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水下考古 调查

东南网-石狮日报7月9日讯(记者 洪亚男)泉州水下考古陆上调查项目进展顺利,昨日,考古队员们来到石狮市蚶江镇进行调查。在蚶江镇和永宁镇都有好消息传来。发现的出水瓷器年代久远,大部分产自唐、宋、明、清的民窑。

在蚶江镇,一名走船几十年的船老大一边吸着烟,一边回忆着在海上打捞瓷器的往事。在他记忆的深处,在石湖码头海域的海底有一条深沟,沟从石湖直通泉州后渚港,沟深约20多米,很多渔民曾经在此处捞起明代的“国姓瓶”或者瓷片。但是当时渔民们不懂得这些可是宝贝,都扔到了海滩上,如今已经被沙滩掩埋,难寻踪影。

考古队员们在永宁一户渔民家发现了7件出水瓷器,有瓮、碗、瓶等,保存完好。据高先生介绍,他家以捕鱼为生,有三条大铁船。几十年前,他多次在永宁海域捞起瓷器,除了民窑,还有官窑,有产自泉州窑口的,也有产自外地窑口的。现在家中的这7件瓷器都保存完好,上面还有水生物吸附在瓷器上的痕迹。

在永宁,一名老船长开起了一家古董商店,里面收集了这七八年来,渔民们从海上打捞起来的出水瓷器。

据悉,水下考古队员们这几日还将继续在石狮开展水下考古陆上调查项目,有线索的市民可以拨打本报热线进行报料。


相关报道>>>

泉州水下考古石狮海域发现宋代青釉碗

海底捞起的完好陶罐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7月9日讯(记者 郑慧雅 田米 文/图)近日,泉州水下考古陆上调查队开始对石狮海域附近村落进行考古调查,收获不小。石狮永宁村民老高家打捞上来的几件古罐和瓷碗,让可能的沉船遗迹时间可以追溯至宋代。

之前,调查队在石狮海域推测出的几处沉船疑点,年代主要集中在清代、二战时期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调查队员现场初步判断,在老高家发现的几件海底遗物,有宋代的青釉碗、青釉罐,以及清晚期的青花碗。除了青花碗有块状破损,其他几件保存良好。几只青釉罐,最小的只有拳头般大,很精巧。调查人员分析,这些看起来都是平常人家日常所用的器具,外观十分质朴。两只宋代青釉碗,虽色泽最为鲜亮,但也没有装饰图案。这些器具可能是古代用来装生活用品的容器。

“应该不是出自官窑。”调查队员小蔡说,从做工和质地看,有几只碗应是来自闽北窑的。

“这些并不是一次性打捞上来,而是分别从不同地点收获的。”调查队副队长张红兴说,光凭着几件器具,以此判断附近海域有沉船疑点,还为时尚早。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走访,调查队还发现,石狮海域附近村落有不少村民都有过打捞起海底遗物的经历。

“石湖码头附近海域有一条海沟,通往泉州后渚港,应该有20托(1托=1.66米)深”,石狮蚶江村民老林说,在那条沟附近,曾打捞过国姓瓶。

据老林介绍,10多年前,出海的渔民经常能打捞到一些海底遗物,但大家都不知道它的价值所在,往往打捞上来后便直接丢在了海滩上,海浪一来,又把它们卷回海底了。

“太可惜了!”泉州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没有这些海底遗物作为线索,可能会对调查造成一定困难。

如市民有相关文献资料、历史传说或相关出水陶瓷器等,欢迎拨打968111提供。

">

▶当年出水的青花瓷,有过山龙图案。盘底有字(圈中图)

▶当年出水的青花瓷,有过山龙图案。盘底有字(圈中图)

东南网-海都报闽南版6月22日讯(记者 曾小琴 吕波 实习生 潘晓玲 文/图) 10多年前打捞起的清朝青花瓷,或许将帮助我们找到一艘泉州湾底的沉船。

昨日,泉州水下考古陆上调查队在晋江英林走访发现,在这块青花瓷当年出水之处,众多村民都曾发现各式各样的海底遗物。也就是说,可以初步确定,在金门周边的这一海域,有一艘至少清中期以前的沉船。

目前,考古队掌握了近20处沉船疑迹点。


他在金门海域捞到200年前瓷盘

昨日,考古人员找到了一个青花瓷盘。晋江英林渔民柯先生,讲述了这段尘封10多年的往事。

当时是一个晴天,他开小渔船到金门周边海域。当他准备收网返航时,意外发现渔网中有一个瓷盘子。这些年,柯先生把这个瓷盘子当宝贝一样珍藏。

专家们发现,这个青花瓷盘保存得不错,色泽鲜丽光亮。盘的正反面,都有过山龙的图案。考古队员拿尺子量了它的“三围”:口径20cm,高度4cm,足径11.2cm,和平常家用炒菜的盘子差不多大小。

盘足刻着两个字,像是“宛玉”,专家们一时也确定不了。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泉州水下考古陆上调查队副队长陈建中鉴定说,这是德化窑的过墙龙盆,是清朝中期作品,距今有200多年。他说,这一瓷器当年是民间的日用品,也作为商品远销。

一二十年前常发现海底遗物

靠海吃海,这个村子,曾经从海里捞出一大堆宝贝。

村长老柯介绍,一二十年前,经常有村民出海捞到古代瓷器。“村里还捞到一个红珊瑚,重达80多斤”,老柯比划着,他后来发动村民四处找都没找到。老柯说,他也曾打捞了一只破成两半的罐,后来搬家了也没了。

考古队员和村长走访了10多户渔民,听到很多彼时的见闻。村民们说,他们不时会拖回两三个瓷器,有瓷砖、铜碗、盘子等,“形状各异,样式还挺多”。只可惜,村民不懂其价值,也有忌讳,这些打捞物都被贱卖,如今连残片都没了。

考古队员陆上调查队副队长张红兴连连摇头感叹。

村民的发现都来自于同一海域

将这些行船时间、地点,打捞点海底深度等做完记录后,调查队有了不错的发现:众多村民讲的都是同一海域。

考古队员因此都很兴奋。张红兴介绍,这次走访,初步锁定一处水下沉船遗存点,这将为日后水下考古作准备;只有在陆地调查时,把资料做足、做细,“实打实地了解遗存点海床情况、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对位置等信息,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水下考古和打捞”。

张红兴还说,水下打捞是非常专业的,目前尚不确定水下文化遗址保存状况,所以,任何盲目行动会给水下文化遗存、文物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半个月已发现近20处沉船疑迹点

蓝蓝泉州湾底,藏着众多秘密,众多往事深埋海底。5月18日,泉州首次启动沿海水下文化遗存普查的陆上调查(本报5月16日曾独家报道)。

据了解,本月初开始野外实地调查,发现近20处沉船疑迹点,主要分布在深沪湾和围头湾,有的疑迹点涉及金门海域。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调查队每到一个乡镇,都与当地镇政府座谈,希望从出海的渔民等处收集资料和线索。调查队也向读者征集相关线索,如市民有相关文献资料、历史传说或相关出水陶瓷器等,欢迎拨打968111提供。

 

">
东南网-晋江经济报6月17日讯(记者 董瑞婷)“我们以前打鱼时,常捞到一些碗、碟、盏等瓷器,但当时觉得没什么用又扔回海里了。”昨日,泉州水下考古陆上调查项目在结束深沪镇的调查后,第二站走进了金井镇,金井的不少老渔民和调查队聊起往事,不胜感慨。

金井镇位于晋江沿海突出部,距金门岛仅5.6海里,陆地面积56.7平方公里,海岸线26.5公里。特别是金井镇的围头湾海阔水深,是一个天然避风良港。据载,早在南宋时期,围头湾还有着“东海明珠”之誉。如今,围头港仍是晋江主要港口之一,为福建第一个万吨级对台贸易码头。

围头村委会主任洪水平和他的父亲洪我洲告诉调查人员,围头湾目前还保留着一个明代的古渡头,明末清初,郑成功也在围头湾上操练过水军,村里有村民还存过当时的水军战服。就在二三十年前,围头村还曾经在海岸边发现过一门铁炮,只是时过境迁,如今铁炮去向不明。

“如果深入发掘,相信除八二三炮战的遗址外,围头湾还有不少埋沉于历史的遗迹。”洪水平说。

和围头村相邻的湖厝村,也有不少渔民提供了线索。在湖厝村一直流传着一个和海商贸易有关的传说。清中期,有一艘途经围头湾的商船,因风浪太大,被刮到湖厝村村民许显官的家门口。船员们向许显官求宿,得到了热情款待。待台风过后,商船已搁浅开不出海湾,商船的船主、船员们只得弃船离去。谁料想,这一走好几年也不见回转,许显官只好把他们留下的茶叶拿去售卖。没想到,那商船的茶叶是很好的一种品种,许显官也因此发家。

湖厝村的村民许火焙、许增加也说,多年前,他们也曾见到有船只在石圳附近打捞过沉船。

“线索有不少,可惜能寻找到的出水器物还不多。”在经过一日的奔波调查后,泉州沿海水下文化遗存普查陆上调查队副队长张红兴说,水下考古陆上调查主要是通过口头流传、出水器物、史料记载三方面来综合判断沉船点,为以后的水下考古提供依据。围头村虽有不少渔民都在海上捞过破碗破瓷片,但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些瓷器的价值,不少渔民常顺手又扔回海里。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深入各村走访和调查,希望能发现更多的线索。

那么,美丽的围头湾海底有着怎样的过去和不为人知的历史呢?有待水下考古来为我们揭晓。

">

施荣杰先生收藏的长达13米的独木舟

在泉州湾水域,隐藏着历史遗留的物质和人文宝藏,这些宝藏或许能揭开一些历史谜团。今年5月18日,泉州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工作正式启动。6月6日开始,考古人员从晋江市深沪湾开始第一阶段的陆地调查,历经9日,取得阶段性成果。

东南早报作为协办单位,派出记者跟踪采访。据了解,目前考古人员已经确定泉州湾及附近海域13个沉船疑点,其中9个位于深沪海域,另4个分布在漳州和金门等海域。

□早报记者 许小程 张素萍


深沪施先生(左)向考古人员展示他珍藏的水下瓷器

回望:沙滩曾惊现明代铜铳

水下考古调查首站选择深沪绝非偶然。

深沪曾先后发现距今7500-8000年的海底古森林遗迹、距今1万多年的古牡蛎礁、福建首次发现的史前沙丘类型遗址——庵山遗址等。而深沪镇的水下世界或将同样非同凡响。

今年62岁的老渔民施修河,在1999年12月24日那一天,迎着微微晨曦来到退潮后的滩涂中捡海螺,突然从泥土中翻出一块黑家伙,竟然是一门刻有“嘉靖”的火器。其实这是一门铜铳,随后他以2000元卖给他人,目前这门铜铳收藏在晋江博物馆。

经过专家鉴定,铳弹膛内还贮一铁弹,该铜铳为国家一级文物,很可能出自郑成功的军队。

消息传来后,镇上的居民一下子沸腾起来,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挤满海岸,有人甚至雇了一辆挖掘机挖掘。而就在同一天,一门600多斤重铁炮随之出土。

施修河回忆道,当时还有人淘到一些古瓷器和船体物件等,还有一个像锅一样大的紫砂壶被人不慎打碎,村里人惋惜不已。


宋代青白瓷

惊喜:一艘年代久远的独木舟

13年过去了,深沪湾依然有着惊喜。

前几天,考古人员在实地走访中,偶然发现了一艘疑似新石器时期的独木舟,为深沪湾的悠久和神秘再添浓厚一笔。

故事还得从一个旧家具店铺说起。

施荣杰的生意主要是通过回收旧木头,再处理加工成旧家具销售。不过眼下名贵的旧木头已经很难找了。去年他在深沪镇土屿村的岸上,无意中发现一块长13米的大木头。“这倒是块大木头。”抱着这样的想法,施荣杰立即将它买下。回到家中,施荣杰发现这块木头两头尖中间宽,为了确定它能不能做家具,有人锯开其中一头。这时,施荣杰的父亲老施看到了,一眼就认出是独木舟。

意识到这是一艘有年份的小舟,施荣杰立即停手,并将它收藏起来,遗憾的是,舟体已经锯掉一小部分。

这艘独木舟长13米,宽0.8米。当考古人员看到后,也赞叹不已。众所皆知,早在7000多前的河姆渡文化,就已经开始使用独木舟。而距离施荣杰家不远,则是赫赫有名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庵山遗址,那么,这艘独木舟会不会就是远古人类为了走向海洋而制造的呢?

“独木舟是船的祖先,所以这艘独木舟年代肯定久远。”考古人员说,要经过细致的考证,才能确定独木舟的年份。


清代青花盘

发现:13个沉船疑点

9天的陆地走访后,水下考古调查已经取得初步进展。“我们已经掌握了13个水下沉船疑点,为以后的水下考古工作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泉州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副队长张红兴说,每一个疑点都经过详细的调查和论证,标出了经度和纬度,以及沉船可能的深度。至于沉船疑点具体方位,考古人员称,因考虑到文物安全,不宜马上公布。

据张红兴介绍,深沪镇陆地调查结束后,他们将转战晋江金井镇,待泉州湾所有陆地资料收集工作结束,考古工作将根据这些资料转战水下,届时一场前所未有的水下之旅将在泉州展开。


清代青花夜壶

■访谈

前期调查杂而细

水下考古要求高

张红兴介绍,水下考古及陆地调查与陆地考古是有所区别的,水下考古的技术、精确度等细节要求非常高,因此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说。“现在是做调查,真正考古时,如果考古发掘有所偏差,即使只是一两米,也很可能失去一次绝佳机会,因此前期工作一定要做细。”

张红兴介绍,水下考古必须先从陆地调查着手,以确定具体的水下遗存点,随后再转入水下考古。只有在陆地调查时,把资料做足,“通过实打实的工作”,确定具体遗存点,方能在真正水下考古时,不与沉船和水下遗存失之交臂。

口头资料

“每个村落、每个古迹都要走访。”张红兴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考古人员与深沪镇政府取得联系,他们特意开了一场座谈会,研究从哪些方面入手,以及需要探访的村民,从他们的口中收集资料。

“感谢早报的报道。”张红兴说,在走访过程中,很多村民因为看到早报的报道,积极配合。除了年长的村民,经常出海的船主是另一受访团体,通过他们常年的海上见闻,考古人员可以更好地摸清容易沉船的水域。

每天记录、写工作日记、做表格、测量经纬度等,工作杂而细。

实物资料

“从口头得到的资料,真实性还要打折,实物资料尤为重要。”小张介绍,包括独木舟、铜铳的故事,都是在走访中发现的。在深沪镇金屿收藏爱好者施先生家中,考古人员还发现20多件瓷器。据施先生介绍,这些瓷器都是他从渔民的手里收购来的,而渔民们又是从海里捞出来的。张红兴需要对这些实物资料进行拍照、记录、整理。

泉州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工作还在继续,作为协办单位,早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本版图片由张红兴提供)

">

东南网-石狮日报6月16日讯(记者 洪亚男)“这是珠光青瓷碗、青白釉花口盏,这三件是青花盘……”泉州水下考古陆上调查项目自启动以来收获颇多。昨日,水下考古队员、泉州博物馆考古队员张红兴告诉记者,石狮渔民曾在石狮永宁镇的梅林村、外高村捞上来多件出水瓷。

张红兴告诉记者,6月12日,水下考古队员们来到了深沪金屿居委会施先生家,施先生从房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了20多件瓷器,经过鉴定这些都是出水瓷。施先生说,他早年做古董生意,经常往返于石狮等地。2003-2004年,他听说在永宁的梅林村和外高村的渔民多次在海中捞出瓷器,便立即前往当地购得多件瓷器,并珍藏。

考古队员表示,这些出水瓷包括珠光青瓷碗、青白釉花口盏、三件青花盘、青白釉军持、小口瓶、青白釉小瓶和青花碗。其中有部分出自泉州窑口。

据悉,目前调查到的在深沪湾的沉船疑点大约有10多处,考古队员们还将根据渔民们提供的重要线索,进一步考证。

据介绍,晋江深沪镇水下考古调查已结束,金井的水下考古调查正在紧张地展开。

">

东南网-晋江经济报6月10日讯(记者 董瑞婷 陈巧玲)深沪民间有多少海上渔民打捞出来的古物件?深沪湾的哪一片海域可能有沉船的遗址?

昨日,记者从2012文化遗产日泉州考古收获汇报会上获悉,6月6日起,泉州水下考古陆上调查项目首站走进深沪,与深沪镇部分村民、老渔民、老文化人进行座谈,了解有关深沪海域水下文化遗存线索,并在实地走访中,在村民家中发现一艘长13.3米、宽近80厘米的独木舟。

“我们首站选择到深沪镇没错,目前已有较大的收获。”泉州沿海水下文化遗存普查陆上调查队副队长张红兴说。

据介绍,深沪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有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至今7500-8000年的全国独有、世界罕见的海底古森林遗迹,有距今1万多年的古牡蛎礁,有至今80多万年的旧石器古人类活动遗迹,有福建省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时期的沙丘类型遗址——庵山遗址等。

泉州沿海水下文化遗存普查陆上调查队队员、晋江地方文史专家粘良图也说,历史上的深沪是泉州海上运输的重要港口,处在泉州湾“三湾十二港”之中。唐宋时期,深沪就是一个较大的渔区。明清时,深沪海运业相当发达,清代更是泉州对台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近几十年来,有不少渔民从深沪海里打捞到一些沉船的器物。

深沪镇党委政府对本次水下考古陆上调查项目也十分重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通过这次水下考古普查活动,发现更多深沪的历史遗存。

据了解,本次的泉州水下考古陆上调查项目,是由国家博物馆、福建博物院、泉州市文广新局三家单位联合开展,为的是摸清泉州海域水下历史文化遗产的遗存情况及其分布状况,为下一步的水下考古发掘及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尽可能详细、可靠的信息。项目的实地走访将采取地毯式逐镇逐村实地走访的调查方式,并根据提供的信息到遗址地点进行实地查看,用GPS做好初步的定位记录。除深沪镇外,晋江涉及的还有池店、陈埭、西滨、龙湖、金井、东石、安海、英林等。


差点被锯成三截的独木舟

前天,顶着炎炎烈日,一路向村民打听,泉州沿海水下文化遗存普查陆上调查队的队员们终于在深沪镇华海村村民施荣杰家中,见到一艘几千年前的独木舟。

去年,在深沪镇土屿的岸上,施荣杰见到一块长十几米的大木头被抛在一堆沙砾中。这么长的一块木头,或许可以加工成船木家具。抱着这样的想法,施荣杰花钱将这个“大块头”买回了家。

“这不是一艘独木舟嘛!”施荣杰将买回家的木头随地一放,没想到父亲看到后,却是一声惊叹!

施荣杰这才仔细打量起来,越看这个“大块头”越像是艘独木舟,便动手开始清洗,洗了一遍又一遍,独木舟里的沙砾被清出来,露出了原貌。舟应该是头尾两尖头,可惜船尾被锯掉一小段,船头还完整的保留下两个凹槽,想来是原来主人用来将船绑靠在岸边的。

这么大的一整块木料现在也不好找,施荣杰的一位客户见到了独木舟,还问他愿不愿意锯成三截卖给他做加工品。望着独木舟,施荣杰没舍得。

而就在距离施荣杰家不远,就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庵山遗址。早在几千年前,深沪就有较为频繁的人类活动。那么,这一艘独木舟,会不会是当时的庵山古人类,利用深沪海底古森林的树木,做成的出海船只呢?如今,这只能是一种推测。除了独木舟,在这数千年的岁月里,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历史遗存埋藏在深沪的海湾里呢?

泉州沿海水下文化遗存普查陆上调查队副队长张红兴说,独木舟是一根木头制成的船,是船舶的“先祖”,希望能通过这次普查,发现更多深沪湾的“秘密”。

">
早报讯 (记者张素萍)备受各方关注的泉州湾水下考古传来最新消息:为顺利开展和完成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泉州特成立领导工作协调小组,且考古人员已于6月6日启动泉州水下考古陆上调查工作,首站是晋江深沪湾。

今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泉州举行水下考古陆上调查启动仪式,标志着泉州湾将首次启动水下考古(详见早报5月26日A03版)。6日下午,一支由泉州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陈建中牵头组织的6人考古队前往晋江深沪湾渔村,拉开水下考古陆上调查的序幕。早报作为协办单位,将跟踪采访,力图全景式地向读者呈现泉州湾水下考古历程。

首站 6人考古队

白天调查晚上走访渔民

6日下午,由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张红兴等6人组成的考古队,前往晋江深沪湾,开启陆上调查序幕。

“我们已经在渔村,白天实地走访调查,晚上到渔民、老船工家里采访记录,并记载在档案中……”陈建中介绍,考古队要先做文献查寻等工作,查阅地方史、交通志、航海记录、海事档案、海外交通史,白天逐镇逐村实地走访,晚上到老船工、渔民家了解当地故事传说和民俗风情,做细调查工作。

“这是陆上调查的第一站,希望能有发现!”陈建中很期待。

猜测 晋江深沪湾

或有盐田之战的沉船

据介绍,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当时的东石镇,盐价高至1两至3两银。农历四月十八日,郑成功的将领郑时英为垄断盐业,遣派右协副将杨忠破坏相邻的清军盐埕。杨忠出发前被告诫:须乘潮而进,潮落而退。

杨忠率船泊深沪,8天后,潮落而不退兵。清军获悉这个信息,带骑步兵千人连夜围剿,杨忠投海,战船沉没。

当时晋江留下“三日清两日明”的谚语,说的就是这场拉锯战。这一战载于清人《台湾外记》一书。1999年,村民在深沪海滩上还发现一门铜铳,这门铜铳就是郑军沉船上的遗物。铜铳共刻有铭文35字,是明嘉靖温州府铸造。由于铜铳明显偏小,据称并非攻击炮,而是舰队旗舰的发号炮。

专家称,古代海船都是尖底,需压舱石才能抵御风浪,而深沪就发现压舱石,可以断定有沉船,或许不久后可重见天日。

">

丰州六朝古墓出土的鸡首壶青瓷器

核心提示

1998年11月,一根后来被称为“海峡人”的古人类左肱骨化石在泉州石狮海域被发现,印证了2万年前台湾海峡就有远古人类活动,说明了台湾海峡数万年前是与祖国大陆连为一体的陆地,台湾早期人类和文化来自大陆;2005年,惠安、晋江、南安等地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面世的磨制工具石锛、带花纹的泥质陶和夹砂粗陶说明了当时人类使用工具的进步;这些年来,随着各地对水下沉船的考古打捞,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泉州陶瓷也浮出水面,充分印证了当时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盛况……

本月,泉州水下考古陆地调查正式铺开。6月9日将迎来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本报今日盘点近年来的考古重大发现,让您重新领略泉州这个曾被誉为“海滨邹鲁”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本报记者 黄雅珊


“南海一号”出土的泉州瓷器

“海峡人”化石重大发现 追溯泉州史前文化

1998年11月的一天,石狮祥芝镇祥渔村的老渔民蔡久芳给本报编辑部打了一个报料电话,正是这个电话,开启了有关“海峡人”的故事。

当时还在本报编辑部工作的林少川,和考古工作者刘志成在蔡久芳的带领下,在石狮市一座叫“万阴宫”的小庙里发现了一根古人类左肱骨化石,证实是近3万年前台湾海峡人类的,后被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教授命名为“海峡人”。这一重大发现及此后在此地域发现的大量动物化石,说明了台湾海峡数万年前是与祖国大陆连为一体的陆地,台湾早期人类和文化来自大陆。

点评: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认为,经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教授鉴定并命名“海峡人”肱骨化石是从台湾海峡发现的一件最完整的古人类骨骼化石,这项发现填补了台湾海峡古人类考古的空白点,也为探讨闽台两地史前文化提供了最好的物证。


多处遗址再现新石器时代海边乐土

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六七千年,泉州原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石锛,既能砍伐树木,也能刨土挖洞。除此,他们还学会了制陶。然后,在罐中放入食物,放在火上烧……

这一幕场景在2005年开始的为期5年的晋江流域考古调查中被还原出来。在惠安音楼山、晋江庵山、南安金交椅山等地,这些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陆续被发现,各种各样当时人类使用的工具石锛、带有绳纹和篮纹的泥质陶和夹砂粗陶出土面世。

点评: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认为,新石器时代一些打制石器的出土,说明了当时在泉州这片海边乐土上,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在与自然抗争中,他们开始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和刮削器。


“海上丝绸之路”航线

原始青瓷窑址见证商周泉州瓷器烧制历史

2007年10月,泉州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德化与永春交界的寮田尖山进行文物考古调查时,初步发现窑炉断面一处,印纹陶、印纹硬陶、原始青瓷堆积多处,堆积层跨越两座山头,面积约1万平方米。后经福建省考古所复查,认为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窑址,初步判断年代在商代晚期至西周,距今3000年左右,它让全省瓷器烧制历史提前1400年。而此前,全国已知只有浙江省发现过。

点评:陈建中认为,从史前的打制石器和刮削器到商周石器南安大盈寨山遗址出现的青铜器,说明泉州早期人类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此外,德化寮田尖山原始青瓷的出土,将泉州德化陶瓷历史往前推了2000多年。

大批古墓重现六朝音乐与佛教文化发展

据说,汉晋时期,为躲避战乱,中原士阶层和庶民大举南迁到泉州。在之后与当地闽越人的交流中,流入的乐器“阮”在外形和演奏形式上也有所改变,随着本地弦管、梨园、木偶等地方戏曲的形成,“阮”这一中原的拨弦乐器慢慢成为适合地方戏曲演奏的琵琶。

2006年8月至12月,正在建设的福厦高速铁路穿过南安市丰州镇桃园村与西华村北部交界处的皇冠山,令人振奋的是,大批古墓群被发现。发掘的43座古墓里,5座含有“阮”纹墓砖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阮”纹墓砖的出现把泉州地方音乐史前推了数百年。

在拥有佛教人物图案的墓里,考古人员注意到纪年墓砖的时间是天监十一年,而这比南朝梁大同(公元535-545) 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来翻经还要早上二三十年。由此可见, 有实物记载的海外高僧入泉州的时间, 又被推前了。

点评:六朝古墓出土的佛教砖和音乐砖反映了中原文化与泉州地方文化在精神生活与宗教信仰方面的一大进步,它对于佛教文化在泉州传播和泉州音乐与地方戏曲的产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德化寮田商周窑址出土的原始青瓷

伊斯兰教石棺发掘

反映宋元泉州对外来文化包容

宋元的泉州,已是市井十洲人,渡洋而来的阿拉伯人多见,他们到泉州经商、生活,有的就在此终老。按照古阿拉伯国家的墓葬方式,石棺让他们在这里安息。

1998年9月14日晚,泉州考古界又传出重大发现:市区涂门街津头埔旧城改造工地上,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伊斯兰教古石棺。

津头埔是宋元时期阿拉伯人的墓葬区。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内,共出土伊斯兰教古石棺35具,其规模之大,历史价值之高,为国内所仅见,震惊了世界考古界。

点评:陈建中认为,阿拉伯人用他们国家的墓葬方式存在于泉州土地上,反映了宋元时期泉州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它作为当时繁华的贸易集散地,是当时各国商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泉州古城门遗址——德济门 (黄真理 摄)

沉船遗址古陶瓷器发现

再现“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盛况

宋元时期的泉州,这个当时瓷香弥漫的城市,借助“海丝之路”,各色窑业所产的青瓷、白瓷、黑釉瓷成为外销世界各国的大宗商品。

近年来,我市的水下考古队员先后参与的考古项目有西沙“华光礁一号”沉船和广东阳江的“南海一号”和平潭“大练一号”沉船等。据多次参与考古的泉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吕睿介绍,几乎每一处沉船遗址都能或多或少发现泉州陶瓷的踪迹。

今年4月21日至5月21日,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张红兴应邀参加海南省在西沙群岛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在二三十处水下沉船点(遗存点)和文物点,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批宋、元、清时期的陶瓷器以及大量的清代晚期石构建等物品,虽然这些瓷器大多破碎,但从器形、釉色、纹饰等特征考察,确认出自泉州,以宋元和清后期居多,主要是德化、安溪窑场生产,也有南安等地窑场产品。

点评:陈建中认为,多次水下考古中泉州陶瓷、石构件和锡器的发现,对研究泉州作为“海丝之路”商品生产的基地具有重要的价值。


深藏地下数百年德济门

还原泉州古城面貌

南宋时任太守游九功正组织人员拓地增筑翼城,“沿江为蔽,以石成之”。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监郡偰玉立又拓南罗城,把原城墙围长20里扩为30里,改镇南门为德济门。

2001年9月16日中午,天后宫前,深藏地下几百年的这座泉州古城门被工人意外发现。在几十位考古人员历经半年的挖掘下,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泉州古城门遗址——德济门重现于世。当年9月26日,千斤大炮惊现城南;10月4日古城门巨石露面;10月6日,城南又现巨型石碑……一个接一个惊人的发现,引起巨大的轰动。德济门遗址发掘出了很多宗教石刻,包括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

点评:陈建中认为,德济门遗址的考古发掘给宋元时期泉州商贸格局的确认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

相关链接

●法石宋代古船拟两年后发掘

198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泉州海交馆联合试掘法石宋代古船,当时清理出船尾部的四个舱位后,发现了南宋瓷器、陶片和竹帆等宝贝。不过,后因古船船头被压在建筑物下,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后,决定就地回填。日前,泉州文物部门初步决定,对法石古船所在范围加以就地保护,拟两年后发掘。

●独一无二的草庵摩尼教遗址

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被保留在晋江罗山华表山麓,俗称“草庵”,是研究世界宗教史及中外交通史的重要实物依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参观后,宣布是这次国际考察活动的“最大发现”。

●泉州后渚出土宋代古船轰动世界

在开元寺内的“泉州湾古船陈列馆”里,一艘1974年在泉州后渚发掘出土的宋代古船,曾引起当时中外考古界和游客的惊叹与赞誉。来到泉州,谁都想到这里参观,亲眼看一看这艘沉睡700多年后从海滩4米深处出土的宋代木船。

●出土福建最早纪年的“太康五年”墓砖

1982年1月3日,原南安县丰州庙下村村民徐通延在建房挖基时,无意中发现“太康五年”的纪年砖室古墓一座。

在此之前,福建发现最早的纪年墓是西晋太康八年(公元287年)墓(清乾隆《莆田县志》卷25“杂事”所载)。而此次南安丰州“太康五年”的西晋墓,则是福建迄今发现最早的纪年墓。

●上千小矮人墓葬至今未解

泉州湾出海口的东海、法石、宝山直至虫寻埔一带,自古为渔村,数百年来一直流传着“小矮人墓群”的传说。上千个装着不到正常人一半大小骸骨的“皇金”(用于二次葬的专用陶瓷罐),曾一排排有序地排列在虫寻埔海岸边斜坡上,后因虫寻埔社区旧村改造,被大规模迁移到虫寻埔几百米开外的鹧鸪山,只是至今对虫寻埔小矮人的种种猜测都未能定论。

">
点击排行