此都不陌生。市民郭小姐说,“电视里的美食终于走到现实中了,今天带着全家人来逛逛,晚上还会再来,争取吃遍每一摊。”
据了解,本次活动邀请了众多台南花园夜市和澎湖特色小吃的商家,他们为泉州市民带来了不少台湾当地的特色小吃,更有面线糊、肉粽、牛肉羹、芋仔包等众多的泉州小吃。
大锅凉茶乍看上去像麻辣火锅
台湾特色美食大肠包小肠人气旺
国际旅游小姐大赛获奖选手逛庙会
昨日,台湾特色庙会在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举行,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品尝台湾小吃、购买特色伴手礼。(陈晓东 摄)
购买特色伴手礼。(陈晓东 摄)
相关报道>>>
台湾特色庙会开张首日人气旺 市民争品“舌尖上的台湾”
家门口就能一次尝遍泉台美食,还有精彩木偶表演,这让许多市民心动不已。
本报讯(记者 王丽虹 陈灵 石伟琴 实习生 吴志勇/文 陈晓东 林劲峰/图)巨无霸章鱼脚、深海帝王蟹、大肠包小肠、虱目鱼丸汤……昨日,首日“开张迎客”的台湾特色庙会,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品尝。不少市民大赞,在自家门口就能品尝到“舌尖上的台湾”,实在太棒了。更有市民表示,要连着五天都来逛庙会,把所有美食吃个遍。
美食
百款小吃 市民挑花眼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赶到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时,园内早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现场摊位以红色为主基调,还有不少台湾小吃业者身穿红色衬衫,一派热情明媚的景象。大多数摊位都有图文并茂的美食招牌,带有台湾腔的吆喝,吸引着前来的饕客。行走其间,就能感受到台湾风味的市井生活。
大肠包小肠算得上台湾小吃的老牌代表。在一家大肠包小肠摊点前,记者发现这家的香肠竟然是用鹅卵石进行加热。摊主温先生介绍,通过煤气加热鹅卵石,这样烤出来的香肠更干净、更香。
市民陈女士带着女儿正在摊位旁排队等候。她告诉记者,她早上九点多就特地带女儿来尝台湾小吃。“品种太丰富,实在挑花了眼,不过都很‘赞’。”她还不忘向记者推荐烤帝王蟹和虱目鱼丸。
“从台湾带来1万根冰淇淋,没有添加任何色素、糖精和水,全部是水果榨汁后直接制作而成。”在一家台湾冰淇淋展位前,许多大人和小朋友被这外形如花儿一般的冰淇淋所吸引。虽然一根要15元,许多人仍决定不错过难得的机会。
虽然许多市民奔着台湾特色小吃而来,但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市民手上拿着金黄喷香的湖头米粉、内馅鲜美的咸笋包以及爽滑的土笋冻等泉州小吃,津津有味地边走边尝。
“平时要吃这些美食要跑很多地方,这次一次就能吃个遍啦。”市民蔡先生正和妻子津津有味地吃着咸笋包,闷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挡住他们对美食的爱。“这里有一百多种美食,我准备每天都过来,一天吃几样,尝遍台湾美食和泉州美食。”蔡先生说。
演出
木偶表演 一家五口齐上阵
精美的人物造型、动听的配乐、扣人心弦的剧情、魔幻迷离的打斗气氛,精彩的木偶表演吸引了众多品完美食的市民。昨天晚上,台湾诸罗山木偶剧团一个小时的表演中,不断有观众鼓掌叫好。
木偶剧团团长吴万成已经是第三次来泉州了。他告诉记者,金光布袋戏发源于闽南地区,但经过在台湾数百年的发展演变,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木偶的尺寸变大,造型也日新月异。布袋戏在台湾深受观众喜爱,光在庙会表演的木偶剧团就有2000多个。此次10人团队带来的布袋戏剧目叫《江湖浪子》,其中掺杂了众多的木偶武打片段,是十分精彩的剧目。
吴万成的爱人、大儿子、小儿子以及长孙均是木偶剧团的成员,真可谓实实在在的木偶之家。吴万成的孙子今年23岁,刚大学毕业,从小耳濡目染,对木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别看他年纪小,学习布袋戏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操作两斤多重的木偶显得驾轻就熟。
提醒
有事找民警 天热多喝水
昨日,一名小女孩与奶奶走散,后在热心市民和民警的帮助下,5分钟后两人重聚。“活动期间,白天有4个巡警和4个便衣警察,分成4组全天巡逻,晚上会加派人手。”警方提醒,这几天人多拥挤,家长最好时刻牵着孩子的手。如果家长与孩子走丢,应立即向巡警求助,不要盲目寻找。要注意看好自己的财物,车辆要按指定位置停放,避免影响交通。
这几日气温较高,医生建议市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要注意多补充水分,避免中暑,提前做好防晒措施。
来源:东南早报
">负责电影放映的工作人员早早地就架起了机器
早报讯(早报记者 赵鹏云 林福龙 胡彦明 文/图)作为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昨晚7时起,“闽南语电影展映周”活动在泉州市区威远楼揭幕。活动期间放映的电影,既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名噪一时的《陈三五娘》,又有近年来闻名全国的《海角七号》,还有眼下时髦的微电影,可谓老少皆宜。
此次“闽南语电影展映周”的开场电影,是1957年由上海金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闽南语电影《陈三五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谓“名噪一时”。据泉州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杨茂盛介绍,这部电影是中国第二部彩色片,由华侨投资10多万元摄制,主演全部是当时泉州梨园戏的名角,“唱曲脍炙人口,当时在农村佛生日等民俗节日,经常拿出来放映”。
除了《陈三五娘》等经典闽南语电影外,此次“闽南语电影展映周”期间,还将放映《海角七号》、《鸡排英雄》、《阵头》、《爱的面包魂》等近年来在全国热映的电影。这些电影中,大多是以闽南语作为主要电影对白,有不少极具闽南特色的场景。
此外,由华侨大学学生拍摄的《我在泉州遇见你》、《泉城往事》、《润饼》、《佛门少年》、《海峡情》等多部微电影,也将在此次活动期间放映。活动结束后,泉州市电影家协会等单位还将组织高校学生写影评,并评选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培养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不但有传统的戏曲电影,又有近年热映的闽南语电影,还有眼下时髦的微电影,可谓老少咸宜。”杨茂盛介绍,此次“闽南语电影展映周”从昨晚开始持续至19日,每晚7:30—10:30,在威远楼广场放映上述闽南语电影。如果您对闽南语电影有兴趣,可前往现场观看。
中国的第二部彩色片《陈三五娘》成为很多人的永远的记忆
花絮
华大学子考试间隙 结伴看学长微电影
昨晚7时左右,威远楼露天电影的放映广场,已经有不少影迷“慕名而来”。在《陈三五娘》放映前,先放映了三部由华侨大学学生拍摄的微电影《我在泉州遇见你》、《洛阳桥》和《润饼》。
“这些微电影是我们学长拍的,以前就看过,但放到大屏幕上看,很不一样。”何志鹏是华大文学院2011级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这几天正在参加学校的期末考试,但听说学长的微电影要在威远楼展播,还是约了几名同学到现场观看。
">开闽许氏宗祠位于清源山赐恩岩,于2010年9月成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尽管在泉州百家姓(常住人口)中排名第十,但从古至今,“许姓”在泉州乃至福建一直声名显赫——
早在西汉,就有左翊将军、河南人许濙(yíng)入闽平叛,后定居今同安;唐朝时,河南人许辅乾出任武荣州(今泉州)第一任刺史……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商人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许姓民营企业家更是异军突起,为福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与此同时,他们不忘回报社会,经常在国内各种慈善排行榜留名。
近年来,在泉州许慎学术研究会的倡导下,泉州的许氏贤达更是投身助学,6年来已资助近千名学子。
01> 溯源
文叔系许姓始祖 子孙以国名为姓
许姓出自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炎帝神农氏是其远祖,在尧舜时代就有著名贤人许由姓“许”。许由是上古的一位高洁之士,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
许由死后葬于箕山,故箕山也叫许由山。《史记·伯夷列传》中司马迁就曾说过:“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而《太平御览》引《西征记》云:“许昌城本许由所居。”
西周初年,周武王访三皇五帝之后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后四岳伯夷的裔孙文叔,把他封在许地(今河南许昌东),建立男爵许国。以国名为姓,文叔被认为是许姓的始祖。
古今许多学者均认为,四岳伯夷就是许由,文叔和许由一脉相承。春秋时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辗转迁徙,到战国初被楚国灭掉。子孙为纪念故国,以国名为姓,又形成了一批许姓居民。这些许国子民中,有一部分原本并不姓许——这成为早期许姓的又一个重要来源,是许姓的另一个得姓缘由。
许氏宗祠旁的高阳亭兴学碑,建于2012年冬月,见证许氏后人投身助学事业、鼎力育才之义举。
02> 入闽
西汉起六度入闽 泉首任刺史姓许
许氏入闽的时间很早,上追西汉,下迄两宋,先后有六次。
最早迁入福建的许姓人,是西汉武帝时的左翊将军许濙。公元135年,许濙奉命自许州(今河南许昌)入闽平叛,后定居于五炉山下(今同安)。当地民间有谚曰:“未有同安,先有许督。”如今同安、金门的许氏,多为许濙的后代。
唐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固始人许陶、许天正父子随陈政入闽平乱,为开拓闽漳立下大功。子孙奉陶为漳南始祖,天正为二世祖。如今,他们的子孙散居于南安、安溪、海澄、马坪以及广东潮州等地。
唐景龙二年(708年),许辅乾由中州来闽任武荣州(泉州)第一任刺史,病卒官署,贫不能归。子懋文、懋武将他葬于莆田,其后也分居莆田、晋江等地。
唐中和年间(882-885年),河南固始人许爱入闽镇守漳、泉二州,先居瑶林,后迁石龟,子孙遍布漳泉二州。
唐乾符四年(887年),河南固始人许十一随王审知入闽,初居泉州,后迁闽清,其后代主要分布在闽侯地区。这一支后裔科甲鼎盛,显宦甚多,如侍御许瑄、状元许将、龙图许份。
宋庆历元年(1041年),许璋登壬午科进士,署太子太师,及英宗立,官侍御。知建州,为仓田郎,终朝奉郎。年老归隐,居泉州下营府第。宋元祐年间,迁晋江蓬山大房,为蓬山开基祖。
许氏入闽后支分的派衍,以瑶林、蓬山二支族众最多,故有“瑶林衍派”、“蓬山衍派”、“西花衍派”、“赐恩衍派”等分堂号。许氏后裔散居八闽,为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3> 现状
泉州巨商许姓多 慷慨解囊勤助学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泉商”的脚步开始迈向全中国、全世界。在泉州的这些优秀民营企业家中,许姓商人异军突起,引人注目,许连捷、许荣茂、许健康、许世辉、许明良、许明金、许景期等荣选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
以从2005年起泉州每年都举办的“经济年会”为例,在过去的八届年会中,不管是首届“泉州民营企业36大‘创业功勋’”,还是第四届“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泉州市30位杰出经济人物”,以及每年的“年度经济人物”,都不乏许姓商人的身影。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评选出的“泉州市30位杰出经济人物”中,就有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许连捷、福建达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世辉、福建泉州匹克(集团)公司董事长许景南等3名许姓商人。
泉州人“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在许姓商人的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近年来,在国内的各种慈善排行榜上,时常有泉州许姓商人的名字出现——他们在赈灾、助学和敬老方面,都做出了不少贡献。
近年来,在泉州许慎学术研究会的倡议下,不少许姓企业家更是投身助学事业,“鼎力育才,引领后昆”,为奖学、助学活动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截至去年,泉州许氏宗亲举办的奖学、助学活动已历经6届,先后奖助许姓子弟近千人次。受奖助的人中,不乏博士生、硕士生和高考高分的优秀生,还有上大学有困难的学生。
唐代时先祖曾获皇帝赐山
在泉州清源山赐恩岩,至今仍有“许山界”标志
在中国,很多姓氏都建有宗祠。然而您知道吗,在位于清源山赐恩岩上的开闽许氏宗祠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因先祖许稷公有功,皇帝赐山,此山方得名赐恩山;许稷公辞官还乡后,开山凿石,造敕书楼,还献地建“赐恩岩”(即今赐恩寺)。
近日,在许慎学术研究会副会长许晋、许伙努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探访了这处藏身深山的古老宗祠。
许山界上建宗祠 名士题刻遍祠内
来到赐恩岩脚下,拾级而上,台阶右边有一不规则大山石,上面描红大字写着“许山界”,仿佛告诉来者即将进入“许家山”——唐代皇帝御赐给许氏先祖许稷的封地。许姓宗亲介绍,这块山石年岁已久,在风雨侵蚀下,已日显沧桑。过了“许山界”,很快抵达山门。大大的石刻对联,与满山绿树相映成趣,且对联内容值得细细品味。只见右联“胜迹无双赢得苏子读书许公献地”,左联“钟灵第一招来真师伏虎李邴卜居”。
及至半山腰,一座典型的闽南大宗祠映入眼帘。红砖片瓦,燕尾脊高翘,宗祠为硬山顶,三开间三进深,有前埕、后轩、边廊,总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宗祠外还立有一方“开闽许氏宗祠”的石碑,碑文详细记载了宗祠的前世今生,还注明此祠于2010年9月成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宗祠,祠内清幽雅静。环顾四周,只见正中供奉着许氏先祖许稷的雕像,左侧墙上嵌有一方修祠的碑刻,祠内中央柱子、横梁上则留有历代泉州名士的题刻,古韵犹存。仔细辨别可见,石柱上刻着清末民初泉州名士林骚、曾遒、汪煌辉、苏大山、许德芳等撰书楹联9副。祠后就是著名的“欧阳洞”,昔日泉州进士欧阳詹的读书之处。
赐恩岩开闽许氏宗祠为泉属晋、南、惠许氏宗人祭祀之所,海内外宗亲寻根谒祖之地。
赐恩山得名缘于 皇帝赐山许稷公
研究赐恩岩和许氏宗祠,许氏先祖许稷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史料记载,许稷字君苗,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晋江人,官兵部侍郎,终衡州刺史。许稷是许绍的八世孙,许绍则是李渊的同窗,曾与李渊一同征战,为唐取得河南至交趾广阔疆土。
许稷年少时,与欧阳詹、林藻、林蕴等闽中才俊是情深意笃的好友。唐贞元八年(792年),欧阳詹高中“龙虎榜”进士,后林藻、林蕴也相继成名。他们相偕入京后,在欧阳詹宴会朋友之际,许稷被人笑话未取功名,他愤而离场,入终南山苦读三年,成为贞元十八年(802年)甲第进士。
后来,许稷随驾西巡有功,皇帝赐给他一座山,并题匾“赐恩”。许稷辞官后,开山凿石,上建八大幽,中塑观音金像,造敕书楼,赐恩山因此得名。
敕书楼就是今许氏宗祠的前身,南宋时尚在,状元曾从龙还曾专门为许氏赐恩族谱撰序;宋末,敕书楼因故被毁;明代,许氏族人重建“唐刺史许稷公祠”;清嘉庆七年,重修时称为“赐恩庙”;民国三十四年祠宇倒塌,三十七年重修,改为今天的名字。“文革”中祠又被毁,1995年许氏宗亲集资倡修,1999年落成。
许稷辞世后葬于莆田(现东圳水库),其后裔主要繁衍于泉州、莆田及福州三地。泉州承天巷一带,宋时称许家巷,因系许稷裔孙所居方得名。许氏在唐宋间又是泉州的航海世家。许稷之裔孙,枝繁叶茂,遍布于海内外。
链接
许氏祭祖规仪荣选 第二批省级“非遗”
穿越数百年光阴,如今的许氏宗祠是泉属晋、南、惠许氏宗亲祭祖崇拜之所,也是海内外宗亲寻根谒祖之地。每年冬至第二天,泉郡许姓便集中于宗祠,举行冬季祭祖活动。
据介绍,每到祭祖之日,赐恩岩鼓乐喧天,宗祠内外香烟缭绕,熙熙攘攘。来自泉州、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和仙游,以及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澳门、台湾、金门等地的许氏族人,便会赶来参加活动。
祭祀时,主祭、陪祭等150多位宗长、宗贤,并由许氏祭祖文化司礼班担任司仪,上香、敬酒、献花果、上供、读祭文、跪拜等规仪完整。在祭祖前,先拜谢土地公、上香读祝文,后敬奉天公,读疏文,一切按相沿成俗的礼仪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祭祖供品包括鲜果、麒麟、凤凰、巨龙、灵龟、仙鹤、马、牛、羊、鸡、猪、紫燕、红蟳等,供品大多由石膏制成,制作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是一项急需传承的民间手工技艺。
2007年,由于祭祖规仪完整严谨,且作为《泉州祭祖民俗》主要依据之一,许氏祭祖规仪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历史人物 巾帼英雄许夫人
许夫人(1252年—1282年),姓陈名淑桢,闽广招抚使、参知政事陈文龙之女,因嫁给许汉青为妻,故俗称“许夫人”。她自幼着男装,平时爱习武,且学得少林轻功。
南宋景定年间,许汉青举家迁至清源军仁和里鳌头境许宅巷(今晋江东石镇区),职司漕运,泛舟举帆,不过几年家资百万。但当时奸臣贾似道弄权,国势衰危。宋景炎元年(1276年),临安失守后,元兵直驱南下,张世杰、陆秀夫拥宋帝南逃,总兵刘洙偕许汉青驾舶勤王。烽火之中,汉青为宋捐躯。
许夫人强忍悲哀,于景炎二年(1277年)7月,与族弟陈吊眼率畲汉义军佐张世杰部,攻打盘踞泉州的叛臣蒲寿庚。蒲寿庚失利后闭城不出,暗中遣人向元将唆都求救。唆都得讯后,遣兵解围,寿庚方保命。之后,元军进逼广东浅湾,张世杰为保浅湾而撤泉州之围。当年11月,元主帅刘深以舟师攻浅湾,危急关头,许夫人与元兵激战,以一当百。
次年11月,许夫人率军转战闽北、建宁、政和等地,屡败元军。宋兵溃败后,许夫人与族弟陈吊眼所率五万畲汉义军,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8月15日夜,攻陷漳州城,杀死招讨傅金和、万户府知事阙文兴,大长畲汉军威。元廷震惊,就在许夫人与陈吊眼率兵众二度攻克漳州城之后,元帅完者都高兴率军入闽。
至元十八年(1281年)冬,在叛将黄华的向导下,元兵攻破十五寨,逼使许夫人与陈吊眼逃往千壁岭。完者都高兴假意与他们谈判,许夫人等不知是计,不幸遭擒,次年被杀。
晋江东石乡民为纪念许夫人之忠烈,在许宅巷立宫祭祀,表曰“东宫夫人”。
(感谢泉州许慎学术研究会、泉州开闽许氏宗祠文物保护中心特别支持)
">泉州艺术学校表演的民乐合奏
早报讯(早报记者 张素萍 吴嘉晓 文/图)欢欣愉悦的合奏《采茶歌》,趣味盎然的歌仔戏《益春留伞》,古朴雅致的梨园戏《赏花》……昨晚,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戏曲精品剧目展演,在泉州艺校剧场开演,与市民戏迷共享戏曲之魅。
这是继6月12日戏剧精品剧目展演在安溪首演后,泉州市区举行的首场演出。此次,台湾戏曲学院专程来泉,与泉州艺术学校一同进行戏曲交流演出,共同演绎两岸戏曲文化。
台湾戏曲学院副校长蔡欣欣博士介绍,此次约50名师生来泉,他们非常高兴能到泉州这个文化积淀深厚的戏曲之乡,展示台湾本土传统戏曲歌仔戏。为让泉州市民更了解歌仔戏,他们文武并陈,带来文戏《益春留伞》《逛花灯》等,也带来武戏《陆文龙》,借此让两个学校互相学习切磋,共同成长。
此次戏曲精品剧目展演活动于6月15日至20日的每晚7点30分举行,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感受泉州戏曲独特的魅力,演出将在市区、晋江、惠安和安溪等地同步进行。
梨园戏
传承版《陈三五娘》
17日、19日,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将分别奉上传承版《陈三五娘》和《丁兰刻木》。
《陈三五娘》是“小梨园”流派的经典之作,该剧上个世纪50年代复排,轰动中国剧坛。《丁兰刻木》则是剧团去年新创作的一个剧目,取材于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刻木事亲”,编剧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80后”新人谢子丑,该剧去年首演后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台湾戏曲学院带来的歌仔戏表演
提线木偶
《赵氏孤儿》连演数场
去年,由泉州市木偶剧团创排的《赵氏孤儿》一经亮相便引发轰动。作为我国第一部木偶悲剧,该剧参加第25届福建省戏剧会演荣获一等奖。此次展演,《赵氏孤儿》将在泉州市艺术馆剧场连演三场。
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将在晋江戏剧中心献礼《南派掌中木偶戏折子专场》,惠安县掌中木偶戏剧团也将在惠安县螺城镇中新花园广场表演掌中木偶戏《惠安女》。
高甲戏
《连升三级》再亮相
高甲戏《连升三级》将在泉州大众戏园(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剧场)演出,该剧是中国当代十大喜剧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多次奉调晋京献演,得到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郭沫若、田汉、老舍、邓拓等为之题诗撰文,盛赞《连升三级》是一颗“南海明珠”。
同时,晋江市高甲戏剧团将在晋江戏剧中心表演高甲戏《闽南人·家》,安溪县高甲戏剧团将在安溪县高甲戏剧团礼堂表演高甲戏《缘中缘》。
异域舞蹈
土耳其献上特色舞蹈
6月17日晚,由土耳其国立民族舞蹈团、泉州歌舞剧团联合举办的专场演出,将在泉州影剧院上演。6月18日晚,土耳其国立民族舞蹈团专场演出将在泉州浦西万达广场举行。
这是土耳其国立民族舞蹈团首次访问泉州。据悉,土耳其国立民族舞蹈团是土耳其民族舞蹈界的杰出代表,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广受好评。他们的节目融合了土耳其各地区、各民族的特色舞蹈。该团迄今已在60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表演超过2000场。
诗剧
献演交响诗剧《乡愁》
诗剧《乡愁》将于18日在泉州影剧院上演。
由泉州歌剧团和永春文化馆携手上演的交响诗剧《乡愁》也是此次展演的一个亮点,该剧以余光中的著名诗篇《乡愁》为背景,结合朗诵、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将经典作品活化于舞台,对中华游子的爱国爱乡情怀进行艺术诠释。
相关报道>>>
戏曲精品剧目展演拉开序幕 两岸学生同台合奏北管名曲
两岸学生同台交流闽南戏曲文化 (朱玉娟 摄)
本报讯 (记者陈智勇)昨晚,泉州艺术学校和台湾戏曲学院联合演出活动在泉州艺术中心举行,两岸学生同台交流闽南戏曲文化,最后两校学生同台合奏北管将演出推向高潮。
整场演出由泉州艺术学校民乐合奏《金蛇狂舞》拉开序幕,紧接着台湾戏曲学院献演的歌仔戏《逛花灯》等节目也看点十足,精彩节目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演出,两校均作了精心准备,泉州艺术学校将北管曲目《玉兰花》寄到台湾戏曲学院,而该学院也将《四盆牡丹》寄来泉州,两所学校的学生同时排演这两个曲目,在此次演出中同台合奏这两个曲目将演出推向高潮。
泉州艺术学校校长谢千红说,去年该校与台湾戏曲学院结成姐妹校,共同推进两岸戏曲教学工作。 “台湾戏曲的根在大陆。”台湾戏曲学院副校长蔡欣欣博士说,同台演出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活动,以后可以经常交流,相互促进。
来源:泉州晚报
">
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即将开始,泉州最热闹的中山路上两侧骑楼廊柱上挂出了一幅幅本土画家创作的闽南画派作品,展出时间为15日至19日。(许志荣 摄) 来源:东南早报
东南网6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郭冰德 文/图)昨日,泉州名街中山路变身为“画廊”,从中山路涂门街头到钟楼一段的骑楼立柱上,挂着一幅幅“闽南画派”作品。
这是“闽南画派”首次在泉州市区举行的作品街展。这些大都出自泉州画家之手,如泉州画家蔡永辉的闽南系列漫画 “惠女阿芳”;也有工艺美术大师,如泉州木雕大师卢思立的木雕艺术作品。
“这种街展形式在我们泉州还是首次。”漫画创作者蔡永辉说,“这样的展出,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亲切感。”
据悉,“闽南画派”街展为期5天(6月15日到19日),有兴趣的泉州市民和外地游客,不妨到那欣赏画作、陶冶情操。
">东南网6月15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第五届海峡论坛·台湾特色庙会”今日在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拉开序幕。泉州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正宗的台湾风味小吃,观赏到地道的台湾民间戏曲,了解到台湾旅游观光资源。
据悉,这是海峡论坛期间,泉州首次举办台湾特色庙会。此次庙会以“庙会文化交流,惠及民生福祉”为主题,共设有100个展位,其中两岸风味美食展位50个,海峡特色伴手礼展位30个,泉台旅游资源展位20个。来自台南、澎湖和泉州的95家旅行社、风味美食以及特色商品商家参会,参展商家人员共计达到225人。
泉台美食聚集吸引大批“吃货”
泉台风味美食交流展示是此次庙会的重头戏,27个来自台南花园夜市和15个来自澎湖夜市的商家现场为游客和市民们奉上最地道的台湾小吃。
其中台南花园夜市带来了蚵仔煎、担仔面、铜锣烧、大肠包小肠、爆浆鱼丸等多种美食,澎湖夜市也带来了奶油炸螃蟹、彰化肉丸、泡菜臭豆腐、碳烤甜不辣等台湾特色小吃。
此外,庙会还邀请了泉州“十大名小吃”及老字号商家35个,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可以现场品尝到牛肉羹、肉粽、洪濑鸡爪、湖头米粉、泉港浮粿等地道闽南特色小吃。
“我们带来了澎湖最有名的特产,这几天泉州的乡亲可以尽情品尝澎湖美食。”澎湖县旅游发展协会创会会长欧修智说,“如果大家觉得意犹未尽,我代表澎湖乡亲欢迎大家到澎湖走走,因为澎湖和泉州是一家人,请各位乡亲回家来看看”。
泉台特色伴手礼展销会也吸引了众多闽台伴手礼品牌企业。庙会上,游客不但可以购买到台湾高山茶、一條根、干贝酱、牛轧糖、竹炭花生,还可以买到泉州“惠女风情”旅游品、“方七娘”系列产品、漆线雕、铁观音、惠安木雕工艺品等。
两岸传统戏曲上演饕餮盛宴
除了琳琅满目的台湾、泉州特色小吃外,庙会还组织邀请了泉台两地的专业演出团队,为广大市民上演台湾金光布袋戏、电音三太子、泉州提线木偶、高甲戏、南音等地方传统戏曲。
台湾知名的诸罗山木偶剧团为泉州民众带来经典偶戏《四海游侠传》,展现台湾特有的金光布袋戏迷人风采。此外,每天都有极具闽南特色的演出,如提线木偶戏、南音、拍胸舞、火鼎公婆、电音三太子等,将为来自海内外的游客上演一场饕餮盛宴。
“过去400多年来,从当时的泉州府、漳州府等地到台湾的移民传承了闽南文化,将精髓陆续带到台湾,今天台湾历史文化的积累可以说受泉州文化非常大的影响。”台南市观光旅游局局长陈俊安期许,泉州和台南未来能够在传统技艺、阵头、庙宇活动等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他希望,透过对传统闽南文化更多的交流讨论,能创造出立足传统文化、致力于当代社会的新文化创意生活方式及文化创意产业。
台湾与泉州旅游资源互补性强,两地民风民俗渊远流长,风味美食与戏曲文化一脉相承,此次庙会深受民众的喜爱。
">策划:叶燕民 林耀平
执行:王金沛 庄建平 谢伟端 黄宝阳 陈士奇 王晓筠 吴拏云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诸多文化技艺瑰宝。非遗是泉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石,是晋江流域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是闽南人的共同传统记忆,
也是海内外闽南人血脉、乡情的纽带。除了非遗,泉州还有很多散落在民间的绝技,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推陈出新,逐渐从民间技艺登上艺术殿堂。
这些源远流长的民间技艺,是一种历史的记忆,在泉台两地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泉台经济文化合作。这些技艺,凝聚了人类文明,是民族的瑰宝,更是我们今天所期待的文化创意产业得以滋长的沃土。
留住了这些民间技艺,就留住了一个城市的独特味道;传承了这些民族瑰宝,就为泉州增添了更多充满艺术气息、可亲可感的城市名片。
石雕:引得石头轻盈歌唱
□本报记者 庄建平
“惠安的石头会唱歌”,这是惠安享誉海内外的一个佳话。让粗犷石头唱出美妙乐曲的,正是惠安源远流长、巧夺天工的石雕技艺。从民间建筑技艺到步入艺术殿堂,惠安石雕正在将“石头的歌声”传唱到世界各地。
1600多年技艺传承不息
1600多年前,惠安的能工巧匠已将自己的精湛技艺雕刻在留存后世的作品上。宋元时期,惠安石雕艺术粗具雏形,形成特色鲜明的南派艺术风格;明清时期,汲取闽南青山秀水之灵气,石雕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并从此占据了中国石雕艺术的半壁江山;到了清末,以惠安石雕为代表的南派石雕艺术已名扬全国。历经传承创新,惠安石雕已从发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中脱颖而出,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琢、纤巧灵动,讲求结构和形态神韵之美的南派艺术风格。
如今,惠安石雕形成了“圆雕、浮雕、线雕、影雕、沉雕、微雕”六大雕刻手法。2006年,“惠安石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惠安石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获核准注册。目前,惠安已发展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品种最齐全、加工能力最强的石雕工艺品生产加工与出口基地。2011年,全县石雕石材产业实现产值151.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3.4%。
若有心盘点一下世界各地竖立的惠安石雕名作,你会惊叹于它总数之多和分布范围之广:耸立于深圳万福广场高达19.99米的龙柱、湖南长沙橘子洲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主干道上的雕龙刻凤牌坊、台湾工商界泰斗王永庆石雕像和浮雕像、金门郑成功雕像、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的郑和雕像……惠安石雕的印迹已经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南京中山陵、西安兵马俑陈列馆等建筑的大型石雕工艺,几乎都有惠安石雕的贡献。
科技给古老雕艺注入活力
见过湖南长沙橘子洲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的人,无不叹服其伟岸的气势,雕塑高32米、宽41米,仅飘起的头发就长达7米。雕塑的创作企业、荣发石业还在创作一件高达78米的三面妈祖雕像。如此庞然大物,怎么安装才能让承力更加均匀、符合设计抗震级别?荣发石业副总陈荣聪道出了其中奥妙:立体坐标定位技术在大型外挂石雕上的应用研究。
科技创新给石雕带来了自主定价权。鼎立雕刻在马丁·路德·金雕像等一些重大工程的竞标中,不再以低价取胜,而是以设计方案的完美、工艺技术的精湛、安装能力的超群获得客户的认可。丰盈雕刻企业则在一个政府广场的文化墙竞标中,以高出对方总价60多万元的价格,拿下了承包权。另一个改变来自于产业自动化程度。工作强度减低、环境改善,将吸引当地年轻人和工艺学校的学生进入石雕石材行业,加快惠安雕艺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工艺美术大师的步伐。
石雕市场也不再局限于国外墓碑、宗教寺庙等市场,“石雕+建筑”——新的产业蓝海为惠安石雕企业指明了一条崭新的“二次创业”之路。去年,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成功举办,引导更多石雕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努力提高雕艺产品附加值,促进雕艺文化与建筑艺术相结合,拓展更广阔的雕艺品市场。
文化拉动形成“大师经济”
惠安由“石雕之都”迈向“世界雕艺之乡”,必须以文化拉动经济、让艺术创造财富。惠安县有关负责人认为,唯有大师能够完美阐释雕艺的内涵。大师是一种文化、一种创造力,通过大师的精雕细琢,可以将文化创意注入工艺作品中,提高工艺品的艺术性和附加值,能够实现石雕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走高端化发展之路。
去年,惠安雕艺文化创意产业园被确定为全省十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以此为契机,惠安正通过搭建平台,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引入文化创意理念等举措打造产业提升新引擎,惠安石雕产业正努力迈向“大师时代”。未来几年,惠安将引导石雕石材企业利用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依靠文化创意提升雕艺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创新人才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家、“雕刻世家”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办雕刻艺术传习中心,鼓励大师带徒授艺。加快建设雕塑专业大学生的实训基地建设,大力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协作关系。规划建设“石雕石材产业园区”,高规格建设雕刻博物馆、世界雕刻公园、雕艺博览中心、雕艺品专业市场等相关配套。规划建设一批较为集中的大师创作室,并鼓励企业在现有工厂内按规范建设创意工作室,引进名家大师创作。
制茶:传统工艺做出“正味”
□记者谢伟端 文/资料图片
泉州地区产茶历史悠久,各地名茶品种不一,安溪有六大名茶,永春出产佛手,南安出产石亭绿茶,其中以安溪铁观音最负盛名。
铁观音制作技艺自清朝始就已基本定型。近年来,其制作方法仍在不断改进,出现空调制茶、雨天做茶、铁观音红茶等新技术,制作工序也大部分被机械取代。
历史悠久
工序多技术复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铁观音制茶工艺荣誉大师魏月德说,安溪县是中国古老的茶区,唐宋时期,安溪不论是寺观或农家均已产茶。“当时,安溪主要还是白茶和绿茶。”
到明代产茶稍盛,明嘉靖《安溪县志》有“茶,尚卿出者多”和“常乐崇善等里货(指茶)卖甚多”的记载。魏月德说,明朝安溪茶人就掌握了乌龙茶的制作技艺。及至清初,安溪茶业迅速发展,相继发现了黄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优良茶树的品种。
铁观音大致在1723~1736年间被发现,该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
永春佛手的出现大约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有文字记载:“僧种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弥谷被岗,一望皆是”。
石亭绿产于南安丰州乡的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当地有一块记述茶事的摩崖石刻,上写道:“嘉泰辛酉(1201)十有一月庚申,郡守倪思正甫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既事,登九日山憩怀古堂,回谒唐相姜公墓,至莲花岩斗茶而归。”可见,石亭绿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工序多技术复杂
魏月德说,在铁观音发现之前,乌龙茶的制作技艺就已非常成熟。铁观音基本上是沿袭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铁观音的制作技艺在清朝就基本定型。”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吴世福说,铁观音初制的工序包括采摘、晒青、静置、摇青、杀青、整形包揉、揉捻、焙火等。具体为:在晴天的正午至下午3时采摘鲜叶;茶青采摘回来后,将其薄薄地摊凉在地上晒青;青叶经过晒青后归筛,放入做青室静置;青叶静置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进行摇青,摇青与静置合称做青,要反复三四次交替进行,其是形成茶叶品质最关键的环节;接下来的杀青,其目的是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巩固已形成的品质;整形包揉是把杀青后的茶叶包在特制的布里,紧包成球状;揉捻是将打包好的茶包进行揉捻做形,使茶叶慢慢形成“颗粒状”;最后的焙火是把茶团解块后摊铺在竹筛放在铁架上,置于炉中焙烤。“铁观音的制作技艺在全国茶叶界拥有三最,即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
吴世福说,初制的铁观音拣完梗,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清香型铁观音若再进行烘焙,就能做成浓香型铁观音,俗称“熟茶”。 铁观音制作技艺成型后,几百年来传承如一,只有严格按照传统工艺操作,才能做出最好喝的“正味”好茶。
其他茶如何制作呢?据了解,佛手茶初制工艺流程是晒青→摇青→摊凉→杀青→包揉→初烘→复包揉→定型→足火。操作时应用灵活的“看青做青”技术,形成“绿叶红镶边”和带有特殊“佛手韵”及天然果香等“色、香、味”内质。石亭绿茶制作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程序。
空调做茶和雨天制茶的革新
然而,茶叶制作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夏天和雨天不能做好茶等两大问题。对此,这些年,茶人们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上世纪九十年代,铁观音制茶工艺荣誉大师王奕荣经过多年艰辛的探索和努力,终于大体掌握了用空调机制茶的要诀:温度应在18℃―25℃,湿度50以下,制作夏茶,攻破了茶叶保鲜、发酵、消青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发明了“空调茶”。王奕荣说,利用空调可以人为地调节制茶的温度和湿度,茶农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无奈,茶叶质量明显提高。用空调机制出的茶叶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与以往的夏暑茶价格比较,单价提高四五倍,甚至几十倍。
雨天难做茶是困扰安溪茶人多年的难题。近年来,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刘金龙和安溪铁观音制茶荣誉大师陈清元等人都在积极探索,并已取得成果。据刘金龙介绍,雨天采回的茶青可以放到一个房间内,通过排风机将房间内的空气排出,抽出湿气。经过抽湿的茶青与晴天采摘的茶青做出的茶叶质量已相差无几。
同样革新的还有机械的全面引入。吴世福说,如今,铁观音制作的各个环节基本上被机械替代。
铁观音和红茶制作技艺的融合
从去年开始,铁观音制作又出现了新变化。一些茶企另辟蹊径,以铁观音或金观音为原料,在制作方法中融合铁观音、红茶的精制技艺,做出既有乌龙茶清香,又有红茶浓鲜味的新茶种——铁观音红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闽魏氏的魏氏红、华虹茶业的泰山红、新康的乌龙红等。
目前,清香型和浓香型两种铁观音仍是市场主流,铁观音红茶作为后起之秀,加入了市场的角逐。
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安溪县早已成为全国产茶大县,去年,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产量6.3万吨,涉茶总产值81亿元。涉茶人口80多万,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茶叶收入4700元,占55%以上,茶产业是安溪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如今,“小茶叶”舞出“大茶业”,一业兴百业旺,一条涉及茶业加工、茶叶机械、茶叶包装、茶叶食品、茶叶旅游、茶叶科研等涉茶领域的全产业链已在安溪形成。
制香:老技术融入新配方
□本报记者王晓筠 陈起拓 实习生 谢亨 杨钊渊 文/图
永春制香历史源远流长,在新时期,香企又积极推陈出新,开发各种针对性强的香品。
300多年历史
香文化的发展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及至隋唐,形成了成熟、完备的香文化体系。期间,西域大批香料通过横跨亚洲腹地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运抵中国,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大量香料更是经由两广、福建进入北方。宋代起,香的使用开始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相依相长。300多年前,永春达埔镇汉口村也有了制香的传统。自蒲氏后裔来到汉口村后,就将世代相传的制香技术带到了这个小村子,通过家庭式作坊经营香品生意,同时招收学徒,扩大经营规模,制香技术也就在村子里渐渐流传开,永春的香产品也慢慢推广出去,甚至远销东南亚。
传统八大工序
据蒲氏后裔蒲水金介绍,传统的篾香制作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在蒲水金及其制香师傅的解说下,记者了解到,制作篾香的基本材料为竹签、黏粉、香料等原料。其中,竹签一般要选用种植3年以上、尾径7厘米以上且硬度高的成熟毛竹。而黏粉是一种植物根部做成的粉末,细腻、黏度高。
制作一支篾香,要经过水、搓黏粉、打底浸水、展香、抡香、晒香、染香脚、晒香脚等几大流程,而过水、搓黏粉以及抡香都是流程中比较关键的步骤。制香师傅在过水过程中,要手握香骨部分(10-12厘米),让篾香香肉接触水,香骨则一定要保持干燥;搓黏粉时,要经历先上粉再浸水再上粉的反复过程,以便让香肉与黏粉充分融合,这样一般要重复4-5次方可;待基础工序完成后,师傅们会将成捆的篾香放在手中打散开来,挑出有瑕疵的篾香,然后右掌和右臂弯搂住香枝,左手搓揉,让香枝呈圆形转动相互摩擦,使每一支香更加饱满、圆润,这道工序称作“抡香”。
引进半机械化流水线
传统的制香过程繁琐复杂,老工人们说,一个熟练的制香师傅一天大概可以制作200多斤篾香。但如今,各制香企业纷纷引入半机械生产流水线,上香料等工序已经不需要手工来完成,工厂更加干净整洁,工人生产时间缩短、效率提升,人均制香总量可达到600多斤。
不过,虽然引入了半机械化生产,但传统的制作方法仍然没有被淘汰,如今的永春香企的负责人,大多拥有一手精湛的制香技术。不仅如此,欣赏工人们熟练的晒香动作,仍然是一种美的享受。晒香通常有两种方法,把制好的篾香均匀交错晾在香架上或直接以香花的形式放在地上晾晒,这两种手艺包含了机器所无法替代的乐趣。
古配方调出新产品
而说到香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兴全制香厂厂长助理洪仲森说,他从小就在父辈们的熏陶下喜爱上香,如今加入家族产业中,他很注重对传统香配方的搜集和再创造,经常通过网络、制香爱好者组成的群体、古书籍等查找配方,并加入新的材料,不断试验,以传统手工艺打造现代香产品。
除了从古配方中翻新外,从市场和消费群体中寻找突破口,也是香产品创新的方向。永春兴隆香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文溪谈到,当他第一次向客户推荐“男人香”、“女人香”时,对方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既是因为好奇,也是因为这样的香更有针对性,更能打动人心。
目前,各个企业都积极致力于新品种研发,针对不同客户群,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打造出丰富的香系列产品,涵盖文化礼品、日常休闲、医疗养生等多个领域,满足多样消费需求。
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目前,永春已经拥有制香企业约300家,制香队伍突破3万人,去年永春香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亿元。如今的永春香产业,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以篾香为主打的状况,并且从“养在深闺无人问”的困境中走出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要将永春香品牌打出去,我们还要掌握话语权。”联发香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清海说,“目前,沉香等香制品的行业标准还未出台,市场规范化程度不足。未来,永春的企业应该加强联合,在行业标准上多参与制定和讨论,并且多争取一些省级、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落地永春,规范香的制作,保证香的质量。”
陶瓷:东方奇珍“天下共宝”
瓷雕人物形神兼备
□本报记者 庄建平 通讯员 寇婉琼 王双季 文/图(除署名外)
在千年古瓷都——德化,瓷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被誉为“中国白”、“东方艺术珍品”。目前,德化共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近10万从业人员,年产值上百亿元,形成了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明代白釉瓷闻名世界
德化有着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制瓷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自宋代以来,历代能工巧匠便利用德化瓷的强烈阴柔美感的独有瓷质,发挥他们的“迁想妙得”和技艺,达到材质、题材、技艺的完美结合。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介绍说,德化瓷雕的传统技艺有捏、塑、刻、搓、削、刮、接、擦、划等。其中的捏塑法更是令人叫绝,人物的手、足、珠串、花饰、璎珞都是随手捏成,精巧、纤秀、逼真。德化瓷雕,冲破了官窑的种种繁琐羁绊,没有宫廷用瓷的富丽,而充满着情趣盎然、生动活泼的民间生活气息。德化白瓷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滑、击声如磬的特点,故有“中国白”之称。德化白瓷不求色彩之华丽,而是追求单纯、素洁、典雅之美。
盛唐之后,德化陶瓷业已经相当发达。到了南宋时,瓷窑烧制技术又有新发展,烧制的白瓷器型大、胎体薄、釉色滋润、白度高、透光度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宋末元初以屈斗宫窑为代表,进入氧化烧成新技术阶段。明代,德化瓷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银泥烧出象牙白,冻玉凝脂总不如。”在德化窑瓷中,明代白釉瓷代表了当时德化窑烧瓷技术的最高成就,器物造型、烧制技术、产品质量、生产品种、工艺水平、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都远在宋元之上。
德化瓷传遍世界 (谷莹 摄)
其中,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雕塑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因而“天下共宝之”。何朝宗善于运用泥塑、木雕、石刻各种技法之长,根据瓷塑工艺的特性,使雕塑艺术和优异瓷质巧妙结合,造型精巧优美、人物形神兼备、衣纹线条清晰,自成独树一格的“何派”艺术。英、美、日、德等地的国家博物馆和部分收藏家藏有何朝宗的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其达摩瓷雕、盘膝观音,为国家一级文物珍品。他精湛的瓷雕艺术达到了德化窑古代工艺技术成就的高峰,被誉为“瓷圣”。
正因如此,德化白瓷器正式见诸古代史册便始于明代。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闽人黄仲昭编撰的《八闽通志》卷二十六物产篇载:“白瓷器,出德化县。”至明代晚期,德化窑业日臻全盛。当时泉州人陈懋仁所著的《泉南杂志》载:“德化县白瓷,即市中博山佛像之类。”
晚清之后,仍有民间艺人如苏学金、许友义等在艰难岁月中坚持继承陶瓷文化传统,锐意创新。苏学金的《捏塑瓷梅花》《木兰从军》《关公》等瓷雕作品先后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为德化瓷争得荣誉。1930年,许友义师徒为仙游龙纪寺特制的瓷塑《五百罗汉》,形态各异、形象逼真,亦为中国瓷坛珍品。
苏清河作品《坐岩戏珠弥勒》等藏于集雅文化
注册大师商标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德化陶瓷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德化陶瓷有很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现每年新产品开发设计都在2万件以上。陶瓷产品外销到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营销网络十分健全,在不同大中城市设立中国瓷都·德化陶瓷营销中心、陶瓷营销网点2万多个。”德化县品牌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道。该负责人介绍,德化陶瓷、德化瓷雕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化白瓷2008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率先成为拥有国家标准的瓷类产品;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现代陶瓷,要有保留地创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清河曾说:“不是破除旧有的就叫创新,而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人的审美和技艺。”如今,百花齐放的“大师经济”正在沿着传承创新的道路健步行走。目前,德化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5名,省级大师57名;还有一大批新生代的市级(35人)、县级(1201人)工艺美术师,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大师梯队。特别是县级工艺美术师人数很多,相当一部分人还很年轻。“这些都是推动产品推陈出新的主力军、品牌建设的主力军、发展大师经济的主力军。”德化县长欧阳秋虹表示。
“德化陶瓷业走到今天,已经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德化正以推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为契机,重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品牌打造、文化引领、环境建设五个方面下功夫。据了解,德化积极申报注册大师商标品牌,目前,陈仁海已获得省著名商标,何朝宗、苏清河、柯宏荣和陈桂玉、陈明良、赖礼同、郑燕婷、陈明华已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受理。
漆线雕:点线融出独特纹理
漆线雕完全倚仗手工技术 (陈晓东 摄)
线条粗细各异、连绵不断,纹理重重叠叠、丰富立体,颜色华丽非凡、光彩夺目,这是泉州漆线雕带给人的视觉艺术享受。从佛像装饰工艺独立出来的漆线雕技艺,如今的作品则以世界万物为创作题材,游刃在其中而有余力,让人赞叹不已。
□本报记者 庄建平
从佛像装饰工艺独立而来
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早在几百年前,漆线雕像就驰誉中外,远销东南亚各国。漆线雕是以精细的漆线经特殊制作方法缠绕出各种金碧辉煌的人物及动物形象,尤以民间传统题材如龙凤、麒麟、云水、缠枝莲等为多。
泉州漆线雕始于明代末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民间艺人的不断研究和创新,漆线雕艺术不断成熟,并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各大寺庙的珍藏品,也为人们所喜爱。然而,由于该工艺制作原始,流程复杂,耗时长,至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濒临失传。上世纪八十年代,泉州漆线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高端礼品。过去,漆线雕大都只限于漆篮和戏剧道具上,近年来已发展到装饰在盘、瓶、炉等瓷器和玻璃器皿上,产品琳琅满目,并且不断推陈出新。
泉州漆线雕的特点就是采用“天然漆”材料,拌上漆液,手搓成细如丝缕或粗似笔杆的漆泥,经堆、雕、刻、绕、盘、缠等十几道复杂而细致的工艺制成成品,成型后自然阴干,最后贴上金箔。作品线条流畅,无一不精心刻画,细腻别致。
漆线版面是深受喜爱的创新品种 (张九强 摄)
纯手工制出独特纹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泉州漆线雕博采众长,镏金饰银,光彩夺目,非常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与新兴艺术的结晶。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漆线雕”泉州市代表性传承人黄雪玉介绍,一件漆线雕作品的制作过程包括了造型、粉底、漆线雕以及装金上彩等四道工序。漆线雕是纯手工制作,相当繁复,其独特的以线来表现纹样的技法,全国独此一门。制作漆线雕需要经过繁复的工序:
1.备料:漆线雕的材料采用天然大漆等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经过几个小时的捶打,就形成像面团一样软硬适中,可搓、可塑的漆线团料。
2.搓线:为了表现各种图纹、形状,用特别的搓板,由手工搓成各种粗细不同的柔软而有弹性的漆线。
3.盘绕形体:以连绵不断的线紧密地盘绕做出层次丰富而繁复的纹样,并且重重叠叠,在光照下极为立体,以线条极尽精微地表现出卷云、柔水、繁花、缠草,令人叹为观止。
4.表层贴金:将金箔贴在已绕出纹样的漆线上,一件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漆线雕就完成了。
由于漆线雕的工艺是用连绵不断的漆线来表现内容,而且整个过程是手工操作,所以在创新、设计新产品上难度比较大。为了突破传统的制约,民间艺人们以自己独具的匠心和才智、精巧细致的手工工艺,创作出跟时尚相结合、风格各异的作品。制作漆线雕的工匠艺人大多是师承造化,整个构思成形都酝酿在自己的头脑中,制作过程中又全都靠灵感和手感,因此,可以说,漆线雕的作品件件都是手工孤版。
漆线雕光彩夺目,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张九强 摄)
与多项技艺共生共荣
漆线雕以前只是佛像装饰工序的一部分,就像一道菜肴的调味品一样。当其独立出来后,未来如何发展就成了从业者自觉不自觉的思考和实践。
张坂镇精于漆线雕的工艺大师黄培聪认为,目前大多漆线雕作品还停留在工艺品的层面,尚未成为艺术品,“文化知识欠缺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技艺娴熟的师傅理论知识都不够,在创意、设计、题名上都比较欠缺”。他认为,行业里若能出一两位大师,对整个行业的推动力将是巨大的,也可以打出地方手工艺的品牌。
漆线雕和陶瓷、木雕等结合,走工艺美术品的道路,前景令人看好。在市场上,一个用漆线雕装饰的大花瓶,市价能达三四万元。德化一位陶瓷专家认为,漆线雕与德化陶瓷相结合,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是传统技术和现代美学相融合的一个优秀案例。此外,漆线雕的未来,还需在技术上更加严谨、科学,以科技创新带动艺术创新。
专家认为,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文化、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因而漆线雕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形式、制作工艺技巧也必须不断地更新和进步。在现在机械产品充盈的时代,不失现代气息的纯手工艺制品越显得弥足珍贵,漆线雕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木雕:静心感悟升华木头
雕艺产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新生力量 (张九强 摄)
□本报记者 庄建平
泉州现有4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中3位隶属木雕,可见木雕在泉州的地位。以惠安、泉州台商投资区为主要代表的泉州木雕源远流长,与东阳木雕、乐清木雕、潮州木雕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是南派雕刻的典型代表。泉州木雕是与闽南地区“皇宫起”仿宫殿式大型传统民居的建筑雕刻相辅相成而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宗教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征、表现手法,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朝起木雕广泛运用于建筑
中国木雕源于何时,一直没有定论。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的建筑就有“丹楹刻桷”的做法,可见其历史之久远。2005年,在对惠安音楼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些排列较为规则的“柱洞”,证明了4000多年前先民即在惠安滨海结庐而居,开始了朴素的木构建造。
唐、五代时期,闽南“皇宫起”仿宫殿式大型传统民居建筑兴起,促使泉州木雕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之中。同时,自唐代以来,泉州就被称作临海佛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宗教雕刻是雕刻艺术的主体内容,与建筑雕刻相辅相成并流传至今。
宋元时期,泉州木雕进入成熟期,其艺术追求和表现形式也由简到繁、由粗至细、由拙至精。据《鉴湖张氏族谱》记载,史书记载张仲哥(1123—1194)为“泉郡名匠,善雕浮图花卉,晋(江)南(安)同(安)宫阙泰半着手”。其后辈张曰臣力攻雕刻艺术,所刻人物图像呼之欲出,如安海龙山寺文殊普贤雕像。其孙辈张同善(1338—1426),曾在湖广辰州府为官,“政务之余攻习雕刻漆绘成术益精”。可见泉州木雕工艺有文献记载的最迟可追溯至宋代。泉州现存最早的雕刻作品是南宋张仕逊参与重建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的24尊承托起恒的“飞天乐女”(又称“妙音鸟”),它将宗教雕刻、建筑雕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明清时期,泉州木雕更趋成熟,艺术风格开始从粗犷流畅转向精雕细琢,并出现了诸如“五峰石雕,溪底木匠,官住泥瓦”的专业匠村。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享有“八闽第一木雕大师”美誉的崇武王益顺携其子承建东岳庙,设计制作了全木结构蜘蛛结网藻井并雕镂各种图案。此独创的技法一经问世,便名噪一时。之后,在台北龙山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等闽台名刹的建筑中,都广泛运用传统木雕工艺。
清末民国时期,随着海上交通的兴起,惠安人大量迁居海外,很多海外宗教建筑工程大量延聘惠安木雕工匠,开创了泉州木雕向海外传播的新局面。
大师群体引领创新
纵观泉州历代木雕作品,其雕刻技法可分为混雕、剔地雕、线雕、透空雕、贴雕几大类。从应用及装饰的范围来看,可分为建筑雕刻、家具雕刻、工艺品雕刻三大类。
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雕艺协会会长陈阳秋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泉州木雕表现题材更加丰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泉州木雕工匠们开始从家庭小作坊走向工厂企业,一些从业者接受了正规培训,涌现出一批专业设计人员。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木雕工艺的传播进入了鼎盛时期,惠安木雕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一大批现代木雕作品纷纷问世,如卢思立的《悟》、《杜甫》,陈家木的《苏武牧羊》,黄泉福的《敢问路在何方》、《单刀赴会》,郑国明的《千年一浴》、《大爱无言》,孙文宏的《恒心》、《怡然自乐》等。
大师是行业标杆,起引领作用。在开发创新领域,卢思立大师从传统木雕,到自然型木雕,再到与环境艺术结合,走的是一条不断开发创新的研究型引领之路。而在市场营销领域,黄泉福大师以文化内涵注入作品,以大师品牌渲染作品,用批量生产占领市场,用收藏增值引领消费。
近些年来,泉州相继出台和实施许多促进木雕行业发展的措施,包括评选各级大师,建立大师工作室,资助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组织行业企业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协会频繁合作等。
创作更关注身边世界
“安多藏区达日(青海)深山中的一座远离尘寰的寺庙,一位小和尚在空荡荡的寺院外廊中,正在独享冬日的阳光。忽然,他舞动长袖,翩翩起舞……”山间古寺,童僧独舞。当这样的画面被木雕艺术家定格下来时,我们发现它具有如此震撼的感染力。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亮的香樟木组雕《舞蹈袈裟》就这样打动了评委,在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获铜奖。
如此题材的尝试,渐渐成了泉州木雕艺术家群体性的探索。在传统的佛像雕刻的基础上,木雕艺术家开始将更多目光投向了我们生活的五彩世界。各类生活题材逐渐成为他们创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泉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有关负责人分析,泉州木雕行业初现两极分化发展。一方面是作为普适性宗教造像、家居装饰、木雕摆件等,适合工厂化批量生产,可以运用现代机械,形成产业规模,满足大众需求;一方面是敬畏自然,尊重木头,以艺术家的审美和修养,静心感悟,升华木头,创造木雕艺术珍品,进入艺术殿堂或收藏领域。
木偶头:掌中艺术机关精巧
一代木偶雕刻大师江加走 (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 供图)
木偶艺术“起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泉州是著名的“木偶之乡”,主要有提线木偶(傀儡戏)和掌上木偶(布袋戏)两种。泉州木偶戏在动态的表演上蜚声海内外,而在静态的木偶头雕刻上,泉州木偶头的雕刻艺术也在国际木偶艺术界及国际木偶交流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报记者 陈士奇
兴起于唐宋的雕刻工艺
木偶,古称傀儡,据《旧唐书》、《后汉书》等古籍记载,早在汉代便已出现了用“刻木为人、像人之形”的偶人进行表演的形式。汉代是一个“百戏兴盛”的朝代,傀儡的品种也在当时得到蓬勃发展。傀儡戏于唐末传入泉州,并于宋代在闽南地区广泛流行。唐宋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日益繁荣,多种宗教开始在此地交流融合,佛教艺术也随之发展,由此也衍生出了许多雕刻神像的作坊。就在这些作坊中,泉州木偶头雕刻工艺开始代代传承。
古时的木偶头雕刻大多在神像作坊中兼营,福建省民间艺术家、中国民间雕刻艺术大师黄清辉介绍说,早期木偶头雕刻艺人因师承佛像雕刻艺人,故当时所雕刻出的木偶头造型也大多保留着雍容丰满、神韵含蓄的佛像样貌,面部形象不脱神佛风貌。而由于古时泉州木偶戏,多为祭神供鬼而演出的傀儡戏,木偶头所雕刻的形象大多都为神佛及鬼怪,品种较为单调。
清乾隆时期,随着木偶戏发展进入繁盛时期,许多木偶头雕刻彩铺应运而生,当中以名为“西来意”妆佛铺雕刻的木偶头颇为有名,其所雕木偶头额线高、个头小、肌肉盛强,神态意蕴含蓄深沉。伴随木偶戏的进一步发展,泉州开始出现了专营木偶头雕刻的作坊,其中如“周冕号”黄良、黄才的木偶头雕刻、粉彩作坊,更是名噪一时。
随后,木偶头雕刻工艺一度销声匿迹,直到雕刻艺人江加走的出现,才又一次迎来“新生”。在提线木偶头雕刻的国家级传承人林聪鹏看来,作为传统木偶雕刻艺术集大成者的江加走亦是一位解构传统的转折性人物,其雕刻的木偶头在继承发展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从外形上对木偶头进行大胆的艺术创造,尤其讲究面部的结构和表情,加之精细的雕刻和美观的彩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独特。
黄清辉在雕刻木偶头 (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 供图)
精雕细琢造就灵动偶头
“雕刻木偶要坐得住,有耐心。”从十多岁入行至今,黄清辉加入了木偶雕刻师傅的行列已有数十年,时光荏苒,如今的他从选材到雕刻,仍依旧延续传统的手法。“挑选樟木块、打坯、雕刻、打土、喷色、彩绘,还要根据具体人物配上头发、服饰,一尊完整的木偶就完成了。”黄清辉说,雕刻一个大小仅10厘米见方的木偶头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制作出来。
“一个木偶问世,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其中仅上色工序就要反复20多遍,光使用的刀具就有30多种。”从12岁开始在木偶剧团学习制作木偶,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林聪鹏仍记得自己初学雕刻木偶头时,因为年幼力小,只能用胸口顶着刻刀雕刻木块的情景。在他看来,雕刻木偶头是件既耗费时间,又消耗体力与脑力的事。为让木偶的五官更为生动,要先把木头的眼睛、嘴巴部位挖空,再另行制作眼睛、嘴巴,一遍遍地反复磨合,才能让活动的五官完美地嵌入镂空的木块中。如此精雕细琢之下,一个木偶头才得以栩栩如生。
创新让木偶从古城走向四方
近年来,林聪鹏大胆创新,将现代的彩妆手法融入木偶头的粉彩上色环节中,让其制作出的木偶头有了更适合舞台表演的精致“妆容”。通过在传统猴头的造型上加以创新,黄清辉设计出了9张嘴、5双眼睛皆可活动的9面猴头。同时代的木偶雕刻大师们,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将现代的、创新的元素带入传统工艺之中。
从2009年带着传统技艺赴比利时布鲁塞尔美术馆参加布展及现场演示,到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精湛的泉州木偶雕刻技艺,近些年,林聪鹏带着木偶作品走访各地,只为让更多人认识了这门来自泉州的古老民间雕刻技艺。
如今,黄清辉有时会将工作台搬到清源山下泉州锦绣庄木偶艺术馆中,拿着刻刀坐在馆中表演雕刻木偶头的传统技艺,在他看来,此举能让到此参观的人更为直观地了解泉州木偶雕刻艺术。“木偶不单单只是为木偶戏服务,也可作为艺术品进入寻常百姓家。”黄清辉认为,如果木偶头能够被更多地当做工艺品、纪念品等进行收藏,甚至作为孩子的玩具,在市场上普遍推广,则更能弘扬传统民间手工雕刻艺术。
2012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委员会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在欣喜之余,黄清辉与林聪鹏两位大师有了新的期许,那便是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这个传统行业中。
漆篮:瑰宝传承了五百年
□本报记者黄宝阳 陈英杰 文/图
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泉州,竹篮打水水却不会空,这种神奇的竹篮,便是永春漆篮。
据《永春县志》记载,早在明朝正德年间,永春漆篮便出现了,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今年74岁的郭金膘,是永春漆篮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尽管他退休前的主业是教师,但生长在漆篮之乡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从小他便耳濡目染漆篮的制作工艺。
据郭金膘介绍,永春漆篮造型端庄、轻巧坚固、耐酸耐碱、不褪色不变形、不怕热水烫洗,非常实用,靠的是竹艺和漆艺融为一体的技术。制作漆篮需要用二十多种原料,基本以黄金箔、细竹篾、生漆、桐油、夏布、冬粉为主要原材料,经过制胚、水煮、上桐油、裱布、涂漆等五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这些工序都是由手工制作。
龙水村是漆篮的诞生地,因此,永春漆篮又称龙水漆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鼎盛时期,村里集体所有的漆篮工厂,曾有200多位手工艺人。然而,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漆篮厂倒闭,行业几乎陷入瘫痪。
郭金膘及许多老一代漆篮手工艺人见状忧心忡忡,多方奔走“拯救漆篮”。2006年,退休回到家乡的郭金膘,在重新整合原有漆篮厂的基础上,牵头集资创办了永春县龙水工艺有限公司,将四散在各处的手工艺人重新集中在一起,这一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和巩固。
由于篮胚编制精细,层层衔接紧密,涂髹灰的生漆十分坚牢,经久不腐,一件漆篮可用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早年曾是民间嫁女的妆奁品。如今,漆篮已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闽南人漂洋过海到达世界各地,漆篮也随之成为华侨文化的一部分。许多东南亚的华侨回到故乡,回去时总要带上几个漆篮,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因此,永春漆篮的市场非常广阔,尤其是海外市场。如今,在龙水村制作的漆篮有80%销往东南亚一带,这些年来,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闽南本土一带的需求也在不断呈上升趋势。
在时光的雕刻下,漆篮技艺臻于成熟。近年来,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艺人们大胆创新,制出了饰有日沐松鹤、九龙腾跃、天女散花等图案的新花色漆篮几十种。又在漆篮工艺的基础上,生产出圆形、转形、六角形、椭圆形等形状各异。
“目前,龙水的漆篮工艺已经摆脱了之前粗放的制作方式,逐渐向工艺品、收藏品方向发展。”新一代漆篮人、龙水村支部书记郭志煌介绍说,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作为普通用途的漆篮已逐渐减少,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漆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馈赠亲朋好友或作为收藏之用,对于漆篮的工艺要求也相对提高。因此,下一步,龙水人将在漆篮制作工艺、品质、样式开发等方面寻求突破,以期将这一古老的技艺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
花灯:不断创新订单增多
传统花灯精致大方
□本报记者 谢伟端 文/资料图片
泉州花灯制作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如今,花灯远销海内外。
古时做花灯,大多是用搓好的纸捻,将劈好的竹篾绑扎成各种形状的灯骨架,粘糊上色纸,描上山水、人物、花鸟,写上吉祥的字句,贴上花边,装上丝穗,内放蜡烛或小油灯,有的还放上了檀香,便成了。此工艺称为彩扎工艺,因此,灯又称作彩扎灯。彩扎艺人为了展示自己的手艺,每年都会别出心裁,推出自己精心构思制作的力作,打出自家字号,相互竞赛。
到了明清,玻璃制造业发展起来后,工匠们把玻璃抽成丝,泉州人管这种玻璃丝叫“料丝”。“料丝”被用到花灯制作工艺中,清代陈葆堂的《温陵岁时记》中有提到“或以五色纸、或以料丝、或以通草,作人物鱼虫,燃以宝炬。”“恒于府治西畔双门前作灯市”。
到了近现代,最让人称道的便是刻纸料丝灯和无骨花灯。
据李尧宝的外孙女黄丽凤介绍,外公李尧宝把刻纸技艺应用到料丝灯的造型图案中,用165个纸制等边三角形组合成灯,镶上玻璃丝,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此灯光彩夺目,高贵典雅,使泉州花灯的制作工艺和视觉效果都有了重大飞跃,极大地提高了泉州花灯的艺术含量。1954年,刻纸料丝花灯开始从家庭作坊走向批量生产,李尧宝将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每一个人。之后,泉州花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尧宝的女儿李珠琴又将手艺传给自己的两个女儿。
光线可从针刺花灯的小孔射出
已故的蔡炳汉也是泉州花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蔡炳汉最让人称道的是挖掘在泉州失传多年的“无骨灯”,使这一民间瑰宝重放光彩。“无骨灯”为泉州独创,直接用硬纸连接而成,与一般灯用竹子骨架做法不同。如今,他的女儿传承了他的花灯技艺。
花灯大多是家族传承,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泉州花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除了李尧宝及蔡炳汉的后人外,泉州比较有名的还有曹淑贞家族、林伟忠家族和陈晓萍家族等。
曹淑贞是泉州花灯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家是从做彩轧人物转型做花灯的,如今,她制作的花灯上面常配有用丝绸做的人物和用通草做的动物,栩栩如生。她家花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高大,“我们做的花灯多有坚实骨架,铁质骨架的花灯高达四五米,竹质花灯高达两三米。”
林伟忠是泉州花灯市级非遗传承人。林伟忠家制作的花灯将刻纸和针刺相结合。林伟忠说,许多人刻纸都是直接将纸镂空后贴在灯上。他家的刻纸,若要体现一个图案,就先在纸上镂空,形成一个镂空轮廓,然后再在外面贴所需颜色的纸。针刺则是在灯上扎出一个个小孔,光线从里面射出,使整个花灯更加光明剔透。
这些年,花灯也在不断创新,大的花灯里面几乎都换成电灯。据花灯大师们介绍,不少花灯艺人在有的花灯里面安装机械装置。此外,有的花灯还安装了LED灯,红色、绿色、紫色等各种颜色的灯光闪烁,美轮美奂。
据介绍,目前,泉州已建成3个花灯传习所,泉州花灯的非遗传承人大部分是传习所的老师。
而在销路方面,这几年,传统花灯市场回暖。据曹淑贞介绍,“一般从四五月份开始,就有人向我们预订,客户遍及海内外,从十月份起到来年元宵,我们都非常忙碌。”
“现在订单不少,我是常年都在做。”林伟忠说,每年元宵节过后,他就先备一些以后要做花灯的材料,比如把纸刻好,在绸布上面绘画、着色、写字等。“那些每年都有人买的常见花灯,我还可以先做好,囤起来。”
漆画:焕发当代艺术光芒
□本报记者 王晓筠文/图
“1980年,对所有漆画创作者及爱好者们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年份。”回忆起漆画的发展历程,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陈立德说道,“那一年,首届福建漆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最高殿堂的展厅内举办,26天内观众达7万多人。”
此次漆画艺术展,引起了海内外的震动。其后,文化部精选100幅作品出国展览,将福建漆画艺术作品推介到世界艺术舞台上。这是中国第一次专门为漆画这门艺术所做的展览,是对漆画艺术家的鼓励和对漆画这门艺术的肯定。
随后,又有两件历史性的大事,奠定了漆画在纯艺术领域里的地位。一是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漆画第一次被作为独立的画种进行展出,并被确认为纯艺术的门类之一。但这次美术展漆画类金牌暂缺。另一是在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泉州艺术家陈立德的漆画作品《皓月红烛》摘得了第一面全国美展漆画金牌,填补了当代中国美术史上漆画金牌的空缺,也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美术作品从未在全国美展上获取金牌的历史。
“虽然漆画从萌生到崛起,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漆画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谈到漆画基础材料——大漆的应用,陈立德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漆的民族。”在中华文明史上,漆艺术书写了灿烂的篇章。
近代,福建漆器工艺发达。福建的漆艺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漆装饰纹样千文万华,传统积淀丰厚,特别是明清时代的漆木家具上的绘画装饰,既有美化家具的作用,又有教化的意义。福建脱胎漆器在上世纪中叶,进入鼎盛时期,为福建漆工艺技艺的积淀和人才的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福建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当代漆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中期,福建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厦门和泉州举办了两个漆画培训班,在这两个班里,许多学生通过刻苦学习和不断钻研,脱颖而出,成长为漆画领域的中坚力量。
从1980年起,泉州的漆画作品就不断出现在全国重大美术展事上,并应邀在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展出,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并取得很多引人注目的成绩。
如今,漆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种类,人们已经不再感到陌生。漆画以其厚重的质感、特殊的视像效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目前,中国美术家协会每年都会开设全国漆画高级研修班,以培养人才,提高漆画创作质量。同时,福建乃至全国各地不少美术学院都开设了漆画专业或选修课程,各地的漆画学会纷纷成立,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了漆画创作的队伍中,为漆画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多年前,泉州就已经成立了“泉州漆画学会”,成员主要有各高校教师、漆画专业创作者和广大的青年学生,其中,不少作品在全国美术展、漆画专业展等各类漆画展览入选,并获得奖牌。可以说,泉州已经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漆画创作专业队伍,未来,泉州漆画将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发展,也一定会对泉州的艺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纸织画:朦胧之美跃然纸上
□本报记者 王晓筠文/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要用一首诗来形容纸织画的神秘和朦胧之美,那么李白的《题西林壁》无疑是再贴切不过了。由经纬线交织而成的永春纸织画,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之一,曾与杭州织画、苏州刺绣、四川竹帘画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家织。
介绍纸织画的时候,永春纸织画大师黄永源的传承人,从事纸织画创作几十年的林志恩说:“纸织画妙就妙在一百个欣赏的人,能看到纸织画的一百种不同形态。这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创作’的结果。”纸织画的美,在于朦胧,在于发挥想象力,再加上神奇的纸撕手工编织过程,纸织画的神秘色彩更为浓烈。
“我看了早期的永春县志,可以说,纸织画起源在南陈,是宫廷艺术与民间技艺结合的结果。”林志恩说,“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纸织画传承一直十分困难。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全县甚至只有黄永源大师作为唯一传承人在制作、经营纸织画。幸好有黄永源的坚持,纸织画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并不断有传承人加入这个行列。”
八十年代末,永春纸织画研究会成立。毕业于美术院校的永春多名在职人员介入纸织画的创作,充分发挥美术人才在纸织画创作方面的主导作用,给纸织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惜的是,这批创作者大都没有坚持下去,也没有人真正进入市场销售领域。
近几年,随着政府的重视和人们审美多元化需求的推动,纸织画创作出现了新的思潮和新的风格流派。例如,周梅森采用金色纸条制作纸织画,并创作了新颖的纸织绣;林志恩强调素描明暗关系和色光变化的立体效果,把水粉、水彩画的方法用于纸织画中,并研制双面纸织画屏风;王生佃注重“工笔重彩”在纸织画中的运用,突出“人物绣像”的年画效果;纪乃连用正统的传统中国画技法,使山水纸织画构图笔墨更加规范;尤仁树把油画立体风格带入纸织画的创作中,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富含表情;方永宗用图案大色块的方法做成抽象风格的装饰纸织画等,这些纸织画的大师们,通过自己的钻研和探索,将永春纸织画带进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保护纸织画,将纸织画传承下去是所有永春纸织画创作者共同的愿望,为了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开来,许多纸织画大师都在尽自己的努力。例如,纸织画大师周文虎于2000年创办了永春纸织画艺术学校,并且成立了全国首家民办纸织画科研所——永春义亭纸织画工艺研究所;周梅森很早就致力于培养孩子们对纸织画的兴趣,他在永春的两所幼儿园、聋哑学校,以及永春华侨中学、永春二中开设纸织画学习班,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纸织画;林志恩为了能让纸织画进入中小学课本教学中,并推广到职专和大学,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并通过论文、书本的方式,详细展现了纸织画的来源和发展历程。
通草画:平凡材料愈久弥香
吴小锦这朵“艺术之花”是父亲用心栽培出来的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吴拏云/文 吴小锦/供图
通草画是石狮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草画俗称草雕,其选用的原材料是台湾、东南亚等地出产的通草片。通草片质地洁白、轻盈、直梗、不卷不垂,有丝绒的质感。把这种植物树心切成薄薄的切片,薄而半透明,可以用来作画,通草画就是指绘制在这种材质上的水彩画。石狮通草画成就了一位福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她就是吴小锦。吴小锦还是石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草画代表性传承人,贞观香绒画创始人。
吴小锦称,她家的通草画创作始于祖父吴颜衫,但吴颜衫时代的通草画,只是一种“平面通草画”,色泽单调、缺乏立体感。1971年,吴小锦的父亲吴为家从泉州一带的民间羽毛雕刻、草扎工艺中得到启发,果断对自家的通草画进行了改良,创造性地发明了“立体通草画”。新的三维式构图,让通草画的画面一下子生动、鲜活了起来,色彩的运用上,较之前也大大丰富了。这一创造体现了吴为家精湛的艺术功底和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为其赢得了诸多荣誉。至今,吴家仍保留着吴为家的多幅遗作,且从不对外出售。
吴小锦在屋中作画
吴小锦打小就对画画情有独钟,在父亲的鼓励下,她从9岁时就开始接触通草画,并逐渐沉湎于这项传统工艺的研究中。2004年,吴为家先生因病不幸去世。但吴家通草画工艺并没有就此消失——吴小锦扛住所有压力,接过父亲的衣钵,继续潜心钻研通草画。她不仅使吴家通草画得到传承,更发明了新的画种——贞观香绒画。“贞观香绒画”是采用进口的白绒布作为画布,在上面制作立体的形象。由于唐贞观是艺术鼎盛时期,故吴小锦将她独创的这种画称为“贞观香绒画”。
通草画从单色到多色,从半立体到全立体,从单一描绘山水花鸟,到精心刻画人物、追求逼真写实,吴小锦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而这一切都源于她想让通草画散发出弥新“芳香”的念头。“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草画和贞观香绒画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创作者只能通过自主创新、锐意开拓,方能求得生存。”吴小锦表示。
最近十几年来,吴小锦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国内和国际工艺品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及工艺美术作品展,拿到过许多大赛金奖,而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向世人宣传石狮通草画,将这一传统工艺推向另一个艺术高峰。如今,吴小锦的通草画作品和贞观香绒画作品已远销海外60多个国家。“艺术表现的闪光点,要和市场的卖点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吴小锦说,她希望让通草画走出石狮,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非遗项目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布雕:丝绸承载书画神韵
□记者谢伟端 林劲峰 文/图
传承并创新中国丝绸画
精雕细刻幻化出灵美艺术酝酿成立研究所
丝绸作为美术作品的载体,在中国已传承数千年。泉州大呈布雕(也称泉州大呈丝绸画)对传统丝绸画进行传承和创新,它通过丝绸的语言将画卷的神韵、文学的精妙、织锦的华美一一呈现,令人仿佛身心都享受了一次高雅艺术的洗礼。
传承并创新中国丝绸画
丝绸,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丝绸与中国书画美术的关系密切。在纸张普及以前,绢帛与帛画的载体正是丝织品,传世唐宋绘画中大多数是绢本。不仅如此,丝绸还作为常见题材频繁出现在古代美术作品之中。
现代意义上的泉州大呈布雕出现的时间较晚。据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陈荣浩介绍,他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后进入湖北美术学院专攻版画技艺。上世纪80年代初,他转身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尤其对烙画、堆锦、布贴画等情有独钟,并开始了布烙画、布雕画的探索和创作。2000年,陈荣浩来到泉州后,潜心研究中国丝绸画,通过10多年的反复摸索,不断创新,终于熟练掌握了布雕画的各种技法,在此基础上,他独创发明了集传统技艺和现代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套色丝绸画技法”和“多层艺术渲染丝绸技法”,极大突破、丰富了传统的布雕技法,让其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臻于完美,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呈布雕。
精雕细刻幻化出灵美艺术
如何创作呢?陈荣浩说,首先要掌握中国画“密不扎针,疏可走马”的精髓,将写实和写意有机结合;然后,辅以薄意雕、油画等独到技法,使画面色彩得到独具匠心的呈现;最后,通过光与影的微妙变化,让景物肖像形神兼备,并通过灵观、灵悟,幻化出灵美的艺术形象,将人带入百看不厌,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大呈布雕的表现方式多样。有的地方需要细致入微的雕刻,比如在陈荣浩的《五百罗汉》、《牡丹仙子图》作品中,人物的五官如毛发般细密;在他的《三峡遗梦》系列作品中,运用斑斓的色彩;而在他的《星月夜》、《向日葵》作品中,则运用了印象派的油画风格。
“丝绸画的制作工艺难度大、工序复杂、且制作周期漫长,要求制作人员有一定的文化和美术功底。”他说,同时,创作人员还要有心神气定、持之以恒的气质。
酝酿成立研究所
如今,泉州大呈布雕已成功申请了两项国家专利,并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陈荣浩外,其女儿陈梦曦等十余人也正在学习、从事大呈布雕的制作。
陈荣浩还成立了泉州丝绸画艺术馆,2010泉州丝绸画艺术馆成为“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的战略合作单位,泉州大呈布雕和古今中外的名人名作同时挂牌交易。接下去,陈荣浩还打算申请成立中国首家大呈丝绸艺术研究所。
据介绍,这些年,泉州丝绸画作为特色礼品,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并引起很多收藏爱好者的兴趣。
蓝印花布:静谧素雅衣被天下
□本报记者 谢伟端 通讯员章财根
安溪为何有溪叫蓝溪?那是因千年以来,有染蓝印花布的蓝靛草汁漂在里头。漂布姑娘们于溪中拓开长长布条,紧拽一头,放任水流荡洗。千家万户制造印花布,溪始变蓝。
安溪的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浇花布”,是安溪古、近代最为普及的纺织品,它蓝得静谧,白得安宁。
需蓝靛草浸泡数日
安溪的蓝印花布起源于何时,没有人能说清楚。已故的福建省级、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溪蓝印花布代表性传承人黄炯然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安溪蓝印花布技术,至少有千年历史。及至明朝,安溪农村中,大都设有染坊“布房”,能加工染制乌黑、大青、水青、桃红、雪紫等颜色,“木棉花布甲诸郡”,产品远销至江南、台湾和南洋群岛。到了清朝,安溪人已有比较成熟的染印经验。现在安溪境内还可发现为数不少的三合土结构的“打菁坑”及木制纺车、织布机等物。
蓝印花布“以布抹灰药而青,候干,去灰药,则蓝白相间”。黄炯然曾描述其工艺大致为:割蓝草入缸或灰坑,按比例在蓝草中加石灰泡浸,蓝草腐烂后,去梗,以木把打菁,沉淀后去清水,即成蓝靛。以纸版刻所需图案,刻好后以桐油喷透,再以豆粉加石灰和成灰浆,将油纸版平铺在白布上,以粉浆漏印其上,风干后,将布放入蓝靛缸泡浸数遍。布晒干后,刮去灰浆,放入溪流中漂洗,晒干后就成了蓝印花布。
既消毒又意喻吉祥
安溪蓝印花布的特点是绿色、健康、环保,蓝印花布的染料、防染剂等,都是天然的、能消毒的植物。蓝靛学名青黛,是一种中药材,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功能。民间以蓝靛治疗腮腺、治毒疮、清热解毒、驱蚊,因此,人们穿上蓝印花布衣服、制成蓝印花布的帐帘、棉被、带上蓝布头巾、包袱皮、手帕,小孩子玩蓝印花布制成的玩具,能起到消毒作用。
除了有药用功能外,蓝印花布还展示了它的艺术美。蓝印花布向来以质朴素净为美,在题材和内容上有以形寓意、以音寓意和借用民间传说故事来表达思想情感、以传统的几何图案来象征吉祥等,还有“百子图”、“百寿图”、“百福图”这些人们喜爱的吉祥图案,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向往。
创新曾让花布更多彩
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广敏曾经撰写了《安溪蓝印花工艺的生态变迁》的论文,论文指出,近现代安溪蓝印花布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有:湖头上田李勇,李勇1930年生,10岁从父学染布,至1956年洗手;官桥镇上苑村廖玉海夫妻,廖从小学习染布,并于1957年停业;黄炯然,1951年生,他与妻郭淑静,师承廖玉海、李勇。
黄炯然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用田里紫云英的叶子染出了另一种纯蓝,菊花染出了一层黄,玫瑰染出了玫瑰红……甚至,他还与日本某企业研讨,以安溪未熟的青柿子汁染出一种布,命名为“柿汁布”。当时,日本许多小学生背的书包,都是用安溪染的布做成的。
据了解,前些年,安溪尚卿和湖头两个染印作坊仍继续从事印染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采用了“白西洋”、“白甲仔”等“官布”,蓝印布的纹饰也比较单一,大都用“凤朝牡丹”等现代图案,蓝印花布也局限于做被面、被兜(背小孩用的条巾)。后来,因现代化纺织厂的冲击,染印坊关门停产。
金苍绣:“绣”出古城深厚底蕴
□本报记者 陈士奇
泉州的刺绣古称为刺桐绣,其因绣线包着金箔,形状如葱一般,故又名为金葱绣。而在泉州方言里的“苍”与 “葱”同音,民间也将其称为金苍绣,后则雅称为盘金绣。
自古以来,金苍绣绣品多用于宗教,主要有庙宇绣品、道场绣品和阵头绣品,如佛服、绣佛、凉伞、幢幡、龙蟒桌裙、阵头绣旗等,此外,高甲戏、歌仔戏等戏服、喜庆的绣幛等也有使用金苍绣。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金苍绣传承人林秀清说,宋元之际,泉州古城内便悄然出现了许多专售刺桐绣的绣铺,尤其在宋代时期,位于泉州城东隅的“衮绣铺”,更相传是当时刺绣业集中地。
明清时期,泉州地方戏曲日渐兴盛,绣制戏服、道具需求量不断增加,刺绣业也达到繁盛,尤其到了清末民初,泉州当地的绣铺便已达数十家,其中,道光二十九年间开设在承天巷内的“得春堂”绣铺更是名扬四方。泉州城内的刺绣工人一度达到数百人,产品销往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
民间绣房传承古老技艺
如今,在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内的金苍绣加工车间,虽已不见往昔鼎盛时,挤满六七十位绣工的繁景。但绣工们飞针走线的娴熟技艺却一如往昔。在拥有32年“绣龄”的林秀清看来,做好一幅金苍绣品,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在油画纸上用铅笔勾画图案,接着要打孔,沿画好的图上线条刺出细密小孔。然后将缎布绷在木框上,再用颜色粉浆搽过图纸,将图印在布上。
金苍绣有平绣与凸绣之分,林秀清说,刺平绣时要将固定好的罗缎重点部分,用金绣线由外到内紧密绣上,其他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线绣制。而在刺凸绣时,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重点部分的图案要用布盖上缝制,在布与罗缎中间预留空间塞满棉花,以图案不会塌下为最佳,完成凸绣工序,使图案变得立体。“由于绣品在绣制的过程中会产生线头,凸绣完成后,在绣品的背面,要涂上稀释的米浆,这样可以使线头紧贴在绣品上,不至于跑线,同时,也会使罗缎变硬变平整。”林秀清介绍说,待米浆干后,进行烫平,然后根据绣品的用途,用浓米浆黏合进行组装,总共要历经繁琐的八道工序,一件金苍绣品才算完工。
现代科技融入传统刺绣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技术被运用于传统的刺绣工艺中。“电脑刺绣能节省时间和成本,因此一些简单的绣花现在都改用机绣。”林秀清说,与其他种类的刺绣相比,金苍绣更注重纹理,纹理好品质才好。因为按纹理绣时,每一针都要拔紧,这样能保持针织的细密紧凑,最后的成品才不会松松垮垮。机器、电脑的运用,不仅能提高产量,也能使绣出的纹理更加细密精致。
但即便如此,在林秀清看来,纯手工绣制的金苍绣仍最能展现传统技艺的精髓。随着2010年底,金苍绣技艺作为传统技艺,纳入泉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林秀清也有了更多期盼,她说,除了通过旅游文化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的泉州刺绣艺术外,她还期待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金苍绣技艺的队伍中,让这门古老的民间技艺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藤铁:源自竹与藤的传奇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的故乡,安溪铁观音享誉全球。同时,安溪还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藤铁工艺之乡”,是我国最大的工艺品出口基地。安溪的竹藤编技艺自古有之,现代的安溪藤铁工艺产业几十年前开始发力,如今已经成为安溪县继茶产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支柱产业。
藤铁工艺又不断开枝散叶,除了安溪外,泉州市区、南安等地也都有藤铁加工厂。
□本报记者谢伟端 通讯员张晓斌 章桂林 文/图
唐宋就有竹藤编技艺
据竹藤编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陈清河介绍,安溪竹藤编技艺历史悠久,《五代初建安溪县记》和《泉州府志》记载,唐宋时期,“畚”、“筐”、“焙茗”等竹制品,老百姓已经开始使用。千百年来,农具、茶具、日用器具中属于竹藤编的相当普遍,有篾箍、筛、笼、篱、笠、蓆、簾、桌椅、盘、筐、箱、斗箕、蒸笼、灯等14类40多个品种。
“有安溪乌龙茶就有竹藤编,采茶的茶卡、凉茶的平筛、摇青的茶筛和摇青机、烘茶的焙笼等,千百年来也是竹藤编的。”陈清河说,“当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竹。”竹篾较脆,编织的难度大。
如何用竹编织器物?竹藤编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名人黄连福说,首先要将竹子切成竹丝,然后再根据所需造型编织。“用竹编织的难度大,一般人要学习三到五年才能掌握这门技术。”
主材料竹被藤取代
虽然安溪的竹藤编技艺历史悠久,然而现代竹藤工艺业真正的雏形却是1971年才出现,陈清河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1971年,他带领5位年轻人在安溪尚卿公社农械厂创办安溪县尚卿竹编工艺厂,利用本地生产的竹子、山藤、芒心等原料生产热水瓶外壳、茶篓等工艺品,销往本县及周边南安、泉州等地。1972年,在全国第二届工艺美术展览会上,陈清河送去花瓶、花篮、果盘、菠萝罐等8件竹藤作品参评,其中菠萝罐作品被选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型画册,“全国只有3件竹编作品入选,这在当时是最高荣誉。”
到了1984年,陈清河被曾星如看中,在安溪县城创办该县第一家合资企业——安星藤器有限公司。安星公司在全县80%的乡镇设立许多加工点。短短几年间,这些加工点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厂,加工厂把生产加工任务发放到各家各户。经农户生产加工,最后产品又委托安星公司等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公司出口,从中赚取利润。
“安溪各个村都有几个在当地比较有影响的人,公司就把藤等材料分配给他们,再由他们组织村里的妇女编织藤工艺品。”陈清河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你如果到安溪村民家坐客,经常可以看到妇女们忙于编织竹藤工艺品的场景。
“这一时期的重大变化就是材料由主要是竹,变成主要是藤,辅之以竹。”黄连福说,竹和藤工艺品都需要手工编织,但藤的韧性更足,不易折断,竹与藤相结合,可以编织更精美、更丰富的造型。“藤制品放的时间更久,而且可塑性更好,技能较为简单,普通女工只要观摩后多加练习,就能掌握编织技能。”
由竹藤向藤铁的跨越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竹藤工艺迅速向整个安溪县辐射,截至1998年底,全县已拥有各类竹藤工艺加工企业270多家,年产值上千万元的骨干企业30多家,年出口值近10亿元,涉业人员10万多人。“这些后起之秀大部分是我的徒子、徒孙。”如今已经从企业退休的陈清河说,陈明辉和黄连福就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两位。据了解,他们都是该项目的省级非遗传承人。
陈明辉还是英发家具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是安溪藤铁工艺龙头企业,陈明辉被选为安溪县藤铁工艺同业工会会长,他同时也是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据他介绍,1998年,东南亚金融风波爆发,国内工艺品出口困难重重,安溪竹藤工艺企业及时把市场转移到欧美,根据欧美工艺品市场流行的款式和色泽变化,及时创新,设计、生产出藤铁类、塑编类工艺品,迅速占领欧美市场。“建筑工地上普遍的铁线、钢筋经过除锈、电焊等程序,做成各种东西的支架。之后,融入传统竹藤技艺,就形成藤铁艺术。”
过去,安溪县把该县第二大产业称作“竹藤工艺”,如今,这个产业被改称做“藤铁工艺”。由“竹藤”到“藤铁”,虽是一字之差,却见证了该产业调整生产结构,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年产值四五十亿元
陈明辉说,安溪县藤铁工艺品百分之九十几出口。如今的藤铁工艺品更加多样化,更有创意。
目前,安溪有藤铁企业250多家,年产值四五十亿元。安溪工艺品已畅销东南亚、欧美、中东市场,并逐步拓展到非洲,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有一大批工艺骨干企业已与国外的一些客户、批发商、代理商建立起长期的业务往来关系,市场销售相对稳定。工艺行业的兴起,带动百业发展。许多服务于工艺行业的专门从事胶漆供应、树脂工艺、丝钉铁线、纸箱包装等专业厂家竞相在安溪县迅速崛起。
此外,安溪县还在华侨职校建立工艺品教育基地,设立竹藤编技艺非遗传习所和安溪县家居工艺研发中心,开设家居工艺设计专业,并招收两个教学班,陈清河等业内名人被聘请为老师,亲自传授技艺。学生毕业之后,由学校推荐或县工艺企业直接引进就业。
锡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本报记者吴挐云 陈小阳 文/图
锡雕又称瓜雕,是一门独特的传统工艺。唐宋时期,泉州府的锡雕十分兴盛,到明代还自然形成了专门从事打锡生产的“打锡巷”。如今在泉州,只剩下零星的锡雕艺人。如何在“危难”中寻找“生机”,成了锡雕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泉州市区新华路,住着这样一对哥俩——哥哥杨峰岩和弟弟杨峰峪,他们是杨氏锡雕的第五代传人。他们传承了祖上的锡雕技艺,并且创新出日用化、实用化的现代锡雕工艺品。他们正在努力为泉州锡雕铺设一条通往繁华市场的“轨道”。
创办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的“连发祖铺”是泉州城最古老的锡雕铺,上个世纪20年代,随着镜子、保温瓶、花屏等新生活用品的出现,“连发祖铺”更名为“建发镜器花屏店”,锡雕只是作为镜框、花屏上的一点装饰图案而得以保留。到了40年代,打锡巷里不再有锡雕铺,锡雕用品的市场几乎完全被新兴商品所吞噬了。
据杨峰岩介绍,传统锡雕的制作工序十分繁琐,大致有以下七大步骤:设计用于雕塑的图纸;进行寿山石模的雕刻;将熔化了的锡水倒在刻好的石模上,进行铸造;进行修整、整平、焊接工序;对雕品进行磨光和装配;打正漆和安正金(有些产品需要打金箔);有些雕品需要装玻璃,并且刻上字画。
“传统的锡雕工艺品成本太大、门槛过高,普通民众很难接受,也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生存。”提起传统锡雕的遭遇,杨峰岩不无感慨。杨峰岩从14岁起跟随父亲杨炳坤学习锡雕工艺,在往后的60个年头里,他天天和锡雕打交道,最清楚锡雕的优势和“软肋”。他认为现代锡雕可以采用“双轨并进”的办法,来保持锡雕艺术的水准。“一方面,我们制作高端、高水平的锡雕作品,可能是传统的,也可能是富有时代气息的,但一定要精益求精,要拿錾子、焊枪、拐砧、砧板、抛光刀和光针等工具,纯手工去打造。另一方面,对市场前景广阔的锡制品,我们也要批量生产,用电铸模具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市’养‘技’,形成良性循环。”
如今,杨峰岩早已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杨峰峪也是省工艺名人。近日,他们的作品《锡雕骏马组合》又在2013年中国艺术百花奖中勇夺金奖。
“我们的东西(锡雕)都是好东西,不怕货比货,我们希望能开拓国际市场,把泉州古老的锡雕工艺推广出去,我们接过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埃及等国家的订单,相信未来锡雕国际市场会更大,我们的产品也会赢得更多的掌声的。”杨峰岩说道。
">青花瓷鼠标、雕刻细腻的牡丹花瓷、精致的漆线雕、掌中木偶、土笋冻、贡糖、肉粽……去年,泉州开展首届特色伴手礼暨特色小吃征选活动,当时有100多个商家300多种产品参选。根据商品的文化内涵、创意价值及地方特色等要素,今年1月底,首批具有泉州特色的伴手礼正式名录和预备名录出炉。
泉州市旅游局培训中心负责人叶俊伟介绍,这批具有浓浓泉州味的伴手礼,分为特色小吃、文创商品、土特产品,可谓“吃喝玩乐”兼具,不仅会唤醒来泉旅客的味蕾,也让旅客们从中欣赏、感受泉州独特的闽南文化。
叶俊伟说,遗憾的是,这些伴手礼没有统一的售卖点,不过有些商品在泉州市区有自己的门店或已进入商超,很容易买到。此外,在这次世界闽南文化节中的台湾特色庙会中,有15家商家带来泉州特色商品展销,其中有12家入选今年选出的伴手礼名录。
首届泉州特色伴手礼正式名录
北记食品
桂锋特色小吃
肖民土笋冻
惠女服饰传习所
彬达香制品系列
艺达木雕
鸿达工艺
博汇闽南文化特色系列摆件
锦绣庄DIY掌中布偶
“方七娘”佛手茶
大礼包
桃溪牌永春老醋
永兴衙口花生
苏记正泉成绿豆饼
豪味衙口肉粕
灵源药业
顺成面业
深沪供销社鱼粳
爱茶趣文化茶
永平涂门贡糖
源和堂蜜饯
蓝氏钟楼肉粽
贻庆鸡爪
天之饴食品
魏荫名茶
阆山美食
五叔公土笋冻
权氏竹筒酒
烤黑兔
首届泉州特色伴手礼预备名录
紫云轩雕艺
三辉木雕
菩提香道
兴隆香业
新源兴特色产品
永盛食品
深沪华清蔬菜
郭记涂门贡糖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莲花峰茶
日腾面线
曲斗香海底窖藏酒
天 气
活动期间多云天气为主
市民外出
注意防晒补水
活动期间天气如何?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15日以后天气渐渐好转,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天气以多云为主,午后可能有阵雨或雷阵雨,市区白天气温均在30℃左右,最高可达31℃。
市气象局工作人员提醒,虽然多云,但是白天天气仍然较热,外出参加活动的人员要注意防晒补水。夏天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感到疲劳,所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放松,必要时可准备一些防暑降温的药品。午后要注意防雨防雷,降雨可能引起路面湿滑和部分路段积水,公众和相关部门应做好防范工作。闽南文化节期间,气象部门还将继续加强监测、密切跟踪,并及时发布短时临近预报和预警。
提 醒
有序参与
安全为重
活动异彩纷呈,有的在户外有的在室内,考虑到届时会有大量嘉宾和市民参与,本报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提前了解活动日程,提早安排行程,避开人流高峰时段参与活动。
2.参加在交通拥堵地段或繁华地区举办的活动时,请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自行开车前往的,要听从现场交通民警的指挥和疏导。
3.参加各类大型公共活动时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入场。
4.注意观察自己所在位置附近的安全通道和应急出入口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5.带领未成年人或陪同行动不便的老人参加活动时要注意看护,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防止参加活动时走散。
6.参观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财物,不要将物品交给不认识的人看管。
交 通
精彩活动等你来参与
公交车
带你“走透透”
吃台湾特色美食,欣赏雅致的戏曲、异域风情的民族舞蹈、精彩的武术表演……在中心市区,有哪些公交线路可以到达呢?
泉州海峡体育中心体育馆,途经公交线路有26路、32路、36路、45路、210路。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泉州市博物馆相邻,途经公交线路有37路、46路、201路、203路、208路、601路。
泉州影剧院,途经公交线路有2路、40路、601路。
府文庙广场,途经公交线路有3路、4路、6路、14路、19路、25路、26路、32路、47路。
泉州市体育中心侨乡体育馆,途经公交线路有7路、13路、19路、22路、25路、32路、802路、203路。
锦绣庄民间艺术园,附近有花博园公交站,途经公交线路有3路、10路、30路、201路、202路、209路、601路。
泉州万达广场,附近有宝洲街中段或浦西(单向)两个公交站,途经公交线路有6路、8路、15路、17路、20路、24路、38路、801路、802路。
需要提醒的是,泉州公交线路是无人售票,有些线路实行跨段收费,因此乘客要备好零钱,以便乘坐。
服 务
遇到困难
请找志愿者
服务热线:22210110
22199721
精彩活动即将开始,却找不到活动场馆?最具特色的闽南文化展示,想请讲解员为您细细介绍?偶感不适需要一些应急药品?只要您拨打志愿者服务热线22210110、22199721,志愿者会在第一时间帮您解决困难。
第五届海峡论坛泉州系列活动暨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我市将安排近400名志愿者在各活动场馆、嘉宾入住酒店等场所,为参加活动的各方人士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服务事项包括嘉宾接待、报到协助、路线引导、跟车迎送、翻译、场馆讲解等,志愿者服务点还会配备药品、泉州地图等物品,满足嘉宾们的不同需求。
各志愿者服务点将分布在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相关活动场地,包括海峡体育馆、侨乡体育馆、泉州影剧院、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市博物馆、锦绣庄、各南音会唱点和华侨大厦、湖美酒店、刺桐饭店、霞客商务酒店、金星酒店、鲤城酒店、世贸大酒店、悦华酒店、万达文华酒店、泉州酒店、迎宾馆、湖景酒店等,服务时间自6月12日起至6月19日。
旅 游
逛一逛
收获古城的故事
第五届海峡论坛泉州系列活动暨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在泉举行,众多精彩的活动弥漫着浓浓的闽南味。除了参加各类主题活动外,四方来客不妨在闲暇时间,到处走走逛逛,感受泉州千年古城历史文化,发现这一世界闽南文化核心区和富集区的魅力。
老君岩
老君造像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位于国家级5A景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内。石像雕于唐代,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取自巨型天然岩石雕琢而成。千百年来,历经风雨沧桑,依然栩栩如生,神采奕奕,见证了清源山唐宋时期道教文化的兴盛发达。
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市区西街,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拥有“世界之最”——唐代的“桑莲古树”,历经千年沧桑仍生机盎然;海内外少有的北宋“甘露戒坛”、山门天王殿;南宋的“东西双塔”;明代重建的有86根大方柱、丈八金身五方佛和装饰于梁槽间24尊飞天乐伎的“大雄宝殿”(又称百柱殿)等古迹。
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市区天后路,原称“天妃宫”,俗称“妈祖庙”,素有“温陵圣庙”之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史迹。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其建筑群至今仍保存着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的木构建筑。宫内“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收藏、陈列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天后宫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是祈求平安、庇佑的朝圣地。
通淮关岳庙
通淮关岳庙,位于鲤城区涂门街,始建年代无考。庙坐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义庙三座并排的庙宇组成,均为三进,其后进已改为连成一体的三层楼。庙中现存文物众多,有清乾隆四十二年重修通淮关岳庙收支情况的石刻,嘉庆二十四年台湾林光复所书石刻等。庙内还保存着朱熹题写的“正气”、张瑞图题写的“充塞天地”及近代蔡浚书“鼎汉立宋”等匾额。通淮关岳庙历来是泉州官绅祭祀武圣专庙,驰名海内外,分灵遍及台、港、澳和东南亚。
泉州少林寺
位于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之东岳山麓,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是泉州最早的佛教寺庙、全国历史上有名的“七大少林丛林”之一。相传为唐初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南少林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因禅武合一而博大精深,历代高僧名师辈出,声名远播海内外。
中山路
泉州中山路始于唐,成于民国,是贯穿泉州老城区南北方向最主要、最繁华的近代商业街,全长2.5公里,是“老字号”聚集的传统商业街区,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中西建筑风格,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中山路及周边城区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是泉州人民和海外侨胞感情血浓于水的实物见证和侨乡的象征性建筑。
洛阳桥
洛阳江原名“万安桥”,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是世界桥梁“筏型基础”和桥基“种蛎固基法”之开端。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成。古桥长731.29米,有船形桥墩44座,扶栏645个,石狮子104只、石塔7座,石亭和武士造像分立两旁,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清净寺
清净寺位于市区涂门街中段,原称“艾苏哈卜清真寺”,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建筑形式建造的、国内罕见的石结构清真古寺,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现存主要有大门楼、奉天坛和明善堂等部分建筑,寺内遗留有纪录历代穆斯林集资修葺的汉文和古阿拉伯文勒碑石刻。
□本版图片:陈晓东 陈英杰 魏思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